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真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7:51:26
第一篇 哲学
本书是一本科学书籍,科学可以分为哲学和具体科学两大类。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哲学能够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在研究具体科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相关的哲学知识。社会的真谛属于社会学,社会学属于具体科学,本书的第一篇讲的是哲学,是探究社会真谛所需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论
哲学可以分为存在论和认识论两部分。存在论的目的是探索事物的究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事物的途径、方法等,回答“我们如何知道那是什么?”的问题。因为认识的主体本身也是存在的,是存在的一部分,所以认识论实际上是研究存在认识存在的理论,也就是存在的自我认识理论,认识论因此而区别于单纯的存在论。
本书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的真谛,要回答什么是社会的真谛,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以及什么是真谛的问题。社会是真实的存在,属于存在论;真谛是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属于认识论,社会与真谛就分别对应了存在论和认识论。本章我们先来讲认识论。
第一节 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对象是存在,存在包括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存在可以分为现象与根本,现象与根本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现象与本质。
一、 存在
什么是存在?存在“与无相对,指有。”(《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55页)那么,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有就是不同;无就是相同。存在就是不同;不存在就是相同。不同也称差异或者差别,完全相同称为同一,全部相同称为单一。不存在除了与存在有差别之外,自身是单一的、没有差别的。
为什么存在是不同呢?
首先我们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从逻辑上讲,只有一种东西的情况和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情况是一样的。有差别才能存在,没有差别就等于不存在;有多少差别就有多少存在。比如只有一种颜色就等于没有颜色,我们无法用白色的笔在白色的纸上写字,也无法用红色的笔在红色的纸上写字,写了也和没写是一样的。而一个纯白色的世界和一个纯红色的世界的效果是等同的,这就是说单一的东西都是等效的。不仅单一的东西是等效的,单一的东西和没有东西也是等效的,即一个只有一种东西的世界就和什么东西都没有的世界是一样的。所以说,不同才存在,存在必然不同,单一就等于不存在。
“纯粹的没有任何差别的物质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系统不断减少自己内部差别时遇到了一个极限,越纯粹的物质,差别对它来说影响就越大,当‘纯粹’物质容纳不了‘纯粹’差别时,‘纯粹’物质就会崩溃,也就是说物质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纯粹状态。因此,任何物质都是有差别的,只有差别的物质才是具体的物质。”(郭绍华著:《物质与元间的世界》,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22页)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比喻存在和不存在。0以外的所有数字——1、2、3、4、5……,它们都彼此不同,所以它们都存在。0是所有这些数字的对立面,是对所有0以外数字的否定,所以0就表示无、表示不存在。
对于“不同”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并不仅仅指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而是指即使是看似完全相同的两件东西,它们也是个体不同、时空不同的。个体不同、时空不同也是不同,包含在“不同”的涵义之中。
其次我们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从价值上讲,有差别才有意义,有差别才有存在的价值。价值、意义都是对象性的、相对而言的,价值需要价值对象,有价值对象才有价值。所以有差别才有主客体之分,有主客体之分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否则意义和价值相对于谁?
个体不同也是一种不同,个体不同本身就是意义所在,比如你和我、人和人都是人,有何不同?个体不同决定了个体之间的利益不同,彼此利益不同就是意义所在。聚沙成塔就是个体不同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们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从动态角度讲,不同才有前途,不同才有未来;相同、单一的东西是没有前途、没有未来的。单一的东西不可能产生出新的事物,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才能够产生出新的事物。“一些古代思想家认为,不同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的事物,不同作料调和在一起才能烹出味美的羹汤,不同声调配合起来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君主兼容并蓄不同意见,才能弥补不足,消除过错,制定出治国良策。”(《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51页)《淮南子》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单一的东西产生不出新的事物,只有分成阴阳之后,阴阳相互碰撞结合,才产生出世间万物来。阴阳是最基本的不同,世间万物都彼此不同,宇宙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从最基本的不同演化出千姿百态的不同的过程。
二、 现象与根本
(一) 现象与根本的概念
什么是现象与根本?存在是不同,现象是不同的不同;根本是相同的不同。从存在的角度讲,根本是根本性的存在、相同的的存在;现象是非根本的存在、不相同的存在。
根本是相同的不同,相同的不同就是不同中的相同,从某一类事物中抽取出相同的东西,这些相同的东西就是这一类事物的根本,某一类事物的相同之处就是这一类事物的根本。比如,所有人的相同之处就是人的根本,每个人都彼此不同,但是每个人都要喝水,所以喝水就是人的一种根本。从动态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不同时间上的相同之处就是根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从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挑选出那些不变的东西,即从持续变动的东西中挑选出那从不变动的和所有人都承认其具有同一性的那部分,把它认作是本质。”([日]牧口常三郎:《价值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36页)
我们再来看现象。现象是不相同的不同,是不相同的存在,对于某一类事物来讲,只是部分个体所具有的,而不是所有个体所具有的东西,就是现象。比如每个人的外貌不同、性格不同,外貌、性格就是现象。
不同的存在是现象,再多的不同、特点也不能够让我们确认某一事物,让我确实抓住、捕捉到这一事物;反之,相同的存在是根本,再少的相同之处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东西,有一点就是一点。
(二) 现象与根本的来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存在与不存在是相同与不同、现象与根本也是相同与不同,两种相同与不同有何区别?
其实两种相同与不同本身并无区别,只是层级不同而已。那么,什么是层级不同呢?因为“一而不生”,单一是产生不出新的事物的,是不存在的,所以最基本的存在必然是二,二就是存在与不存在,我们用0和1来表示。对于最基本的存在要这样来认识:存在就是不同,相同与不同就是不同、存在与不存在就是不同,所以存在与不存在就是最基本的存在,0和1是存在与不存在,也就是最基本的存在。有了最基本的存在之后,接下来,最基本的存在、最基本的不同如何能够产生出更多的不同、更多的存在呢?因为最基本的存在就只有存在与不存在、相同与不同,宇宙中再无其他东西可以加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最基本的存在与最基本的存在自己与自己进行交合,即相同与不同自己与自己进行交叉结合才能够产生出新的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于是0和1自己与自己进行交叉组合就得到了00、10、01、11,分别代表相同的不存在、不相同的不存在、相同的存在和不相同的存在。相同的不存在和不相同的不存在都是不存在,还是不存在,就好象任何数乘以零都得零一样。所以就只剩下了相同的存在和不相同的存在还存在,相同的存在和不相同的存在这两种存在才真正存在。相同的存在就是根本,不相同的存在就是现象,这就是现象与根本的来历。
(三) 现象与根本的相对性和层次性
现象与根本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更为深刻的根本,比较不深刻的根本就是现象;相对于更为浅显的现象,比较深刻的现象就是根本,这就是现象与根本的相对性。之所以现象与根本是相对的,是因为相同和不同是相对的。
现象与根本相对性最终表现为现象与根本的层次性。一个事物的现象与根本并非是绝对的一分为二的两个部分,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为了许多的层次。“本质具有层次性,本质之中含有更深刻的本质。”(《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22页)
第二节 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是真理,真理可以分为真谛与俗谛。
一、 真理
真理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至于什么是反映,则是生理学所要回答的问题。真理与谬误相对,谬误是人脑对外界存在的错误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就是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人类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真理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错误的认识会导致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会导致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果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真理能够让人们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行动,达成希望的结果,得到更好的生活。
二、 俗谛与真谛
真理可以分为根本性的真理和非根本性的真理,根本性的真理就是真谛,非根本性的真理就是俗谛。真谛与俗谛合称二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与俗谛是两种真理,从认识对象的角度来讲,真谛是对事物根本的正确认识;俗谛是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真谛与俗谛来源于印度佛教,俗谛也称世俗谛,真谛也称胜义谛。佛教中对真谛与俗谛之间区别的一种解释是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小乘有部把凡是复合的、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世俗谛,把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胜义谛。”(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0页)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实际上就是不同与相同,因为不同所以可以分解;因为相同所以不可再分。
真谛和俗谛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不同。只认识俗谛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对象事物的,因而难免犯错,只有认识真谛才能够做到无往不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俗谛不重要,俗谛是真谛的基础,要认识真谛首先要认识俗谛,因为人类的认识逐步深入的,有一个从浅到深的过程。
第三节 认识的方法
要认识就要讲求认识的方法,研究方法的科学理论叫做方法论,研究认识方法的方法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的方法很多,划分、区别和联系是其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
一、 划分
划分是认识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认识存在的方法。具体来讲,划分就是要从混沌中找出不同。
什么是混沌?混沌是“混然为一、无界限可分的状态,指宇宙的原初状态;中国古代哲学术语。语见《淮南子·诠言训》。老子描绘宇宙的本原时说‘有物混成’、‘混而为一’,为原始混沌说奠定了基础;《庄子》作寓言,以‘混吨’喻没有差别的境界;汉代宇宙起源论大都以‘混沌’为宇宙的原初状态。”(《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66页)需要说明的是,混沌虽然是混然为一、无界限可分的状态,但是混沌已经是有了,只是看不出其中的不同,与没有差别是不一样的。混沌是有而不是无。
所谓宇宙的原初状态其实应该是事物的一般状态,当我们把某一事物看作是单一事物的时候,其内部就是混沌。比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我们因此而能够将水与其他的事物划分开来,此时我们就可以把水的内部看作是混沌,如果我们对混沌的水进一步划分下去,就能够认识到新的不同,也就是新的存在——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所组成的,如果再进一步划分下去就可以认识到,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所组成的。
二、 区别与联系
经过划分我们可以认识到许多的事物,这些事物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区别和联系的方法把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这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就是事物的现象与根本。
区别是对已经存在的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就是现象。联系是对已经存在的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就是根本。
区别与划分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划分针对的是一个事物,划分是要将一个事物分成多个事物;而区别一开始针对的就是多个事物,区别是在多个事物之间进行的一种比较。
第四节 认识的成果
人类经过认识活动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许多的概念,这些概念就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成果。
一、 概念
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人类的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即属于感觉和印象的阶段。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个基本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哲学小辞典》,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38页)感性认识经过人类思维的加工之后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概念是最基本的理性认识,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之间的区别是抽象与具体的区别。“概念是对思维对象的一种抽象,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陈小玲:《形式逻辑教程》,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3页)
概念与存在、划分、真理具有对应关系:概念是对存在的反映;明确概念的方法是划分;正确的概念是真理,错误的概念是谬误。
二、 外延与内涵
概念包含外延和内涵两个部分,外延是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现象;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根本。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与区别和联系、俗谛和真谛具有对应关系:明确外延的方法是区别;明确内涵的方法是联系。正确的外延是俗谛;正确的内涵是真谛。
第二章 存在论
第一节 对存在的基本划分
我们对存在的认识是从对存在的划分开始的,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对存在的最基本的划分。
一、 静态与动态
静态与动态是对存在的最基本的划分之一。“静态”指不变、静止的状态;“动态”指变化、运动的状态。静态与动态无处不在,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要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来进行。
在社会学中,有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之分,或称静态社会学和动态社会学。孔德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按照生物学区分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类比,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理论;后者则以社会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理论。”(宋超英 曹孟勤:《社会学原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6页)
二、 宏观与微观
(一) 宏观与微观
宏观是指从整体、全局来看;微观是指从个体、局部来看。整体、全局的存在是宏观的存在;个体、局部的存在是微观的存在。
微观与宏观是相对的。微观与宏观并不代表绝对的大小,相对于更加宏观的事物,不太宏观的事物也是微观的;相对于更加微观的事物,不太微观的事物也是宏观的。比如相对于社会,个人是微观的;而相对于细胞,个人则是宏观的。
社会学中的个体一般指个人,社会学中的整体一般指整个社会。社会学中有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之分,分别侧重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社会进行分析。
(二) 系统与元素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许国志:《系统科学大辞典》,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540页)“要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又称元素。”(同上,第622页)
顾名思义,系统是“系”与“统”的结合,“系”代表个体、元素、微观,“统”代表整体、宏观,系统就是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系统概念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我们引入系统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事物。
(三) 事物与来源
根据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可知,宏观存在是由微观存在所组成的,我们把宏观的存在称为事物,把构成该事物的微观的存在称为该事物的来源。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的,因此事物与来源也是相对的,一个事物由自己的来源所组成,同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物的来源。比如水分子的来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而同时水分子又是水的来源。
从系统角度讲,事物就是系统,来源就是元素。元素是系统的来源,系统是由来源所构成的事物,事物的来源就是构成事物的元素。系统与元素是从静态角度对宏观存在和微观存在的认识;事物与来源是从动态角度对宏观存在和微观存在的认识。
有一句话叫做万物皆系统,万物指一切事物,万物皆系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系统。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系统,无论其结构如何、功能怎样,无论其是有机无机、无论其简单复杂,凡是事物都是系统,即使是一盘散沙也是系统,看似不完整的东西也是系统,因为一盘散沙有一盘散沙的结构和功能,更何况聚沙能够成塔,而这个世界没有所谓完整或者不完整的事物,因为完整和不完整也是相对的。社会这一事物当然也是一个系统,社会是由微观个人所构成的宏观整体,个人是社会的元素和来源。
人们一般并不太习惯使用存在这一概念,而更习惯使用事物这一概念。人们习惯从事物的角度——一件件的事情、一个个的物体、一个个的东西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观察某种东西的时候,往往习惯从其外部来看,即从宏观角度来看,而宏观角度也就是事物的角度;人们并不太习惯从事物的内部来观察某一事物,因为这样很难看清楚事物的全貌,很难对事物形成一个整体印象,所以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
人类目前所能够认识到的所有存在合起来就叫做宇宙,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宇宙本身也是事物之一,是一切事物中最大的事物;原子等基本粒子是非常小的事物,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最小的事物,就如同没有找到宇宙的边际一样。
三、 实体与作用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意为实体与其作用、功能、属性”(《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辞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426页)。中国古人讲“凡物皆有体用”,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其体的一面和用的一面,一个完整的事物既包括其实体也包括其作用。
(一) 实体
1、 实体的概念
实体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实体是“自在之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所使用),是自在的存在、不依赖于其他存在而存在的存在。“实体指的是相对独立的事物系统。这些事物系统与其他事物系统处在相互间断之中,它们的‘实’就在于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事物存在单元,不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实体之‘体’,则在于它们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事物。”(王连法 黄长军:《简明应用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935页)
那么什么东西不是实体呢?相对实体而言,实体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存在,是不自在的存在,是需要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存在,所以实体之间的作用和关系不是实体。
2、 主体与客体
对实体的一种重要的划分是主体与客体。主体是目的实体,就是被作为目的的实体;客体是手段实体,就是被作为手段的实体。
因为目的与手段是相对的,所以主体与客体也是相对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谁作为目的谁就是主体,把谁作为手段谁就是客体。相对于某一实体可能是主体,相对于另外一个实体可能就是客体。所以可以明确指出的是,主体并不仅限于人,非人的物也可以是主体,人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同样非人的物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
主客体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主体是目的,客体是手段。其实我们区分主客体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明确谁是目的、谁是手段,就是要明确事物之间的目的手段关系。
(二) 作用
1、 作用的概念
什么是作用?作用就是影响,实体对实体影响就叫做作用,一事物对其他事物所产生的影响就叫做该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从多种角度来看作用,会形成许多不同的概念,比如属性、关系等,下面我们就分别讲述。
2、 属性
什么是属性?一事物对外界其他事物的作用,就是该事物的属性。属性是事物实体的外在表现,因为作用是事物实体的外在表现,所以属性实际上就是外在表现角度的实体的作用。
属性也可以叫做性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性质是性而不是质,是属性而不是质料。
属性的意义在于,人们是通过属性来认识事物的实体的。人、外物并不能够直接接触、认识和利用某一事物的实体,只能够通过其对外作用,也就是其属性来间接地接触和认识该事物,人们所利用的也正是该事物的属性。
3、 作用与反作用
反作用是承受作用的事物因受到作用而引起的对于施加作用的事物的作用。也就是说,反作用是被外来作用所激发起来的作用。
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作用决定反作用。因为作用是原因,反作用是结果,原因决定结果。
4、 相互作用——关系
什么是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关系。“关系,是指实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划归实体事物本身,而是形成了一类相对持续的中间性事物,即关系事物。关系作为一种不同于实体的事物,是实体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与作用,而不是主观臆造或凭主观建立起来的关系。”(王连法 黄长军:《简明应用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936页)
因为作用就是影响,所以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是一种影响,我们平常说“有关系”、“没有关系”,实际上是在说“有影响”、“没有影响”。
5、 功用和利用
根据实体的主客体状况,作用可以分为功用和利用。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叫做功用;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叫做利用。
(1) 功用——价值
功用的意义在于,功用就是价值,某物的功用就是某物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就是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价值。
因为价值是一种作用,而属性也是作用,所以价值实际上就是事物的某种属性。价值实际上就是主客体角度的事物的属性。比如,衣服的属性之一是保暖,或曰隔热,当衣服被人穿在身上的时候,保暖就成了衣服这一客体相对于人这一主体的价值。
(2) 利用——价值手段
利用是主体获取客体价值的手段,因为价值就是功用,所以利用的目的是功用。功用和利用的关系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样的,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功用是目的、利用是手段;功用是引发利用的目的、利用是获取功用的手段。
主体对客体的利用往往都是通过主体主动作用客体以激发客体的反作用来实现的。主体作用客体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客体的反作用,主体影响客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客体对自己的好的影响,主体所要利用的正是客体的反作用——客体的功用和价值。比如,工作是为了挣钱;投资是为了回报;吃饭是为了营养;游戏是为了快乐……
四、 形式与内容
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形与质常联为一词。崔惧的《周易探玄》中有“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其形的一面和质的一面。古人所讲的形与质,其涵义大致上相当于现今的形式与内容。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式质料说,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物体均由两个内在的本原所组成,一个是形式,一个是质料。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形式与质料应该就是现在人们所讲的形式与内容。
任何事物都有形式的一面和内容的一面,社会也不例外,在社会学中就有专门研究社会关系形式的形式社会学。
第二节 不同划分下的根本
前面我们讲了现象与根本,其实现象与根本也是对存在的一种划分,下面我们就用现象与根本这种划分对上一节所做的几种划分进行再划分。
一、 法则与规律
静态的根本称为法则,动态的根本称为规律。
从“根本”的角度讲,变化中的根本、变化中的不变就是规律。变化是动态的不同,变化这种不同中的相同、即变化中不变的、重复性的、每次都出现的东西就是规律。不同中的相同,从动态的角度讲就是变化中的不变,变化中的不变就是变化中的根本,就是规律。
从“变化”的角度看,规律是根本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变化、相同的变化、每次都一样的变化。变化不一定是规律,但是根本的变化就是规律了。
其实上述两种角度的定义是一回事,仅仅是视角不同而已,变化中的不变、变化中的根本就等于根本的变化、不变的变化。
二、 本根与本原
事物的根本就叫做根本。在中国古代,根本也称作本根。“本根原指草木之根茎,喻为事物的根基。”(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86页)
根本的来源叫做本原,事物的根本元素就是事物的本原。万物皆系统,事物都是由元素所组成的,元素是事物的来源,而根本的元素就是本原。对社会来讲,个人是社会的最根本的元素,因此个人就是社会的本原。
三、 本体与本性
根本的实体称为本体,根本的属性称为本性。
属性可以分为本性和偶性。本性是事物的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偶性是事物的偶然的、非根本的属性。“属性可分为本质和非本质属性两种。”(陈树文编著:《逻辑学基本原理》,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第15页)“亚里士多德把特性区分为属性和偶件,属性是和物即实体不可分割的必然特性,偶性是附于物的偶有特性。”(谭鑫田等主编:《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452页)
一般来讲,我们就是通过偶性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本性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的。“人们可以通过事物的属性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质。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表现事物的根本的质,体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与其他事物相区别。非本质属性表现事物的非根本的质,是事物的特征之一,但不体现该事物的基本特征。”(于超 王革:《哲学相近概念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102页)
另外,因为根本的实体称为本体,所以从实体与作用的角度来划分,哲学中的存在论就可以分为本体论和价值论两部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就是事物的实体和作用。社会学中有社会本体论和社会价值论之分,我们研究社会的真谛,既要研究社会本体的真谛,也要研究社会价值的真谛。
四、 本形与本质
本末一词,在哲学上指现象与根本。形质一词的涵义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形是形式;质是质料、内容。本末与形质相互交叉就可以得到如下四个概念:根本的形式,称为本形;非根本的形式,称为末形;根本的内容,称为本质;非根本的内容,称为末质。
根本是本,根本既包括了本形也包括了本质;现象是末,现象既包括了末形也包括了末质。因此,与现象相对应的不光是本质,还有本形,所以现象的准确对称是根本,而不是本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形与质、形式与内容的地位是一样的。对应根本的形有根本的质,对应不根本的形有不根本的质,形与质本身并没有谁更根本、谁不根本的问题。
第三章 静态的存在
因为人们习惯从日常事物的角度来认识存在,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讲最一般的事物,也就是最一般的存在。本章我们先讲静态的事物。
第一节 事物
事物是集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实体与作用、形式与内容于一身的综合体。因为事物本身已经暗含了宏观和微观,而且本章我们只讲静态的存在,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从实体与作用和形式与内容相互交叉的角度来对事物进行分析。
一、 事物的实体
(一) 事物实体的形式——事物的结构
什么是结构?结构是事物内部诸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构就是一种空间关系,空间是一种形式,空间关系是一种形式上的关系。
事物的实体都是由更小的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构成事物实体的微观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就是该事物的结构。
(二) 事物实体的内容——事物的内容
我们讲某某事物的内容,在缺省的情况下,是指事物实体的内容,而不是指事物作用的内容,只有在特别提到是某某作用、某某关系的内容的时候才是指作用或者关系的内容。
内容是质料,简称质,一定的结构总与一定的质相对应。世界原本是由一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构成的,比如基本粒子,可是大千世界却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无奇不有的,存在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不同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千奇百怪呢?就是结构,不同的结构能够形成不同的质,复杂的结构造就了复杂的世界。
二、 事物的作用
(一) 作用的形式与内容
作用的形式一般被称为方式。
作用的内容是输入与输出。对于作用的发出者来讲,作用是输出;对于作用的接受者来讲,作用是输入。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通过输入和输出完成的。事物之间如何能够实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呢?不同的事物相互给予或者从对方那里拿走某种东西就实现了事物之间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说,某种东西在不同事物之间的流转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
(二) 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关系的形式一般就叫做形式。
关系的内容是交换。交换是事物之间相互的输入与输出。作用的内容是输入与输出,关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关系的内容就是事物之间相互的输入与输出。交换是相互的输入与输出,事物之间既有输入又有输出才能够叫做交换,单向的输入或者单向的输出都不能够叫做交换。
(三) 事物功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
事物的价值可以分为哲学价值和使用价值两大类。哲学价值就是形式价值,也就是价值的形式的方面;使用价值就是内容价值,也就是价值的内容的方面。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区别。真、善、美、公平、自由、民主等价值是哲学价值;而面包能够让人吃饱则是面包的使用价值。
前面我们讲过,功用即价值,这是广义的价值。广义的价值包括哲学价值和使用价值,狭义的价值仅指哲学价值。本书中广义的价值和狭义的价值两种概念都会用到,请读者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四) 事物功用的内容——事物的功能
事物的功用的内容就是事物的功能。功能是我们给事物的使用价值另外所取的一个名字。
事物可以分为有机体和无机体,有机体的功能也称机能。
(五) 事物利用的形式——事物的技术
事物利用的形式是技术。一切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的形式都是技术,不仅人可以有技术,动物、非生命体也都可以有自己的技术,任何事物只要你把它当作主体,那么他对其他事物的利用的形式就都是技术。比如人手工割草,需要一定的技术;而割草机割草同样也需要使用一定的割草技术。
(六) 事物利用的内容——事物的生产
事物利用的内容是生产。一切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的内容都是生产,不仅人可以有生产,动物、非生命体也都可以有生产,一切事物只要你把它当作主体,那么他对其他事物的利用的内容就都是生产。比如,机器的运转就是生产,推土机推土就是生产。所以我们会把完全由机器自动进行的生产称为自动化生产。
第二节 事物的根本
一、 事物实体的根本
(一) 事物的根本结构——层级结构
一切事物都是系统,事物的根本结构也就是系统的根本结构。一个系统往往包含若干个子系统,而其自身又往往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从系统到子系统再到子子系统,这种层层嵌套的结构就是系统的根本结构——层级结构。世间万物都是系统,因此世间万物都是层级结构的,自然、人类社会的结构都是层级结构的。比如,宇宙的层级结构就是总星系、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卫星、一般物体、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夸克……;生物的层级结构是生物圈、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国家的层级结构是中央政府、省、市、县、乡、村……;工厂的层级结构是总厂、分厂、部门、车间、班组……
(二) 事物的根本内容——需要
根本的内容就是本质,事物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的本质。我们讲某某事物的本质都是指该事物的实体的本质,只有特别、专门提到是某某关系、某某作用的本质的时候才是指关系或者作用的本质。
万物的本质是需要,任何事物的需要就是任何事物的本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需要是事物存在的理由。需要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依据、原因、目的和意义,没有了需要,事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依据、原因、目的和意义。没有需要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生命体、非生命体,都有自己的需要。非生命体也有自己的需要,非生命体的需要就是其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所依据的自然法则,它就是那个样子,它就要保持那个样子,其自身所包含的必然性就是非生命体的需要。一块石头也有自己的需要,待在那里发挥它的作用就是它的需要。需要有不同的层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所有事物的最基本的需要都是存在的需要,对生命体来讲存在的需要就叫做生存需要。
万物的本性是利益性。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作是主体,任何事物也都有它自己的需要,而事物的需要通过对外作用表现出来就是利益,所以万物的本性是利益性。非生命体也有自己的利益性,比如惯性就是一种利益性,一种比较低级的利益性。
二、 事物作用的根本
(一) 事物的根本价值——好
用什么来概括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哲学价值呢?就是好。好是一切哲学价值中最相同的部分,所以好是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哲学价值。
价值有正价值和负价值之分,好有好坏之分,所以好是程度性的、是相对的,好其实是一种尺度、一种指标,而非指绝对的好。
(二) 事物的根本功能——满足主体需要
好是形式上的价值,好的内容是什么?一个事物的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好的内容就是一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需要的满足,一个事物的好就意味着它能够满足其他事物的某种需要。因此,事物的根本功能就是满足其他事物的需要,比如食物的功能是让人吃饱,水的功能是让人解渴……
万物的本质是需要。事物的本质与事物的功用的本质具有对应关系:主体的本质是需要,客体的功用的本质是满足主体的需要,需要是主体对客体的欲求,功能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
(三) 事物的根本技术——妙
妙是对所有技术的通称,是对一切技术的最高度概括。什么是妙?妙就是只需花费少就可以得到好。妙与好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只要做到了妙,就能够得到好。
(四) 事物的根本生产——满足客体需要
一切生产的相同点、一切生产的基本的内容都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一切针对人的生产的内容都是对客户需要的满足,正所谓“发现了需求也就发现了商机”;一切针对物的生产的内容都是“按规律办事”,所谓“按规律办事”就是说要满足客观规律的需要,比如人类种植植物就必须满足植物的需要,养殖动物就必须满足动物的需要,利用核能发电就必须满足核反应所需的各种条件——温度、压强等。生产者只有在满足了客体的种种需要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主体的这种对客体需要的满足过程就是生产。
满足客体需要的目的是什么?主体之所以要满足客体需要是为了让客体反过来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作用的目的是客体的反作用,主体利用的目标是客体的功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客体的功能,利用客体的价值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满足客体需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客体反过来满足主体的需要,也就是说,生产实际上是以满足主体需要为目的的对客体需要的满足活动。所以,主体要满足自己的的需要就必须先满足客体的需要,比如人为了吃到面包就必须给麦子浇水,为了挣钱就必须为客户提供服务。
(五) 事物之间的根本作用
根据前面我们对事物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生产的分析可知,事物之间的根本作用不是物理作用、不是化学作用、不是心理作用……,而是价值作用、利益作用,也就是对需要的作用——满足或者不满足对方需要的作用。
从输入输出的角度来讲,事物之间最根本的输入与输出不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输入与输出,而是价值、利益的输入与输出,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的输入与输出。
(六) 事物之间的根本关系
事物之间的根本关系是利益关系而不是其他的关系,不是亲属关系、不是同事关系……。或者说,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利益关系——相互之间满足或者不满足对方需要的关系。
关系的内容是交换,事物之间的最根本的交换不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而是利益交换——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的交换。
第四章 动态的存在
前一章我们讲了静态的事物及其根本,本章我们来讲动态的事物及其根本。动态的事物就是事物的变化,根本的变化就是规律,所以本章我们讲事物的变化及其规律。
第一节 事物的变化——互动与发展
一、 互动与发展的概念
事物的变化可以分为互动变化与发展变化,简称互动与发展。互动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是事物的历史变化。互动与发展大致上就相当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系与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气化和形化之说,气化即互动,形化即发展。“气化指阴阳二气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形化指形体之物代代遗传。《二程遗书》:‘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 (卷5)‘形化’为‘气化’的对称。”(刘文英主编:《哲学百科小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01月第1版,第249页)
在社会学中有社会互动与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就是社会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折:一是从纵向上,表现为人类生活的历史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二是从横向上,表现为人们相互之间彼此发生的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或情境。前者一般称之为社会变迁,后者,则称之为社会互动。而且,从根源上说,社会过程也就是社会互动过程。”(章人英:《普通社会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第235页)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互动不仅包括社会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包括社会之外社会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互动。
二、 互动与发展的区别
我们前面讲过,存在可以被划分为实体和作用,相互的作用就是关系,因此事物可以被划分为实体和关系。互动就是关系的变化;发展就是实体的变化。
互动是动态的关系,关系与互动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从静态角度看是关系,从动态角度看是互动。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历史的事物,都是发展中的事物。
三、 互动与发展的联系
互动决定发展,事物的互动变化就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互动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实际上就是互动的历史变化。
互动变化决定发展变化,这一点可以从发展的各个环节与互动的对应关系得到证明。事物都是由比它更小的微观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这些关系就是微观事物之间互动的表现和结果。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被分为产生、成长、灭亡等多个环节,事物处于不同的发展环节时,其内部的互动状况不同:
微观事物开始互动,则宏观事物产生;
微观事物持续互动,则宏观事物存在;
微观事物停止互动,则宏观事物灭亡;
微观事物互动良好,则宏观事物壮大;
微观事物互动不良,则宏观事物凋零。
举例来看,分子是由原子所构成的,原子之间发生力的作用,则分子生成;原子之间持续有力的作用,则分子存在;原子之间结束力的作用,则分子分解。再比如,人体由各个器官和多种物质所构成,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气血调和,人就会健康成长;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阴阳失调,人就会生病死亡。
第二节 事物的根本变化——事物的规律
事物的变化可以分为互动与发展,事物互动的根本规律是阴阳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进化规律。
一、 事物互动的根本规律——阴阳规律
(一) 宇宙根本问题
万物的本质是需要,需要如何获得满足就成为了宇宙中一切事物所要面临的最根本问题,称为宇宙根本问题。
需要如何才能够获得满足呢?用什么手段才能够实现主体需要的满足呢?满足需要必须依靠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因为客体往往并不能够主动对主体发出作用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主体就必须主动发出作用以激发客体的反作用来满足主体的需要,这样作用与反作用就形成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的满足实际上是靠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需要满足的手段。所以,从操作层面上讲,宇宙根本问题——需要满足问题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前面讲过,事物之间的根本关系是利益关系而不是其他的关系,利益关系就是相互之间满足或者不满足对方需要的关系。
因为互动是动态的关系,所以关系问题也就是互动问题。宇宙根本问题从静态角度讲是关系问题,从动态角度讲则是互动问题。
(二) 万物互动规律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互动,我们必须给互动的双方各取一个名字,古人已经帮我们起好了名字——阴阳。阴阳本身其实并无更多含义,只是表示宇宙中最基本的不同。
阴阳互动有四种可能的结果,称为四象。中国古代有“两仪生四象”的说法,“两仪”指的就是阴阳,象是现象的意思,“两仪生四象”就是说阴阳互动能够产生出四种现象。按照《先天封位图》的说法,四象是太阴、太阳、少阳、少阴,分别是阴阳各自的两种情况加在一起的共四种情况。
宇宙根本问题是需要满足问题,需要满足靠互动,也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根本作用是利益作用——满足或者不满足对方需要的作用,因此四象也就是满足或者不满足需要的四种可能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得到阴阳四象的基本含义如下:
太阳——阳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少阳——阳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阴——阴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少阴——阴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阴与阳总是同时存在的,就好象时间与空间总是同时存在的一样,所以阴阳单方面的情况不能够完整反映阴阳关系的整体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把阴阳各自的各两种情况相互交叉以得到阴阳关系的四种可能情况,分别是少阳少阴、太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阴。我们把只反映阴阳单方面的情况的太阴、太阳、少阳、少阴称为一级四象;把能够同时反映阴阳双方面情况的少阳少阴、太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阴称为二级四象。根据一级四象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到二级四象的基本含义如下:
