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2009年值得阅读的13本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46:43
(选择范围:200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非虚构作品,以出版时间为序)
《常识》
作者:梁文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这是一本容易过时、也容易让人过敏的书。收录文章均为道长近年发表的专栏评论,篇篇精悍奈何时效欠佳,所以道长开篇首先对自己下了手,纵论时评成书的种种弊端,先去掉了读者三分憎恶。由于篇幅限制,每一篇都不能尽其所言,只好点到为止,总是言之不尽,欲说还休。但这并不能掩盖“常识”这个主题的光芒,都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常识匮乏的时代”,而这也成了我们敷衍的借口,仿佛一切都是时代的错误,但却忘了这个时代仍然是由我们这些鲜活的个体塑造的,道长的文字让我们不时觉悟到这一点,浑身发热。
1776年潘恩出版了《常识》,成为美国独立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指导,2009年出版的《常识》缺乏这样的力度,它不可能开创一个时代,但对于现在的中国确是一剂温良的醒药。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月出版
这是一本最多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却至少需要用两天时间来回味的书。如果你把它看做一个运动员的自传也不为过。
它让我们看到了村上春树的另一面,他的小说颓靡忧伤,充满迷幻,而作为跑者的村上,自律、专注和节制,更像一部机器。跑步是他练习写作、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不间断的、物理性的运动身体,甚至穷尽体力,澄澈通明可能会在那个时刻突然来临。
小说家的任务是通过写作故事来不断试图厘清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这个过程孤独、痛苦,对于村上来说,写作就是跑步。何况“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他永远站在蛋这一边”,这是针对体制的一种孤独的对抗。这本书里,村上展示了他强大力量的来源。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这是村上写给自己的墓志铭,多合适。
《同时》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译者: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苏珊•桑塔格的每一本随笔集都值得推荐。不仅是因为她的声音清晰坚定,绝不向庸俗的智力妥协,还因为自她去世后,这个声音已成绝响。
《同时》是桑塔格在生命最后几年积极筹划的“最后一部随笔”,这部没有最终完成的著作包括一些关于文学和政治的文章,还有几篇获奖演说。在关于“9•11”和虐囚事件的评论中,她再次表现了充满怀疑、毫不妥协的批评精神。她指出,“9•11”毫无疑问是一场令人愤怒的悲剧,但是政府不可以“反恐战争”之名扩大美国的强权,民众也不可以因强烈的民族情绪而失去反思的空间。
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桑塔格的这些言论受到激烈的批评,她反驳说,我们这些批评美国的人,才是真正爱美国的人。放在中国也是一样。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巨塔杀机》
作者: [美] 劳伦斯•赖特  译者: 张鲲 / 蒋莉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巨塔杀机》更像是一本政治惊悚小说。爆炸,阴谋,一个单纯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个恐怖分子。多年来,无论是通过书本,好莱坞大片,或者新闻报道,我们所了解的任何有关911、本•拉登,乃至美国情报机构的一切,和这本书里所描述的细节比,都是浮云。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真实的。
那些对本拉登和CIA、FBI不感兴趣的人──总有这样的人,是吧?——也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乐趣。劳伦斯赖特描绘了一个阿拉伯世界的精神风貌地图。光是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作家达到。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伊斯兰世界的异域风情,但谁能说清楚那些人平常心里都在想什么?他们和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的仇恨,从何开始,是否会结束?劳伦斯赖特也不会给你一个精确的答案。但他给你几百个阿拉伯人的采访,并用纽约客的文风将故事叙述得准确完整,顺带一点嘲讽。这本书应该是每一个记者的枕边书。它告诉你,如何去深入一个故事的核心,又如何抽离出来,用优美的文笔表达给其他的人。
 
