党支部书记如何当好班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25:58
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党支部书记如何当好“班长”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起初是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把党委“一班人”比喻为一个班,要求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之后,党内对书记便有了“班长”的称谓,基层党支部书记也不例外,从而沿用了下来。
我们在座的各位,大部分是连队和相当于连队的党支部书记,是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如何当好“班长”,这是门大学问,我虽然当过党委的“班长”、机关党支部的“班长”,但就基层党支部的“班长”而言,时间较短,阅历不深,实践经验也不多。今天,主要从理论上谈点看法,供同志们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班长”责任,发挥好“班长”的作用
同志们都知道,《政工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连队和相当于连队的基层单位建立的支部,是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是各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是连队建设的“龙头”和根本。党支部建设的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连队的全面建设。我们也知道,党支部书记不同于连队其它干部,他有三重责任:首先他是连队党支部的书记,负有建好、管好、用好党支部的责任;其次他是连队的主官,负责连队的训练、教育和管理等全面建设;同时他还是政治指导员,是基层政治工作落实和发展的重要枢纽。大量的、千头万绪的党务工作和政治工作,最终要靠党支部书记去精心筹划,具体落实。如果这一岗位的职责履行不好,各项工作就难以找到着陆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地位更重要。作为“班长”,要十分清楚这个岗位的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意义,主持好连队党支部的工作,当好支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好“班长”的“领班”作用。
1、组织落实的作用。抓工作的组织落实,这是“班长”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因为“班长”是“领班人”、“领路人”。我们平时经常跟连队的班长们讲,连队的大量任务,组织不好,落实不好,那么你这个班长就是不称职的。同样,我们也要把连队、党支部的工作筹划好、落实好,否则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职。“班长”发挥好组织落实作用,我认为需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吃透“上情”。吃透“上情”,就是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总部以及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反复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的东西虽然看起来离基层远,但却是管全局的、把方向的。不吃透“上情”,就容易偏离方向,偏离重点。二是要明了“己情”。明了“己情”,就是要注重调查研究,掌握连队实情,对官兵的动态做到深知、亲知和真知。“己情”是行动的出发点,不明了己情,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就无法落到实处。有的同志,对了解连队和支部班子情况不已为然,总感到“身在此山中”,哪能“不识真面目”?这是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根本原因。作为“班长”,必须要学会全面、系统、辩证地观察和看待班子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把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实、找准,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实好。三是要搞好结合。抓上下两头,更要注意把它们结合起来,通过上下的比较、结合、平衡,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重点和套路,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着眼特点,抓住关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凝聚带动的作用。依靠党支部的集体领导,是党支部书记对基层工作和政治工作实施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作为“班长”,必须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统一支部成员思想和行动,把“一班人”捏成强有力的“拳头”。为此,平时要注意经常同“一班人”谈心交心,以便思想上形成共识;要及时把上级指示、本单位的思想动态和个人的工作意见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看到,基层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这两个群众性组织,是党支部书记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因此,作为“班长”,还要善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依靠他们广泛开展群众性思想工作,使领导的意图迅速变成全体人员的实际行动,从而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有些党支部书记,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工作过问的少,甚至当成“额外负担”,其原因就是对这两个组织的作用认识不清。团支部的任务是围绕部队中心任务,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和“活动”,培养“四有”新人,在完成重大任务中发挥突击作用(《政工条例》第113条)。而军人委员会主要是围绕完成连队的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三大民主”(《政工条例》第120条)。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两个组织是党支部的有益补充,作为“班长”,要关心支持两个组织的建设,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他们在连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检查监督的作用。党支部书记发挥检查监督作用,是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支部书记对每名党员执行支部决议、遵纪守法、联系群众以及平时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情况,负有检查监督之责。做到这一点,要搞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启发党员执纪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要严格落实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一些党支部书记总感到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难,不能做到经常化。这既有思想上是否重视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首先,要重视组织生活制度。