太阳太阴——阴阳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少阳少阴——阴阳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
太阳少阴——阳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阴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少阳太阴——阳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阴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根据阴阳互动的四种情况——阴阳四象,我们可以得到事物间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太阳太阴的关系、少阳少阴的关系、太阳少阴的关系和少阳太阴的关系。
(三) 万物和谐原理
1、 和谐与矛盾
好与坏是事物之间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状态,和谐与矛盾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状况的两种最基本描述。关系的好就叫做和谐,实体的好就叫做好。好的关系就是和谐的关系,具体来讲,和谐就是关系双方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和谐的反面是矛盾,矛盾的关系就是不好的关系,关系不好就叫做矛盾,具体来讲,矛盾就是关系双方相互不满足对方的需要。
我们再来看事物间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即阴阳四象的和谐状况:太阳太阴的关系是阴阳双方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的关系,所以是和谐的、不矛盾的关系;少阳少阴的关系是阴阳双方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的关系,所以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关系;太阳少阴的关系和少阳太阴的关系都是阴阳双方其中一方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另一方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关系,所以是半和谐半矛盾的关系。
从和谐与矛盾的角度看,宇宙根本问题就是事物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关系、避免矛盾关系的问题,就是关系双方如何消除矛盾、和谐相处的问题。
2、 万物和谐原理——目的服从主体,手段服从客体
和谐的关系是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的关系,要做到阴阳和谐,做到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满足一方的需要还比较容易一些,只要一边倒、一个劲儿地满足一方的需要就可以了,而要同时满足关系双方的需要就比较困难了。现实中有太多的两难——个人与社会、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市场与政府、左与右……,这些两难长期困扰着人们,人们或者左右摇摆、犹豫不定;或者采取折中主义、和稀泥;或者不得不两害取其轻者、将就凑合……总之是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如何才能够彻底解决两难问题呢?如何才能够同时满足关系双方的需要呢?如何才能够实现阴阳和谐呢?万物和谐原理其实很简单:事物之间的关系要想和谐,关系双方的需要要想同时得到满足,就必须在目的上满足主体的需要,在手段上满足客体的需要,也就是在目的上要服从主体,在手段上要服从客体,这就是万物和谐原理。
如果关系的双方互为主客体,则只需要分时处理就可以了,因为在某一具体时刻、某一具体情况下,关系双方的主客体情况应该是确定的。比如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当一个人在上班、生产、作为工作人员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他就是客体;而当他下班之后进行消费、作为顾客接受别人的服务的时候,他就是主体。
万物和谐原理也称宇宙和谐原理或者阴阳和谐原理。因为万物和谐原理是针对宇宙根本问题的解决原理,所以是宇宙的最根本原理。
在这里没有必要用很多的实例来论证万物和谐原理,因为本书的重点就在于万物和谐原理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上的应用,后面会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二、 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进化规律
(一) 进化与退化
事物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进化与退化两大类。进化是事物从无序到有序、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退化是事物从有序到无序、高级到低级的发展变化。
从价值论的角度讲,进化是事物向好的方向的发展变化;退化是事物向坏的方向的发展变化。事物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变化,所以发展这一概念并不仅指事物向好的方向的发展变化。
(二) 事物进化的历史
纵观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宇宙中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飞跃。第一次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飞跃,其意义在于生命产生;第二次是从植物到动物的飞跃,其意义在于感性产生,也就是精神产生;第三次是从动物到人类的飞跃,其意义在于理性产生。
根据事物发展的三次重大飞跃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宇宙中所有的存在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最基本的层级,称为宇宙物质层级。宇宙物质层级如下:首先,所有的存在可以分为非生命存在(无机物)和生命存在(有机物)两大部分;其次,生命存在又可以分为非精神性生命存在(植物)和精神性生命存在(动物)两部分;再次,精神性生命存在又可以分为感性生命存在(人类以外的所有动物)和理性生命存在(人类)。
(三) 事物进化的原理
事物的根本结构是层级结构,事物的进化、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事物结构层级提高、结构变复杂的结果。事物进化的原理就在于事物结构的复杂、事物结构的层级提高。“当我们说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是客观物质世界自身的规律,而且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时,这里所谓‘从低级到高级’的重要表现,就是其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物质世界发展的较低阶段,结构也较简单,越往高级阶段发展,结构就越复杂。”(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70页)“宇宙的进化,就是作为宇宙物质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结构层次的进化。基本粒子的结构进化到一个新的层次时,也就必然表现出较低层次所没有的新的质,亦即新的性能。新的物质结构形态具有新的运动形式,新的运动形式具有新的性能。”(同上,第80页)
为什么事物的结构变复杂就会产生出新的质呢?这是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缘故。而整体之所以能够大于部分之和,则是因为整体除了包括原有的各个部分之外,还多出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使得事物的整体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性质和功能。
(四) 进化规律及其意义
进化规律就是说,世间万物从总体上来讲,是从无序到有序、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呈现出了从无序到有序、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进化规律表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进化而非退化,所以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进化规律。
事物进化的最基本的的序列就是前面在事物进化的历史中所讲的宇宙物质层级,世间万物就是按照宇宙物质层级的次序发展进化的。社会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按照宇宙物质层级进化的,具体的情况后面会讲到。
进化规律的意义在于说明,世界从总体上来讲是朝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始终保持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另外就是,因为进化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所以人们应该自觉地遵循进化规律,积极迎接、主动推动事物的进化,适应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做事物进化的促进者而非阻碍者。
第二篇 静态社会
第五章 宇宙
社会存在于宇宙中,要了解社会首先要了解宇宙。我们这里对宇宙的研究不是从天文学的角度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宇宙论。
第一节 宇宙的实体
任何事物的实体都是由更小的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宇宙当然也不例外。为了确定社会在宇宙中的位置,搞清楚社会与宇宙中其他实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分析宇宙中所存在的各种实体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
一、 宇宙的微观实体
宇宙的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实体,它们相对于宇宙本身而言都是微观的,所以是宇宙的微观实体,宇宙的所有微观实体中最重要的有三个,就是自然、社会和个人。
宇宙首先可以被划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部分,简称自然和社会。自然和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两个部分,自然加上社会就涵盖了宇宙的全部,社会是作为自然的对应物提出来的。社会由个人所组成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人。
个人、社会、自然是宇宙中的三种十分重要的实体,可称宇宙的三大实体。三大实体并不是对宇宙的完全划分,而只是宇宙中的三种非常重要的实体。
二、 宇宙的微观关系
宇宙的微观实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宇宙的微观关系,因为这些关系是宇宙内部微观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以叫做宇宙的微观关系。
宇宙的三大实体按照排列组合应该有三种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和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个人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类始终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个人离开了社会就很难生存,因此研究单独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太大的意义。“人和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个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诚然,个人也可以和自然形成关系,但由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能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与自然发生关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1页)因此,三大实体经过排列组合所得到的三种关系就只剩下两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或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简称天人关系,其中的“天”指自然界,“人”指人类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简称个社关系。另外,在社会的内部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称为社会关系或者人人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和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是宇宙中三种十分重要的关系,可称宇宙的三大关系。
研究宇宙的三大实体和三大关系对于探究社会的真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自然和社会是世界的最基本的划分,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这三者自身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中找到答案。”(陈家达:《世界的思考》)
三、 宇宙的结构
经过前面对宇宙的微观实体和微观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宇宙的基本结构(见图5-1),在这一结构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在宇宙中的位置。
图5-1 宇宙结构图(宇宙的三大实体与三大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的宇宙结构是社会学角度的宇宙结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宇宙结构,而不是自然科学角度的宇宙结构。
第二节 人和宇宙的关系
一、 宇宙的宏观关系——人宇关系
宇宙的宏观实体就是宇宙本身。宇宙本身也是一个实体,相对于宇宙的微观实体而言宇宙本身是宏观的,所以是宇宙的宏观实体。
人和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简称人宇关系。相对于宇宙内部的微观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是宇宙的宏观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实际上是个人与其外部世界的关系。与个人相对的是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包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两个部分。很显然,个人和宇宙的关系与个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同的。
二、 社会在人宇关系中的位置
人宇关系实际上是由个社关系和天人关系两种关系连接而成的。为什么呢?从前面的宇宙结构图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宇宙分为自然与社会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很有特点,自然、社会、个人三者在宇宙结构中的位置不是并列的,而是嵌套的、一层套一层的——自然包裹在社会之外,社会包裹在个人之外。由于这种嵌套结构,个人要想和自然发生关系,就必须首先和社会发生关系,然后再通过社会与自然发生关系,个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实际上是通过社会进行的。同理,自然要与个人发生关系,首先必须和社会发生关系,然后再通过社会与个人发生关系。社会存在于个人和自然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隔着社会,个人与自然并不直接接触,个人与自然打交道都是通过社会间接进行的,个人与自然是通过社会这一中介间接接触的,社会是个人和自然互动的桥梁,这就是社会在人宇关系中的位置。也因此,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实际上是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两段关系连接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人宇关系=个社关系+天人关系
也可以说,人宇关系其实是一种分成了两节的关系——“个人-社会-自然”关系。是作为中间环节的社会将人宇关系切分成了两节。
三、 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
关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从作用的角度来分析个人和宇宙的关系。
人宇关系是个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在个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中,个人是主体,宇宙是客体;个人是目的,宇宙是手段。因此,宇宙对个人的作用是宇宙的功用;个人对宇宙的作用是个人对宇宙的利用。宇宙的功用就是作为客体的宇宙对作为主体的个人的作用;个人对宇宙的利用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对作为客体的宇宙的作用。作用决定反作用,个人对宇宙的利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宇宙的功用。
因为人宇关系可以分解为个社关系和天人关系,人宇关系其实是“个人-社会-自然”关系,所以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也就可以分解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我们有必要分别研究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我们首先来看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社会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社会是目的,自然是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是人,站在人的立场上,我们总是把自己所在的一方设定为主体,把非人的一方设定为客体。虽然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把自然设定为主体,把社会设定为客体,但是这样的设定对于人类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人对于自然的价值,比如人对于老虎的营养价值。
因为社会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所以社会对自然的作用是社会的利用,自然对社会的作用是自然的功用。社会对自然的作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然对社会的反作用,人类社会对自然进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然的功用。
我们再来看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个人是主体,社会是客体;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社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个人生活得更美好,人类过群体性生活是为了比一个人独自生活更好,否则人们就会选择独自生存,比如某些动物在成年之后就会离开兽群而独自生活。所以,社会只是个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使用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
因为个人是主体,社会是客体,所以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是社会的功用,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是个人对社会的利用。个人对社会的作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社会对个人的反作用,个人对社会进行利用的目的是社会的功用。
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可以看出,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一种连环作用、连环目的手段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个人和宇宙、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三种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因为
人宇关系=个社关系+天人关系
也就是
人和宇宙的相互作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所以
宇宙对个人的作用=自然对社会的作用+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也就是
宇宙的功用=自然的功用+社会的功用
从形式上讲就是
宇宙的价值=自然的价值+社会的价值
从内容上讲就是
宇宙的功能=自然的功能+社会的功能
其实这很好理解,宇宙是由自然与社会两部分所组成的,所以宇宙的价值当然也就由社会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两部分所组成的,宇宙的功能当然也就是社会的功能与自然的功能之和。
从利用的角度来看,个人对宇宙的利用可以分解为个人对社会的利用和社会对自然的利用两个部分,人类就是通过这两种利用实现了对整个宇宙的利用。
四、 宇宙的功能
事物功用的内容是事物的功能,宇宙对个人作用的内容就是宇宙的功能。因为事物的根本功能是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宇宙的根本功能就是满足作为其主体的人类的需要。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必然是要利用宇宙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既然宇宙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宇宙的功能又等于社会的功能加上自然的功能,那么,社会与自然各自的功能又是什么呢?社会的功能与自然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了整个宇宙的功能?社会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对宇宙整体功能的发挥、满足人类的需要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对社会和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马上展开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入研究。
第六章 社会的实体
任何的实体都是由更小的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也不例外。为了搞清楚社会的构造和本质,我们必须对社会中的微观实体以及这些微观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节 社会的微观实体——个人
个人是相对独立的存在,所以个人是实体;社会由个人所组成的,相对于社会个人是微观的,所以个人是社会的微观实体。
一、 个人的意义
因为本书以社会为主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只研究个人相对于社会的意义。首先,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构成社会的最根本的元素,所以个人是社会的本原。个人好比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其次,个人是社会的目的,社会的存在是为了能够让个人过上更好地生活,个人就为了能够过上更好地生活才形成了社会。个人是社会的目的,所以个人就成为了社会好坏的评价标准,社会的发展状况、进化程度最终都是由人类的幸福、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来评价的。从以上两点可知,个人既是社会的起点,又是社会的终点,这就是个人相对于社会的意义。
二、 个人的形式
(一) 个人的结构
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人指的是社会人而非自然人。因此,个人的结构指的是社会人的结构而非自然人的生理结构。个人的结构作为个人的形式是与个人的内容相对应的。
我们是如何来研究个人的结构的呢?内在的东西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必须通过其外在表现来加以认识。个人的内容、本质表现在外就是个人的人性和本性;个人的结构表现在外就是个人的人格。
(二) 个人的人格
人格是人性的格式化表现。格式化就是按照某种规格进行的形式化。人性的某些外在表现被我们归纳、整理、概括、综合之后就形成了人格。比如内向、外向就是人的人格,是人的某些性质的外在表现。最根本的人性——人的本性的外在表现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人格。
个人的人格、社会人的人格是人的社会人格,社会人格是在社会中才有的人格。比如军人人格就是一种社会人格,没有社会就不会有军人人格,我们常讲的军人的气质就是军人人格的一部分。
三、 个人的内容
(一) 人的本质——需要
任何事物的需要就是任何事物的本质,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其他事物的需要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人的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是与其他事物的需要相区别的。
(二) 人的本性——利益性
人的属性是人性,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本性。我们前面讲过,实体只能够通过属性来认识,人们常常把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相提并论,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够直接认识人的本质,只能够通过人的本性来间接认识人的本质。所以我们在研究人的本质的同时还必须研究人的本性。
1、 人的利益性
人的利益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性质,是人的本性。什么是人的利益性呢?利益性也称利己性,人的利益性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于人的某种利益;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发出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人的需要为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食色性也”,这些都是人的利益性的生动写照。
人的利益性实际上是在强调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人的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没有动力的行为是不会发生的,这一动力就是人的需要,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人的某种需要,而需要表现在外就是人的利益性。由此可见,是人的需要决定了人的利益性、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本性。
2、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
人的利益性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不利己的行为呢?那些慈善行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行为也都是利己行为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没有不利己的行为,慈善行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行为同样也都是利己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乐”就透露出来了,人的需要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之分,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的慈善行为就属于满足人类高级需要的行为。
人类需要的分类方法很多,其中一种分类是“独乐乐”的需要和“众乐乐”的需要。“独乐乐”的需要就是自己快乐的需要;“众乐乐”的需要就是与人同乐的需要。人们希望自己好、快乐、满足的需要就是人的“独乐乐”的需要;人们在自己好、快乐、满足之余,也希望别人、周遭的事物好、快乐、满足,看到别人、周遭的事物快乐自己也会快乐,这就是人的“众乐乐”的需要。
因为慈善行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行为属于“众乐乐”的行为,所以也是利己行为。因此,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于人的某种需要,都是利己行为。如果说有不利己的行为的话,那也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垄断行为就是相对不利己的行为,关于垄断行为我们后面会详细讲。
3、 利益性不等于自私自利
什么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是只要“独乐乐”、不要“众乐乐”,只顾自己快乐、不顾别人死活的行为。相比之下,利益性是既要“独乐乐”、也要“众乐乐”,既要自己快乐、也要别人快乐。人的利益行为既可以出自于人的基本需要,也可以出自于人的高级需要,所以人的利益性和自私自利是皆然不同的,利益性绝对不等于自私自利。
强调人的利益性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地说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有动机的,而不是空穴来风、无缘无故的,而这种原因、动力来源就是人的需要。强调人的利益性并不是在为自私自利背书、找寻根据。
第一节 社会的微观关系——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社会之中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微观实体,所以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微观关系。
一、 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
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其他事物的作用。人类的行为是人对外界其他事物的作用。人类行为的作用对象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其他的人,另一类是自然。根据人类行为对象的不同,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社会行为和非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针对其他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对其他人的作用;非社会行为是人针对自然的行为,也就是人对自然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某一具体行为往往既包含社会行为的成分也包含非社会行为的成分,研究的时候只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成分就可以了。
社会关系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社会行为的定义可知,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个人对个人的作用,社会关系的双方都是个人,双方的社会行为实现了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社会关系实际上是由个人之间相互的社会行为所形成的。
二、 社会关系的形式——社会关系形式
关系的形式一般就称作形式,社会关系的形式就称作社会关系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其形式的方面和内容的方面,社会关系的形式的方面就是社会关系形式。例如:竞争、合作就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
作用的形式一般称为方式,社会行为的形式就称为社会行为方式。因为社会关系是由社会行为所形成的,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就对应了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
我们前面讲过,功用的形式是价值,利用的形式是技术。因为个人既可以是客体也可以是主体,个人既有对别人的功用也有对别人的利用,所以社会关系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的价值也可以是个人的技术,比如竞争既是一种价值——竞争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技术——竞争技术。
三、 社会关系的内容——社会交换
社会关系的内容是社会交换。关系的内容是交换,社会关系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所以社会关系的内容就是个人与个人的交换,也就是社会交换。
与社会相关的交换除了个人与个人的交换之外还有社会与自然的交换——天人交换,和社会与个人的交换——个社交换,三种交换就对应了宇宙的三大关系。
第二节 社会的宏观实体——社会
任何事物的宏观实体就是其自身,社会的宏观实体就是社会自身。
一、 社会的构成
(一) 社会的根本构成
社会是由个人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社会=个人+社会关系
因为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中最小的微观元素、是社会的本原,所以基于个人的社会构成是社会的最根本构成。只有基于本原、由本原所形成的构成才是最根本的构成。
根据社会的根本构成,我们可以给社会下一个定义:社会就是相关的多个人。也就是说,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就构成了社会。日本学者富永健一认为:“由于在复数的人们之间有着持续的互动积累而形成社会关系系统,并且在他们之间共有着区别内外的归属感的状态即是社会。”([日]富永健一著 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30页)
根据社会的定义可知,社会并不一定指全部的社会,可以只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家庭、企业、学校、村落、城市、国家等等都是社会。
(二) 社会的有机构成
1、 社会有机论
社会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社会有机论。社会有机论“亦称‘社会有机体论’或‘国家有机体学说’。是把人类社会和国家比喻为生物有机体的一种学说。19世纪下半期由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所创立。斯宾塞认为社会和国家如同自然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社会和国家同生物有机体在生长过程、结构进化相功能分化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韩玉敏 郝秀芬 王军:《新编社会学辞典》,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235页)
社会之所以是有机体的原因在于个人是有机体,而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所以社会也是有机体。
斯宾塞关于社会有机体组成的理论很有意思,他认为:“生物机体中包含了营养、循环(分配)、和调节(神经)三个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社会有机体也存在着三个系统,即营养(生产)、分配循环(商业、交通、银行)、调节(管理机构、统治机构和政府)等系统。相应于这三个系统,社会中的人就必然分化为三个不同的阶级,即担负营养(生产)机能的劳动阶级(工人和农民),担负分配机能的商人阶级,调节生产分配以至整个社会的工业资产阶级。这三个阶级各有职司,缺一不可,少了一个,整个社会有机体就失去均衡,社会就不能存在。”(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03月第1版,第36页)斯宾塞的这一理论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2、 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
我们前面讲过了宇宙的物质层级——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因为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人是有生命的,所以对社会机体的划分不涉及非生命这一物质层级。按照宇宙的物质层级我们可以将社会有机体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社会的物质的部分,称为经济,即所谓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感性的部分,称为政治,即所谓的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理性的部分,称为舆论,即所谓的思想上层建筑。政治和舆论合起来构成了社会的精神的部分,即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部分。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也称社会的三大领域。从系统的角度讲,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社会的三个子系统。
社会之所以有物质的、感性的和理性的部分是因为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个人有物质的、感性的和理性的部分。社会的物质性、感性和理性与个人的物质性、感性和理性是有所不同的。社会的物质性、感性和理性不是社会中个人的物质性、感性和理性的简单集合、直接相加,而是经过了社会整合之后所形成的社会整体的、共同的物质性、感性和理性。“社会思想是指大部分人形成或认可、接受的共同思想,代表着一定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思想主体,是一个社会主体接近客体、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性思想,其实质是集体思想,是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集体实践活动的反映,由人们的集体需要和利益所决定。”(张蔚萍著:《思想行为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03月第1版,第17页)“社会思想与个体思想相对应,但不是个体思想的简单叠加,而是占数量优势范围的人,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共性的思想认识。” (同上)思想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社会思想就是社会的理性认识,也就是社会舆论。
二、 社会的根本结构
我们前面讲过,结构是事物内部诸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内部诸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什么是社会的根本结构呢?基于个人、以个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结构才是社会的根本结构。也就是说,由社会的根本构成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才是社会的根本结构。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最根本的要素、社会的本原,只有基于个人的社会结构才是社会的根本结构,否则就不是社会的根本结构。社会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还有由政治、经济、舆论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结构都不是社会的根本结构。
对于社会的根本结构,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还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从纵向角度看,社会结构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如家庭、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国家等等。从横向角度看,社会结构又表现为按照一定属性和特征划分的系统,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阶级、民族、行业或职业等等。这些社会单位和系统,就是人们社会关系的组合模式。”(曾钊新 孙仲文 陆立德主编:《社会学教程》,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09月第1版,第140页)
三、 社会的本质——社会规则
(一) 社会规则的概念
社会规则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也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调整人与物、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则不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与其他规则的区别在于适用、调整的对象不同,社会规则的适用对象是社会,更具体来讲是社会关系。
(二) 社会的本质是规则
社会规则是社会的需要。社会规则是人的需要上升至社会的产物和表现。作为需要的社会规则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需要,是人的需要的一部分、是人的一种间接需要。任何事物的需要就是任何事物的本质,所以社会规则就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的本性是秩序性。社会的本质决定了社会的本性,规则形成秩序,有规矩才成方圆,所以社会的本性是秩序性。
(三) 社会规则的种类
社会规则有许多种分类,比如按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规则、政治规则和舆论规则。在这里我们只讲两种比较重要的社会规则的分类。
1、 自然的社会规则与人工的社会规则
自然的社会规则就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规则;人工的社会规则就是人工制定的社会规则。自然的社会规则与人工的社会规则是从规则形成机制的角度来划分的。自然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自然法则、道德习俗等。人工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各种法律法规。
自然法则的内容很多,包罗万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社会规则。自然法则中调整人与人关系的部分、作为社会规则的部分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之类的规则。
2、 强制性规则与非强制性规则
强制性规则是依靠社会强制力加以保障实施的社会规则;非强制性规则是依靠个人良知和社会谴责等非强制性力量加以保障实施的社会规则。强制性规则主要包括自然法则和各种法律法规。非强制性规则主要包括道德习俗等。自然法则是强制性的社会规则,不适者必遭淘汰,大自然是冷酷无情的。
(四) 社会制度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就是社会规则体系。少量的、简单的规则不能够称为制度,只能够称为规则。规则多了,形成了体系,就成为了制度。
第七章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节 自然
自然是社会的客体、社会利用的对象,为了更好地诠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先对自然有所认识。
一、 自然的意义
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脱胎于自然,但是却离不开自然,自然向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环境,如果没有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一秒钟也活不下去,没有了水、空气、食物、地球……,人类的生存是不可想象的。
二、 自然的根本结构
自然的根本结构就是前面讲过的事物的根本结构——层级结构。
“自然,从广义上说,就是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从狭义上说,把它同人类社会并列起来,它不包括人类社会,而是指人类社会以外的宇宙”(北京大学哲学系:《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1页)“人类社会从广义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或一层次,是矗立自然之上的最高层次,从狭义说它不是自然,是与自然并列的。我们考察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从狭义上说的。”(同上)
三、 自然的本质——自然法则
自然的本质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自然的需要,所以是自然的本质。自然法则是自然存在的理由,没有自然法则就无所谓自然,自然就不存在。人类要征服自然、把握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就是说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自然的本性是客观性。客观性的意思是,它天生就是那个样子,不会因为其他事物的意愿而改变。客观性代表了自然的利益,是自然的利益性。自然法则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自然法则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天人关系
一、 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天人关系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前面讲过,在天人关系中,社会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社会对自然的作用是社会的利用,自然对社会的作用是自然的功用。那么,具体来讲,什么是社会的利用?什么是自然的功用呢?
人类的非社会行为就是社会对自然的作用,也就是社会对自然的利用。人类对于自然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在为人类谋福祉。利用的形式是技术,非社会行为是人类对自然的的利用,所以非社会行为的形式是人类的技术。同理,利用的内容是生产,所以非社会行为的内容是生产。也就是说,人类的技术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作用的形式的方面,人类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作用的内容的方面。
客体的根本功能是满足主体的需要,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客体、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最根本功用就是满足人类的需要。
利用的目的是功用,社会对自然的利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然的功用,人类技术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自然的功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二、 人类的技术
我们通常所讲的技术是指人类的技术。人类的技术可以分为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大类。非社会行为的形式是人类的自然技术;社会行为的形式是人类的社会技术。“由于技术最终是以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为目的,因此,按技术的对象可分为两大类: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以改变或改造自然物和自然系统为目的,……社会技术以形成、调整与维护人类社会系统为目的。”(黄天授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166页)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狭义的技术仅指自然技术。本书中所讲的技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自然技术,只有在特别提到是社会技术的时候才是指社会技术。
三、 人类的生产
(一) 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
对应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有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大家比较清楚,自然生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什么是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就是交换。
如何理解交换也是生产呢?社会生产就好比交通运输生产,交通运输业也是一种产业。与交通运输不同的是,交换不是从某地到某地的转移,而是从某人到某人的转移,不是地点的变化,而是所有者发生了变化。
人类的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就对应了人们通常所讲的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流通就是交换,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1页)
作用的形式一般都被称为方式,对应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有自然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狭义的技术就是人类的自然生产方式,而社会关系形式就是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包括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即包括交换在内;狭义的生产仅指自然生产。与技术一样,本书中所讲的生产一般都是指自然生产,只有在特别提到是社会生产的时候才是指社会生产。
(二)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因为人类是有情感和有理性的动物,人类的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所以人类的生产不仅包括了物质生产,还包括了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又可以分为感性生产和理性生产。
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等都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科学属于理性生产;艺术、宗教等属于感性生产。费尔巴哈就认为,“精神生产”是指科学、艺术等精神产品的创造。马克思不但直接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并且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第八章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作用
个社关系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作用。前面讲过,在个社关系中,个人是主体,社会是客体,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是社会的功用,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是个人对社会的的利用。那么,具体来讲,什么是社会的功用?什么是个人对社会的的利用呢?