《滚雪球》(上下)
作者: [美] 艾丽斯•施罗德 译者: 覃扬眉, 丁颖颖, 张万伟, 张春明, 张艳云
中信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如果想真正了解巴菲特,这部书是无法错过的。如果想读完就成为一个巴菲特似的投资高手,那你肯定会失望,因为这部书里真的没有任何未曾公开的投资秘笈。
书的内容看起来啰啰嗦嗦,像是一个按年代纪录的流水账,对他的亲戚邻居着墨颇多,一度不怎么切题。可伟大就隐藏在这样的琐碎中,那些被财务报表、模型包裹的投资理念背后实际是对人性的深切领悟,这种领悟是一种可意会而不能传授的能力,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圈子都会对它产生深刻的影响,《滚雪球》解释了巴菲特为什么会成为巴菲特,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时代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至于想要切实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还是看点别的书吧。
《NO LOGO》
作者: [加] 娜奥米•克莱恩  译者: 徐诗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5月出版
一本反全球化的“圣经”,娜奥米•克莱恩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著作并藉此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她认为大型垄断企业剥夺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消灭了小企业的生存机会,并借此获得暴利。
这个观点并不振聋发聩,在说理的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严谨,存在不小的阅读障碍,有时会令人昏昏欲睡。但它有一个时髦的书名,是一次出色的出版营销,这正是克莱恩在书中大力鞭挞的方式。有必要翻阅这本书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提出了一个全球化年代不可回避的所谓生存压力与生命尊严的选择悖论,在一些人眼中的血汗工厂是另一些人得以为生的唯一保障,克莱恩指责他们为暂时的生活品质牺牲了更可贵的自由,但怎么做到有保障的自由,她没有说。但作为一种标志性读物,值得研究。
 
《民主的细节》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6月出版
本来一本专栏的结集本没有太多的收藏价值,但一本描述细节的书会与众不同,尤其它讨论的是“民主”这个话题,多少人在高谈阔论,背后却是一个混乱不清的内心。
刘瑜远离欣欣向荣的祖国,也省去了向读者抛媚眼的必要,BBS的写作训练和女性的细腻使这本书关注事实胜过关注争吵,关心细节胜过关心策略,没有口号也没有令普通人畏惧的学理,虽然这位哈佛的博士后不缺这个,这本书不适合连续阅读,结构和思路上的相似性似有重复之感,但刘瑜总能将文章升华到冷笑话的境界,相当程度的弥补了结构上的先天缺陷。当一个人能在这些细节中提炼出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思考,把一个人变成一支部队,而不是任凭冲动、盲目、愤怒以及随便什么可以冲垮头脑的东西引诱人走向狭隘,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胜利。
 