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摆上支部的议事日程,做到经常分析研究情况,有人抓有人管。其次,要制订具体落实计划。党支部书记要根据上级政治机关的有关要求,制定好年、季、月组织生活制度,并把每周组织生活安排写入连队的《周表》,让大家心中有数。再次,要精心组织。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持者,是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者,是管理和监督党员的组织者,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二、立足岗位要求,提高“班长”的能力素质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否出色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否真正成为支部建设的“主心骨”,充当党员群众的“领头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能力素质。而作为“班长”,是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和第一责任人,只有具备与“班长”地位作用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才能担负起党支部工作的重任。
1、坚持党性原则,提高把关定向的能力。党支部书记既是连队的政治主官,又是支部的一班之长,处于统揽全局、领航掌舵、主持领导决策的关键位置上,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作为党支部书记,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在党和国家以及军队重大任务发生变化,以及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不仅要坚决贯彻,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紧密联系实际,抓好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保证具体工作中心不移,方向不偏。具体地说:首先,要在政治上把好方向。一个成熟的干部,首要的是政治上过得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政治上把方向的集中体现,就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听招呼、守规矩,保证政令军令畅通。我们讲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大量的还是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上。如果对中央和军委的规定、指示、制度执行不自觉、不坚决,或者打折扣,那就谈不上保持一致。在实践中,我们有的党支部发生过集体违反规定的事,从根本上说是这些党支部对上级的决议指示执行不坚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处在领航、掌舵地位的党支部书记,缺一根政治上的弦,在贯彻执行上级的规定、指示上,缺乏应有的党性原则,打了折扣;在一些涉及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问题上摆不正关系,没有把准方向。其次,要在紧要关口上把好方向。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善于明辨是非,认准方向,不被一时的风云变幻所迷惑,防止迷失方向;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军队指导原则和重大任务调整的时候,要审慎决策,多从政治上权衡利弊,切忌钻政策的空子,切忌打违反政策法规的“擦边球”,防止偏离方向;当社会上刮风起浪、各种错误思潮袭来的时候,要站稳脚跟,处乱不惊,旗帜鲜明,不畏缩,不迎合,不苟同,不随声附和,不左右摇摆,防止模糊方向;当工作中受到挫折、困难比较突出、外界干扰比较大的时候,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带头振作精神,迎难而上,不能见风就是雨、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垂头丧气、失去信心,防止动摇方向;当部队建设形势好、工作进展顺利的时候,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想一想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觉瞄着薄弱环节做工作,不能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停滞不前,防止忽略方向。只要在这些紧要关口,把方向把住了,把准了,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再次,要在关键问题上把好方向。作为一个连队,有很多热点敏感问题。入党、提干、选改士官、选送技术学兵、选配骨干等都是关键问题。《政工条例》,明确了召开支委会的12种时机,这些时机研究的问题都是关键问题。作为党支部书记,要着眼部队建设实际,切实把官兵关注的、部队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大事抓、重点抓,作为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抓,防止迁就照顾个别人利益而损害大多数人利益。
2、强化职责意识,提高管党务政的能力。党支部是否有战斗力,是连队建设的关键。而连队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的强弱,又是党支部坚强与否的关键。一是要强化岗位意识,集中抓党务工作的精力。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支部书记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抓支部班子建设和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上。从当前看,有的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缺乏当好“班长”的意识,总想着自己是连首长,没有认清连队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党支部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实现。因此,作为“班长”,要认识到基层政治工作,最关键的还是党支部班子建设,切实把精力从抓事务性工作投向抓班子的经常性建设上;从主要做战士的工作转变到管理好党员、干部尤其是班子成员上。二是要强化阵地意识,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连队党支部书记,同时作为政治指导员,是基层政治阵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既负有守好阵地之责,也负有用好阵地之责。守好阵地,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政工条例》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规定的首要一条,就是负责连队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因此党支部书记守好、用好脚下这片阵地,就是要把党支部建设好,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一线战斗堡垒”。无论上级强调什么,工作重心往哪里转,都不能转让和放弃这个阵地,要清醒地意识到转让意味着无能,放弃意味着失职。原军委张万年副主席讲到“三个特别过硬”,第一个就是“政治上特别过硬”。政治上要特别过硬,很重要的就是党支部要特别过硬。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有两条比较重要:第一条就是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方法。抓党支部建设,必须要思想清,办法实。思路清了就找到了出路,再具体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就能形成适应本单位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套路。