社会控制是社会的功用。社会控制是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社会控制也称社会约制。“社会控制就是指社会对其成员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约束、或限制,以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过程。换句话说,凡是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把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按照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去调整和指导,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这便是社会控制。”(章人英:《普通社会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第428页)
个人对社会的利用,具体来讲就是人们对社会规则的制定、修改、废止等等。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对社会规则进行修改。
利用的目的是功用,个人对社会的利用的目的是社会的功用,人类制定社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社会规则的约束功能来控制个人,实现社会秩序。
第二节 社会的价值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社会的价值就是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社会价值同样可以分为哲学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社会的哲学价值是社会的形式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内容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又称社会的功能,社会的功能是给社会使用价值另外所取的一个名字。广义的社会价值包括了社会的哲学价值和社会的使用价值,狭义的社会价值仅指社会的哲学价值。
社会的哲学价值比如公平、效率、自由、民主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讲社会的最根本的哲学价值和社会三大领域各自的哲学价值。
一、 社会的根本价值——善
社会的根本价值是善。善是社会的最根本的哲学价值。
什么是善?事物的根本价值是好,社会领域的好、社会关系的好、社会的好就叫做善。“‘善’,历来被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而且多半被作为伦理学的解释。但是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也包括进去,那么‘善’就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综合价值。”(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174页)
社会是由个人及其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所组成的,其中的个人是价值主体,所以社会价值的客体就只剩下了社会关系,因此社会关系的好也就是社会的好,社会关系好了,社会也就好了。
二、 社会三大领域的价值
社会三大领域的价值也就是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价值,即社会的经济、政治、舆论三个子系统各自的价值。
(一) 经济领域的价值——效率
什么是效率?效率就是投入产出比。
简单地讲,经济就是生产,生产就要有投入有产出,生产的好坏就决定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投入产出比,也就是效率,所以经济领域的价值是效率。
(二) 政治领域的价值——民主
政治领域的价值、政治领域的好就是民主。
民主(democrac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o,它是由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权或权力)两个字合成的。中文的民主一词由“民”和“主”两个字组成,“主”代表政治,“民”代表政治上的一种价值倾向,代表政治上的好,所以民主是政治领域的价值。
好是程度性的,其实是好坏,民主也一样,所以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民主,是民主程度为零的民主。
(三) 舆论领域的价值——正义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社会领域的正确就是正义。宇宙分成两大领域——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正确在两大领域中都适用,而正义则专指社会领域的正确。
社会又分为三个领域,正义是舆论领域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正确是理性的价值,正确就是合理,合乎真理、合乎理性,而舆论是社会的理性的部分,所以正义是社会舆论领域的价值。
(四) 三大领域价值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经济的价值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和最终价值。政治的价值和舆论的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派生价值,民主和正义从属于效率,为效率服务,并最终通过效率体现其价值。效率、民主和正义之间的这种派生与从属的关系是由物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派生与从属的关系所决定的。
第三节 社会的功能
一、 社会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社会的直接功能是社会约束。社会的本质是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就是对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社会对个人的作用——社会控制的根本内容就是约束,人与人之间一切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交换都是在社会规则的约束之下进行的,所以社会约束就是社会的直接功能。
社会的间接功能是社会交换。社会规则约束下的社会行为,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社会约束的服务对象、作用目标是社会交换,所以社会交换是社会的间接功能。
二、 社会的机能
社会是有机体,有机体的功能可称机能,社会有机体的功能可称社会的机能,社会的机能就是从有机体角度所见的的社会的功能。
社会的机体由三部分所组成,社会机体的三个部分——经济、政治和舆论各自的功能就是社会的三大机能。经济的机能是社会生产。所谓社会生产实际上就是交换。经济上的交换也称流通,从产业角度讲就是商业。广义的经济对应广义的生产,包括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即包括天人关系在内。狭义的经济只包括社会生产,即社会交换,而不包括自然生产,即不包括天人关系在内。从狭义的角度讲,自然生产的部分不是经济,只有社会生产,即社会交换的部分才算经济,因为只有社会交换、社会关系才是社会实体的组成部分,而自然生产属于天人关系,不属于社会实体。政治的功能是社会管理,管理的对象就是经济,也就是社会生产。舆论的功能是社会认知,要管理就要先懂得如何管理,所以要认知。
社会三大机能之间的关系是从属与派生的关系。经济的机能是社会的最终功能,政治和舆论的机能是经济机能的派生功能,政治和舆论从属于经济,为经济服务。政治和舆论并不能够直接创造财富,但是它们能够通过经济间接地创造财富。比如政治清明则经济发展,国泰民安;而政治昏庸则经济衰败、民不聊生。如果把整个社会比喻成为一个企业,那么经济就是这个企业中的业务部门;政治是企业中的行政管理部门;舆论是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研究部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功能,相互配合保障企业良好运转。其实社会就象是一个大企业,人们是因为加入这个企业能够比自己一个人单干挣得多,所以才加入了这个企业。
三、 社会的最终功能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的功能等于自然的功能加上社会的功能,我们又讲了自然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既然自然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么社会是干什么用的?社会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一切事物的最根本功能都是满足主体的需要,社会也是事物,难道社会的功能不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吗?我们在前面讲宇宙的功能的时候留下了一些问题,现在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马上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 社会的功能与人类的需要
自然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社会的功能同样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过,自然所满足的人类需要与社会所满足的人类需要是不同的。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目的性需要和手段性需要,即工具性需要和实质性需要两部分。社会满足的是人类的工具性、手段性的需要;自然满足的是人类的实质性、目的性的需要。社会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些规则,所以只能够满足人类的工具性、手段性需要;而自然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所以能够满足人类的目的性、实质性需要。工具的意义在于实现目的,社会的功能就在于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自然,使人类的实质性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社会实际上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满足自身实质性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既然社会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满足自身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那么社会这一工具到底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前面讲过,社会的功能是约束和交换,约束和交换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人们的生活、对人类需要的更好满足有怎样的作用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进一步深入分析宇宙的功能。
(二) 宇宙的功能=生产+交换
我们已经讲过:
宇宙的功能=社会的功能+自然的功能
首先来看社会的功能。因为社会的间接功能是交换,所以我们就用交换来替换公式中的社会的功能。
接着我们再来看自然的功能。因为作用决定反作用,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决定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自然的输出决定了人类从自然的输入;人类的生产决定了人类利用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所以我们就用生产来替换公式中的自然的功能。
经过两次替换之后,宇宙功能的公式就变成了:
宇宙的功能=生产+交换
生产和交换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生产,正是广义的生产获取了宇宙的功能,满足了人类的需要。
补充说明一点,为什么说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决定了人类利用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呢?因为满足需要主要靠生产。我们常常讲创造财富、满足需要,什么是财富?财富就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财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的财富,另一类是人工的财富,自然的财富就是自然界中天然产生的财富;人工的财富就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财富。人工的财富其实就是产品,产品实际上就是经过主体的利用作用加工改造过的客体,经过加工改造的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所以是人工的财富。因为自然的财富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人类满足需要主要要靠人工财富,也就是产品,获得产品要靠生产,所以生产就决定了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
(三)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的功能等于生产加交换,而生产决定了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所以问社会作为一种工具对于人类的需要满足具有怎样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在问交换对于生产具有怎样的意义,就是在问交换对于生产所起的作用。换一个角度讲就是在问生产与交换的关系是什么、生产与交换是如何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的需要。
生产的作用是获取自然的功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生产必须有效率。交换的功能就是为生产提供效率。我们前面讲过,社会机体各个部分的机能中,政治和舆论的机能是为经济机能服务的,是经济机能的辅助机能,经济的价值是效率,交换对于生产、社会对于天人关系的价值就是效率,经济、社会的功能就是为生产提供效率,交换对生产的作用就是使得生产更有效率,交换通过提高生产的效率实现其价值,交换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能够使得人类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既然交换的功能是为生产提供效率,那么交换又是如何产生效率的呢?交换产生效率的基本原理是:交换能够形成分工协作,分工协作使得人类的生产更有效率。交换能够实现分工协作,不同的人生产不同的零件,零件生产完成之后彼此交换,就相当于每个人都生产了完整的产品。专业化使得人们的生产更加熟练,每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零件更多,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每个人从事不同的产业链环节以及从事不同的行业然后再到市场中进行交换都是同样的道理。交换之下的分工协作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这就是交换能够产生效率的原理。虽然单独一个人也可以生产,但是多人一起协作生产的效率会更高,这就是人类为什么要过群体生活、结成社会的原因。
最后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社会的最终功能:社会交换为生产提供了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人类的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的需要。
第三篇 社会互动
有静态的社会就有动态的社会,动态的社会就是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包括社会的互动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简称社会互动和社会发展。互动决定发展,社会互动决定社会发展。社会互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本篇我们先来讲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分为三种,分别是人人互动——个人与个人的互动、个社互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天人互动——社会与自然的互动。人人互动也称社会互动,是狭义的社会互动。广义的社会互动包括社会内部个人与个人的互动以及社会之外社会与其他事物的互动。互动是动态的关系,三种社会互动就对应了宇宙的三大关系。
第九章 社会根本问题
宇宙的根本问题是需要满足问题,从操作层面上讲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社会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如何利用社会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讲则是与社会有关的关系问题。
宇宙的三大关系与社会都有关,所以社会根本问题就是三大关系问题——社会关系问题、个社关系问题和天人关系问题,这三大关系如何能够和谐、不矛盾就成为了社会的根本问题。三大关系中所隐藏的矛盾称为社会根本矛盾。社会根本矛盾在没有解决之前,往往会形成悖论,称为社会悖论。
因为互动是动态的关系,关系问题就是互动问题,所以社会根本问题从静态上讲是与社会相关的关系问题,从动态上讲是与社会相关的互动问题。
第一节 社会关系问题——自我与他人的矛盾问题
社会关系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从其中一人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因此社会关系问题也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就是社会的根本矛盾。
阴阳是给互动双方所起的名字,阴阳各有不同,社会关系的双方有何不同,最基本的不同就是自我与他人的不同,自我与他人是给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双方所起的名字,自我与他人就是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阴阳,即社会的阴阳。
一、 本质角度的我他矛盾——利己与利他
本质角度的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就是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自我与他人都是个人,个人的本质是需要,需要表现在外就是利益性,自我要求利己,他人要求利他,利己与利他就成为了本质角度的自我与他人的矛盾。
利己与利他是社会利益性的两个基本方向,人类的社会行为应该利己还是利他是一个长久以来都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提倡利己主义,有人提倡利他主义,还有人提倡己他双利主义、合理的利己主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这些主义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利己与利他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19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就认为:社会的起源乃是个人利己本能和社会利他本能相互调和的产物,一切社会制度也都起源于人性,研究社会要从每个人都有利己心与利他心这两个事实出发,利已心与利他心对于社会都是必要的,二者可以“并存不悖”。
二、 形式角度的我他矛盾——竞争与合作
在社会学之中,竞争与合作是社会互动的两种最基本的、并且是对立的形式。从形式角度讲,我他矛盾就是竞争与合作的矛盾。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人与人之间是应该竞争多一点还是应该合作多一点?
到底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合作?竞争与合作和利己与利他有什么关系?竞争与合作如何才能够不矛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后面都会给出答案。
第二节 个社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
人们似乎更喜欢从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人们普遍认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一、 本质角度的个社矛盾——约束与放开
从本质角度分析个社矛盾,首先要看双方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是规则,个人的本质是需要,个人为了满足需要就必须有所行动,而个人的社会行为不能够没有约束、毫无节制,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就是社会控制,于是社会如何控制个人、社会规则如何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如何才是合理的,就成为了本质角度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本质角度的个社矛盾。
个人的本性是利益性,社会的本性是秩序性,从本性的角度来讲,个社矛盾就是个人的利益性与社会的秩序性的矛盾。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解决个社矛盾形成了两派截然对立的观点——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两派观点分别基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别倾向严格的控制和宽松的控制。到底是应该严格地控制还是应该宽松地控制?应该约束还是不约束?应该约束还是放开(不约束就叫做放开)?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应该松一些还是紧一些就成为了个社关系中的两难问题。
“个人进入社会,必须牺牲一部分自由,接受社会规范的合理约束,从而获得更多的安全、幸福与自由。然而,如果社会规范的约束过于强化、硬化,个人失去过多自由,则与社会形成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社会规范对个人自由的约束,如何才是‘合理’的,便成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性问题。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每一个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过分讲纪律与尊重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或者是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罗素所说的这两种威胁,前者基于社会本位,是社会本位思想的极致发展,后者基于个人本位,是个人本位主义的极致发展。”(陈璧生:《社会与个人》)
二、 形式角度的个社矛盾——社会价值悖论
个社关系的形式是社会的哲学价值,形式角度的个社矛盾就表现为社会价值取向上的矛盾,社会价值悖论就是个社矛盾在社会价值取向上的表现。
(一) 自由与秩序
“自发势力和秩序,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和有目的集体行动的必要性——这是整个人类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所要彻底研究的矛盾。”([苏]莫伊谢耶夫:《人和控制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79页)
自由与秩序的悖论是个人角度的社会价值悖论。所谓个人角度,就是个人需要、个人欲望的角度,人们一方面希望得到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秩序,但是似乎二者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为个人是目的,所以个人角度也就是目的角度,自由与秩序都是目的角度的价值。
从本质角度剖析自由与秩序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希望自由,希望社会尽量少约束、放松约束;另一方面,人们又需要秩序,希望社会多约束、严格约束。所以从本质上讲,自由与秩序的悖论还是约束与放开的悖论。
从社会关系角度诠释自由与秩序的悖论则是:个人作为自我的时候希望自由、希望社会少约束;个人作为他人的时候希望秩序、希望社会多约束,所以自由与秩序的矛盾实际上是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在个社关系上的反映。
(二) 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悖论是社会角度的社会价值悖论。所谓社会角度即社会规则角度、对社会规则进行价值评价的角度。人们一方面希望社会规则更加公平,另一方面又希望社会规则更加效率,但是似乎二者是针锋相对、难以两全的。于是,社会应该更加偏向公平还是应该更加偏向效率就成为了社会角度的社会价值悖论。因为社会是手段,所以社会角度也就是手段角度,公平与效率都是手段角度的价值。
从本质角度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其实还是约束与不约束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希望社会更加公平,要求政府多干预、多约束;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社会更加效率,希望政府少干预、少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市场与政府的悖论,即著名的诺思悖论——“没有政府干预不行,有了政府干预更糟”,政府的管制因此常常会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第三节 天人关系问题——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人的本质是需要,自然的本质是自然规律,本质角度的天人矛盾就是人的需要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矛盾。应该是人类的需要服从于自然规律还是应该自然规律服从于人类的需要就成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矛盾问题。
站在人类的角度,天人矛盾也就是人类应该何对如待自然的问题,人类应该支配自然还是应该服从自然?人类如何对待自然才是正确的呢?
从本性的角度讲,天人矛盾就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应该如何协调?一方面,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要服从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的需要和能动性又驱使人类想要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于是就形成了天人矛盾。
第十章 社会互动规律
第一节 自我与他人的互动
一、 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前面我们讲过,社会关系实际上是由个人之间相互的社会行为所形成的,互动是动态的关系,所以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实际上就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相互的社会行为。
虽然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自我是目的,他人是手段,但是,由于社会行为是针对他人的行为、是从自我发出的指向他人的行为,所以他人才是社会行为的目的,而自我则是社会行为的手段。社会行为的目标是他人,所以他人是社会行为的目的;社会行为由自我来执行,所以自我是社会行为的手段。
在社会行为的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我他矛盾的解决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目的方面的情况
在目的方面,最基本的情况有两种:人类的社会行为在目的方面利他、符合他人的利益就叫做合作;人类的社会行为在目的方面不利他、不符合他人的利益就叫做冲突。可以看出,合作与冲突的判别标准,只与他人有关,而与自我无关;只与目的有关,而与手段无关。
人的本质是需要,作用的本质是满足或者不满足对方的需要,因此,合作的本质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合作是有助于他人需要满足的行为;冲突的本质就是不满足他人的需要,冲突是妨碍他人需要满足的行为。
三、 手段方面的情况
在手段方面,最基本的互动情况也是两种:人类的社会行为在手段方面利己、符合自我的利益就叫做竞争;人类的社会行为在手段方面不利己、不符合自我的利益就叫做垄断。可以看出,竞争与垄断的判别标准,只与自我有关,而与他人无关,只与手段有关,而与目的无关。
竞争就是说,行为的结果要与行为者的利益挂钩、相关;如果与行为者自身利益无关、对自己来讲无所谓,就是垄断。所谓的“责权利相一致”原则就是在强调竞争的重要性,责权利一致就是手段利己、就是竞争;责权利不一致就是手段不利己、就是垄断。
从作用的本质、满足需要的角度讲,竞争是手段利己,所以能够满足自我的需要;垄断是手段不利己,所以不能够满足自我的需要。
四、 社会四象
从前面的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我他互动的总共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就是社会的一级四象,见表10-1。
表10-1 社会的一级四象
一级四象
形式
本质
满足需要的情况
太阳
竞争
手段利己
满足自我的需要
少阳
垄断
手段不利己
不满足自我的需要
太阴
合作
目的利他
满足他人的需要
少阴
冲突
目的不利他
不满足他人的需要
一级四象是不完全四象,不完全四象不能够全面反映我他互动的实际情况,社会一级四象的目的手段两个方面的各两种情况相互交叉可以得到社会二级四象,见表10-2。
表10-2 社会的二级四象
#FormatImgID_15#
太阳
竞争
手段利己
少阳
垄断
手段不利己
太阴
合作
目的利他
太阳太阴
竞争合作
手段利己目的利他
少阳太阴
垄断合作
手段不利己目的利他
少阴
冲突
目的不利他
太阳少阴
竞争冲突
手段利己目的不利他
少阳少阴
垄断冲突
手段不利己目的不利他
社会的二级四象分别是竞争合作、垄断合作、竞争冲突、垄断冲突,分别简称竞合、垄合、竞冲、垄冲。
竞争有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之分,良性竞争就是竞合,恶性竞争就是竞冲。合作有自愿的合作与非自愿的合作之分,自愿的合作就是竞合,非自愿的合作就是垄合。
与传统的概念相比较,竞合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竞争;垄合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合作;竞冲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冲突。
五、 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根据社会四象我们可以得到社会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从形式角度命名的社会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竞冲关系、垄合关系、竞合关系、垄冲关系。从本质角度命名的社会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利己不利他的关系、利他不利己的关系、利己利他的关系、不利己不利他的关系。
根据社会四象我们同样可以得到社会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从形式角度命名的社会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竞冲行为、垄合行为、竞合行为、垄冲行为。从本质角度命名的社会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利己不利他的行为、利他不利己的行为、利己利他的行为、不利己不利他的行为。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一、 社会约束的两个方面
社会控制是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如何才是合理的?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如何才能够使得个人满意呢?简单而言就是要,该约束的约束,不该约束的不约束。那么,哪些方面是应该约束的方面?哪些方面是不应该约束的方面呢?社会控制的对象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就是应该约束或者不应该约束的方面。在社会行为的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约束或者不约束就是解决个社矛盾的关键。
二、 目的方面的约束情况
目的方面的约束情况有两种: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目的方面进行约束,社会就秩序;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目的方面不进行约束,社会就不秩序、就混乱。可以看出,秩序与不秩序的判别标准,只与社会行为的目的有关,而与社会行为的手段无关。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秩序与合作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目的方面进行约束,也就意味着社会行为在目的方面利他,也就是合作。所以,合作可以得到秩序,要秩序就必须合作。可以说,合作是个人角度的秩序,秩序是社会角度的合作,目的约束是实现合作与秩序的共同的方法,目的利他是合作与秩序的共同的本质。
三、 手段方面的约束情况
手段方面的约束情况也是两种: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手段方面进行约束,社会就不公平;社会规则对个人行为的手段方面不进行约束,社会就公平。可以看出,公平与否的判别标准,只与社会行为的手段有关,而与社会行为的目的无关。
秩序与合作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公平与竞争也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社会公平——社会规则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手段方面不进行约束,也就意味着社会行为在手段方面利己,也就是竞争。所以,竞争可以得到公平,要公平就必须竞争。可以说,竞争是个人角度的公平,公平是社会角度的竞争,手段不约束、手段放开是实现竞争与公平的共同方法,手段利己是竞争与公平的共同本质。
以往人们一般认为公平就是机会均等。所谓机会均等其实就是手段放开,机会就是手段,机会均等就是手段对所有人开放。从个人角度讲,机会均等就是竞争,竞争则机会均等,不竞争则机会不均等,机会是什么机会,就是竞争机会。
四、 个社四象
个社互动的四种情况称为个社四象,见表10-3。
表10-3 个社四象
公平
手段放开
不公平
手段约束
秩序
目的约束
公平秩序
目的约束手段放开
秩序不公平
目的约束手段约束
不秩序
目的放开
公平不秩序
目的放开手段放开
不秩序不公平
目的放开手段约束
从合作与秩序、竞争与公平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社会互动与个社互动、个社四象与社会四象的对应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竞争合作=利己利他=公平秩序=手段放开目的约束
垄断合作=利他不利己=秩序不公平=手段约束目的约束
竞争冲突=利己不利他=公平不秩序=手段放开目的放开
垄断冲突=不利己不利他=不公平不秩序=手段约束目的放开
个社四象与社会四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对应关系呢?原因在于社会互动与个社互动同样都基于了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直接就是通过社会行为进行的,而社会规则的约束对象也正是个人的社会行为。
五、 个社关系的基本类型
根据个社四象我们可以得到个社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从形式角度命名的个社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公平秩序的个社关系、公平不秩序的个社关系、秩序不公平的个社关系、不公平不秩序的个社关系。从本质角度命名的个社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目的约束手段放开的个社关系、目的放开手段约束的个社关系、目的约束手段约束的个社关系、目的放开手段放开的个社关系。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社会行为有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之分,非社会行为也有其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在天人互动中,在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得到天人互动的四种基本情况——天人四象。
一级天人四象是:社会行为在目的上符合人类的需要;社会行为在目的上不符合人类的需要;社会行为在手段上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行为在手段上不符合自然规律。一级天人四象经过交叉组合就可得到二级天人四象。
根据天人四象可以得到天人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目的上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目的上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目的上不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目的上不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
第十一章 社会和谐原理
宇宙和谐原理是宇宙根本问题的解决原理,是宇宙的最根本原理。社会和谐原理是社会根本问题的解决原理,是社会的最根本原理。
社会和谐原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原理:社会至善原理是社会自身的和谐原理,是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和谐原理;个社和谐原理是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和谐原理;天人合一原理是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原理。
第一节 社会至善原理
一、 什么是社会至善原理
“善”的意思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社会的好、社会关系的好就叫做善。“至”在这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最、极,二是达到,加在一起就是达到至极。因此,社会至善原理就是使社会达至最好的原理。
二、 社会至善原理——竞争合作
社会如何才能够变好、达至最好呢?社会要好,社会关系就必须好,社会关系要好,就必须竞争合作,不竞争就是垄断,不合作就是冲突。从价值角度讲,竞争才公平,不竞争就不公平;合作才秩序,不合作就不秩序。所以,社会至善原理就是竞争合作,竞争合作就是使社会至善、达至最好的根本方法。
和谐的关系才是好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好就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只有竞争合作才能够使社会关系达至和谐,竞争合作才能够利己利他,利己利他才能够同时满足社会关系双方的需要,社会关系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社会关系才和谐,社会关系和谐则社会至善。因此竞争合作是使社会关系达至和谐的根本方法,所以社会至善原理就是竞争合作。
三、 竞争合作悖论之解决
竞争与合作的悖论应该如何解决呢?应该竞争多一点儿还是合作多一点儿?答案是竞争与合作都应该多一点儿,竞争与合作都应该尽量多。
竞争与合作其实并不矛盾,之所以看似矛盾,是因为概念含糊、概念定义有误所致,是以往对竞争与合作概念的理解有问题。传统的竞争其实是本书中所讲的竞合,传统的合作其实是本书中所讲的垄合,竞合包含竞争,垄合包含垄断,竞争和垄断是截然相反、根本对立的,所以传统的竞争与传统的合作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就形成了悖论。
真正的竞争与真正的合作并不矛盾,目的方面的竞争其实并不是竞争,而是冲突;手段方面的合作其实并不是合作,而是垄断。在澄清了竞争与合作的概念之后,竞争而不垄断、合作而不冲突,竞争与合作就不矛盾了。所有的悖论、两难其实都是因为矛盾的双方在预先设定的时候就不对而造成的,是问题本身就不对所导致的。
第二节 个人至德原则
一、 什么是个人至德原则
我们前面讲过,社会规则分为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强制性规则主要是法律,非强制性规则主要是道德,法律与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法律是主力军,道德是对法律的必要的和有力的补充。从客观上讲,法律法规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这些照顾不到的地方就需要道德来弥补,尤其是在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法律法规之前,在法律法规尚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个人更应该依靠道德的力量,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自我行为约束使得社会变好。
个人至德原则同社会至善原理相比,社会至善原理是依靠法律法规、社会强制力来改造社会、使社会变好,个人至德原则是依靠个人道德、个人的力量来改善社会、使社会变好,社会至善原理和个人至德原则分别是从强制与非强制两个方面来实现社会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至德原则是个人角度的社会至善原理。
二、 个人至德原则——利己利他
个人至德原则是利己利他。利己利他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准则、是人类道德大厦的基础,所以称为个人至德原则。个人至德原则也称利己利他主义。
利己利他的提法并不新鲜,个人至德原则的利己利他与以往类似的各种利己利他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个人至德原则的利己利他是手段利己、目的利他,将利己利他与目的手段相结合,这是以往的各种利己利他所不具备的。手段利己、目的利他才是真正正确的利己利他,或者说利己利他的诀窍就在于手段利己、目的利他。
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利己利他、什么是真正的利己利他主义,利己利他的悖论也就迎刃而解了,手段利己、目的利他,手段目的各得其所,利己利他的矛盾就解决了。
第三节 个社和谐原理
一、 个社和谐原理——公平秩序
个社和谐原理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达至和谐的原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和谐,社会就必须公平秩序。社会要公平,社会规则就不能对个人行为的手段方面进行约束;社会要秩序,社会规则就必须对个人行为的目的方面进行约束,所以从操作层面概括个社和谐原理就是八个字——目的约束、手段放开。秩序是社会的需要,公平是个人的需要,做到了目的约束、手段放开,实现了公平秩序,也就同时满足了个人与社会双方的需要,从而实现了个社关系的和谐,所以个社和谐原理就是公平秩序,就是目的约束、手段放开。
著名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就是目的约束、手段放开的最好例子。黑猫白猫是手段,抓到耗子是目的,抓到耗子的要求是对目的的约束,不管黑猫白猫是对手段的开放。
懂得了个社和谐原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悖论就不难解决了。在应该个体主义的地方个体主义,在应该整体主义的地方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矛盾就不存在了。具体来讲,社会行为的手段方面是应该个体主义、个人本位、社会服从个人的方面,这样才是真正的个体主义;社会行为的目的方面是应该整体主义、社会本位、个人服从社会的方面,这样才是真正的整体主义。在手段方面做到个体主义,在目的方面做到整体主义,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就协调好了。
二、 社会价值悖论之解决
(一) 自由与秩序悖论的解决
自由与秩序的悖论的形成原因也是因为概念不清。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目的约束的自由、合法的、受社会规则保护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合法的、规则之下进行选择的权力,而不是非法的、没有任何约束限制的肆意妄为。所以,自由与秩序不但不矛盾,而且秩序还是自由的必要条件。自由看起来好象是单向的价值,其实是指双向关系的一种和谐状态。我们把秩序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把非秩序的自由称为绝对自由,真正的自由与秩序是不矛盾的。
自由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针对社会的自由和针对自然的自由,称为社会自由和自然自由,本书要讲的是社会自由。社会中的自由就是竞争,社会中的必然就是垄断。在社会中,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并不是毫无约束的自由,这就如同针对自然的自由必定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由,只有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然自由,真正的自然自由不是背客观规律的肆意妄为,违背客观规律的绝对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然自由。
(二) 公平与效率悖论的解决
公平与效率的悖论的形成原因还是因为概念不清。公平的正确含义是手段公平,而非结果公平。结果公平就是目的公平,手段公平与目的公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两回事。真正的公平——手段公平与效率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手段公平就是竞争,而竞争正是效率的源泉,所以公平与效率是不矛盾的。我们后面会对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做更多的论述。
公平与效率不矛盾就意味着政府与市场也是不矛盾的。诺思悖论——政府与市场的悖论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手段方面要少干预,在目的方面要多干预;目的方面的政府干预是合理的,手段方面的政府干预是不合理的。“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解决之道就是“目的抓则不乱,手段放则不死。”
(三) 关于结果公平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结果公平的问题。既然手段公平与结果公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那么结果公平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结果是无所谓公平不公平的,因为公平是手段方面的价值、手段方面的评价标准,手段公平则结果公平,手段不公平则结果不公平,也就是说尽力而为之后就应该坦然接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是无所谓公平不公平的。其次,既然结果无所谓公平不公平,那么结果方面的问题又是什么问题呢?结果方面的问题其实是人道不人道的问题,公平是手段价值;人道是目的价值、结果价值。结果不人道的问题应该由人道行为、人道价值、人道主义来解决,应该用人道援助、慈善捐款、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之类的行为来解决。
在解决结果不人道的问题上,平均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平均主义不但没有使穷人变富有,反而使富人变贫穷,更重要的是平均主义使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变富有的机会。平均主义的错误在于因噎废食,人们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人道主义才是解决结果不人道问题的正确出路。
人道行为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众乐乐”需要的行为,人道行为的基础就是人的“众乐乐”需要,“众乐乐”行为的价值就是人道价值,“众乐乐”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具体来讲,慈善行为、社会保障等都属于人道行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道行为不仅限于个人行为,更主要的应该是政府行为,即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和设施,因为国家、集体、政府的行为不过是个人需要上升为国家、集体、全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行为,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上升至社会的产物,而这其中就包括有“众乐乐”的需要和行为。
人道行为的数量是否足够呢?多少才够呢?有人会担心慈善行为不足的问题。足够不足够是相对的,人道行为的多少、社会人道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良知,取决于人们的人道精神的多少,也就是人们对于不人道的结果、对于别人的困苦生活的忍耐度的多少。人类对社会结果不人道的容忍度就决定了人类人道行为的多少,人道行为就是用来弥补这种忍耐度的。人类能够容忍多少就会容忍多少,容忍不了了,看不过去了就会采取人道行为,就会用人道行为来补足。
因为结果不公平,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所谓的“仇富”现象。其实所谓的“仇富”与“结果不公平”一样都属于用词不当。人们实际上并不仇富,而是仇不公平,人们仇的是使用不公平手段的致富,人们并不仇恨白手起家的勤劳致富。所以,所谓的“仇富”其实应该是“仇不公平”,即仇恨一切不公平的手段。