《七十年代》
主编: 北岛/李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出版
本书大陆版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
据说是因为之前香港版问世时,很多人将这本书作为一本怀旧之作,回忆那个年代的激情和爱情。事实上,激情和爱情之后,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历史的如实展示。编者所担心的是,历史和今天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已经细若游丝,而“历史记忆”本身正在被贬值,被无意义化,被游戏化,变成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变成可有可无。
“以史为鉴”,向来是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进行审视的捷径。面对《七十年代》,对那段恍若熟悉却已陌生的历史的阅读,也许可以促使我们想一想:为什么现实会走成当下的状况?我们的社会与生活还有什么样更多的可能性?
《认得几个字》
作者: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
一本带着父亲体温的书,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如果忙着应试升级,读这书就是浪费时间了。
对于认字这件事,我们确实想得太简单,语文教育多止步于对字词作最简单浅表的讲解,至于其渊古本意、文字间组合连缀的跌宕美感概不留意,因为这些复杂的内涵实在不符合标准化、快餐式的现代教育,大家都忙着考证,面试也不考中文。
方块字日益工具化、符号化,当我们有意无意错失那些丰饶富美的字词,其实也与它们所含藏的文化失之交臂。这些文字随着时日更迭被改变、被重新定义、被混淆、被强调,张大春的书会真的吓你一跳:你到底认识几个字?
其实这个问题对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什么意义,寻章摘句、字字有典可能会陷入另一个无意义的极端。倒是书中传递出来的亲情古朴温馨,它适合所有的父亲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虽然只讲了89个字,但却可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金融的逻辑》
作者:陈志武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年8月出版
寓教于乐大势所趋,所以不少人靠电视剧完成了历史教育,靠《货币战争》完成了金融教育。如果金融世界不是阴谋论者描述的那样,真实的情况又该如何?
《金融的逻辑》算是一种回答。它有一个不讨巧的书名,包含两个令人生畏的名词,一个经济学家的写作涉及到社会学和历史,在中国并不多见。其实陈志武探讨了金融领域的六个关键但少人涉及的问题,讨论国家的前途和国民的福祉,比如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为什么说西方的崛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夺?这些思维跟我们的教育和传统冲突巨大,但却没有因此引发一轮良性的讨论,赞成者多数选择了沉默,反对者继续骂街。
这使它本该应有的启蒙价值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茅于轼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的《国富论》,但应者寥寥。
《希望的收获》
作者: 珍•古道尔/加里•麦克艾弗伊/盖尔•哈德逊 译者: 范效成/范义涵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有人调侃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理解:只要吃下去没有立刻倒下,食物就是安全的。令外界困惑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中国人如何还能以一种亡命徒的心态吃下这些有毒的食品?
在这种时刻,阅读这本书是很有必要的。著名的黑猩猩研究学者珍•道古尔,联合其他两名作者,写出这本《希望的收获》,副标题是“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心灵”。从书中看来,食品安全是世界性的问题,工业化生产进入原有的小农耕作方式,从而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态。比如说,农药污染土壤,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转基因作物连动物都抗拒,人类敢吃吗?
生活在城市的消费者通常不了解食物如何生产,土地、农业发生了什么,但是却用自己的身体承受着这些变化的后果。本书提出,人们应该做出自己的个人选择,审慎思考自己的食物到底从何而来,用自己的行动(包括消费),关注健康,修复大自然。
《后村的女人们》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出版
研究都是来自于问题。
2006年,社会学家李银河来到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一个村庄进行调查。她调查的起点是:许多当代中国人都已经意识不到性别问题的存在,甚至抱怨社会变得“阴盛阳衰”,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真的实现男女平等了吗?那些溺死女婴、拐卖妇女、较高的女性自杀率,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银河对这个华北村庄的100位女性做了访问,分别从作为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作为劳动者,这些社会角色进行了访问和分析,其结论是,从各个方面来讲,农村妇女在遭遇着极大的不平等。城市的姐妹们对于传统男女观念的颠覆和反抗,并没有发生在农村妇女的身上。举个许多人都很熟悉的例子,家里有客人来时,男人陪客,女人没有资格上桌吃饭。
在分析中,李银河认为,因为农村仍然实行女性婚后从夫居住的传统,这使得婚姻制度仍然是一场交易——女性作为交换物,只有城市化和婚后新居制才能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从而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虽然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书中充满了生活细节,分析也深入浅出,值得阅读。而另一点推荐的理由是:对于本土状况,尤其是对农村的扎实调查,应该受到鼓励。
 
《孤独六讲》
作者: 蒋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本书以这样片段而优美的句子与段落组成,讲述情欲、伦理、革命、暴力、思维、伦理各个层面的孤独。
作者蒋勋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作家,他还曾主持广播节目,向普通读者讲述关于美学的沉思,换句话说,是台湾的百家讲坛、文化名人。但是台湾传媒人陈文茜曾评论说,蒋勋的风采、素养都比易中天等人好太多。
这本书还有一个内在的企图,就是以“孤独”之名,建立独立的个人空间与人格,以此反叛儒家文化秩序,华人因家庭而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尽管稍嫌“虚”“浅”,不是人们习惯的理性推理过程,但语录体正是中国式的哲学,而且,对于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正是建立新伦理、新哲学的基础。
 
(注:单向街原创推荐,转载请注明单向街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