第二条就是要运用现行制度解决问题。连队党支部的一切活动,都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前面已经讲到,党支部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用好这些制度本身就是最好的工作方法,也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尚方宝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制度就是学方法,用制度就是用力量。总结一些支部书记的实践经验,落实好制度要:注重抓统筹。书记要清楚各项制度的时限要求,什么时候开支部大会、支委会或党小组会,什么时候该报告工作、民主评议党员,什么时候上党课,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注重抓结合。就是要把制度与支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党员队伍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上级有哪些事情需要处理,书记要早思考、早安排,防止临时应付和干到哪算哪。注重带好头。书记要率先垂范,模范地坚持各项制度。比如,要带头向小组长汇报思想,带头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落实支部的决议,并督促支部委员为全体党员做好样子。总之,支部书记对各项组织制度要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抓在手里,真正把制度学好、用好。三是要正确区分党务工作和政务工作。区分党务工作与政务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正确处理支委会与行政干部会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支委会与行政干部会最容易混淆,许多基层单位常常“一锅煮”。有的同志认为,不管开什么会都是那些人,“换汤不换药”;连队就这些事,没有必要搞那么烦琐复杂,因而在工作中“合二为一”。实践证明,支委会与行政干部会不分,不仅削弱支部的集体领导,而且还会影响连队首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划清支委会与行政干部会的界限,要明确四个不同:两个会议的性质不同。支委会是党的会议,干部会是行政会议。两个会议的职能不同。支委会负责讨论决定连队的重要问题;行政干部会则是根据支委会的决议和上级指示精神,讨论如何在连队中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处理连队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两个会议参加的人员不同。支委会只有支部委员才能参加,而行政干部会,只要是行政干部,不论是不是支部委员,是不是党员都可以参加会议。两个会议决定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不同。支委会是党的会议,讨论决定问题,是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干部会是行政会议,由连队首长主持召开,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由连队行政首长作出决定。第二个是正确处理党支部工作与行政事务工作的关系。《政工条例》列出党支部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从大的方面讲,我觉着应集中到四个方面:一是要集中到对连队的思想政治领导上,如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指示、大的教育、分析官兵思想状况等;二是要集中到对重要问题的决策上,如连队建设规划、人员调整、奖励处分等;三是要集中到对连队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上,如军事训练这一中心、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执行重大任务等;四是要集中到抓党支部自身建设上,如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吸收新党员等。有的同志讲,对党支部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总体上是清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区分。这要具体分析,主要看是关系全局的问题还是局部的问题,是连队建设带倾向性的问题还是一般问题,是涉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问题还是日常事务性工作问题。前者是重要问题,应当由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后者是一般性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或一些细节问题,应当由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处理。
3、讲究方法艺术,提高运转“班子”的能力。党支部书记,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运转“班子”的能力。作为“班长”,在运转“班子”上,我觉着有两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一是统揽全局的能力,二是科学决策的能力。先讲统揽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谓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和发展趋势。统揽全局,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各项工作统一筹划,通盘考虑,分清主次急缓,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作为“班长”的党支部书记,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重心,形成合力,才能高标准地做好工作。部队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项工作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融合,整体与局部、大事与小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都要把它筹划好、扒拉开。因此,党支部书记要把统领支部建设的全局作为根本任务,要做好具体工作,但决不能陷入到具体事务之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有的书记工作很碎,思路不清,往往费劲不少,而成效却不大,根本原因就是站立点不高,没有搞好统筹协调。作为党支部书记,还要周密计划,把长远计划和阶段性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年、月、周合理搭配。同时,还要根据情况的新变化,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去处理。我总结为:“正事,必须办;急事,马上办;普通事,依序办;重点事,优先办”。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班长”,要善于解决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棘手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要迎难而上,敢于负责,果断处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威望,而且能够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再讲科学决策。支部书记作为“一班人”的领路人,想问题必须比别人更深、更细、更准,决断必须态度明快,毫不犹豫,有的书记遇事思前想后,谋而不断;有的单凭直觉决策,断而不谋,随意性、盲目性很大,这样很容易造成全局失控。在这个问题上,要重点把握好两点:一是要力戒主观武断。