结果问题、社会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秩序,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结果的不均等、不人道并不能够成为人们仇恨社会、反抗社会的理由,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而且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限制,比如因为贫穷而被迫偷窃的行为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贫困问题应该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解决,应该由个人以及全社会的“众乐乐”的行为来解决。与之相反的是,手段不公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手段不公平是人们仇恨社会、反抗社会的正当理由,对于手段不公平的社会,人们有权使用一切手段加以打破,如果统治阶级不自觉的朝向更公平的方向改革的话,人们就应该起来造反,把那些垄断者、独裁者都拉下台,建立起新的更公平的社会。
第四节 天人合一原理
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天人和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理就是天人合一原理。
天人合一的原理是因势利导。因势利导的原意是:顺应事情的发展趋势,向好的方向加以引导。因势利导作为天人合一原理的意思是:人类的非社会行为在手段方面应该服从自然规律,称为因势;人类的非社会行为在目的方面应该满足人类的需要,称为利导。自然只有在被用于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需要的时候才真正有意义,所以必须利导;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中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才能够成功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必须因势。
从价值角度讲,因势利导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利用自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然的价值,而“价值目的的实现要求着遵循活动对象的规律性和人的价值目的性两种尺度,即物的对象尺度和人的目的尺度。人的自觉的价值目的的实现,决定于两种尺度的统一的合理把握。如果只承认对象的尺度,人的活动就无以发生,如果只承认人的目的尺度,则目的就难于实现。只有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来把握价值活动的客观性,才能实现现实的价值目的。”(刘远传:《社会本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92页)
大禹治水是因势利导的典型例子。古人大禹采取疏导而非阻挡的方法来引流洪水,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水患。这个例子说明,要得到好的、有利于人类的结果,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够与自然对着干、硬碰硬。
第十二章 社会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
社会是由个人及其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所组成的。其中,个人是基本不变的,因此社会的状况就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状况,所以社会的基本类型也就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社会四象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社会关系的四种基本类型就决定了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竞冲社会、垄合社会、竞合社会和垄冲社会。
竞冲社会是竞冲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无政府状态的、骚乱状态、战争状态、敌对状态的社会都属于竞冲社会。竞冲不仅包括了激烈的冲突——战争等,还包括了不激烈的冲突——敌对、冷战、分治等。潜在的、隐形的冲突表面化之后就会形成激烈的冲突,非秩序的相安无事也可能长期存在。总之,无论冲突的激烈程度如何,只要是双方之间没有合作性的社会规则的约束,就是处于竞冲状态,就是竞冲社会。
垄合社会就是垄合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比如家庭、学校、政府、企业……,以及专制的国家等都属于垄合社会。
竞合社会就是竞合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市场、选举、自由论坛等都是竞合社会的典型例子。
垄冲社会就是垄冲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由于垄冲关系是一种错误的关系,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垄冲社会并不是一种常态的社会,垄冲社会应该是仅以少量错误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在社会中短暂存在。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基本类型
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各自的社会结构同时也是社会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竞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混乱结构;垄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科层结构;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扁平结构;垄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错误结构。
从形成机理上来讲,宏观的社会结构是由微观的社会关系形式所决定的。在个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社会结构就对应了社会关系的不同形式,社会的形式——社会结构就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形式,之所以社会结构不同就是因为构成社会结构的社会关系形式不同。
一、 竞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混乱结构
混乱结构就是无定形结构、无序结构、杂乱无章的结构。混乱结构就好象空气的结构,气体分子之间虽然具有相互的作用,但是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固定的、游离状态的。混乱结构的社会是非秩序的,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会根据情况随时发生变化。
二、 垄合社会的社会结构——科层结构
“科”是部门的意思,指横向分工,是由于职能分工而产生的分工协作关系。比如工厂中不同分厂之间的关系、不同车间之间的关系、不同班组之间的关系都是科的关系。
“层”是级别的意思,指纵向分工,是由于权力分层而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比如工厂中的总厂、分厂、车间、班组之间的关系都是层的关系。
科的关系与层的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了科层结构。科层结构在总体上往往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所以也叫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是一种权力结构,最高权威居于塔顶,往下权力依次降低,下级总是处于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之下,最底层则只能够接受上层的管制。
三、 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扁平结构
扁平结构是科层结构去掉层级结构之后的结构,也就是只有一个层级的科层结构,即单层的科层结构。在扁平结构中,因为没有层级的划分,所以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扁平结构是人人平等的社会结构。市场结构是典型的扁平结构,市场中的竞争者地位都相同;一人一票的选举也是典型的扁平结构。
通过对科层结构和扁平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发现:在社会结构中,凡是纵向的关系都是垄断关系,凡是横向的关系都是竞争关系,即层的关系、等级关系都是垄断关系,科的关系、平级关系都是竞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形式与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对应性。
扁平结构是只有一个层级的科层结构,没有纵向关系,即没有垄断关系,而且扁平结构中的关系都是合作性的,所以扁平结构是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
四、 垄冲社会的社会结构——错误结构
垄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不可能的结构,或称错误结构。垄冲结构就好比是存在设计缺陷的结构,因为结构不合理、承重不够,所以没等建好就会坍塌。人们从主观上是不会去建立这样的结构的,所以只有在犯错的情况下才会建立这样的结构。
第三节 社会规则的基本类型
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各自的社会规则同时也是社会规则的四种基本类型。竞冲社会的社会规则是竞冲规则;垄合社会的社会规则是垄合规则;竞合社会的社会规则是竞合规则;垄冲社会的社会规则是垄冲规则。
一、 竞冲社会的社会规则——竞冲规则
竞冲社会的社会规则主要是自然法则。作为社会规则的自然法则就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那部分自然法则,是自然法则中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部分。最基本的作为社会规则的自然法则就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之类的规则。在自然法则之下的竞争,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很显然不会是什么友好的竞争、良性的竞争,而必定是冲突的竞争。
二、 垄合社会的社会规则——垄合规则
垄合规则可以分为自然形成的垄合规则和人为制定的垄合规则两大类。自然形成的垄合规则主要是伦理道德,比如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伦理道德。人为制定的垄合规则主要是各种法律法规等,比如各种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团体中的规则,以及非民主国家的社会制度等。
三、 竞合社会的社会规则——竞合规则
经济上的竞合规则主要是市场规则;政治上的竞合规则比如民主选举规则;舆论领域的竞合规则比如言论自由规则、辩论规则等。
四、 垄冲社会的社会规则——垄冲规则
垄冲规则是错误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只有在制定错误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
五、 公有制与私有制
所有制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中其他制度的基础,因为其十分重要,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单独拿出来研究。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种所有制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公有制其实就是垄断所有制,私有制其实就是竞争所有制。公有制不允许私有,不允许私有就不能够利己,不能够利己就是垄断,所以公有制是垄断所有制;私有制允许私有,允许私有就能够利己,能够利己就是竞争,所以私有制是竞争所有制。
公有制既然是垄断所有制,那么到底是谁在垄断呢?很简单,谁支配谁垄断,谁在支配社会资源、谁在支配社会财富就是谁垄断。
第四节 社会价值的基本类型
根据个社四象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社会价值的四种基本类型——公平秩序、不公平不秩序、公平不秩序、秩序不公平。不公平不秩序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公平不秩序可称绝对自由;秩序不公平可称绝对秩序;公平且秩序是真正的自由。
社会价值的基本类型同时也是各基本类型社会的价值。垄冲社会的价值是不公平不秩序;竞冲社会的价值是公平不秩序;垄合社会的价值是秩序不公平;竞合社会的价值是公平且秩序。
第五节 社会功能的基本类型
根据个社四象可以得到社会功能的基本类型。社会功能的基本类型同时也是各基本类型社会的功能。
各基本类型社会的直接功能是四种约束:垄冲社会的直接功能是目的放开手段约束;竞冲社会的直接功能是目的放开手段放开;垄合社会的直接功能是目的约束手段约束;竞合社会的直接功能是目的约束手段放开。
各基本类型社会的间接功能是四种交换:四种交换从形式角度命名分别是竞冲交换、垄合交换、竞合交换、垄冲交换;四种交换从本质角度命名分别是利己利他的交换、不利己不利他的交换、利己不利他的交换、利他不利己的交换。
第六节 人类技术的基本类型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掌握了多种技术,对于这些技术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根据天人四象对技术所做的分类是最根本的分类。根据天人四象,我们可以把技术分为四种,分别是采猎技术、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错误技术。
一、 采猎技术
采猎技术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技术,采猎技术就是直接获取自然物的技术。采猎技术包括采集技术和渔猎技术,采集技术针对植物,渔猎技术针对动物。
采猎技术在目的上依从了人类的需要,但是在手段上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所以采猎技术对应的是目的上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
二、 农业技术
在掌握了采猎技术之后,人类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对大自然的观察,逐渐掌握了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技术,这就是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是依靠生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控制、干预、强化生物生长的过程,以取得所需产品的技术。人类通过农业技术对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施加影响,从而促成了自然物的增产,不过人类使用农业技术所得到的产品仍然仅限于自然界中已有的东西、自然界所能够直接提供的东西。
农业技术虽然在手段方面做到了利用自然规律,但是在目的方面却不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对应的是目的上不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一方面,农业技术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成为了食物的生产者,从直接收获大自然的赐予转变为利用自然规律间接获取自然物,从而使得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而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农业技术所获得的产品依然是自然物,并不能够根据人类的需要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所以不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工业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农产品只经过了简单的粗加工就被人们拿来消费,粗糙的面包可以让人吃饱,但是却不适合于幼儿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也不能够满足一般人对于不同口味的需求,所以说农业技术在目的方面并没有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
三、 工业技术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期,人类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此后工业技术取代农业技术成为了人类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
工业技术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技术。最初的原材料都是自然物,“工”就是加工的意思,通过加工,自然物变成了人造物。
工业技术不但在目的方面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且在手段方面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所以工业技术对应的是目的上符合人类需要、手段上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人关系。一方面,工业社会的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再象农业社会那样只停留在民间谚语的经验层面,而是真正进入到了科学领域。另一方面,工业产品不再是自然产品或者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而是经过了深加工的和根据人类需要所发明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以往不曾有过的人造产品,因而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工业产品精致、高级,品种凡多,什么稀奇古怪的需要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满足。
四、 错误技术
错误技术是在目的方面完全不符合人类需要或者在手段方面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完全不符合人类需要或者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这样的技术只能够是错误的技术,只有在搞错的情况下才可能被误用。因此,错误技术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所以错误技术并不是一种常态的技术,常态的技术只有前面所讲的三种。
第七节 人类生产的基本类型
对应技术的基本类型有生产的基本类型,人类生产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采猎生产、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错误生产。
形成了规模的生产,就叫做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就叫做主导产业。生产的基本类型也对应了产业的基本类型,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有采猎产业、农业和工业,它们分别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导产业。
第八节 自然的基本类型
自然是人类利用的对象,在不同类型的技术与生产的作用之下,自然界也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从自然到非自然的若干个层次。
首先,自然可以分为天然自然与人为自然。天然自然也称纯天然,是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人为自然是非纯天然,是受到了人类影响的自然。天然自然与人为自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受到了来自于人类的影响。
其次,人为自然可以分为人污自然和人工自然。人污自然是被人类无意中玷污、毁坏了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类有意识的利用自然规律对自然施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人污自然和人工自然虽然都是因为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自然,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人污自然所受到的来自于人类的影响是无意的,人工自然所受到的来自于人类的影响是有意的,“无意的”是指人类不顾自然规律,只顾及自己的需要的肆意妄为,“有意的”是指人类因为认识到了自然规律而主动利用规律来改变自然。人污自然是与人类的采猎技术、采猎生产相对应的;而人工自然则是与人类更高级的技术与生产相对应的。
再次,人工自然又可以分为人化自然和人造自然。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类有意识地影响之后产生了量变的自然;人造自然是指被人类有意识地影响之后产生了质变的自然。人化自然与人造自然的区别就在于量变与质变。人化自然是一些自然界中原来就有的东西,是在受到来自于人类有意识地影响之后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的自然,比如耕地、粮食、牲畜、禽蛋等。人造自然是一些自然界中原来没有过的、后来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由人造物所构成的自然,比如建筑、机械、家具、电器等。人化自然是与人类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相对应的;人造自然是与人类的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相对应的。
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客体,对应不同类型的社会有不同类型的自然,纯天然、人污自然、人化自然和人造自然是自然的四种基本类型,人污自然对应采猎社会、竞冲社会;人化自然对应农业社会、垄合社会;人造自然对应工业社会、竞合社会。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后面都会进行论证。
第四篇 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自身的发展变化、社会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与个人关系——个社关系的发展变化。因为社会自身、即社会实体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宇宙三大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
需要、竞合、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吸引力;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各自的要素:技术是天人关系方面的要素;需要是个社关系方面的要素;竞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要素。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对应了宇宙的三大关系,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实际上就来源于宇宙的三大关系。
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吸引力——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人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吸引力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呢?从古代起,需要就被看作是驱使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甚至认为,人的肉体‘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周隆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8页)
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竞争与合作
人类社会是由个人及其之间的社会关系所组成的,因为个人是基本不变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变化就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根据社会互动规律可知,社会关系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竞争与合作的变化,竞争与合作是社会关系的根本形式,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根本方式,即人类社会行为的根本方法。因为互动变化决定发展变化,竞争与合作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根本方法决定了社会的互动变化,也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生产方式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论认为,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前面我们讲过,社会关系形式就是社会生产方式,而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形式就是竞争与合作,所以竞争与合作就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可见,从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决定论也可以得出结论——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
三、 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技术
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初动力,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显而易见的历史进步总趋势后面的推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作出回答。虽然历史的进步不是平滑的和连续的,但同时它又没有被预定要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确实存在着进步,其发动机就是技术。”([美]E·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94页)
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述为: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更加竞争和更加合作的方法来发出社会行为,结成社会关系,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交换,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
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对社会的共同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实际上就是社会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原理。
在这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的论述非常简单,不过不要紧,接下来本书将会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出发,充分展开,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第十四章 社会的进化
社会实体的发展变化也称社会的进化。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是进化规律,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例外,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来讲是进化的。社会的实体即社会的有机体,根据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如同生物一样,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化和生物有机体的进化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社会实体的发展变化也称为社会的进化。
第一节 社会进化程度
一、 社会进化程度的概念
社会的进化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反映社会进化的不同等级,这些阶段和等级就是社会进化的程度。从有机体的角度讲,社会的进化如同生物的进化,在进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会出不同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是社会进化的不同程度。
二、 社会进化程度的划分标准
社会的进化是社会实体的发展变化,社会实体的发展变化就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所以社会进化程度的划分标准就是社会关系,社会进化程度就是按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的类型来划分的。因为竞争与合作是社会关系的最根本形式,是社会关系的最根本类型,所以社会进化的程度实际上是按照竞争与合作的程度来划分的。
社会进化程度的划分标准与社会基本类型的划分标准是一样的,都是社会关系。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社会可以是整体的社会或者部分的社会,也可以是静态的社会或者动态的社会,而社会进化的不同程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的历史类型。“社会学所使用的社会一词,广义的泛指从古到今的全人类,称人类社会;狭义的可分为不同层次,小的把一个家庭、一个小群体也称为社会;稍大的把一所学校、一座工厂,或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称为社会;更大些则把一个国家称为社会,或把历史阶段上的五种社会形态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等等。”(王康:《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17页)
三、 社会进化的三大级别
按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会进化的程度首先可以被分成三大级别,分别是竞冲社会、垄合社会和竞合社会,也就是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中的三种。根据社会四象所得到的社会基本类型有四种,但是其中有一种是不存在的,而其余的三种分别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先后出现,于是就成为了社会进化程度的三大级别。
社会进化的三大级别是按照竞冲社会、垄合社会、竞合社会的次序依次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而言,竞冲社会在垄合社会之前出现是因为:竞冲是单纯竞争,垄合是单纯合作,竞争是利己,合作是利他,利己比利他优先,自我比他人优先,自我第一性,他人第二性,所以竞争比合作优先,所以竞冲比垄合优先,所以竞冲社会在垄合社会之前出现。而之所以垄合社会在竞合社会之前出现是因为:垄合比竞合更容易做到,垄合规则比竞合规则简单,组织规则比市场规则容易建立,建立所需的的成本低,建立所需的技术门坎低;一味地约束比有所约束有所不约束更容易做到,垄合是一边倒的关系,只需要单向发号施令就可以了,而竞合要顾忌双方面的利益,协调双方面的关系,所以竞合规则要比垄合规则复杂得多,技术要求高得多,建立更加困难,所以垄合社会会在竞合社会之前出现。
第二节 社会的范围
社会的范围是指人的范围,即由社会关系所连接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合的范围。社会的范围与地理范围无关,社会的范围是所覆盖的人口的范围,而不是所覆盖的地区的范围,社会的范围以人为标准而不以空间为标准。
社会的范围有绝对社会范围和相对社会范围之分,简称绝对范围和相对范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一、 绝对社会范围
由具体的若干个人所组成的集合的范围就是绝对社会范围。比如一个国家、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家庭所包含的人的范围就是绝对社会范围。
由某一个绝对范围内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就称为绝对范围社会。比如国家范围的社会就称为国家社会,世界范围的社会就称为世界社会。
二、 相对社会范围
(一) 全局范围与局部范围
全局范围与局部范围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当我们设定某一个绝对范围为全局范围之后,在其内部的比其小的范围就是它的局部范围。比如,如果把国家作为全局范围,那么城市就是它的局部范围;如果把世界作为全局范围,那么国家就是它的局部范围。
全局范围内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称为全局范围社会,简称全局社会。局部范围内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称为局部范围社会,简称局部社会。
(二) 社会相对范围的三个层次
事物的根本结构是层级结构,社会是非常典型的层级结构的事物,社会的最基本的层级有三层,分别是宏观层次的社会、中间层次的群体和微观层次的个人,这三个层次就称为社会相对范围的三个层次。“社会学对社会生活的分析分为人际的(interpersonal)、群体的(group)和全社会的(societal)三个层次。”([美]L·布鲁姆等著 张杰 钱江洪等译:《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9页)“从社会主体的存在状况,我们可以把社会系统的要素分为个体、群体、社会。”(姜兴宏著:《社会系统分析》,东方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70页)
(三) 群体的类型
群体和社会一样,最根本的分类是按照形成群体的社会关系来划分的。根据社会四象,群体可以分为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分别是竞冲群体、垄合群体、竞合群体、垄冲群体。
依据形成机制的不同,垄合群体可以分为自然形成的垄合群体和人工建立的垄合群体两大类,分别称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比如家庭、亲戚、邻里、朋友等;次级群体比如企业、学校、政党、社团等。
垄合群体又称为社会组织,简称组织。社会组织就是群体级别的垄合社会。组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包括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狭义的组织仅指次级群体。
三、 相对范围的社会类型
前面我们讲过社会的四种基本类型,在现实世界中,某一绝对范围的社会未必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类型,可能包含多种社会类型,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相对范围的社会类型,以求更加贴近实际。社会的历史类型也是如此,根据局部的社会关系的不同,社会进化的三大级别之下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级别,反映社会进化的更加精细的程度。下面我们就来讲几种最主要的相对范围的社会类型。
(一) 全局竞冲社会
全局竞冲社会就是全局范围由竞冲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全局竞冲社会包括完全竞冲社会、全局竞冲局部垄合社会、全局竞冲局部竞合社会等。
1、 完全竞冲社会
完全竞冲社会是全局和局部范围都由竞冲关系主导的社会。完全竞冲社会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实际生活中个人不可能完全不与他人进行任何合作而独立生存,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到了社会上还要靠更多的陌生人为你提供社会服务。只有鲁滨逊是真正不与他人进行任何合作的,可是只有一个人就不再是社会了。完全竞冲社会或许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才会存在。
2、 全局竞冲局部垄合社会
全局竞冲局部垄合社会是全局范围由竞冲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垄合关系主导的社会。在这样的的社会里,与全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关系是竞冲关系,而与自己所处的较小范围内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垄合关系。比如原始社会就是全局竞冲局部垄合社会,原始社会的全局是无政府、无法律的社会,而其局部的氏族、家庭等是则垄合类型的社会。
3、 全局竞冲局部竞合社会
全局竞冲局部竞合社会是全局范围由竞冲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竞合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原始社会中的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现象就是全局竞冲局部竞合社会。
(二) 全局垄合社会
全局垄合社会就是全局范围由垄合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全局垄合社会包括完全垄合社会、全局垄合局部竞冲社会、全局垄合局部竞合社会等。
1、 完全垄合社会
完全垄合社会是全局和局部范围都由垄合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封建专制的国家就是完全垄合社会,从“君君、臣臣”到“父父、子子”,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封建家庭内部,处处都是专制、垄断。
2、 全局垄合局部竞冲社会
全局垄合局部竞冲社会是全局范围由垄合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竞冲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专制国家内部的局部战争、局部动乱、山贼草寇、治安不良、……,凡是天高皇帝远,政府管不着的地方,都可以算是全局垄合局部竞冲社会。
3、 全局垄合局部竞合社会
全局垄合局部竞合社会是全局范围由垄合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竞合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基层民主、封建科举等就属于全局垄合局部竞合社会。
(三) 全局竞合社会
全局竞合社会就是全局范围由竞合类型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全局竞合社会包括完全竞合社会、全局竞合局部竞冲社会、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社会等。
1、 完全竞合社会
完全竞合社会是全局和局部范围都是由竞合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全民公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等都属于完全竞合社会。
2、 全局竞合局部竞冲社会
全局竞合局部竞冲社会是全局范围由竞合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竞冲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市场中的假冒伪劣,选举中的舞弊现象,还有民主国家内部的局部动乱、治安不良等都属于全局竞合局部竞冲社会。
3、 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社会
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社会是全局范围由竞合关系主导、局部范围由垄合关系主导的社会。比如市场中的企业,选举中的政党等,当然此时我们必须把局部的企业、政党和全局的市场、选举看成是一个整体。
第三节 竞冲社会
竞冲社会是社会进化的第一级程度,原始社会是典型的竞冲社会。
一、 人类社会的最初类型
众所周知,最初的人类社会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般都生活在家庭和氏族当中,这些家庭和氏族就是存在于社会局部的垄合群体。前面我们讲过,完全竞冲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单独一个人是很难生存的,所以原始社会的人们都必须依赖初级群体——家庭和氏族才能够生存。
不过,原始人的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局部的垄合群体内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走出去,到家庭、村落之外的地方进行采集渔猎活动,这样一来人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社会局部的群体范围而扩大到了社会全局的全社会范围。从全局范围来看,由于没有人为社会规则的约束,只有自然法则下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竞冲规则,所以原始社会的全局范围是非秩序、竞冲状态的,不同家庭、氏族之间的关系是竞冲类型的社会关系,在采集渔猎的过程中,不同家庭、氏族的成员之间发生冲突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比如两个不同氏族的原始人到同一座山中打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竞冲关系,为了争夺猎物和地盘,就很容易发生冲突。
我们研究原始社会的社会关系不能只看局部初级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还必须放眼全局,看全社会的社会关系。兼顾局部与全局,原始社会是由全局竞冲局部垄合关系主导的社会。因为全局竞冲局部垄合的社会关系是全局竞冲关系的一个小类,从属于竞冲关系,而且竞冲类型的社会主要就是原始社会,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由其他小类的竞冲关系主导的社会,所以简单而言原始社会就是竞冲类型的社会。
二、 竞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混乱结构
我们前面讲过,竞冲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混乱结构,虽然在局部可以有其他类型的社会结构,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是混乱结构的。竞冲社会局部的非混乱结构只是从属性的、次要的结构,如果我们把混乱结构比喻成水,那么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就是掺有冰块和冰渣的冰水混合物。
三、 竞冲社会的社会规则——竞争冲突的社会规则
与竞冲社会的社会结构一样,虽然在社会局部可能有其他类型的社会规则,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竞冲社会的社会规则是竞争冲突的社会规则。
具体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社会规则是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主导的。在原始社会的局部范围,虽然存在着家庭伦理道德、氏族规则等一些其他类型的社会规则,但是不占主导地位。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则一般都比较简单、支离破碎、不成体系,所以称不上是社会制度,而只能够叫做社会规则。
第四节 垄合社会
垄合社会是社会进化的第二级程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垄合社会。
一、 人类社会的垄合化
垄合化是人类社会从全局竞冲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向全局垄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的发展变化。垄合化初步实现的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人类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生存压力巨大,各个部落的工作重心、主要任务都是求得生存,因而天人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斗争远远胜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们的主要精力都倾注于天人关系,没有余力再来关注和调整社会关系,生活的压力就好象是共同的外敌使得部落之间的关系问题排不上议事日程,部落之间的关系因此而相对和睦。而且,由于当时人口稀少、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所以争抢资源的现象并不多见,社会矛盾并不突出,人们对于改善社会秩序的要求并不迫切。
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人类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发展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与此同时,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频率的增加,资源也由相对充裕变得相对紧俏,这些就导致了部落之间冲突和战争的次数急剧增加、激烈程度日益升高,安全问题逐渐取代生存问题上升为了社会的主要问题,社会关系取代天人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社会关系急需调整,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变得十分迫切,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就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汉朝时的著作《淮南子》将国家的起源归于“禁暴讨乱”,就是说,国家是为了避免暴力、消除混乱而产生的。
人类最早建立的国家都是垄合类型的国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初步实现了垄合化,社会关系从竞冲关系占主导转变成为垄合关系占主导。人类建立最初的国家采用的都是垄合方式,为什么是垄合方式而非竞合方式呢?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可能性上讲,由于相对于竞合规则,垄合规则的建立比较容易,建立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低,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所以垄合方式会被首先采用。其次,从必要性上讲,当时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合作与冲突、秩序与非秩序的问题,而非竞争与垄断、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在当时,竞争与垄断的问题根本就还没有出现,所以人们不会也无暇考虑更多的事情,人们急需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垄合方式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讲正好适用,所以当时的人们就选择了垄合方式。前面的两点原因都是客观原因,最后从主观意愿上来讲,垄合国家更符合国家建立者的利益,当时的国家一般都是由战争中获胜的一方使用强力建立的,很显然,强权专制更符合国家的建立者也就是即将成为国家统治者的人的利益,所以垄合方式就成为了建立最初国家的首选。
二、 垄合社会的社会结构——金字塔结构
垄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君主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大大小小的贵族、官吏、奴隶主和封建主位于金字塔的中间层次,广大的奴隶和农民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在古代罗马的奴隶制社会中,法律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划分为国王、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平民、奴隶等多个级别,越低层级人数就越多,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金字塔。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第一等级是皇帝,第二等级是贵族官僚,第三等级是绅衿,第四等级是平民,第五等级是半贱民,第六等级是贱民奴婢。第一等级以下的各等级又可分为若干小级别,比如官僚的等级,隋唐时期分为九品,每品各有正从,四品以上正从又分上、下阶,总共三十阶。可以看出,在金字塔结构中,等级是最为明显的特征,生活在不同的等级中的人其人生境遇就会大有不同。
三、 垄合社会的社会制度——垄断合作的社会制度
(一) 垄合社会的经济制度——垄合的经济制度
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垄合社会的经济制度,一种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另外一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所谓自然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不发达的情况;所谓商品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发达的情况。
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自然经济制度
我们知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自然经济,所以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就被称为自然经济制度。自然经济制度为什么是垄合的经济制度呢?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来讲。
(1) 自然经济没有交换?
自然经济没有交换吗?按照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定义,自然经济是没有交换的。自然经济是“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的经济。”(吴振坤:《新编经济学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11页)没有交换就不能算是社会。我们在前面讲过,社会关系的内容是交换,没有交换就意味着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社会关系还算什么社会?没有交换就与他人无关就不能算是社会。没有交换的社会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没有交换还要社会干吗?所以,是社会就不能没有交换,自给自足并不是自然经济的本质,而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自给自足的行为应该是一种非社会行为,自给自足与他人无关当然是一种非社会行为。非社会行为属于天人关系,不属于社会关系,也就不属于社会实体,而狭义的经济是社会实体的一部分,所以自给自足根本就算不上是经济,当然也就更无法反映自然经济的本质。
自然经济的社会真的没有交换吗?如果有,又是什么呢?西方有所谓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的订立就是为了交换。其实在自然经济之下,人们的确交换了一些东西,到底交换了什么呢?安全。我们前面讲过,交换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自然经济交换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非物质的安全。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就是一种交换,自然经济中的人们就是用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不杀人我也不杀人、你遵守法律我也遵守法律的方式交换了对彼此的安全保障。
(2) 自然经济是垄合经济
自然经济交换了安全,那么是如何交换的呢?社会交换有四种基本类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安全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交换的呢?是通过垄合方式交换的。垄合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专制方式、组织方式、行政方式,当时的社会就是通过建立专制国家,利用国家强制力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规定每个人都不可以违反法律,违者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安全交换。交换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交换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进行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规则都是专制规则、垄合规则,所以当时的社会交换都是在垄合规则下进行的。
因为自然经济是用垄合方式进行交换的经济,所以自然经济是一种垄合经济。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交换都是用垄合方式进行的,所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垄合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经济制度都是垄合的经济制度。
(3)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垄合经济制度的区别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经济制度都是垄合的经济制度,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都以农业为主。奴隶社会人口较少,地广人稀,荒地很多,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奴隶社会,土地算不上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相反,劳动力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劳动力就成为了当时社会制度主要关注的焦点,奴隶都是劳动力,奴隶制度实际上就是“劳动力”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人口多了,土地变得相对紧缺,土地超越劳动力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土地就成为了当时社会制度最主要关注的焦点,封建制度是封疆建土制度,实际上就是“土地”制度。美洲大陆在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土地辽阔、人口稀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奴隶制度就有了存在的条件和土壤。奴隶经济制度和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分别垄断了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也因此,人类历史中的农业社会时期可以被划分为人口农业社会和土地农业社会两个小阶段。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转的,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试想,如果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再次发生转移的时候,比如到了工业社会,土地和人口都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农业也不再重要了的时候,如果依然采用垄合的交换方式,依然实行垄合经济制度,社会将是怎样的情景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马上所要讲的内容。
2、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是在社会分工、社会交换发达的情况下所实行的垄合方式的经济制度。
为什么计划经济是垄合经济呢?很简单,计划性就是垄合性。计划经济实行的是统一指挥、集中管理的政策,社会经济完全按照行政命令来运转,无论资源还是产品都由人工进行配置,不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人为计划、主观臆断来决定,连人们的消费、日常生活也都由国家和政府统一包办、统一安排,这不是垄合是什么。
计划经济是没有竞争的,是不允许有竞争的。大锅饭、铁饭碗、死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这些都是没有竞争、不允许竞争的实际表现。所以到了后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时候才会有所谓“引入竞争机制”的说法。
奴隶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都是垄合经济制度,差别只是垄断的对象不同。由于时代的不同、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奴隶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分别垄断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虽然主要的生产要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是三种制度的垄合本质是一样的。
(二) 垄合社会的政治制度——专制的政治制度
与垄合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专制的政治制度。专制的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在政治领域所实行的垄合制度,也就是垄合的政治制度。专制就是政治垄合。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政治制度都是专制的政治制度,都是统治阶级垄断政治权力,被统治阶级没有政治权力,处于被统治、被垄断地位的政治制度。
在实行专制制度的社会里,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名分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皇权高于一切,君主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号施令,君主的意志就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君主还享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臣民的生死都听命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 垄合社会的舆论制度——禁锢的舆论制度
与垄合的经济制度和专制的政治制度相匹配的舆论制度是禁锢的舆论制度。禁锢的舆论制度实际上就是在舆论领域的垄合制度,就是垄合的舆论制度。
政治上的独裁必然导致舆论上的文化专制。极端的专制政体,必然会用思想垄断的方法来欺骗和愚弄广大民众、禁锢和压制人民的思想,以维护君主在政治上的绝对权威。
在中国古代的秦朝,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打压各种“异端邪说”,以达到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目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用政权力量扶持儒学,使儒学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正统。到了明清时期,文字狱盛行,统治阶级不惜以摧残文明的代价去消灭任何可能危及自身统治的思想苗头,文化专制主义到达了历史的顶峰。
四、 垄合社会的子程度
垄合社会又可以分为三级子程度——半垄合社会、全垄合社会和超垄合社会,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垄合。
(一) 半垄合社会——分封制社会
半垄合社会是不成熟的垄合社会,主要见于垄合社会的初期。半垄合社会的主要标志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主要特点是分封诸侯、地方割据势力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众所周知,‘分封制’从纵向上看,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分割,因此,地方政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并对中央政权形成某种制约。”(张宇 辛向阳 徐恕 等:《转轨的中国——改变我们社会的十大方面》,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41页)
分封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分封制是在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出现的和存在的,那时农业生产落后,剥削者所可能榨取的生产物有限,必须对生产劳动进行较强烈的人身控制,才可能实现其剥削;又有大量的原来农村公社的成员存在,他们还保留某些传统的平等权力;社会财富有限,还不可能养活大量的管理人员和剥削者,也就还没有一种社会力量建立对全国的一竿子插到底的有效统治”(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40页)
与分封制相对应的舆论领域的现象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垄合社会发展的不成熟,说明当时社会垄合的程度还不够高。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就相当于政治上的诸侯割据或者军阀割据。在中国,“从西周到东周的数百年间,思想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独立与自由的状态。这种局面的形成,即可归因于思想文化所固有的非物质性,也可归因于思想文化的较低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影响力的微弱,还可归因于当时政权力量的相对不足。正是这种独立的地位与自由的空间,使当时的思想文化迅猛发育,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张宇 辛向阳 徐恕 等:《转轨的中国——改变我们社会的十大方面》,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41页)
(二) 全垄合社会——中央集权制社会
全垄合社会是发展成熟的垄合社会,其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在中国,西周开创的分封制并未持续太久,就被秦朝的郡县制所取代。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得中央政府的法令能够颁行实施到各个地方,皇帝成为了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中国首次建立起了中央集权政体的国家。从此,中央集权制替代分封制,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
中央集权制确立了皇帝在国家中的最高统治地位,将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朝廷,最后集权于皇帝,从而削弱了地方的政治权力,消除了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可能威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三) 超垄合社会——科举制社会
超垄合社会是高度发达的垄合社会。在超垄合社会中,全局垄合局部竞合的社会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超垄合社会的主要标志是科举制度。
1、 超垄合社会的主要表现
超垄合社会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实行土地买卖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实行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宣布“废井田,开歼陌,民得卖买”的土地政策,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从商鞅变法规定土地‘民得卖买’以后,历代封建国家除直接经营一部分土地如屯田、营田、公田外,其余大部分土地则赋予私人以一定程度的所有权,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刘泽华 汪茂和 王兰仲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67页)
不过,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是在国家管制之下进行的,是有条件的、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买卖,是在全局垄合下所实行的局部竞争。“首先,私人拥有土地的数量有明确的法律限制,这就是‘名田’制度。什么等级身分,可以拥有多少地产,‘各为立限,不使过制’。过限地产,封建国家有剥夺之权。”(同上,第68页)“其次,封建国家可以经常实行强制性的迁民以改变个人的土地占有状况。”(同上,第69页)
超垄合社会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实行科举制度。有些人或许会认为科举制度只是一种教育制度,其实不然,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人事制度,因而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人治的社会里。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确立于唐朝,废止于清末,其间虽几经演变,但始终保持了自身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以考试为核心,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因此,科举制度是一种竞合制度。但是,科举制度是在全局垄合之下为垄合服务的局部竞合制度,是在封建专制之下为封建专制服务的一种有限竞争制度。科举制度虽然为广大的被统治者提供了成为统治者的公平竞争机会,但是却不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人人平等。“在政治领域,古代中国人关心的平等权不是普选权,而是古代选举所体现的入仕机会的平等”(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12月第1版,第139页)“最大的政治机会平等并不意味着实际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同上,第140页)
在舆论领域,超垄合社会的局部竞合主要表现为皇帝的广纳谏言、开明专制、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等等,但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巩固皇权专制。
2、 超垄合社会的内在机理
全局垄合局部竞合制度的特点在于,局部竞合始终处于全局垄合的掌控之下,为全局垄合服务。局部竞合实际上是被全局垄合所利用的一种工具,局部竞合不但不会对全局垄合构成任何威胁反而会有很大的帮助,局部竞合能够把一切反对垄合的力量引向维护垄合的方向上来,局部竞合不但没有削弱全局垄合,反而使得全局垄合变得更加巩固了。
超垄合社会相对于以往的垄合社会,其结构更加合理,社会更加稳定。在等级森严的垄合社会之中,局部竞合给了底层民众一条提高等级、得到升迁、改变命运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社会压力,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使得社会变得更加稳固,能够长治久安。也因此,达到了超垄合程度的垄合社会能够延续更长的时间,这或许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要远远长于西方封建社会的原因。
3、 超垄合社会的思想基础
从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上看,科举制度是儒家“大一统”思想与精英治国理念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产物。孔子一方面主张“君君臣臣”,另一方面又提倡“有教无类”,看似矛盾,其实内有玄机。“君君臣臣”是因为受到了现实状况、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技术条件从客观上决定了社会只能够垄断,实行等级制度;而“有教无类”则是人类本性的真实反映,人类向往自由、平等、公正的天性是不可遏制的,人类的本能驱使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量多地竞争、尽可能地竞争,于是两方面的力量、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在相互碰撞之后经过巧妙结合就形成了超级垄合社会。
第五节 竞合社会
竞合社会是社会进化的第三级程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进入到了此种程度。
一、 人类社会的竞合化
竞合化是人类社会从全局垄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向全局竞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的发展变化。
垄合社会、专制社会是时代的产物,也必然会随时代的前进而终结。人类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社会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尽管竞合社会的建立比垄合社会的建立要困难一些,但是只要条件具备,人们还是会建立竞合社会,能建立的时候就一定会建立。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在技术条件发展了之后,人们就必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方式来构筑社会,这就是人类社会为什么还要竞合化的原因。
二、 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扁平结构
扁平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类型之一,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扁平结构。扁平结构包括了不同程度的扁平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扁平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扁平程度。
三、 竞合社会的社会制度——竞争合作的社会制度
(一) 竞合社会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
什么是市场经济制度?要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制度,就要知道什么是市场?按照传统的定义,市场是买卖商品的场所。那么什么是商品?按照传统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本书的观点,事物之间的所有相互作用都是交换,因此并非只要是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交换的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不在市场中交换的产品也一样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传统的商品概念进行修正,下面我们就从头讲起,从产品的分类讲起。
1、 产品的基本类型
产品就是生产出来的物品。对于产品可以有多种分类,我们只讲其中最根本的一种分类,一种与社会、与交换有关的分类。
(1) 社会产品和非社会产品
产品首先可以分为社会产品和非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是用于社会交换的产品;非社会产品是不用于社会交换的产品。社会产品和非社会产品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用于社会交换。非社会产品也称私人产品。
广义的生产分为了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两个环节,社会生产也就是社会交换,更具体讲就是商业流通。只经过了自然生产环节而没有经过、而且也不打算经过社会生产环节的产品就是非社会产品,非社会产品的生产目的主要是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而只有经过了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两个环节的产品才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的生产目的是提供给他人进行消费。
社会学只研究社会产品,自给自足的产品是非社会产品,根本就没有进入社会领域,因而不是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2) 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从字面上讲,个人产品的意思是只供个人消费的产品,公共产品是可供大家消费的产品,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的本质。从根本上讲,个人产品是利己交换的产品,即竞争交换的产品;公共产品是不利己交换的产品,即垄断交换的产品。因为在四象之中,垄冲是一种非常态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因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般来讲,公共产品可以定义为利他不利己交换的产品,即垄合交换的产品。
为什么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与竞争和垄断相对应呢?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即便你不努力也可以白白得到,比如你可以享受到国家军队抵御外来侵略所带来的安全;不收费的马路、桥梁等公共设施,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走。而个人产品是竞争性的,每个人都必须花钱才能够得到。公共产品是非竞争性的、非排他性的,广大公众都可以享用,所以叫做公共产品;个人产品是竞争性的、排他性的,只能够个别人享用,所以叫做个人产品。
(3) 战利品和商品
个人产品又可以分为战利品和商品。战利品是利己不利他交换的产品,即竞冲交换的产品;商品是是利己利他交换的产品,即竞合交换的产品。战利品是从他人那里抢来的东西,当然是不利他的;而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使用功能,所以是利他的产品。
战利品、公共产品和商品是三种最基本的社会产品类型。因为战利品、公共产品和商品是按照社会四象来划分的,所以是对社会产品的最根本分类。
2、 经济的基本类型
针对社会产品的三种基本类型,经济也可以被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分别是战利品经济、公共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战利品经济是以战利品为主要产品的经济;公共产品经济是以公共产品为主要产品的经济;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为主要产品的经济。
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产品意味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以三种产品命名的经济的根本区别也就在于交换的方式不同。因此,以三种不同产品命名的经济实际上也就是三种不同交换方式的经济,分别是竞冲经济、垄合经济和竞合经济。竞冲经济是主要以竞冲方式交换产品的经济;垄合经济是主要以垄合方式交换产品的经济;竞合经济是主要以竞合方式交换产品的经济。
因为竞冲经济、垄合经济和竞合经济是按照社会四象进行划分的,所以竞冲经济、垄合经济和竞合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三种最根本的经济类型,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最根本分类。
3、 实际经济制度分析
很显然,与竞冲经济、垄合经济、竞合经济这三种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应该是竞冲经济制度、垄合经济制度和竞合经济制度。
人类有史以来在现实生活中所使用过的经济制度大致上有三种,分别是自然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自然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在封建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所实行的经济制度主要是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此外,与上述三种经济制度并列的还有原始社会的经济规则,这些经济规则虽然称不上是经济制度,但是与上述三种实际经济制度的地位是等同的。
理论上的经济制度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制度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详细讨论的问题。
(1) 原始经济规则适合战利品经济
原始经济规则就是自然法则中涉及和调整原始社会经济的部分,原始经济规则适合战利品经济。我们前面讲过,原始社会的规则是竞争冲突的社会规则,而战利品是利己不利他交换的产品,即竞冲交换的产品,战利品经济就是竞冲经济,因为原始经济规则和战利品经济都同样基于竞冲,所以原始经济规则适合战利品经济。具体来看,在原始社会,无论是采集还是渔猎所获得的产品都可以称为是战利品,这些战利品正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产品。
(2) 自然经济制度适合公共产品经济
自然经济制度之所以适合公共产品经济,是因为二者同样都基于了垄断合作。一方面,自然经济是垄合经济,垄合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垄断合作的社会制度,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垄合经济制度就是自然经济制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经济制度都是垄合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公共产品是利他不利己交换的产品,即垄合交换的产品,公共产品经济实际上就是垄合经济,所以自然经济制度适合公共产品经济。
从实际情况来看,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通过垄合、专制方式的交换,实现了最主要的公共产品——社会安全的有效供给,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比如水利设施等,因此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经济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经济。
(3) 市场经济制度适合商品经济
什么是市场?按照传统的定义,市场是买卖商品的场所。也有观点认为“市场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买卖关系的总和”。(《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编写组:《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74页)其实两种定义都差不多,后一种定义只是摒弃了市场的物质载体而以。
市场概念的真正重点在于买卖,什么是买卖?首先,买卖是自愿进行的,是可以从中获利的,是对自己有利的交换行为;买卖不是行政命令下的行为,不是指令性的调配,不是被外力所强加的,所以买卖是利己的行为。其次,卖给他人的产品是对他人有好处的、是他人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买卖是对他人有利的行为,是利他行为。综合上述两点可知,买卖是一种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的交换行为,即利己利他的交换行为,所以买卖是一种竞合交换。
买卖是竞合交换,因此市场的真正定义就应该是以竞合方式交换产品的场所。相应的,市场经济的定义就是以竞合方式交换产品的经济。所谓的市场方式也就是竞合方式。所以,市场经济制度就是以竞合方式进行社会交换的经济制度,就是竞争合作的经济制度,就是在经济领域所实行的竞合制度。
在搞清楚了各个相关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定市场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市场经济制度是竞合经济制度,而商品是竞合交换的产品,商品经济实际上就是竞合经济,所以市场经济制度适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制度是与商品经济相匹配的经济制度。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品质优秀,与计划经济下的商品短缺、品种单调、傻大黑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足以证明市场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对应关系。
(4) 计划经济制度不适合商品经济
我们前面讲过,计划经济制度是以垄合方式交换产品的经济制度,即垄合经济制度,也就是在经济领域所实行的垄合制度。计划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是不匹配的,理由很简单,计划经济制度是垄合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竞合经济,垄合经济制度是不适合于竞合经济的。从实际情形来看,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生产满足不了供给,而且产品的品种单调、品质粗糙;计划经济时代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十分的不能令人满意,凡是经历过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所以计划经济制度是不适合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虽然力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运行,但是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计划经济制度实际上是对商品经济的扭曲,一旦实行了计划经济制度,商品经济就不再是真正的商品经济了。
计划经济制度实际上是与公共产品经济相匹配的经济制度,因为计划经济制度是垄合经济制度,垄合经济制度适合于垄合经济。计划经济在满足公共产品需求的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免费住房、公费医疗、没有失业、……,计划经济制度适合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基本需要,对于那些安于现状、要求不高的人来讲或许还是满不错的。
因为计划经济能够也擅长于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基本需要,所以会被人们错误地拿来解决社会差距过大、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用于实现社会平均主义的理想。计划经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差距过大、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但是结果却是使得所有人都变得一样的贫困。计划经济所犯的错误是因噎废食、削足适履、舍本逐末、买椟还珠的错误,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是错的。计划经济的实质是在不适当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下,把已经过了时的社会关系形式、社会生产方式误认为是一种崭新的方式、正确的方法,用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计划经济制度的社会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类型、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而只能够算是一种社会实验。
(二) 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制度
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一样,都是竞合制度,只是应用的社会领域不同而以。
人类社会的三种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自然法则下的无政府的政治制度、专制的政治制度、民主的政治制度,三种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实际上是竞冲政治制度、垄合政治制度、竞合政治制度。
(三) 竞合社会的舆论制度——自由舆论制度
竞合社会的舆论制度是自由舆论制度,自由舆论制度是应用于舆论领域的竞合制度。
人类社会的三种最基本的社会舆论制度分别是,混乱的舆论制度、禁锢的舆论制度、自由的舆论制度,三种舆论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分别是竞冲舆论制度、垄合舆论制度、竞合舆论制度。
混乱舆论制度与自由舆论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混乱舆论制度下,人们可以肆意诽谤、谩骂、编造谎言恶意中伤他人,因为没有规则不允许这样做,混乱舆论制度可称是无序的、绝对自由的舆论制度;而在自由舆论制度下,以上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相比混乱舆论制度,自由舆论制度是有序的、真正自由的舆论制度。
第六节 半竞合社会
竞合社会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小级别,分别是半竞合社会、全竞合社会和超竞合社会。半竞合社会是竞合社会的第一级子程度。半竞合社会是由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的社会关系所主导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半竞合社会。
一、 人类社会的半竞合化
半竞合化是人类社会从全局垄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向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的发展变化。
人类社会竞合化的初期表现是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舆论上的自由化,具体来讲就是产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之类的历史事件。
竞合化的初期,伴随着竞合化的进行,在社会中有大量的新型组织出现。在此之前的社会——原始社会和垄合社会中的群体主要是以初级群体为主,竞合化初期社会中出现的大量群体都是次级群体,社会中的群体很快就变成了以次级群体为主。无论是初级群体还是次级群体,都是社会组织,都是垄合社会,与竞合化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就叫做竞合化初期的不彻底性。“自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分工体系的逐步形成,象工厂、大公司、学校、机关、工会、政党等各种各样的次级社会群体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地位。”(郑杭生:《社会学》,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16页)
在竞合化的初期,虽然社会的全局范围实现了竞合化,市场、民主政治、言论自由制度都得以确立,但是社会的局部范围却变得更加地垄合化了,人们不得不依赖各种社会组织而生存,无论是家庭、学校、工厂还是政党,所以我们把这一时期的竞合化称为半竞合化。
二、 半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半扁平结构
半扁平结构具体来讲就是纺锤形结构。纺锤形结构也称橄榄形结构或者梭形结构,就是上下两头尖而中间粗的结构。
在半竞合社会的早期,社会结构依然是金字塔结构,资本家和贫困的工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的资本家人数较少,贫困的工人人数众多,社会结构仍然呈现金字塔形状,只是相比垄合社会的金字塔结构要略微钝化。
到了半竞合社会的中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熟,到达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早期大量贫困的工人队伍渐渐消失,逐步转化为中产阶级,使得金字塔结构的基座收窄、肚子增大而变成了纺锤形结构。一些不幸的人和一些非常幸运的人居于纺锤形结构的两端,不幸的人主要是一些失业者、低技术的劳动者和遇到不幸事情的人;幸运的人主要是大企业的老板和有突出才能的个人。“自从私有财产产生以来,富裕程度不同的社会各阶层的人数比例一直是一种金字塔结构,即最富有上层阶级人数最少,次富裕的中层阶级人数次之,贫穷的下层阶级的人数最多。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由于科技企业家阶层、经营管理阶层、工人中的富裕阶层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的中产阶级的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中,中产阶层占到人口总数的50%到60%,生活贫困线以下的贫因阶层只占人口总数的15%到30%,上层阶层在总人口中也约占15%到25%。这就形成了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李惠国 吴元梁:《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11页)
到了半竞合社会的晚期,也就是传统工业社会的后期,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纺锤形结构的肚子变得越来越大,上下两头变得越来越小,纺锤形结构变得越来越扁,社会结构逐渐趋向完全扁平,当到达足够扁平程度的时候,社会结构就变得象一张饼了,所以完全扁平结构也称烙饼结构。
纺锤形结构是从金字塔结构到烙饼结构的中间过渡结构,是介于不扁平结构和完全扁平结构之间的半扁不扁的结构,所以叫做半扁平结构。
从金字塔结构到半扁平结构再到全扁平结构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社会的结构在进入到竞合社会之后就呈现出了逐渐扁平化的趋势。社会结构为什么会扁平化呢?原因在于竞争化。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扁平化实际上是科层结构中的层的逐渐消失过程,我们前面讲过,科层结构中有两种关系——横向的、科的关系和纵向的、层的关系,层的关系就是垄断关系,竞争化是消除垄断的过程,也就是消除层的过程,竞争化导致了科层结构中垄断关系、层结构的消失,于是社会结构就变得越来越矮、越来越扁平了。可见扁平化的真正原因、真正本质是竞争化,扁平化实际上是竞争化在社会结构上的表现和反映。
三、 半竞合社会的社会制度——组织竞争的竞合制度
(一) 半竞合社会的经济制度——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什么是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简单地讲就是,市场中最主要的主体是企业、公司等社会组织而非个人,市场竞争主要是在企业、公司等社会经济组织之间进行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半竞合的经济制度,是经济领域的半竞合制度,是半竞合社会的经济制度。那么,什么又是半竞合的经济制度?半竞合的经济制度就是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的经济制度,其中的全局竞合指的就是市场;其中的局部垄合指的就是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企业和公司等都是垄合群体,其内部都是垄合关系,所以都是局部垄合。从个人角度看,虽然企业和公司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但是企业、公司内部的个人并不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而是通过企业、公司间接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所以从总体上讲,半竞合中的个人在全局是竞合的、在局部是垄合的,所以是半竞合的。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行的市场经济制度都是半竞合的经济制度,即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二) 半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组织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
组织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间接民主制度。代议制是典型的间接民主制度,所谓的西方式民主——现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民主制度都是间接民主制度,即组织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
组织竞争的民主制度就是政党政治,政党是政治竞争中的主体、主角。政党是最主要的政治组织,政党的地位就相当于市场中的公司,而实际上政党也正是这些大公司、大财团在政治上的代表、代理人。
组织竞争的民主制度就是半竞合的政治制度,是政治领域的半竞合制度,是半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什么是半竞合的政治制度?半竞合的政治制度就是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的政治制度,其中的全局竞合就是选举;其中的局部垄合就是政党。在半竞合的政治制度中,政党是直接参与政治竞争的,个人没有能力直接参与政治竞争,个人只能够通过政治组织间接参与政治竞争,所以组织竞争的民主制度是间接民主制度,是半竞合的政治制度。
在正常情况下,社会中各领域的制度应该保持一致,比如组织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与组织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都是半竞合制度,属于一种制度,只是应用的领域不同罢了。政治选举就是政治市场,选举投票与挑选商品是一样的,政治商品就是未来几年内的政治服务,选择某一政党及其候选人,就好象是在为国家挑选一家物业公司,选择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就如同挑选波音或者空中客车一样。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社会各个领域采取不同类型的制度,但是特殊的情况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不可能落后经济太长时间。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具有时代性,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程度的制度,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对于半竞合社会这一时期的民主制度我们可以评价如下:“关于民主制优于专制的逻辑很清楚,也非常令人信服:民选的领袖并不必然比专制领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福祉;但民主制给人民提供定期的机会来赶走伤害人民福祉的领袖。换言之,民主并不必然比专制‘好’,但一定不会比专制‘坏’。但这个精巧的逻辑并没能结束关于民主和专制的竞争。民主制有个致命的缺陷:在自由与秩序的平衡里倾向强大利益集团的自由。民选的领袖需要选票才能当选,而‘人民’的意愿因代表自己利益的领袖当选而得到实现。如此民主机制会产生下述三种政治结果。(1)民主制对强大(即‘有组织的’或‘有钱的’)社会集团的要求非常敏感,越强大的集团在政府里就能得到越多的代表性。(2)由于争夺政府权力永远是立法和行政的最大背景,日常的立法和行政事务被政治化,政治性的事务则与争夺下一轮选举紧密相关,普遍的社会正义不得不让位于争夺多数选票的考虑。(3)‘人民’争夺政府权力的自由分裂社会,让弱势的群体绝望,使缺少‘公民社会’传统的国家秩序脆弱。民主选举机制所反映的‘价值观’毫不‘神圣’,说白了不过是用‘普世价值’的闪亮锡纸包装了对强权政治的信仰。民主的‘自由’是强大利益集团的自由,是对弱者的政治歧视。”(潘维:《民主迷信与中国的政体选择》)
(三) 半竞合社会的舆论制度——组织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
舆论领域的情况和经济、政治领域的情况是一样的。组织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相对于垄合社会的思想禁锢来讲是自由的、竞合的,但是这种竞合是半竞合的、不完全竞合的。除互联网之外的传统媒体都并不真正属于个人,而是掌控在大企业、大集团手中,在舆论竞争中个人无法同强大的组织相抗衡,平民百姓并不能够真正享有平等的言论自由,所以此时的社会舆论制度是组织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是半竞合的舆论制度。
第七节 全竞合社会
全竞合社会是由完全竞合的社会关系所主导的社会。全竞合社会是竞合社会的第二级子程度,是人类将要迎来的下一级社会。
一、 当今社会的全竞合化趋势
全竞合化是人类社会从全局竞合局部垄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向完全竞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的发展变化。本节,我们将从个人、组织、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来展示全竞合化的具体表现,在个人、组织、社会的三角关系中,组织是局部垄合的代表,社会是全局竞合的代表,而个人则游走于组织与社会之间。
(一) 组织的泡沫化
组织的泡沫化就是,公司、企业、政党、团体等各类组织在社会中的势力逐渐削弱,作用逐渐降低,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的过程。组织的泡沫化并不意味着组织一下子就完全消失,而是说组织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组织的泡沫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小型化、专业化、分解化、松散化、分散化、流动化等。
1、 小型化