主观武断是党支部书记比较容易犯的毛病,有些同志总认为自己在单位是“头”,“说了算”才算权威,事事自己先拿意见,谈看法,在自己僵硬的思维模式中决策,人为堵塞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渠道,结果适得其反,想有权威,偏偏失去权威;想当核心,偏偏没有人靠扰;想实现自己的意图,偏偏事与愿违。二是一定要有主见。书记不能主观武断,并不是说遇事不要主见,做一个人云亦云的糊涂官。俗话说:“领导、领导,既领又导。”没有主见,就不能成其为领导。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党支部书记,要善于把关掌舵,善于掌握事物发展的要脉,掌握事物发展大势。特别是在事关部队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统一大家的认识,真正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我认为,党支部书记做到有主见,就要做到凡事要“三思”:即“先思”、“善思”、“熟思”。先思,即要有超前意识,要未雨绸缪,遇事要比下属想得早一些、深一些、远一些,既预测事物的发展,又能为未来的前景做好预案,做到有谋在先。善思,即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准确把握事态的发展变化,善于在自己掌握的大量材料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熟思,即要对事情深思熟虑,心中要有明灯一盏,胸中要有“成竹”一株,脑中要有对策几条,手中要有方案几套,对事态的发展变化有预见、有准备,能争取处处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上能负责,对下能号令,从而提高自己的威望。
三、搞好团结协调,增强和发挥“一班人”的内聚力
江泽民同志提出:“党的团结,特别是各级领导核心的团结,是压倒一切的重要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就是生命;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团结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才能、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因此,作为“班长”,根本的还是要有一种与人为善,不计个人得失;经得起委屈,咽得下酸甜苦辣的崇高境界。从当前看,党支部班子在团结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党性原则不强,有自由主义倾向;二是协调配合不好,工作各唱各的调;三是团结意识淡薄,名利思想抬头;四是一团和气,搞无原则的团结。
我当指导员的时候,一位老领导说了一句描写“团结”的话,我记忆犹新,他说:“维护团结是觉悟,提高团结是水平,巩固团结是政绩”。那么,作为“班长”,就要善于做维护团结,提高团结和巩固团结的工作,充分发挥好“一班人”的整体作用。
1、要善于协调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协调好党支部“一班人”的关系,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是搞好团结的重要一环,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与副书记的关系。在基层,通常政治主官是党支部书记,军事主官是副书记,书记与副书记的关系,实际上是军政主官之间的关系,一些基层支部不团结,主要是两个“一把手”之间的不团结。处理好支部正副书记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是基层党组织内诸多关系和矛盾中最关键的环节。《炮群》里有一段描写主官团结的话,我感到很精彩:“两条钢锯,拼合好了,是一块钢板;拼合不好,每个齿尖都顶着齿尖,就成了打火机。最高明的拼法,是背靠背,齿尖统统朝外,既是钢板,又是双刃锯。”也有人把主官比喻成一双筷子,要对付餐桌上的各种食品,长的、短的、软的、硬的,主要取决于一双筷子长短相宜,配合默契,冷热共担。要分权不争权。正副书记要正确看待权力,克服那种“排主次、争第一”的封建残余思想,要争支部的地位不争个人的地位,争组织的权威不争个人的权威。实践证明,“争个人说了算”的问题最容易引起正副书记反目,直接影响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要分工不分家。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职权范围内的重要工作,各自都要主动征求对方意见,争取支持;在分管的工作与中心工作发生矛盾时,主动给中心工作让路;当对方不在位时,主动把对方的工作挑起来。要“补台”不“拆台”。当发现对方工作出现疏漏时,及时提醒对方,主动弥补不足,不要袖手旁观看笑话;当连队出了问题时,主动承担责任,不要相互埋怨指责;双方有意见分歧和矛盾时,不强加于人,也不要公开流露,这是处理正副书记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二是正确处理与委员的关系。在支部委员会内部,书记和委员都是平等的一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只是书记作为“班长”,负有更大的责任,都必须把自己置于支部委员会集体领导和监督之下。书记要把自己摆到“一般委员”的位置上。在党内,书记和委员是平等的,讨论问题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问题有同等的表决权,书记要以普通委员的身份参与决策,防止把行政身份带到党内,把书记和委员的关系搞成上下级关系。书记要教育委员当全局代表。书记要教育引导支部委员当“参与者”而不当“表决器”,当“主人”而不当“陪衬”,当全局代表而不当部门代表,跳出自己分管的工作这个圈子,站在连队建设的全局上看问题和提建议。书记要容得下常人难容的人和事。书记要主动推功揽过,听得进批评,受得起委屈,经得起挫折,有一种豁达大度、从善如流的胸怀。三是要协调好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委员与委员之间发生磨擦时,“班长”不能居高临下当“裁判”,而要穿针引线当“红娘”,要当“润滑剂”,多做调和的工作,主动解扣子。通常情况下,当委员与委员之间发生误会时,都会到“班长”这里表白自己,指责对方,寻求帮助。“班长”应该不偏护任何一方,及时问明情况,把事实真相搞清楚,帮助他们消除误会。对经验不足的同志,书记要从各方面帮助,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2、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基层党支部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规矩。这一原则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坚持连队党支部委员会实行支部委员会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连长、政治指导员分工负责制。它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统一领导。这是指领导的职权范围。支部对所属支部的一切组织、部门、人员、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一切重大问题除紧急情况下由首长临机处置外,必须由支部会议讨论决定。②集体领导。这是指领导的根本原则。支部的决定,必须经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专断。③首长分工负责。这是指决定的执行原则。支部作出决定后,属于军事训练方面的由军事主官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政治主官负责实施,主官由支部负责,副职由主官负责。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实际工作中,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把握关键环节,使民主集中制度成为维护班子团结的有力武器。一是“班长”要强化坚持集体领导的观念。集体领导观念,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基本和先决条件。最关键的要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要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坚持集体决定重大问题。