近些年来,社会中的组织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组织的规模减小、人员减少。伴随着组织的小型化,组织的数量却大幅增加。“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说:‘1950年每年创办新的企业9.3万家,到1980年每年为60万家。’这些新创办的企业几乎都是中小型的。奈斯比特还说:‘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小型企业,在美国1100万家企业中有1080万家是小型企业,全国大约1亿职工中有6000万人是在小型企业工作的。’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也类似。在日本,目前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已占到99.4%。小企业之所以大量增加,是因为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它需要高级技术人员,而不需要大量资本和普通劳动力。”(黄顺基 李庆臻:《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197页)美国的比尔·盖茨则讲“每个公司都会经历寻找自己最理想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的过程,虽然主流趋势会一直朝着缩小整体规模的方向发展。”(比尔·盖茨:《未来时速》)
组织小型化与组织数量增加的深刻含义在于,组织的数量越来越趋近于人口的数字,组织中成员的数量越来越趋近于一个人,组织正在朝向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方向发展,一个人一个组织也就意味着社会的个人化。
2、 专业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品或者零配件以外包、OEM的方式交给其他公司生产。不仅是生产,生产之外的后勤部门也越来越多地社会化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本行和主营业务,过去那种大而全的企业和单位变得越来越少了。企业生产与后勤的层层外包、企业的专业化,实际上是组织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和表现。
3、 分解化
所谓分解化就是分公司化。分公司化就是企业内部各部分都更加倾向于采用分公司的方式独立运营,分公司拥有更多自主权,更少受到来自母公司的控制,在自负盈亏的同时,分公司不仅可以为本集团内部的其他公司服务,还可以为集团外部的客户提供服务,这样一来,企业集团内部逐渐变得不再象组织而更象社会了。分公司化表明组织正在逐渐分解并融入社会。
4、 松散化
松散化的意思是说,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灵活,越来越动态化。具体来讲比如更多地采用项目组的方式运营,这样的运作方式更加接近社会的竞合方式而更加远离组织的垄合方式。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组织类型,尤其是企业组织,正在努力向科层制以外的组织形式发展。例如微软、3M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它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具有相当自主性的知识分子、研究人员,公司的管理要旨是提供宽松的环境,而不是严格的控制;它们在内部淡化层级和分工,采用不同于科层制的项目管理制,把公司改组成项目小组的动态组合。这种反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沙颂:《社会学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105页)“好莱坞的大制作室都有全日制的雇员处理财务、营销、发行以及其他进行中的项目,但是这个行业中的创作人员,即全日制电影制作人员却根本没有多少。一个电影构思被首肯后,导演集合了大群人员来创作这部电影,当他们完成工作后,队伍就解散了,从导演到演员、摄影师到布景师,都分别加入到其他项目中去了。”(比尔·盖茨:《未来时速》)
政治组织所面临的命运也差不多。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今天全国性的政党只是徒有其名;在国会山上有五百三十五个政党。全国性政党提供的是一个空架子。按照《纽约时报》的约翰·赫伯斯的说法是,‘两党制本身差不多已经是个空壳,它几乎仅仅是为了提供一种构架来提名候选人而已。’”([美]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1984年2月第1版,第163页)
5、 分散化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组织内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结构正在向扁平的网络型的管理结构转变。横向的信息沟通打破了传统的纵向垄断结构,信息传递无处不在,使得组织内部出现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从集中向分散、从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金字塔型管理结构是以管理高层可以垄断信息为前提的。在这种结构中,只有高层才能够掌握有关全局的大量信息,而下层至多只能掌握有限的局部的信息,下层既无就全局发表见解的信息基础也无对全局发表见解的愿望。现在信息技术正在改变这种局面,它使过去单一的信息传输渠道改变为全方位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多种形式的传输渠道,管理上层和下层在获得信息时的范围、数量、时差上的区别在不断缩小,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管理高层获得某种重要信息时,管理低层也都获得了这种信息。管理高层逐渐失去了昔日垄断信息从而垄断决策管理权力的优势。”(李惠国 吴元梁:《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17页)
“所谓网络型的管理结构,在信息传输的渠道上除了由下层到上层的垂直渠道之外,还有同一层次的各管理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横向渠道。不仅管理高层可以及时获得全局的信息,而且处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管理岗位的人们也能及时地获得全局的信息;在管理权力上不是只集中在管理高层,而是适当地分散到各层次、各方面的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各种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除了传达信息的职能之外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决策和管理的权力,形成了一种分层决策、分层管理的权力结构”(同上,第118页)
6、 流动化
流动化是指组织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在雇佣方式上,以往的日本企业实行的都是终身雇佣制,其他地方的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形,但是这些都是早期的现象。现在,雇佣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多样,公司职员的平均在职时间越来越短,兼职和非固定工作的数量大大增加,一个人同时为多家公司工作的情况也变得十分常见。
(二) 社会的个人化
现代社会在何种意义上变得越来越个人化了?答案是,组织对个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社会规则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适合个人生存;个人变得越来越独立,变得越来越不再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就可以直接参与社会竞争、进行社会生活,这些现象就表现为社会的个人化。
所谓个人化实际上就是全竞合化,全竞合化的社会——全竞合社会也就是个人化的社会。全竞合社会是由完全竞合的社会关系所主导的社会,作为局部垄合的组织没有了,只剩下个人了,社会当然就全竞合化、个人化了。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舆论三个方面向大家展示社会个人化的一些早期表现。
1、 经济个人化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个人直接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自由职业者、SOHO一族变得越来越多,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已经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的那种雇佣工作,有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属于任何单位,却也可以挣到很多钱,也可以过得很好。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讲:“网络工作方式尤其适用于像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和医生这些通常独立工作或者在一个小组中工作的人。传统情况下这类职业者被组织在一起来应付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客户需求,现在,他们也可以选择作为个体工作并且通过因特网寻找客户的工作方式,并以此替代从前那种集中起来分担工作量的办法。法规和制度将保证这种改变的安全性。许多国家的医生和律师在寻求业务的方式上都会受到限制。但是即使他们无法直接与病人或客户取得联系,也可以作为自由职业者从某家现存公司那里获得工作。”“一家公司可以利用因特网与诸如律师和会计这样的专业人员进行天衣无缝的合作,他们不是公司雇员,留在公司外部当顾问。”“通过万维网成为一位自由职业者已不再局限于作家、艺术家、演员和其他一些有名的职业或创造型的行业,它现在几乎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知识型工人。‘自由职业’的劳动阵营里,包括个体经营者、独立承包商和临时工介绍所的工人,总共大约有2500万美国人。个体经营的一个优点是为多家公司工作——当您有多名雇主而不是一名雇主的时候,您就更不可能失业。”(比尔·盖茨:《未来时速》)
2、 政治个人化
当今社会最典型的个人化政治、直接民主的形式是全民公决(全民公决也称公民投票),在世界范围内,全民公决正在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二次世界大战前,公民投票只是偶然为之。战后,公民投票趋向于越来越频繁地进行。这是代议制民主向直接民主发展的一个表征。”(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380页)瑞士“作为直接民主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公民投票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年代和30年代平均每年有3次公民投票,到90年代,平均每年达到10次。”(同上,第381页)
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讲到了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十种重大的变化,其中之一是“从代议民主制到共同参与民主制的转变”,他说:“共同参与民主制正在美国的地方政治中引起革命性变化,同时也正在向上面沸腾,要改变中央政府的发展方向。七十年代是政治上共同参与民主制的发初时期,复决(R eferenda)和创制(Initiatives)事例都有了空前的增长。在这些投票中选民有时表观了极大的热情,投票率可高达70%、80%,甚至到90%。原因是有关创制和复决的投票符合‘直接民主’的需要,而直接民主则是共同参与民主制的心脏和灵魂。”([美]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1984年2月第1版,第161页)
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也说:“未来政治制度的第二个结构,必定是‘半直接民主’的原则。从依靠代表转为依靠人们自己。两者的混合,就是半直接民主。”([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12月第1版,第530页)
3、 舆论个人化
互联网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舆论是真正个人化的舆论。互联网络“使各种言论能够空前自由地发表和传播,实现‘交流的民主化’。人们称互联网络为‘自由的信息公社’。没有人能完全控制它。任何人只要具备了必要的设备和入网的手段,都可以发表言论,参与讨论,大家机会均等。这里也没有歧视。参与者也被剥去了财富、权势、容貌和社会身份等外在装饰,只凭他们的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被认识。”(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404页)
现在,互联网舆论正在逐渐成为了舆论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来,互联网舆论一定会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 个人、组织、社会三角关系的变化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个人、组织、社会的三角关系中,个人正在从依赖组织转向依赖社会。个人正在逐渐脱离组织进入社会,直接面对社会竞争,独立进行社会生活。原本个人非常依赖组织,现在变得不那么需要组织了,原来的“组织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
组织的历史地位应该如何评价呢?组织实际上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尚未磨合好之前的一种临时过渡形式,组织是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中介、润滑剂、缓冲地带而存在的,组织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总有一天,社会将建设得足够的好,使得个人不再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就能够直接参与社会竞争,在社会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二、 全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全扁平结构
前面我们讲过了从金字塔结构到全扁平结构的变化过程。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就是消灭了组织,扁平到个人水平的扁平结构。半竞合社会的纺锤形结构只是近似扁平、半扁平的扁平结构,而全竞合社会的扁平结构是完全扁平、扁平到个人的扁平结构。社会中的不扁平结构、等级结构是垄合造成的,组织泡沫化之后,社会中就只剩下了个人,社会之下直接就是一个个的个人,社会结构当然就完全扁平了。
全扁平的意义在于平等。在全竞合社会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完全平等的,所有人都平起平坐、没有了地位高低的差别,没有了由于处于组织中的不同层级而造成的等级差异。
三、 全竞合社会的社会制度——个人竞争的竞合制度
(一) 全竞合社会的经济制度——个人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全竞合社会中,个人取代企业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角,个人成为了市场竞争中最主要的主体;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不再是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全竞合社会的经济是个人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个人化的经济,是直接经济。
在全竞合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个人都是单独的法人,即一个人一个公司,而现在只有企业才是法人,大多数个人都只是相对于法人的自然人,所以形象地讲,个人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可称“全民法人”制度。
(二) 全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个人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个人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直接民主制度。直接民主制度就是排除了政党的影响、个人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制度。到了全竞合社会,全民政治将取代政党政治,间接民主将变为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制度可称“全民议会”制度,每一个公民都是当然议员,而且因为有足够的技术条件的支持,所以直接民主基本上是议行合一的,全民不但能够直接立法、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还能够直接行政、直接管理国家的大小事务。
现今已经存在的直接民主形式主要是全民公决,但是全民公决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还不占主导地位,只起辅助作用。全民公决可以算是直接民主的早期萌芽。
从技术层面上讲,直接民主就是电子民主、网络民主。“以互联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民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它将把人类带入‘电子民主(electronic democracy)时代’。”(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394页)“人们认为,新的信息技术为公民广泛深入地参与开辟了道路。由于新的通讯技术交互性的特征,以及廉价和快捷性能,它鼓励公民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也为公民的参与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它使公民通过网络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某项主张的支持者,志同道合者能够很容易地联合起来,讨论国事,发起动议,进行游说。普通公民和小集体再也不会是无足轻重和对政治事务无能为力的了。让公民坐在家中或办公室里,通过按下几个键子或点几下鼠标就能对地方或国家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技术,为公民参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新技术本身就蕴合着一种潜力,会使公民参与的范围更广。许多过去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普通公民无法过问的事务,现在也能让公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作出决定。”(同上,第400页)
(三) 全竞合社会的舆论制度——个人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
个人竞争的言论自由制度是个什么样子,看看互联网就知道了。网络媒体与其他诸如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有着根本的不同,网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真正的个人直接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场所,是一个真正个人化的媒体。所以,个人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具体来讲就是网络舆论制度,网络舆论制度可称“全民论坛”制度。
个人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相对于以往的舆论制度的进步之处在于排除了组织的影响。在半竞合社会,传统的媒体并非是绝对独立、不具任何价值取向的,而是被其背后的资本、幕后老板所操控,为之服务,成为一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相比之下,互联网是真正个人化、大众化的舆论平台,将组织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第八节 超竞合社会
全竞合社会就很完美了吗?并非如此,全竞合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级别,在全竞合社会之上还有超竞合社会,超竞合社会是竞合社会的第三级子程度,是最高一级的竞合社会。超竞合社会距离今天还比较遥远,是未来的社会。
一、 人类社会的超竞合化
(一) 思想竞合
超竞合就是思想竞合,所以我们首先来讲思想竞合。要知道什么是思想竞合就要知道什么是思想社会行为、思想竞争、思想合作。
思想,又叫观念,指理性认识。社会行为是人针对其他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对其他人的作用、影响。思想社会行为是人针对其他人的思想的行为,也就是人对其他人的思想的作用、影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思想社会行为就形成了思想社会关系。思想社会关系的实际内容是思想交换,或称思想交流。人们日常的思想交换、思想交流活动都属于人类的思想社会行为。
思想竞争就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思想社会行为;反之,不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思想社会行为就是思想垄断。
什么是逻辑规则?逻辑规则就是“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等逻辑活动中,依据逻辑规律所制定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程序和准则。如下定义的规则、划分的规则、各种推理规则和关于论证的规则等”。(《逻辑学辞典》编辑委员会:《逻辑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708页)
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思想社会行为能够确保人们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是按照真理标准、客观事实、科学逻辑、是非曲直进行对错判断,而不是按照声音高低、权力大小、资历深浅、人数多少进行对错判断。如果不按照逻辑规则的话还能够按照什么规则呢?比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比如家长制——一个人说了算的规则等。
思想垄断的例子比如投票制度,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如果采用统计投票的方法,就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全竞合所隐藏的垄断性,个人竞争的弊端所在。个人竞争并不代表人的思想也得到了真正的竞争,个人水平的竞争对于人的思想来讲是不完全竞争的。全竞合社会真的就是完全竞争、没有垄断了吗?非也。组织消失了,个人都竞争了,还有什么没有竞争吗?有,全竞合并不以客观真理、科学逻辑为标准进行竞争,所以全竞合在思想上是垄断的。
思想垄断的例子再比如思想专制,垄合社会的文化专制是完全的思想垄断,文化专制是一边倒的思想灌输、一言堂。“指鹿为马”是思想完全垄断的最好例子。
思想竞争的例子比如法庭中的辩论,法庭中的辩论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控辩双方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竞争的,法官也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判决的。法庭中的思想竞争不包括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的投票制度不是思想竞争,而是情感竞争。
在了解了思想竞争与思想垄断之后我们再来看什么是思想合作与思想冲突。思想合作就是有利于他人思想正确的思想社会行为,比如讨论、讲解、提供事实、提供证据等。思想冲突就是不利于他人思想正确的思想社会行为,比如造谣、欺骗、诋毁、诽谤等。
最后我们来看什么是思想竞合,思想竞合就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有利于他人思想正确的思想社会行为。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有利于他人思想正确的思想社会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思想竞合的社会关系。思想竞合的社会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就是思想竞合的社会。
(二) 超竞合
我们首先将超竞合与半竞合、全竞合做一个比较。
半竞合就是组织竞合。半竞合是个人通过组织进行的竞合。因为个人没有能力与组织竞争,所以个人实际上是不能够直接参与社会竞争的,个人只能通过组织间接参与竞争,这种个人通过组织间接参与社会竞争的竞合就是半竞合。半竞合对于组织、对于组织的领导者来讲是直接竞合、完全竞合,而对于个人来讲则是间接竞合、半竞合。
半竞合的竞争结果是组织独享。组织独享实际上是由组织的所有者独享,因为只有组织的所有者才拥有分配权,组织的所有者才是竞争的真正受益者。
全竞合就是个人竞合。全竞合是个人直接参与竞争的竞合。全竞合的竞争的主体、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组织则受规则限制而被排除在竞争之外。
全竞合的竞争结果是个人独享。个人是全竞合的竞争主体,所以竞争成功之后就由个人来独享竞争成果。个人独享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个人垄断,个人垄断是全竞合、个人水平竞合所隐藏的垄断性。
什么是超竞合?半竞合、全竞合、超竞合都是以个人为基准来命名的,达不到个人水平的竞合是半竞合,刚好达到个人水平的竞合是全竞合,不但达到而且超过个人水平的竞合就是超竞合。
超竞合就是思想竞合。与半竞合和全竞合相比,思想竞合能够实现多人分享。思想竞合的每一次竞争可以并不由一个人单独胜出,因此竞争成果也就并不由一个人独得、通吃,而是可以由多人通过无限竞争将竞争成果分享,这样的竞合就超越了成果由个人独享的个人竞合,所以是超竞合。对于一个科学议题,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最终的结论也往往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智慧所达成,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有作出贡献的人都可以因此而分一杯羹,所以思想竞合是能够实现多人分享的竞合。比如诺贝尔奖就常常同时颁发给多个人。思想竞合打破了个人垄断,实现了多人分享,是超越了个人水平的竞合,所以是超竞合。因为思想竞合就是超竞合,所以思想竞合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超竞合的社会关系,思想竞合的社会也就是超竞合社会。
半竞合的竞争结果是组织独享,组织是多个人,组织独享看起来似乎也是多人分享,其实不然。半竞合的组织独享与超竞合的多人分享是根本不同的。半竞合的组织中的多人是预先确定的,多人之间的关系是垄合关系;超竞合的多人是预先不确定的,多人之间的关系是竞合关系。
(三) 小结竞争合作的三种程度
竞合有三种不同的程度,分别是半竞合、全竞合、超竞合,也就是组织竞合、个人竞合、思想竞合。竞合的三种不同程度对应的是竞争的三种不同程度,三种竞合实际上是按照竞争的三种不同程度划分的。竞争的三种不同程度分别是组织竞争、个人竞争、思想竞争。
半竞合是实现了全局竞合,消除、打破了全局、国家、全社会级别的垄断,但是仍然保留有局部组织垄断,没有做到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竞争的竞合。全竞合是实现了全局和局部竞合,消除了组织垄断,做到了完全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竞争,但是没有做到思想竞争的竞合。超竞合是实现了全局、局部以及思想竞争,消除了全局、局部以及个人垄断的竞合。可以看出,超竞合其实才是真正的完全竞合,只是因为命名规则是以个人为基准,所以三种竞合才会叫现在的名字。
根据三种不同程度的竞合,人类的竞合社会可以分为三个小级别,分别是半竞合社会、全竞合社会和超竞合社会。三种不同程度的竞合社会对于人类具有不同的意义。前面我们讲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类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方法进行社会生活。从社会本身看,三种不同竞争程度的竞合社会正好反映了社会的更加竞争的变化趋势;从手段方面看,三种不同程度的竞合要求不同的技术条件的支持才能够实现;从目的方面看,三种不同程度的竞合适用于不同的竞争内容,适合于满足人类的不同种类的需要。详细的情况我们后面都会讲到。
(四) 当今社会的超竞合化萌芽
超竞合化是人类社会从完全竞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向超竞合的社会关系占主导的发展变化。虽然超竞合社会距离现在还十分遥远,但是也并非一点迹象都没有,超竞合化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少数派权力。
少数派权力就是不以人数多少作为判断的依据、决策的标准,而是根据是非对错、客观事实来进行决策和判断。只要是对的,即使是一个人的意见,其他人也必须服从;只要是合理的利益,即便是少数人的利益,多数人也必须尊重,多数人不能够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合理的利益。少数派权力的反面是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就是多数人利用人数优势欺压少数人,侵害少数人的利益,漠视少数人的权益。
少数派权力表面上是在保护少数人的权益,其实是在保护所有人的权益,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某个时间、某个具体内容上处于少数派地位,少数派权力实际上是在保护每个人身上的非主流的需求。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大众性的需要和个性化的需要,个性化需要表现在外就是作为少数派的需要。社会的更加进步就表现在满足了人们的大众性需要之后还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满足人们更加深层、更加细致的需要。少数派权力就是人们的需要在得到粗放满足之后转向进行更加精细满足的表现。
二、 超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超扁平结构
做到了个人扁平的全扁平结构看起来很扁平,但是仔细看还是不够扁平,还可以再扁平。比全扁平还扁平的扁平结构是超扁平结构。个人实际上也是小金字塔、每一个个人都是一座小金字塔,当个人也扁平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扁平结构。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全扁平就好象撒在地上的珍珠,而超扁平就是将珍珠也碾碎了、碾成了粉末。
三、 超竞合社会的社会制度——思想竞争的竞合制度
(一) 超竞合社会的经济制度——思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超竞合社会,思想竞争是社会中最主要的竞争。人类的主导产业以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为主,其余的制造、服务产业全都自动化了,由机器自动完成,那些自动化了的产业就象现在的农业一样变成了基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很小的比例。在超竞合社会,人类只从事机器所无法替代的高级智力工作,人类的主要任务是思考如何改善自动化系统。在超竞合社会,因为生产、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科研活动、发明创造,所以此时的经济可称“科研经济”。下面这段话虽然是对知识经济的描述,但是也有助于大家对“科研经济”的理解,“在这一新的价值世界中,人类社会只需要少数人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就足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而多数人从事的是知识的生产,知识将成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黄锦奎:《知识经济与价值转化工程》,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6页)
(二) 超竞合社会的政治制度——思想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
思想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政治领域的科学决策制度,即按照科学逻辑规则进行社会公共选择的制度,其目的是把社会中所有人的智慧加在一起、集思广益做出最接近真理的公共决策。很显然,这样的科学决策制度是与全竞合社会的全民投票决策制度根本不同的。
超竞合社会的科学决策制度相比全竞合社会的全民投票决策制度的进步之处在于,科学决策制度才能够得出真正正确的决定,只要正确,一个人的意见也可以战胜多个人的意见。相比之下,投票决策则中庸而不够科学。在全竞合社会没有一种能够让一个人的正确思想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有效方法,而超竞合社会的科学决策制度却能够向所有人证明某一个人的思想是最正确的。
(三) 超竞合社会的舆论制度——思想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
思想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是按照逻辑规则运行的言论自由制度。思想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使得真理标准代替主流民意成为社会舆论中的决定力量。思想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是真理主义的、正义标准的舆论制度,以真理、正义、科学为社会舆论的评判标准。相比之下,主流民意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社会正义。
从具体形式来看,思想竞争的自由舆论制度使得社会中的所有人整合得象一个人一样,社会舆论就象是一个集体大脑,每个人相当于一个脑细胞,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群体性思维,所以此时的舆论制度可称“集体大脑”制度。
第十五章 个人角度的社会进化
第一节 个人的范围
前面一章中对竞合社会的三级子程度的解释似乎不是很清楚,人们或许并不太理解,还会有所怀疑,本章将换一个角度对三种竞合做更为深入的分析。三种竞合与个人的范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先来讲个人的范围。
一、 个人的三种范围
个人有三种范围,分别是势力范围、人身范围和灵魂范围。
势力范围是包括个人的人身以及个人的所有物的范围。势力范围除了个人的人身之外,还包含了个人的身外之物。个人的身外之物包括钱财等一切归属于这个人的东西,即这个人所占有的一切东西。身外之物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东西,比如奴隶、组织、被雇佣的其他人的劳动等。
人身范围比较好理解了,人身范围就是生物人、自然人的范围,就是每个人的人身、个人自身的范围。人身范围与势力范围的区别在于,人身范围不包含个人的所有物而只包含个人的身体。人身范围的个人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个人。
什么是灵魂范围?生物个人可以分为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灵魂在这里的意思是人的思想。人的肉体条件与外界环境、外界物质条件一样是人的思想所面对的一种客观条件,而人的思想是这些客观条件的主宰、使用者。灵魂范围只包括人的思想。灵魂范围与人身范围的区别在于,人身范围包括了人的全部的身心,人身范围既包括人的肉体也包括人的灵魂,而灵魂范围只包括人的思想,不包括人的肉体。
可以看出,个人的三种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层层嵌套的包含关系。三种范围一层套一层,一层比一层范围小,一层比一层级别高。
二、 三种范围的个人
对应个人的三种范围有三种范围的个人,势力范围的个人称为泛个人,也称物质个人;人身范围的个人称为纯个人,也称生物个人;灵魂范围的个人称为超个人,也称思想个人。人们通常所讲的个人是指纯个人,本书中的个人如果不加说明指也是指纯个人,比如个人化的个人就是纯个人。
泛个人、纯个人、超个人的命名是以纯个人为基准来命名的。纯个人的概念最接近和符合人们日常所理解的个人的概念,泛个人和超个人则分别是在纯个人基础上的范围扩大和缩小,泛个人的范围比纯个人的范围更广泛,所以叫做泛个人,超个人的范围比纯个人的范围更小,超个人比纯个人更个人,所以叫做超个人。
三种范围的个人实际上是个人的三种人格。弗洛伊德的关于人类人格结构的理论讲,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组成,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实际上就是泛个人、纯个人和超个人,本我想要支配整个世界,所以对应泛个人;自我的界限就是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个人的界限,所以对应纯个人;弗洛伊德讲:“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来的一种力量,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超我超越了自我,也就是超越了个人,所以是超个人。
人格与个人的结构相对应,三种人格实际上就是个人结构的三个部分。个人的范围是个人结构的反映,个人结构反映在外就是人格,人格的结构也就是个人的结构。个人如此社会也是如此,社会的范围与社会的结构也是相关对应的,在前一章中我们正是用社会的范围揭示了社会的结构。
三、 三种范围的个人的本质
三种范围的个人的本质分别是物质个人、感性个人和理性个人。个人的三种范围来源于宇宙的物质层级,三种范围的个人实际上是按照宇宙的物质层级划分的。
泛个人之所以是物质个人,是因为身外之物实际上是个人的物质力量的延伸,是个人财力的展现,势力范围实际上就是个人的物质力量范围,所以泛个人的本质是物质个人。
之所以纯个人是感性个人而超个人是理性个人的理由是:人的理性可以超越人的肉体,而人的感性必须依附于人的肉体。感性是个人性的,直接与人的肉体密切相连,感性不能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感性是主观的、主体性的,感受需要每个人亲身体验才能够得到,每个人的感受都有所不同,不存在不基于个人的情感,所以感性不能够超越个人。弗洛伊德在论述其人格结构理论的时候就把感情说成是“自我”的功能。相比感性,理性是客观的、第三方的,理性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实际上是超脱于人的肉体之上的,理性能够从第三者的视角考察自我,把自我、人的肉体、甚至于理性自身作为考察对象,作为非我的东西来看待,这是感性所做不到的,所以理性是超个人的。人们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民族的”、“铁链可以束缚一个人的肉体,但是却不能够束缚一个人的灵魂”,诸如此类的话实际上就道出了人的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这种区别。超个人以理性为自我,能够不以肉体为依归,所以才会有舍生取义的情况发生。而人的感性的任务恰恰正是保卫人的肉体,人的条件反射、人的直觉反应都是出于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人的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这种差别还是造成人的内心挣扎、情感与理性冲突的原因。感性和理性的范围不同、依据的条件不同、视角不同、关注的对象不同,所以常常会发生矛盾,比如一个人既想吃好吃的,可是又怕长胖。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每个人的心灵也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古希腊]柏拉图著 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第一部分是“欲望”的部分,也可以叫做“爱钱”的部分或“爱利”的部分。书中说:“我们根据它强烈的关于饮食和爱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欲望,因而称它为‘欲望’部分。我们同样又根据金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主要手段这一点,因而称它为‘爱钱’部分”,“它的快乐和爱集中在‘利益’上”(同上)。第二部分是“用来发怒的”、“激情”的部分,也可以叫做“爱胜”的部分或“爱敬”的部分。这部分“永远整个儿地是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同上)。第三部分是“用以学习的”部分,也可以叫做“爱学”的部分或“爱智”的部分。这部分“总是全力要想认识事物真理的,心灵的三个部分中它是最不关心钱财和荣誉的。”(同上)最后书中说:“人的基本类型有三: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同上)孔德也有类似的理论,孔德认为人性具有三重性质——活动、情感和智力。柏拉图、孔德、弗洛伊德三人所讲的其实都是个人的三种范围。
四、 个人范围与社会范围的对应关系
个人的范围与社会的范围具有如下对应关系:泛个人对应半竞合社会的主要竞争主体——社会组织;纯个人对应全竞合社会的主要竞争主体——个人;超个人对应超竞合社会的主要竞争主体——人的思想。
物质个人是与社会组织相对应的。社会组织其实是由人的身外之物——金钱所建立的,是人的财力的展现,组织实际上就是组织的法人代表、组织所有者的势力范围,可以说组织就是泛个人的社会表现形式,所以物质个人是与社会组织相对应的。
将社会范围与个人范围相对应,就使得社会的结构与个人结构相关联,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社会的不同类型与个人的不同人格、人性、需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个人生活、个人需要满足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五、 人格的体系
人格的体系由多种人格的分类交织而成,我们只讲两种最主要的人格分类。
(一) 社会人格
社会人格是人在社会中才会表现出来的人格,是因为社会才有的人格,因此叫做社会人格。
前面讲到的自我和他人就是人的社会人格,自我和他人是因为社会的存在所以才有的人格。同时表现出自我与他人两种人格的人格称为完整人格,所谓完整人格是相对于单纯自我人格和单纯他人人格而言的。既不能够表现自我也不能够表现他人的人格称为非人格。自我人格、他人人格、完整人格和非人格对应了社会四象,可称个人的四象人格,是个人的四种最基本的社会人格。
对应社会四象的人格是最基本的社会人格,是对社会人格的最根本的划分。其他的社会人格,比如按照职业划分的学生、军人等人格虽然也是社会人格,但是就不是最根本的社会人格。
(二) 自然人格
自然人格与社会无关,是人天生就有的人格,所以称为自然人格。泛个人、纯个人、超个人就是人的三种自然人格。泛个人、纯个人、超个人实际上是物质个人、情感个人、理性个人,人天生就具有物质性、感性和理性,这些性质与社会无关,属于人的自然属性,这些属性表现在外就形成了人的自然人格。
六、 人性的体系
对应人格的体系有人性的体系。人性的体系由多种人性的分类交织而成,我们只讲两种最主要的人性的分类。
(一) 社会人性
社会人性是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人性,是人在社会中才会表现出来的人性,所以叫做社会人性。
最基本的社会人性是利己性、利他性、利己利他性和不利己不利他性,这四种人性与前面所讲的四象人格相对应,称为人的四象人性。四象人性是从社会四象角度对人的社会人性的最根本分类。
(二) 自然人性
物质性、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三种最基本的自然人性。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自然人性是根据宇宙的物质层级划分的,是宇宙的不同物质层级的性质在人身上的表现。
第二节 人格角度的社会结构变化
前一章对社会结构的描述是在不考虑个人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引入了个人的结构、个人的人格之后,社会结构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
一、 混乱结构——单纯自我的社会结构
混乱结构是单纯自我的社会结构。在混乱结构中,因为没有固定的社会关系的束缚,所以自我不会受到任何的牵拌,不依附于任何其他人,每一个个体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完全自我的。单纯的自我人格实际上根本就搭建不起固定的结构,自我就象是游离的离子,适合于非固定、非固态的混乱结构。混乱结构符合单纯的自我的要求,自我希望自由,不希望制约和束缚。所以,混乱结构是与单纯自我人格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二、 金字塔结构——单纯他人的社会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单纯他人的社会结构。在金字塔结构中,除了金字塔顶端的一个人之外,其他的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他人的领导,服务和受制于作为其上司的他人,与此同时又控制着作为其下属的他人,每个人都是作为他人而存在的,只有处于金字塔塔尖的那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完全自我,所以金字塔结构是与单纯他人人格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三、 半扁平结构——泛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
半扁平结构对泛个人而言是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半扁平结构对于纯个人来讲虽然还不够扁平,但是对于泛个人来讲是完全扁平的。当我们把泛个人作为社会结构的最小单元,即把社会中的组织也看作是个人的时候,半扁平结构就变成了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泛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因为半扁平结构是泛个人扁平完全的社会结构,所以半扁平结构是与泛个人人格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四、 全扁平结构——纯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
全扁平结构是纯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一般来讲我们是以纯个人为基本结构单元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在组织消失以后,社会中就只剩下了一个个的纯个人,所以全扁平结构对于纯个人来讲是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因为全扁平结构是纯个人扁平完全的社会结构,所以全扁平结构是与纯个人人格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五、 超扁平结构——超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
超扁平结构之所以难以想象,是因为用一个更大的基本单元是不可能描述出更小的基本单元所形成的结构的。超扁平结构其实也是一种完全扁平结构——超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因为超扁平结构是超个人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所以超扁平结构是与超个人人格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可以看出,从社会角度看的三种不同扁平程度的社会结构,从个人角度看则是三种不同主体、三种不同个人、个人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完全扁平的社会结构。三种不同扁平程度的社会结构从个人角度看就反映出了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从个人角度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与个人人格的匹配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样的趋势:个人越来越融入社会,社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个人与社会越来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第三节 人格角度的社会进化
一、 竞冲社会——单纯自我的社会
竞冲社会是单纯自我的社会,自我人格在竞冲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竞冲社会是绝对自我的社会,生活在竞冲社会、原始社会、无政府状态社会中的人们,没有法律的约束,无拘无束、绝对自由,个人的行为不会受到任何的约束和惩戒,人们的社会行为只需要忠实于自己而不必顾及他人。
二、 垄合社会——单纯他人的社会
垄合社会是单纯他人的社会,他人人格在垄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垄合社会强调“正名”,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服从、听话、守本份、服从组织安排。垄合社会不鼓励个性张扬,自我在垄合社会中受到压制。在垄合社会里,集体主义被空前强化,只有集体没有个人,只有他人没有自我,个人没有自由,必须服从集体。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和家族利益之下,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在许多事情上都不能够自己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够掌握,必须听命于他人。
三、 半竞合社会——泛个人的社会
半竞合社会是泛个人的社会,泛个人人格在半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
从外在表现来看,所谓泛个人的社会实际上就是组织的社会,因为组织正是泛个人的社会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的社会中充斥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组织,这样的情形是其他的社会阶段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组织当道的社会中,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充分借助、依靠、利用组织,并且要尽量居于组织中的高层。
从内在本质来看,半竞合社会虽然对于纯个人来讲是半竞合的,但是对于泛个人来讲却是全竞合的,所以对于泛个人来讲是完全适合、如鱼得水的。半竞合社会对于组织的所有者、资本家、老板来讲是完全适合的,或者说是再好不过了的,因为这样的社会能够使得他们取得相对于纯个人的竞争优势,在社会竞争中总是处于上风。而对于纯个人、一般的打工仔、企业职员来讲情况就大为不同了,生活在半竞合的社会中,纯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人,被组织所垄断,被他人所制约,在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纯个人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强大的组织相抗衡。
四、 全竞合社会——纯个人的社会
全竞合社会是纯个人的社会,纯个人人格在全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全竞合社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的社会,在全竞合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以个人的形式参与社会生活。全竞合社会做到了纯个人水平的完全竞合,使得纯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五、 超竞合社会——超个人的社会
超竞合社会是超个人的社会,超个人人格在超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超竞合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逻辑规则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按照逻辑规则运转,所以超竞合社会可称是逻辑规则社会。超竞合社会能够做到超个人水平的完全竞合,也就是能够做到人的思想的完全竞合。
第四节 人性角度的社会进化
一、 竞冲社会——单纯利己的社会
竞冲社会是单纯利己的社会,人的利己性在竞冲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一方面,由于没有人为规则的限制,人们可以使用一切方法来利己,即使杀人放火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可以想怎么利己就怎么利己;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规则来实现利他、保障人们的安全,所以人们只能够自己保护自己,只能够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从客观上来讲人们也必须利己,不得不利己。
二、 垄合社会——单纯利他的社会
垄合社会是单纯利他的社会,人的利他性在垄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
什么是利他性?利他性是自我要求他人有利于自己的利益性,而非指人们发善心、主动对别人好的利益性。垄合是实现利他的必要手段,垄合规则使得人们获得了让他人有利于自己的有效手段,所以垄合社会是能够做到利他的社会。
在垄合社会,由于利他性在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充分张扬,而此时人类又没有找到有效协调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方法,这就使得人的利己性在垄合社会中受到了空前的挤压和抑制。一大二公、三从四德,禁止自留地,不保护私人财产,割资本主义尾巴,越穷越光荣等等都是利己性受到极大压制的实际表现。从人类过往的社会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安全之外,单纯的利他并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
三、 半竞合社会——物质社会
半竞合社会是物质个人的社会,人的物质利益性在半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从褒意的角度讲,物质社会至少在物质层面上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释放了出来,在物质层面上使得人的利益性得到了解放。而从贬意的角度讲,物质社会就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的金钱社会,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指向金钱,社会风气的主流是向钱看。任何一种社会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都有其时代合理性,也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四、 全竞合社会——感性社会
全竞合社会是感性个人的社会,人的感性在全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
物质社会可以说是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儿的物质化的社会。相比之下,感性社会则是友善的、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法律制度、社会风气都比以往更加充满了人情味儿,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将成为现实——世界将充满爱。
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讲到了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十种重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他预言未来的社会是“高情感”的社会。所谓“高情感”的社会就是人的感性得到充分释放的社会,也就是感性社会、全竞合社会。
五、 超竞合社会——理性社会
超竞合社会是理性个人的社会,人的理性在超竞合社会中得到了完全释放。超竞合社会是高度理性化的、科学和真理的社会。超竞合社会在“高情感”的基础之上又做到了“高理性”。
第五节 人性角度的社会规则变化
一、 竞冲社会——武力社会
武力社会就是武力规则社会,也称武力本位社会或者战争主义社会。在武力规则社会,武力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武力规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则,具体来讲就是自然法则。竞冲社会是自然法则的社会,也就是武力规则的社会。在竞冲社会里,一切处于混乱之中,没有秩序,没有任何信任、保障与合作,所以一切都要靠武力说话。竞冲社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可以良性竞争也可以恶性竞争,没有规则限制不可以使用任何不良的手段。
武力与单纯利己是相配套的,在一个单纯利己、没有任何合作的社会里,武力是维持自身生存与权益的必要手段。
二、 垄合社会——权力社会
权力社会就是权力规则社会,也称权力本位社会、官本位社会、专制主义社会。
在垄合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垄合关系,而垄合关系就是权力关系,垄合关系是靠权力构筑和维系的,所以权力在垄合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一切都依靠权力获得,权力就等于一切。
垄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就是垄合关系塔,垄合关系塔就是权力塔,金字塔是一个权力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权力塔,权力大小与金字塔的层级相关对应,人们要想在权力社会中生活得好,就必须尽量居于金字塔的高层,越高层权力越大,越高层越接近权力的顶峰,当的官越大说明你越适应这样的社会。
垄合社会是单纯利他的社会,利他是要靠权力来实现的。权力与利他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权力能够使得他人有利于自己,只有权力能够使得他人做出利他的事情来。在单纯利他的社会,人们获取利益的最主要方式是权力,使用权力来让他人为自己服务,从而达到利己的目的。
三、 半竞合社会——财力社会
财力社会就是财力规则社会,也称金钱本位社会或者资本主义社会。
在半竞合社会里,金钱、资本是最有力量的、占据支配地位的东西。有钱好办事,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且有了钱再赚钱就会变得更容易。财力社会是认钱不认人的社会,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所以半竞合社会是有钱人的社会,对有钱人来讲是如鱼得水、再好不过的社会。
四、 全竞合社会——能力社会
能力社会就是能力规则社会,也称能力本位社会。因为知识是一个人的最主要的能力,所以能力社会也称知识本位社会或者知本主义社会。
我们这里所讲的能力指的是个人能力。在全竞合社会,个人能力是社会的主导因素,是人们在社会中立足的关键,在社会中起决定作用,金钱、权力等其他因素则退居次要地位。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个人能力成为社会的主宰,使得资本因素退居次要地位的呢?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使得个人能力在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互联网是个人的世界,互联网能够让个人的各种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 超竞合社会——智力社会
智力社会就是智力规则社会,也称智力本位社会或者智本主义社会。
在超竞合社会,智力从人的各种能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力量、决定因素,理性不再被感性所埋没,就如同个人能力不再被金钱所埋没一样。虽然永远都是谁投资谁收益,但是用钱来赚钱将不再是最能够赚钱的方法了,靠个人能力赚钱的时代也会过去,用智慧赚钱将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超竞合社会,应用智慧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第六节 人类的异化与解放
一、 人类的异化
人类的异化是指人类被外力所束缚,失去自由,沦为其他事物的工具的过程。“异化在哲学上的基本含义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摆脱了人的控制,成为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的异己力量。”(黄楠森 杨寿堪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第556页)
工具的作用是延伸主体的能力,人类所使用的各种工具是对人的能力的延伸,比如汽车延伸了人的腿的能力。人类原本应该把其他的事物当作工具,但是在异化的状态下,人类成为了其他事物的工具,成为了被其他事物操纵的对象。
人类的社会异化是指人类被社会所束缚,失去社会自由,沦为社会的工具的过程。本书主要讲人类的社会异化。
二、 人类的解放
异化的逆过程是解放。人类的解放是指人类摆脱各种外力的束缚,重获自由,重新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过程。
人类的解放是人类重新获得自由的过程。自由“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指从被束缚中解脱出来。”(黄楠森 杨寿堪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第477页)从解放的角度看自由:当自我被外力所控制,就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当自我不受外力控制,自己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就处于自由的状态。
人类的社会解放是人类摆脱来自社会的束缚,重获社会自由,重新成为自我的主人的过程。本书主要讲人类的社会解放。
三、 人类的社会解放原理——竞争
人类的社会异化的实质是被垄断。被社会束缚就是被社会关系所束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束缚人,竞争关系并不束缚人,束缚人的是垄断关系,被社会束缚就是被垄断关系所束缚,也就是被垄断,因此垄断是造成人的社会异化的原因。
社会中的垄断关系有垄合关系和垄冲关系两种,垄冲关系很少,所以社会异化主要是由垄合关系,也就是垄合社会造成的。垄合社会的结构是科层结构,科层结构中的层的关系就是垄断关系,人在垄合社会中被异化就是人们被科层结构中的层的关系所束缚,被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束缚。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就指出:“科层制也是对人类活动的束缚。科层制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它会带来个人人格的丧失,人成了组织的工具,从而被异化。”(沙颂:《社会学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105页)组织是一种工具,组织是对组织领导者能力的延伸,组织这种工具的功能是将他人、组织中的一般成员作为操控对象,组织中的一般成员是将个人的劳动出卖给组织,也就是出卖给了组织的领导者,因而受到组织的控制、束缚,异化成为了组织、组织领导者的工具。组织使一部分人异化成为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工具,那些成为他人工具的人就被组织所异化。
人类的社会异化的实质是被垄断,因此人类的社会解放的原理就是竞争,竞争能够使人摆脱垄断关系的束缚、获得社会解放。人类要想重获自由就必须打破垄断、进行竞争。
在人类社会解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社会竞争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解放,因而人类社会解放的进程与人类社会进化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四、 人类社会异化的原因——合作
垄合社会是人类自己建立的,既然异化那么不好,为什么人类还要建立垄合社会呢?人类异化的目的是为了合作,合作是为了秩序。异化再不好也比冲突好,社会异化是因为冲突比异化更加的不好,所以人类才会异化。为了避免冲突,人类必须垄合,可以说,异化是垄合化的副产品。
人类最初是为了秩序、为了“禁暴讨乱”而建立专制国家、建立垄合制度的。为了合作,为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人类不得不接受垄断。但是,当时机成熟、技术条件具备了之后,人类就会毫不犹豫地打破垄断、摆脱束缚、重新追求自由的生活。
如果问异化是否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经的一个环节?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垄合社会比竞冲社会好,所以垄合社会一定会代替竞冲社会,成为社会进化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因此而异化;又因为竞合社会比垄合社会好,所以竞合社会一定会代替垄合社会,人类一定会解放。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五、 自由角度的社会进化
自由角度的社会进化是从异化与解放的角度所见到人类社会的进化。从异化与解放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自由、到异化失去自由、再到解放重获自由的过程。
(一) 竞冲社会——绝对自由的社会
竞冲社会是人类被异化之前的社会。竞冲社会是没有任何约束的社会,因而是绝对自由的社会。
(二) 垄合社会——没有自由的社会
垄合社会是人类被异化的社会。在垄合社会,人类为了合作、为了秩序,不得不牺牲自身的自由。要想得到就必须付出,人类就是用个人的自由换取了最初的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合作,所以垄合社会是没有自由的社会。在垄合社会中,人们被垄断关系所束缚、听命于他人的指挥、服从他人的领导、接受他人的控制、甘心情愿地做他人的工具,所以垄合社会是人类被异化的社会。
(三) 竞合社会——真正自由的社会
竞合社会是人类获得解放的社会。竞合社会使得人类摆脱了垄断关系的束缚,从异化状态下被解放了出来。
前面我们讲过,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竞合社会的到来使得人类在保有秩序的基础上又重新找回了自由,这样人类就既拥有了秩序又拥有了自由,在合作的基础上又做到了竞争,从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所以竞合社会是真正自由的社会。
竞合社会是人类获得解放的社会,但是人类的社会解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半竞合社会、全竞合社会、超竞合社会是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代表了社会解放的不同程度。半竞合社会是泛个人获得解放的社会;全竞合社会是纯个人获得解放的社会;超竞合社会是超个人获得解放的社会。在不同程度解放的社会中,个人的不同人格、人性在社会中获得释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因素。
六、 社会进化的“曲折历程”
从异化与解放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先异化再解放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进化是一条曲线。人类社会的进化真的是一条曲线吗?异化应该说是一种退化,既然是退化,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还能够称为是进化吗?单就垄断与竞争的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进化的确是走了弯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是一条曲线。但是垄断与竞争只与自我有关,自我是不完整的人格,是人类完整人格的一半,人类的完整人格还有另一半就是他人人格,异化和解放都只针对自我人格而言,而与他人人格无关,所以不能够反映事情的全貌。他人人格和冲突与合作有关,人类社会异化的目的是合作,人类是为了变冲突为合作才异化的。虽然垄断不好,但是垄合比竞冲好,垄合社会比竞冲社会好,所以垄合相对于竞冲来讲是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异化相对于异化之前的社会来讲是进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从自我与他人的双重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一条直线,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是不断进化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倒退现象。
第十六章 人类技术与生产的发展变化
前面两章我们讲的都是社会自身的发展变化,接下来的两章我们将要讲的是社会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包括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个社关系的发展变化。
对于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的研究,我们主要是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的角度进行的。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的角度看,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就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人类技术的发展变化和内容上的人类生产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转移
一、 采猎技术时代——采猎社会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首先掌握了采集和渔猎技术,此时采集和渔猎技术在人类的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这一时期称为采猎技术时代。
在采猎技术时代,人类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采集和渔猎,人们依靠采集野外植物和捕捉野生动物维持生活,采集和渔猎在当时的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这一社会历史阶段称为采猎产业社会,简称采猎社会。现代社会中虽然也有采猎产业,但是就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了。
采猎技术时代、采猎产业社会经历了从人类社会产生一直到农业文明开始的漫长时期。采猎社会所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二、 农业技术时代——农业社会
从原始社会结束到十八世纪晚期工业革命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农业技术一直在人类的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这一时期称为农业技术时代。在农业技术时代,农业在当时的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此时的社会称为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三、 工业技术时代——工业社会
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几次技术革命的先后爆发,工业技术逐渐在人类的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技术时代。在工业技术时代,工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工业技术时代的社会就称为工业社会。
四、 物质工业技术时代——物质工业社会
人类的工业技术首先可以分为物质工业技术和信息工业技术。信息工业技术简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象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贮、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刘昭东 宋振峰:《信息与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21页)“信息技术古已有之,作为新兴高技术之先导和主要基础的信息技术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黄天授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102页)信息技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中心,信息技术的兴起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结果。物质工业技术是相对于信息工业技术而言的,包括了信息工业技术以外的一切工业技术。
宇宙中的存在分为物质与精神两大部分,对应物质与精神,人类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物质工业技术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替代和扩展,信息工业技术是对人类脑力劳动的替代和扩展。“以电于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革命,本质在于对人类智能劳动的替代和扩大,与以蒸汽机为中心的动力革命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替代和扩大截然不同。”(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467页)物质工业技术对应的是有形的物质世界,可称物质技术;信息工业技术对应的是无形的精神世界,可称精神技术。
物质工业技术在人类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称为物质工业技术时代。物质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称为物质产业社会。物质工业技术时代和物质工业社会从工业革命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当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处于这一阶段。或许还有极少数国家仍然处于农业社会阶段或者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一些信息产业相对发达的先进国家则处于了从物质工业社会向信息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物质工业社会所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
五、 信息工业技术时代——信息工业社会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在少数发达国家悄然兴起,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信息技术在人类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称为信息工业技术时代,简称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称为信息产业社会,简称信息社会。
虽然现在有一些先进国家的信息产业已经十分发达,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形式还没有能够在这些国家的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领域和舆论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这些国家还不能够称为是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社会,而只能够说是处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阶段。任何一种产业从萌芽到占据主导地位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当今世界的信息产业仍然处在成长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六、 智能工业技术时代——智能工业社会
信息技术之后的下一代技术是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智能工业技术的简称。智能技术是从信息技术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包含智能技术,狭义的信息技术不包含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把狭义的信息技术称为传统信息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包括了传统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两部分。智能技术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是感性技术,智能技术是理性技术。
智能技术在人类技术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称为智能工业技术时代,简称智能时代。智能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称为智能产业社会,简称智能社会。智能社会是未来的社会,距离现在还十分遥远。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社会进化
一、 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简单地讲就是技术决定社会、技术进步决定社会进化。有学者认为:“任何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可能形式”(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9页),“人际交往的技术手段往往限制了可能采用的制度形式”(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242页)
对于技术决定论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诠释,下面我们就从关系、内容、要素三个不同角度来进一步解释什么是技术决定论。
(一) 关系角度的技术决定论
从宇宙的三大关系的角度来看,技术对应天人关系,社会对应社会关系,技术决定论就是天人关系决定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社会有两大类问题,其一是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其二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简称人自关系),这两大类问题又有相互关系问题,情况十分复杂。事情往往是在处理内部关系问题时受人自关系的制约,在处理人自关系问题时受内部关系的制约。从整体上说,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从根本上说,人自关系问题重于内部关系问题,因为自然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人自关系从整体上制约着、影响着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北京大学哲学系:《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1页)
(二) 内容角度的技术决定论
技术与生产都对应天人关系,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的形式是技术,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的内容是生产,技术是形式,生产是内容,一定的形式总与一定的内容相对应,因此,技术决定论也就是生产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是技术进步决定社会进化,生产决定论是产业转移决定社会进化,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两种说法是一回事。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按照我的理解实际上就是生产决定论,也就是技术决定论。生产力对应技术和生产,生产关系对应社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技术决定社会关系,也就是技术决定社会。
(三) 要素角度的技术决定论
前面我们讲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分别是需要、竞合和技术,在这三个要素之中,哪一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呢?就是技术。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其实是从要素角度所讲的技术决定论。
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需要和竞合都是现成的,而技术是需要人类自己慢慢、一点一点努力发展出来的。需要是人类天生就有的,一开始就存在的,只是有一个显性隐性的问题,不到时候不会出现,不出现不代表不存在,最重要的是需要的出现是不需要人类努力的,比如吃饱喝足之后人就会没事儿找事儿。竞争与合作作为方法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只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支持才能够实施,并非想不到而是做不到,比如人类现今就被迫实行间接民主制度。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靠人类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懈的科学探索才能够做到,技术进步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技术进步的历史,人类漫长的技术发展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左右着社会前进的快慢,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带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近些年来,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日新月异。综上所述可知,在三要素中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四) 技术决定论的两个方面
技术决定论是技术决定社会,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对社会的支持,一定的技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使得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的实行具有了可行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是技术对社会的要求,一定的技术需要一定的社会制度的保障才能够顺利发展,使得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的实行具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技术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物质生活资料成为‘瓶颈需求’的社会中,技术的变迁或进步,便是直接推动社会结构变迁的力量。技术的进步导致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提高,亦即导致对物质资料需求的满足状况的改善,从而导致了‘瓶颈需求’状况的变化和中心领域对其他领域限制作用的弱化乃至于‘瓶颈需求’和中心领域的转移。在社会秩序成为‘瓶颈需求’的社会时代中,技术的变迁或进步虽然并不直接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但却构成了社会结构变迁的前提性条件。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本身使一种新的制度的采取具有了必要性,如大机器生产这种技术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小作坊或小工场的大工厂制度;另一则是技术的进步使得某些特别的制度形式在技术上有了可能”(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242页)
二、 采猎社会——竞冲社会
采猎社会是与竞冲社会相匹配、相适应的。一方面,采集渔猎不要求合作。采集渔猎的机动性、流动性、灵活性很强,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采猎并不要求一定要有稳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环境。采猎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社会规则的保护就可以进行,采集渔猎是一次性的对大自然的直接索取,受冲突的影响很小,所以采猎并不要求合作关系。甚至可以说,采猎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冲突。另一方面,采集渔猎要求竞争。竞冲社会实际上是非常适合于采猎活动的进行的,采集渔猎需要的正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社会环境。
三、 农业社会——垄合社会
农业社会是与垄合社会相匹配、相适应的。在必要性方面,农业生产要求合作而不要求竞争;在可能性方面,农业生产为垄合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首先,农业生产要求合作。农业生产要求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全,相比采集渔猎,农业生产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否则农业生产的成果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固定的场所和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土地是不可迁移的,动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农业生产在战乱中是无法进行的,即便掌握了农业技术,但是如果兵荒马乱、战火连年的话,也不免会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所以农业生产非常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合作。另外,农业生产实现了剩余,剩余产品作为私有财产是需要保护的,私有财产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社会安全、社会秩序有了现实的需要。还有就是,农业生产需要一些大型的水利设施之类的公共产品,也必须由社会合作来提供。“K.A.wittfogel认为,建造和维护大型的灌溉系统的实际需要,助长了高度中央化和独裁主义的政府的产生和维持。”(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99页)综上所述可知,农业生产是需要合作的。
其次,农业生产不要求竞争。农业生产是自给自足的生产,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交换,不需要发达的市场。农业产品的品种单调重复、各地的产品都差不太多,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生产者自己生产的,在上交完国家之后就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只有极少数自己无法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需要靠交换获得,所以没有太多市场竞争也无所谓。“传统农业(即非工业化的农业)与自然经济有着内在联系。依赖固定而有限的土地,产出相同和有限的产品,这种物质生产状况既产生不了商品交换的必要,也提供不了商品交换的可能,因而农业社会只能是自然经济。”(张宇 辛向阳 徐恕 等:《转轨的中国——改变我们社会的十大方面》,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45页)
在可能性方面,农业提供了垄合所需的物质基础。采猎生产的效率低下,养不起闲人,所以在竞冲社会不存在非生产性人口,不存在统治阶级,每个人都必须为生存而努力生产,即便如此人类还依然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相比采猎生产,农业生产的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标志就是实现了剩余,剩余产品使得社会能够供养一批人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其他活动,比如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农业社会因此而具备了建立最初的国家所需的物质条件。还有就是,“农业使人类能从游牧、狩猎、采集作物等流动性状态过渡到定居状态,这就为形成一些大的社会单位提供了可能性。”(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95页)“农业(在其低级阶段)所要求的人群或个人之间的协作,比之游牧等,也更有利于人群的集中,为村落、城市乃至国家的兴起开辟了道路。”(同上)
四、 工业社会——竞合社会
工业社会是与竞合社会相匹配、相适应的,因为工业生产既要求竞争也要求合作。
工业生产要求竞争。工业生产要求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求广大的市场来销售产品,要求精细的社会分工,要求自由贸易、自由买卖,所以工业生产要求竞争。工业产品大多数都是个人产品,而且数量巨大、品种丰富,不是生产者自己可以消费的,所以需要大规模的市场交换。“工业技术的特点是由于机器的使用,劳动分工可能突破农业技术的限制而朝越来越深入的方向发展,而分工的高度发展使得市场交换亦可能高度发展。一旦工业技术成为主导性的,则市场交换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亦可能成为主导性的,因此,市场经济存在的技术条件就是工业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成分。一般而言,可以说工业生产即是市场经济存在的技术条件。”(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262页)
反过来讲,垄断不适合工业生产。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尽管在技术层面上做到了工业化生产,可是结果却是工业产品品种单调、品质粗糙、数量奇缺,工业经济不免沦为短缺、粗放、低效的经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既不要求有一种强大的社会势力,也柜绝给这种势力的产生提供条件。工业生产是一种复杂并且日益复杂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使整个经济运动充满动感和变化;这种客观环境所造就的人,注定是自立的、主动的、排斥一切固定的,强加的权威的禁锢。”(张宇 辛向阳 徐恕 等:《转轨的中国——改变我们社会的十大方面》,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46页)
计划经济不适应工业社会的要求,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计划经济的国家都是在工业生产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建立成功。这是因为,落后的农业国对于竞争的要求不强烈,而对于社会安定和立即改变现状的要求更加强烈,所以擅长立竿见影的计划经济制度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也就证明了,制度的实施需要技术的配合,一定的制度只有在相应的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够实现。
工业生产也要求合作。工业生产所要求的竞争是合作的竞争而非冲突的竞争,是有序的竞争而非无序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而非恶性的竞争,是市场竞争而非武装冲突。所以不难想象,如果社会陷入无政府的动乱状态,工业生产又如何能够正常进行呢。
五、 物质工业社会——半竞合社会
在可能性方面,物质工业技术为半竞合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包括传媒技术、交通运输技术在内的传统工业技术为市场竞争、人员往来、民主政治、舆论交流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为半竞合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如现代民主制度以交通通讯技术的一定发展为前提,没有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在一个大国内实行民主制是不可想象的。”(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242页)
在局限性方面,物质工业技术对于竞合社会具有一定的限制,限制其只能够是半竞合社会。传统工业技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物质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的组织合作才能够完成,传统工业在要求竞争的同时还要求组织合作。现代大工业分工越来越细致、工序越来越繁杂,某一项产品往往需要许多人的协作才能够完成,比如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从棉花的种植,到纺纱织布,到设计印染,到剪裁缝制、到包装运输、到售后服务,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而一个大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可能多达几万到十几万人。多人之间的协作关系需要稳定的社会关系的支撑,传统工业生产所需的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就是依靠组织的帮助实现的。为什么要强调是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呢?因为如果有了信息技术,人们就可以不再需要组织合作而直接进行社会合作,即不依靠垄合而依靠竞合了。在信息社会,人们都是以个人的形式参与社会竞合,而在工业社会则做不到这一点。“农业和信息社会是分散的社会,农民在任何适宜的土地上都可以耕种,今天用一部电话机和一台打字机就可以做信息生意。工业社会就不是这样。所有的工人都必须到一个地方——到集中化的工厂去。但是美国工业的衰退和新的信息经济的兴起,减轻了集中化的压力,我们开始走向非集中化。”([美]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1984年2月第1版,第97页)
传统物质工业一方面提供了社会竞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局部组织的帮助才能够进行,所以物质工业社会所要求和对应的社会形式是半竞合社会。
关于物质工业技术的局限性,代议制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传统的通讯传播技术对于间接民主来讲够用了,但是对于直接民主来讲则不够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一个绝对的理由在于,近代民族国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水平以及交通通讯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使直接民主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376页)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一个特例,古希腊的直接民主之所以能够实现的原因在于,只有自由民才享有民主权力,奴隶并不享有民主权力,因此直接民主所覆盖的人数很少,而且古代社会的政治事务也相对简单,所以才能够实现直接民主。“但时至今日,许多人认为,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些理由远不再是那样充足的了。他们相信,由民意代表(政治精英)垄断决策权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公民广泛参与的参与制民主时代正在到来。”(同上,第383页)
六、 信息工业社会——全竞合社会
在可能性方面,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的个人化,提供了个人直接参与社会竞争的可能,使得人们之间的社会合作不再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就可以实现。在经济上,信息化能够促成个人化的经济、直接经济;在政治上,信息化使得直接民主成为可能;在舆论领域,互联网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个人化舆论的新时代。所以信息工业社会是与全竞合社会相匹配的、相适应的社会。
在必要性方面,文化产业、精神生产要求个人竞争。文化产品、精神产品都是信息产品,信息、知识、文化、精神产品的高效生产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灵感和想象力,只有全竞合才能够将个人的这些能力发挥到极致,互联网对于个人潜能的释放就是最好的证明。相比之下,半竞合并不能够充分展现每个人的才能,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多数人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半竞合不适合于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生产的原因在于,资金相对于个人具有竞争优势,个人才能会受到资金的制约,想出名就必须有人捧、有人投资,资金的短缺会限制人才崭露头角,没有金钱的支持才华就会被埋没。
七、 智能工业社会——超竞合社会
智能工业社会对应超竞合社会。在必要性方面,理性产品的高效生产要求超个人水平的竞合。真理在逻辑规则之下才能够得到证明,而不可能通过武力的强加或者投票的竞争来产生。只有按照科学逻辑规则进行竞争,理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弘扬,否则根本就没人理你,当权者不会理你,传统观念势力强大也不会轻易地接受先进思想。