集体领导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是重大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决定。对于哪些问题需要集体讨论,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要十分清楚,凡是连队建设的重大问题,都必须要经常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个人不能擅自处置或随意拍板。现在很多党支部讨论重大问题,搞谁职务高谁说了算、谁资格老谁说了算、谁主管的工作谁说了算等个人说了算,其原因是一些同志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凌驾于集体领导之上,争个人权威。作为书记,要自觉地把个人意见看作是“一家之言”,要尊重集体的意见,自觉将自己置于支部的集体领导和监督之下,平等地参与集体讨论,不能以个人意见取代集体决策,不能把个人意见强加给其他委员,依靠集体的经验和智慧决定重大的问题。要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这是无条件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握好好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能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简单化。一般来说,集中了多数人的意见,就是集中了正确的意见。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理在少数手里,一种是少数人的意见虽不完全正确,但有合理成份。因此,不能把“多数”与正确、“少数”与错误绝对地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进行表决。当多数人的意见不正确,少数人的意见正确时,要组织“一班人”深入思考讨论,逐步把思想统一到正确的方面来,不可匆忙决断。当少数人的意见有失偏颇时,也不能简单地排斥他们的意见,要尽可能吸取其合理成份,补充完善多数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不能以集中“正确意见”为由否定多数人的意见。特别是作为书记,不能总是强调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的意见正确,也不能搞“一锤定音”,而要通过充分酝酿讨论,让自己的意见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决议要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要理顺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抓好决策的执行。一旦形成决议,支部成员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这是集体领导的最终体现。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防止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的倾向,又要防止以首长分工负责为由,离开支部决定自由行动的现象。作为书记,要按照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既要防止职责不清,工作无序,互相“撞车”;又要防止分工分家,形成“两张皮”、“两股劲”,影响主官的团结。二是要拓宽充分发扬民主的渠道。“十六字”方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扩大民主范围,搞好民主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党支部书记,应当在拓宽民主渠道上多下功夫,切实解决好“民主不够”、“集中不力”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把发扬民主与集中指导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支部讨论决定问题,一定要广泛发扬民主,让每个委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意见。讨论中,书记不要先入为主,划框框、定调子,让委员顺着自己的思路走,而应先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再作归纳总结。当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时,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匆忙作出决定,应对提出的问题作必要的调查研究和酝酿协商,通过会上与会下的工作,让大家把话讲完,逐步使正确的意见成为大家的共识。要把会上民主与会外民主统一起来,充分进行个别酝酿。支部召开会议前,必须提前发“安民告示”,向与会人员预告会议的时间、议题和预案,做到没有经过酝酿的问题不草率上会,个别酝酿不充分的不仓促上会,意见分歧较大的不急于上会。要力求把酝酿工作做得广泛、深入、扎实,不仅有与副书记的沟通,还应有与每个委员的交流;对一些重大问题或一时拿不准、难以统一的问题,要反复酝酿、反复比较,寻找最佳方案,真正把酝酿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三是要规范坚持按章决策的程序。支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总的程序是先进行个别酝酿,再经过会议研究。对如何搞好个别酝酿,关键是要做到充分地沟通、交流和磋商。酝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正副书记要互相交换意见,商量确定会议需要研究决定的问题,并将酝酿的内容、时间和注意事项通报每个委员。每个委员要围绕议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政策和指示要求,深入搞好调查论证,形成自己的意见。切实搞好正副书记之间的酝酿。正副书记必须在酝酿中达成一致意见,否则与委员的酝酿就不能进行。当意见差异较大时,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思考,修正、完善自己的意见,然后再进行酝酿,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及时归纳和妥善处理好酝酿结果。正副书记同委员酝酿之后,要及时对大家的意见进行归纳梳理,再次交换意见。当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时,要及时上会进行讨论决定;当正副书记与委员意见有分歧时,如果时间允许,还要继续酝酿,待意见趋于一致后再上会。只要个别酝酿好了,会议决定一般就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在这其中,要防止酝酿只在个别领导之间、关系融洽的人之间进行的现象,坚决抑制庸俗的低格调的酝酿,防止搞成私下交易,变成授意和统一口径。
3、要充分发挥“一班人”的整体作用。“巴掌再大,也捂不住天”。“班长”的个人能力素质再强,如果不注意发挥“一班人”的整体作用,“班子”必定会搞不好。因此,作为“班长”,要弹好钢琴,充分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在这里,“班长”要善于“琢磨人”,我说的“琢磨人”,不是耍心眼,使歪点子,难为人,而是要摸准班子成员的经历、特点、秉性、优长和不足。“琢磨”准人,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用其所长,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班长”如果把每个人的长处都充分发挥出来了,这个班子的整体质量就上去了,单位的建设也就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再一个是避其所短,扬长补短,提高整体素质。由于班子成员的经历、阅历不同,决定了他们的能力素质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班子成员迅速提高素质,以适应岗位的要求,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上级的培训和院校的培养,而大量、经常的是靠书记在实践中传帮带。一个素质高的“班长”,必然带出一个高素质的班子。只有把班子成员的每一块“短板”都补上了,才能实现班子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是要注意把团结体现在关心和解决班子成员的实际问题上。作为“班长”,只有把心思放在关心和解决成员的实际问题上,班子成员才有集体的归宿感,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心理基础。所以,“班长”要主动地、尽可能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光讲“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行的。
四、树立“班长”形象,当好“一班人”的“旗帜”
书记能否在班子中有号召力,不是靠职位权势,也不是靠夸夸其谈,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行动,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群众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切实当好表率,成为“一班人”的“旗帜”。这是当好“班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先决条件。
1、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形象。这个问题,是一个讲的比较多的问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党支部书记应成为这方面的模范。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本着向党和人民负责,对部属和同志负责的态度,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无私奉献,就是要淡泊名利,模范带头。作为“班长”,要看到政治工作的潜在价值,相信政治工作同样可以有所作为。眼光要放远一点,目光要放大一点,从个人名利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的荣誉得失与“班长”肩负的责任联系起来,不为蝇头小利所缠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以身作则,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形象。严律己,才能正形象,党支部书记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上。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支部书记工作和生活在官兵中,他们不但要听你讲,更是要看你如何做。如果你讲的头头是道,激昂慷慨,但行动却是另一回事,就等于自己用行动否定了自己,官兵就不信不听,工作就会产生逆反效应。政治工作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称职的党支部书记,起码应具备两条,一是能讲道理,以理服人;另一个是以身作则,给大家做好样子。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应首先不做。遇到困难,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处处严格要求,事事率先垂范,自身过得硬,才敢于叫别人向自己看齐,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律状态,对有明确规定的,不借口情况特殊破例;对有原则要求,坚持从严执纪,不打“擦边球”;对关系连队风气建设和战士切身利益的事情,秉公用权,不搞私下交易;对影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慎初、慎始,不怀侥幸心理。要经常解剖自己,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善于听取来自上级和官兵的批评意见。无论工作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忘记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高标准、严要求。还要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不人云亦云,消极迎合不健康的言论,不怕得罪人丢选票,一丝不苟的坚持党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3、勤奋学习,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形象。基层党组织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往往满足于守住摊子,完成一般任务,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胆识和勇气从何而来?来自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自于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这是创新的基石。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攀登,才能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在党务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搞好学习,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要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以及法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上,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注意活用知识的问题。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历很高,知识面较宽,但却领导不起一个单位,书记当得很吃力;而有的同志文凭并不高,却把一个部队带得呱呱叫,把一个单位领导得生机盎然。这其中就有一个很微妙的因素,即如何认识和看待“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诚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反过来说,能力可以获取知识,可以升华知识。但这种“知识”是活用了的知识,是实践中的真知,不是那种脱离实际,不能活用的知识。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古三国时,马谡自幼饱读兵书,颇知兵法,深得诸葛亮赏识,但由于他不会灵活运用知识,食古不化,机械呆板,照抄照搬兵法原则,造成损兵折将失街亭,自己也落得个头颅搬家。因此,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活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把上级指示要求与本单位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结合点上动脑筋,在创造性上下功夫,善于运用知识实践,驾驭全局,从而推动本部队、本单位各项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同志们,党支部书记如何当好“班长”,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两个小时很难讲清、讲透,只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思考,更重要的是同志们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多研究、多探讨,相信经过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成为一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优秀的“班长”。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