在可能性方面,智能技术提供了超竞合、理性竞争的可能性。思想竞争要求有相应的智能技术的支持,复杂的逻辑推理不是简单的数据处理所能够办到的,现有的信息技术还很初级,只有智能技术才能够让思想竞争成为现实。
第十七章 社会价值与功能的发展变化
对于个社关系的发展变化的研究,我们主要是从社会对个人的功用的角度进行的。从社会对个人的功用的角度看,个社关系的发展变化就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社会价值的发展变化和内容上的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社会价值的发展变化
前面我们讲了社会进化的不同程度,不同进化程度的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
一、 社会进化的三大级别的价值
根据社会价值的基本类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社会进化的三大级别的价值。竞冲社会的价值是公平不秩序。竞冲社会只有竞争、没有合作,所以只有公平、没有秩序。物竞天择的社会虽然野蛮残酷,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垄合社会的价值是秩序不公平。垄合社会只有合作、没有竞争,所以只有秩序、没有公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很不好、没有自由、平等,但是至少具备了最起码的秩序。竞合社会的价值是公平且秩序。竞合社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所以既有公平、又有秩序,是三大级别社会中最好的社会。
二、 竞合社会的三个级别的价值
前面我们讲过,竞争有三种不同的程度,分别是泛个人的竞争、纯个人的竞争和超个人的竞争。根据社会和谐原理可知竞争就等于公平,所以公平的程度也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泛个人的公平、纯个人的公平和超个人的公平。相应的,公平且秩序价值也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泛个人公平的秩序、纯个人公平的秩序和超个人公平的秩序。
达到泛个人公平的秩序,我们称之为自由;达到纯个人公平的秩序,我们称之为平等;达到超个人公平的秩序,我们称之为公正。竞合社会的三个级别就分别对应了公平且秩序价值的三个级别——自由、平等和公正,竞合社会的三个级别就分别是自由的社会、平等的社会和公正的社会。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
(一) 半竞合社会——自由的社会
自由的概念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单纯的公平、不秩序的公平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秩序的自由,也就是公平且秩序,自由就是给公平且秩序价值另外所起的一个名字,或者说自由的真正涵义就是公平且秩序。
自由是社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就是社会相对于个人的价值,从属于个社关系。换一个角度,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自由就是竞合。冲突的竞争不是真正的自由,合作的竞争才是真正的自由,竞冲是绝对自由,竞合是真正的自由。垄断是自由的对立面,是对自由的限制。任何关系的形式都是价值,竞合是社会关系的形式,从价值角度看竞合,竞合就是竞合价值。
半竞合社会是自由的社会。半竞合社会的价值是泛个人公平的秩序,泛个人公平的秩序实现了泛个人水平的公平,所以是最基本的、最低水平的自由。半竞合也是竞合,是最低水平的竞合,半竞合社会达到了最低水平竞合、实现了最起码的自由,所以是自由的社会。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政治自由”、“贸易自由”、“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并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自由社会。
(二) 全竞合社会——平等的社会
纯个人公平的秩序就是平等,平等是给纯个人公平的秩序另外所起的一个名字。从社会关系形式的角度讲,平等就是全竞合。
平等的传统概念是人们在社会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李士坤:《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18页)权利从属于地位。因为全竞合社会能够实现所有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同,所以全竞合社会是平等的社会。全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全扁平结构,当社会结构完全扁平的时候,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就没有了层级的差别,就都是平级的,所以全竞合社会中人们的地位都平等。
反过来我们看什么是不平等?垄合、半竞合都是不平等的。社会中的不平等是垄合社会造成的,更具体讲是科层结构中的层造成的。垄合社会的结构是科层结构,科层中的层造成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有高有低,因而是不平等的根源。科层中的层就是所谓的阶级、等级、阶层;或曰阶级、等级、阶层的本质就是科层中的层。科层制度中的层的制度就是等级制度。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平等与不平等,在科层结构中,纵向的关系是等级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横向的关系是平级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我们前面讲过,纵向的关系都是垄断的关系,横向的关系都是竞争的关系,所以,要实现平等就必须消除垄断、进行竞争。
全竞合社会因为是达到了纯个人公平秩序的社会,是实现了在社会结构中人人地位都相同的社会,所以是平等的社会。
所谓的阶级社会就是存在科层结构的社会,就是存在垄断的社会,所以要消灭阶级、实现无阶级的社会,就要消灭社会中的垄断。全竞合社会是真正消灭了阶级的社会。
(三) 超竞合社会——公正的社会
超个人公平的秩序就是公正,公正是给超个人公平的秩序另外所起的一个名字。从社会关系形式的角度讲,公正就是超竞合。
超个人公平的秩序能够实现真正的正义,是达到了真正正义水平的公平且秩序,所以叫做公正。超竞合就是思想竞合,思想竞合可以实现真正的正义。相比之下,公平不秩序、秩序不公平、自由和平等都做不到真正的正义,所以都没有达到公正的程度。
超竞合社会是达到了超个人公平的秩序的社会,实现了真正的正义,所以是公正的社会。
第二节 社会价值体系
社会的各种价值并非是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构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就被称为社会价值体系。
一、 社会基本价值——社会阴阳两极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是指向个人的,对个人的最基本划分是自我与他人,公平与秩序就分别是针对自我与他人的社会价值。公平是单纯自我的价值,与他人无关。公平价值就是竞争价值,无论合作与否,无论是竞合还是竞冲,只要竞争就公平。反之,不竞争、垄断就不公平。秩序是单纯他人的价值,与自我无关。秩序价值就是合作价值,无论竞争与否,无论是垄合还是竞合,只要合作就秩序。反之,不合作、冲突就不秩序,就混乱。
自我与他人是社会的本原、社会的阴阳,因此公平与秩序是社会阴阳两级的价值。社会的本原、社会的阴阳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的根本,所以社会阴阳两极的价值是社会的基本价值。
二、 社会表现价值——社会四象的价值
社会阴阳两极的价值各自只能够反映社会两极之中其中一极的情况,不能够反映社会的全面情况,能够反映社会全面情况的价值是社会的四象价值。社会四象价值就是社会阴阳两极价值相互交叉组合出来的四种价值,分别是不公平不秩序、公平不秩序、秩序不公平、公平且秩序。社会四象价值是社会实际表现出来的价值,所以是社会的表现价值。
不公平不秩序价值就是垄冲价值,不公平不秩序价值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公平不秩序价值就是竞冲价值,公平而不秩序的价值就只有单纯公平的价值;秩序不公平价值就是垄合价值,秩序而不公平的价值就只有单纯秩序的价值;公平且秩序价值就是竞合价值,既公平又秩序才是社会存在的真正价值,才是社会价值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 社会发展价值——社会不同进化程度的价值
社会不同进化程度的价值是社会的发展价值。社会阴阳两极的价值是社会的本原价值,社会不同进化程度的价值都是从社会本原价值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价值,所以是社会的发展价值。
具体来讲,社会发展价值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公平不秩序、秩序不公平、自由、平等和公正。社会发展价值的五个层次就分别对应了社会进化的五大级别——竞冲社会、垄合社会、半竞合社会、全竞合社会、超竞合社会。社会进化的五大级别的价值都是从社会的本原价值——公平与秩序发展出来的,是公平与秩序价值的不同组合变化以及不同的程度,所以是社会发展价值。
四、 社会领域价值——社会机体不同部分的价值
我们前面讲过,社会是有机体,社会机体由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价值分别是效率、民主、正义。社会机体的三个组成部分也称社会的三大领域,所以效率、民主、正义就称为社会领域价值。
社会不同领域的价值和社会不同进化程度的价值相互交叉就构成了涵盖空间性与时间性、结构性与变化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见表17-1)。
表17-1 社会不同领域的不同进化程度的价值
竞冲社会
垄合社会
半竞合社会
全竞合社会
超竞合社会
公平不秩序
秩序不公平
自由
平等
公正
效率
生存效率
安全效率
物质效率
感性效率
理性效率
民主
绝对自由
专制
金钱民主
全民民主
科学民主
正义
生存正义
安全正义
金钱正义
感性正义
真正的正义
五、 社会综合价值——社会总价值
某一事物的根本价值也称该事物的总价值。根本是不同中的相同,根本价值是各种价值中最相同的部分,能够概括所有的价值,所以称为总价值。总价值也称综合价值。因为社会的根本价值是善,所以善就是社会的总价值、社会的综合价值。
前面我们讲了社会的许多种价值,用什么价值能够概括所有这些价值呢?就是善。善概括了公平、秩序、自由、平等、民主、效率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时期、各个层次的价值,善是对社会中各种价值的总称,社会中的各种价值都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好,而社会关系的好就是善,所以善是社会的总价值。
六、 宇宙的价值体系
宇宙包含了三大实体——社会、自然和个人,我们已经讲了三大实体其中之一的社会的总价值,接下来我们要讲其余两大实体的总价值——自然的总价值和个人的总价值。社会的总价值是善,与善同等级别的价值还有两个,就是真和美,真是个人的总价值,美是自然的总价值。
(一) 自然的总价值——美
自然的总价值是美。羊大为美,美就体现了自然对于人的价值。
广义的自然包括了整个宇宙,即包括了社会和个人在内,所以社会和个人也可以是美的,但是这种美是作为自然的美,而不是作为区别于自然的社会和个人的美。
(二) 个人的总价值——真
我们前面讲过,个人包括了泛个人、纯个人和超个人三个层次。泛个人包括了个人的身外之物,个人的身外之物实际上并不属于个人,所以不在个人的价值之列,其价值可以首先从个人的价值中剔除,个人价值的范围缩小至纯个人。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总是要有主客体的,而个人的价值不可能再相对于个人之外的东西,个人之外的东西都是个人的客体,因此个人本身就必然既包括了个人价值的主体又包括了个人价值的客体。纯个人包括了肉体与灵魂(超个人)两部分,相对于肉体,灵魂更能够真正代表一个人,更是真正的这个人,而肉体只是一个躯壳、一种载体,所以相对而言,人的灵魂是主体,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客体,因此个人的价值的真正含义就是人的肉体相对于人的灵魂的价值。
个人的价值是真,人的肉体相对于人的灵魂的价值是真。人的肉体是感性的,感性的价值是真,所以人的肉体的价值是真,所以个人的价值是真。
为什么感性的价值是真呢?因为人类是通过感觉感知外部世界的,而真是人类感觉的价值而非外界事物的价值。外界事物、实际的世界是无所谓真实不真实的,因为外界事物永远都是真的,是不依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改变。所以,所谓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只是人的感觉的问题,只有我们的感觉、认识有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真指的是人的感觉与客观世界相符合,而非客观世界本身的真,所以真的价值只是人的认知、人的感觉的价值。真其实指的是真实的感受,人们最能够感觉、体会到真的时刻就是人最有感觉的时刻,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感觉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生苦短、生活艰辛……都是最真实的感受。所以,真是我们的感觉的价值而非外界对象的价值,是我们的感觉相对于我们的灵魂的价值。
真是感觉的价值,是一个人最先能够感触到的价值,所以真对于人来讲是居于善和美之前的更为基础的价值,所以在真、善、美三种价值中排名第一。
(三) 宇宙价值体系
自然的总价值是美,个人的总价值是真,社会的总价值是善,真、善、美涵盖了宇宙中的所有价值,是宇宙中三种最基本的价值。自然、个人、社会是宇宙的三大实体,宇宙的三大实体各自的价值——真、善、美就构成了宇宙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 宇宙的总价值——好
宇宙包括了世间万物,万物的根本价值是好,根本价值就是总价值,所以宇宙的根本价值、宇宙的总价值就是好。用什么价值来概括真、善、美三种价值呢?就是好。好可以概括宇宙中的所有价值,宇宙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的价值都是好,好是宇宙中各种价值的总称,所以宇宙的总价值是好。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
一定的形式总与一定的内容相对应,社会的哲学价值是社会的形式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内容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即社会的功能。前面我们讲了社会价值体系,社会的各种哲学价值到底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不同哲学价值的社会对于人类来讲具有怎样的实际功能呢?本节我们就来讲社会的使用价值——社会的功能及其变化。
前面我们讲了社会的功能以及社会的进化。社会的间接功能是交换,社会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的需要。一定进化程度的社会具有一定的交换,一定的交换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率,一定的效率与一定的生产相配合,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的需要。这样,社会的进化就与人类需要的满足具有了对应关系。
一、 人类需要的体系
社会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说明社会的最终功能,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人类的需要。
人类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我们前面讲了“独乐乐”和“众乐乐”需要的分类。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也是一种分类,比如经济需要是直接需要,相对而言的政治需要和舆论需要则是间接需要,再比如生产需要是直接需要,相对而言的交换需要则是间接需要。此外还有目的性需要和手段性需要、个性化需要与大众化需要等分类。
人类需要的多种分类相互交织就形成了人类需要的多维体系。在这里,我们只讲与社会价值密切相关的两种最主要的人类需要的分类。
(一) 程度性需要
根据对于人的重要程度的不同,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缺乏型需要和非缺乏型需要。缺乏型需要在没有满足前会有负面的反应,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对人有不利的影响,满足之后负面反应就会消失。比如饮食的需要,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会饿,吃饱了之后就不饿了,如果得不到饮食人就会死亡。非缺乏型需要在满足之后会有快感、正面的反应,但是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也不会怎么样。比如品尝美味儿的需要,美妙的味道会让人有愉悦感。
缺乏型需要又分为内部缺乏型需要和外部缺乏型需要。内部缺乏型需要是来自于人体内部的缺乏型需要,比如饮食和睡眠的需要。外部缺乏型需要是防范外来威胁的需要,比如安全的需要。外部缺乏型需要在没有满足之前人会恐惧、害怕,在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安下心来。
内部缺乏型需要、外部缺乏型需要和非缺乏型需要通俗地讲就是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享受需要。
(二) 层次性需要
人的层次性需要首先分为两大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又可分为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物质需要、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是按照宇宙物质层级来划分的,所以称为人的层次性需要。
我们举例来看人的不同层次的程度性需要:神志清醒是人的精神上的生存需要;情绪稳定是人的精神上的安全需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朝闻道,夕死可矣”,解开了一道难题之后的愉悦感,对真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些都是人在精神上的享受需要。
二、 竞冲社会——生存需要满足的社会
以原始社会为代表的竞冲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原始社会的产业以采猎为主,采猎提供了人类满足需要的最基本手段。
采猎所获得的产品虽然数量不足、品质不佳,但是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类这一物种能够生存繁衍至今而没有灭绝,就是人类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证据。原始社会能够实现人类的繁衍生息,使得人类这一物种得以延续、不被生存竞争所淘汰,这就是人类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含义。
采猎所得到的产品,都是大自然所直接赐予的,都是大自然中现有的东西,品种单调、品质不佳、数量有限且供应不稳定,所以不能够满足人类除生存需要以外其他更高级的需要。
三、 垄合社会——安全需要满足的社会
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为代表的垄合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分为物质安全需要和非物质安全需要两种。物质安全需要主要是指物质产品的稳定供应;非物质安全需要主要是指对社会秩序、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垄合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与采猎产业相比,能够提供物质产品的稳定供应,使得人类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从而满足了人类的物质安全需要。“当农牧业的形成与发展取代了采集渔猎而成为人们主要的生存方式时,人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已能获得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方宇军著:《从中国到世界:文明社会的深层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9页)。“农业生产由于其中相当比例的条件是由人控制的,因而生产生活资料的数量的稳定性也极大地增加,采集和渔猎活动中那种偶然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249页)“由于种植农业生产相对于采集农业的稳定和高产,这种以种植农业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创造了大量的剩余。”(赵儒煜等著:《产业革命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第43页)
能够提供物质产品的稳定供应,满足人类的物质安全需要,这是农业带给人类的直接益处,另一方面,农业带给人类的间接益处是非物质安全需要的满足。农业社会的剩余产品支付得起建立国家所需的成本,有了国家就有了政府、军队、法庭、法律……,社会不再是无法无天的无政府状态。对内,国家机器维护了社会秩序,提供了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保障;对外,国家的军队可以保护人民不受外敌的侵略。农业社会有了剩余产品,有能力养活非生产性人口,有能力建立国家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抵御外来侵略,从而满足了人类的非物质安全需要。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农业社会对应垄合社会,从原始社会的竞冲到农业社会的垄合,社会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社会关系从冲突变成了合作、从非秩序变成了秩序,冲突、非秩序就意味着不安全,合作、秩序就意味着安全。
我们再反过来看,农业社会所支撑建立起来的国家提供给了人们非物质方面的安全,而这种非物质方面的安全——社会秩序的安全也正是农业生产、物质安全所必需的。我们前面讲过,农业技术需要安全,进而需要垄合,否则就无法进行生产。由此可见,农业与垄合、农业技术与垄合社会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安全,农业是物质安全,垄合是非物质安全。
垄合社会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安全需要,但是却不能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对社会安全需要满足状态的描述而已,农业生产只能够做到温饱,谈不上享受,只有进入了工业时代、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享受需要才有能够得到满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业生产的产品在数量上相对于采猎生产有了提高,但是农业产品在品质上却没有显著提高。农业产品大多数都还是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工业的深加工,所以品种单调、质地粗糙,对于人类的消费来讲是不够舒适的。农业产品仍然都是大自然所直接赐予的、大自然中现成的东西,而不是特别针对人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不能够很好地针对人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细的、深层的、个性化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复杂多样,自然的产品不可能正好与人类的需要完全吻合,人类的各种需要不可能完全靠自然的产品来满足,比如农业社会就没有家用电器这类人造的东西,又怎么谈得上享受。农业技术不是在改造自然,而只是在消极顺应自然,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靠天吃饭,所以农业生产只能够满足人类的温饱需要,而不能够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
四、 竞合社会——享受需要满足的社会
竞合社会是工业社会,工业生产能够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
首先,工业产品数量巨大。工业生产不受季节、土地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能够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所以能够生产出大量的产品,甚至于经常会生产过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6页)
其次,工业产品品种丰富。工业社会的店铺里面,商品玲琅满目、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生产厂家挖空心思不断推出新产品,消费者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多样的产品具有多样的功能,可以满足人类的多种不同需要。
再次,工业产品品质优秀。工业产品大多数都是经过深加工的产品,而不再是以往的初级产品。工业产品做工精细、包装精美,人性化的设计对人类的需要体贴入微。
因为工业社会的产品数量大、品种多、质量好,所以能够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
五、 半竞合社会——物质享受需要满足的社会
半竞合社会是物质工业社会,物质工业能够生产出大量高品质的物质产品,所以能够满足了人类的物质享受需要。传统物质工业主要包括钢铁、机械、采矿、加工制造等行业,物质工业能够做到物质产品的大数量、多品种、高品质,所以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物质生活的需要。
有人会问,物质工业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享受需要,现在不就是物质工业社会吗,为什么我的物质享受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物质享受需要的满足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满足,物质享受需要得到满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为中产阶级。对个人而言,成为中产阶级是一个人的物质享受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标志;对社会而言,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整个社会实现物质享受需要满足的标志。一进入到半竞合社会,人们的物质享受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吗?当然不是,还要看社会发展水平。前面我们在讲半竞合社会的社会结构时讲到,半竞合社会有初期、成熟期、晚期三个阶段,社会结构变成纺锤形结构,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半竞合社会的成熟,也就是进入到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时候才是全社会实现物质享受需要满足的时候,此时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的物质享受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半竞合社会虽然能够人类的物质享受需要,但是却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享受需要,因为物质产品不能满足人类对于精神产品的需要。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是半竞合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在物质富足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精神颓废、道德沦丧、失落迷茫、堕落沉沦、纸醉金迷、、及时行乐低级趣味、追求刺激、胸无大志、人情冷漠……。“从文化特点来看,第二次浪潮的乐观主义遭到了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痛击。悲观主义成了一时的风尚。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能认为是个进步的社会,社会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衡量社会的标准。”(张慧著:《社会分期标准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122页)
精神空虚反过来也证明了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人类需要满足的一个特点就是,低级的需要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高级的需要是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高级需要的出现就证明了低级需要已经得到了相对的满足。所以,精神空虚同时也是物质享受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标志和证明。
六、 全竞合社会——感性享受需要满足的社会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行业。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类精神享受需要的产品。文化与精神对应,文化产业对应精神生产。文化产品是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的,文化产品即所谓的精神产品、精神食粮。文化产业可以分为感性文化产业和理性文化产业,即文艺产业和科研产业。文化产品也分为感性文化产品和理性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文化产业是目的角度的精神产业;信息产业是手段角度的精神产业。目的角度的产业与手段角度的产业是交叉的关系。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对物质工业和农业等传统行业的改造,而且信息技术在刚刚兴起的时候的确也是更多地被应用于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另一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物质的信息产品,但是却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载体。
全竞合社会的主导产业是感性文化产业,感性文化产业能够做到感性文化产品的大数量、多品种和高品质,从而满足人类的感性享受需要。全竞合社会是感性文化产业繁荣的时代,电影、音乐、文学、艺术、体育、旅游、美食、动画、游戏等各种感性文化产业逐渐繁荣壮大,带给人们审美、快乐、休闲、放松、娱乐、感动、刺激、猎奇、幻想等各种感性享受体验,从而很好地满足了人类的感性享受需要。当今世界的文化产业的成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文化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有感于一部电影或者一场体育比赛所能够创造出的巨大价值,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已经成为了富人俱乐部中的重要成员,这一切都表明了全竞合社会距离我们似乎并不太遥远。
全竞合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感性享受需要,但是却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理性享受需要,感性文化产业主要出产的是感性文化产品,出产的理性文化产品并不丰富,所以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理性享受需要。
七、 超竞合社会——理性享受需要满足的社会
超竞合社会的主导产业是理性文化产业。理性文化产业的繁荣能够做到理性文化产品的大数量、多品种和高品质,从而满足人类的理性享受需要。具体来讲,超竞合社会的主要生产活动就是科学研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八、 社会功能的变化规律
(一) 人类需要的满足特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一般来说,各层次的需要象阶梯一样排列,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我们把人类需要的这种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向高级需要转移的特性称为人类需要的“瓶颈转移”特性,把在每一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需要称为“瓶颈”需要。
管子曰:“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这句话就是对人类需要“瓶颈转移”特性的最好印证。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吃饱喝足、该干的事都干完了之后人就会觉得闲极无聊、精神空虚,这就是在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条件下精神需要上升为人的主要需要时的状况。而当一个人生了病,处于病痛之中的时候,其他的所有事情就都一下子变得不重要了、顾不上了。这些都是人的需要发生“瓶颈转移”时的表现。
(二) 社会功能的变化规律
从前面所讲的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进化与人类需要满足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7-2。
表17-2 社会进化与需要满足的对应关系
竞冲社会
垄合社会
半竞合社会
全竞合社会
超竞合社会
生存需要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安全需要
不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物质享受需要
不满足
不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感性享受需要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满足
满足
理性享受需要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从社会进化与需要满足的对应关系表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了逐级提高、依次增加的规律性,我们把这种规律性称为社会功能的“逐级递增”规律。“逐级”的意思是,社会在没有能够满足前一级需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满足后一级需要的,社会对于人类需要的满足过程是有一定的先后次序的。“递增”的含义是,某一进化程度的社会不是只满足与自己相对应的一级需要,而是能够满足所有更低级别的需要,社会的功能是逐渐增多、加强的。
很显然,社会功能变化的“逐级递增”规律与人类需要满足的“瓶颈转移”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人类需要满足的“瓶颈转移”特性决定了社会功能变化的“逐级递增”规律。有多位学者都认为:“价值的等级也要按客体所满足的主体需要的层次来划分。” (李德顺:《价值新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15页)“人类历史无不是人依据需要距离、需要层次进行选择的过程,它们基于共同的需要图式。”(钟国兴:《社会选择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第191页)“改善整个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状况的关键,便在于对“瓶颈需求”的满足方式的改进。一个社会一旦找到了改进“瓶颈需求”满足的手段,便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革命性变化。”(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177页)
第四节 社会功能原理
宇宙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生产和交换,因此宇宙功能的原理也由两部分组成——生产原理和交换原理,即自然功能原理和社会功能原理。自然功能原理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生产与交换的关系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讲过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讲社会功能的原理——交换原理。
一、 社会交换的实际意义
社会交换的四种基本类型是根据社会四象进行划分的,分别是竞冲交换、垄合交换、竞合交换、垄冲交换,也就是利己利他的交换、不利己不利他的交换、利己不利他的交换、利他不利己的交换。不同类型的交换的实际意义不同。
利他交换也称增值交换。利他交换是合作交换,合作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创造出更多财富,所以是增值交换。
不利他交换也称减值交换。不利他交换是冲突交换,通俗地讲就是抢。冲突交换只能够造成财富在人与人之间的转移,而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且在冲突过程中往往还会造成一定的财富损失,所以是减值交换。
利己交换也称积极交换。人类的行为因为利己而变得动力十足,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事情办好,所以利己交换是积极交换。
不利己交换也称消极交换。因为不利己,努力不努力结果都一样,所以人类的行为缺乏动力,人们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应付了事,所以不利己交换是消极交换。
四种二级四象交换的实际意义如下:不利他不利己的交换是消极减值交换;利己不利他的交换是积极减值交换;利他不利己的交换是消极增值交换;利己利他的交换是积极增值交换。不同类型的交换对于生产的作用不同,为生产提供的效率不同,配合生产所能够满足的人类需要不同。
二、 竞冲交换——生存效率
竞冲交换是积极减值交换,积极减值交换能够实现生存效率,配合生产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
一方面,竞冲交换是利己交换,利己交换提供了人们通过努力获取利益的最基本手段,提供了人们谋生活命的最基本的方法,所以竞冲交换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合作,竞冲交换不能够产生1+1>2的效益,不能够创造出更多财富,所以竞冲交换只能够勉强维持人类的基本生存,而不能够满足人类的更高层级的需要。
从总体上来讲,竞冲交换的效率不高,只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所以只能够实现生存效率。不过,竞冲交换与垄冲交换相比还是要强得多,垄冲交换是消极减值交换,没有任何效率,不能够满足人类的任何需要。
三、 垄合交换——安全效率
垄合交换是消极增值交换,消极增值交换能够实现安全效率,配合生产满足人的安全需要。
一方面,垄合交换是消极交换,不适合鼓励人们做什么,但是却能够很好地限制人们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也是一种合作,垄合交换能够通过限制人们不做什么来实现社会秩序、社会安全,所以垄合交换是达到了安全效率的交换,适合用于满足人类的安全需要。
另一方面,垄合交换虽然是利他交换、合作交换、增值交换,但是由于垄合交换同时也是消极交换、垄断交换、不利己交换,这样的交换缺乏积极性、缺乏动力,即使实现了合作、增值,合作、增值的效率和幅度也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公营企业、垄断行业的效率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垄合交换不能够满足人们的享受需要。
四、 竞合交换——享受效率
竞合交换是积极增值交换,既能够增加财富又非常有积极性,所以能够实现很高的效率——享受效率,配合生产能够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
竞合交换一方面是合作增值,另一方面是积极努力,实现了在正确的方向上全力以赴的最佳状态,竞合交换在目的与手段两方面都做到了最好,所以能够实现享受效率,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竞合交换的这种高效率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全力以赴或者在正确的道路上消极怠工所能够达到的。
五、 物质竞合交换——物质享受效率
物质竞合交换是物质水平的积极增值交换,能够实现物质水平的高效率——物质享受效率,配合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享受需要。物质竞合交换能够实现物质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实现物质交换的高效率,进而满足人类的物质享受需要。
不过,物质水平的竞合交换对于精神交换来讲,效率是不高的。物质水平的竞合交换在感性和理性水平上并不是完全竞合的,是半竞合的,竞争是不充分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不利己,所以不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不能够达到最高效率。因此物质水平的竞合交换并不能够实现感性享受效率和理性享受效率,不能够满足人类的感性享受需要和理性享受需要。
六、 感性竞合交换——感性享受效率
感性竞合交换是感性水平的积极增值交换,能够实现感性水平的高效率——感性享受效率,配合生产满足人类的感性享受需要。感性水平的竞合交换对于感性来讲才是完全竞争、充分竞争、没有一点垄断的,所以能够实现感性水平的高效率。
在传统物质工业条件下,个人的能力受到资金的限制、制约、扭曲,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到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个人释放灵感、展现才华的最好平台,经常上网的人都会有此感受,很多人都是在上网之后才发觉了自己的某种才能。不过,感性水平的积极增值交换不能够实现理性水平的高效率,所以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理性享受需要。
七、 理性竞合交换——理性享受效率
理性竞合交换是理性水平的积极增值交换,能够实现理性水平的高效率——理性享受效率,配合生产满足人类的理性享受需要。与讲理的人讲理才有意义,也才有效率可言;与不讲理的人讲理、对牛弹琴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没有效率可言,所以理性水平的竞争才能够实现理性水平的效率。竞争才有效率,不竞争就没有效率;何种水平的竞争带来何种水平的效率,道理都是一样的。
第十八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机理的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规律的总结。
第一节 竞合化
竞合化是人类社会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发展变化。竞合化具体来讲就是社会关系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发展变化。
广义的竞合化是以竞争或者合作为目标的发展变化,狭义的竞合化是以竞合——竞争且合作为目标的发展变化。广义的竞合化包括竞冲化和垄合化,狭义的竞合化不包括竞冲化和垄合化。
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来源于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互动变化,根据社会四象可知,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互动变化是竞争与合作的变化,竞合化由于是基于了社会的最根本的互动变化——竞争与合作的变化,所以是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人类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发展变化。社会的阴阳是社会的本原,社会的最根本的互动变化是社会阴阳四象的变化,竞合化基于了社会的本原——社会的阴阳,基于了社会阴阳四象的变化,所以是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竞合化的根本性就来源于社会四象、社会的阴阳、社会的本原。
竞合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根本的变化就是规律,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竞合化规律。竞合化规律就是说,人类社会从总体上来讲是朝着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方向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越来越竞争、越来越合作的变化趋势,这种越来越竞争、越来越合作的变化趋势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
第二节 竞合化的三个维度
程度、范围、内容是竞争与合作的三个维度,同时也是竞合化的三个维度。根据竞合化的三个维度,竞合化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程度竞合化、范围竞合化和内容竞合化。程度竞合化是竞合程度提高的竞合化;范围竞合化是竞合范围扩大的竞合化;内容竞合化是竞合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竞合化。
从前面我们所讲的社会进化可以看出,程度竞合化也涉及到了范围问题,社会的相对范围对于程度竞合化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程度竞合化中的范围与范围竞合化中的范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程度竞合化所研究的是一个固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竞合程度的变化,在研究过程中这一范围的大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范围竞合化研究的则是竞合范围大小的变化,而不是范围内部社会关系的竞合程度的变化。可以这样讲,范围竞合化是绝对范围竞合化,程度竞合化是相对范围竞合化。绝对范围竞合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范围竞合化——范围大小发生了变化的竞合化。
从前面我们所讲的人性角度的社会进化和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程度竞合化也会导致内容上的变化,那么程度竞合化中的内容与内容竞合化中的内容到底有何不同呢?程度竞合化所导致的内容变化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一样的,而内容竞合化的内容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不尽相同的。更重要的区别是,程度竞合化的内容是目的方面、效果方面的内容;而内容竞合化的内容是手段方面、原因方面的内容,所以两种竞合化是根本不同的。
一、 程度竞合化
前面我们讲过的社会进化——从竞冲社会到垄合社会、到半竞合社会、到全竞合社会、到超竞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就是社会的程度竞合化。
程度竞合化的竞合程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首先,竞争与合作的最基本的程度就是竞争与不竞争(垄断),以及合作与不合作(冲突),竞争的程度与合作的程度相互交叉就可以得到程度竞合化的四种最基本的程度——竞争合作、垄断合作、竞争冲突和垄断冲突,可称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四象程度。其次,从竞合的主体——个人的角度来看,竞合又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程度——物质层面的竞合、感性层面的竞合和理性层面的竞合,反映在社会上就是三种相对范围的竞合程度——半竞合、全竞合和超竞合,也就是组织竞合、个人竞合和思想竞合。以上两种程度分类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社会竞合程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程度竞合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程度竞合化带来了社会的不断进化、个人的社会解放、人类需要的不断满足、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因此,程度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发展变化。
程度竞合化具有无限性。看似已经竞合了的事情,其实是由竞争和合作两方面所合成的,单就合作的方面来看,合作依然是垄断的;单就竞争的方面来看,竞争依然是冲突的,所以竞争的部分还要再合作,合作的部分还要再竞争。比如一个操作系统软件可能会捆绑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这种捆绑销售从总体上来讲是竞争的,因为你可能不买该操作系统而购买其他厂家的操作系统,但是单就其中所捆绑的某个工具软件来讲,这种捆绑销售是垄断的,因为这个工具软件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或者并不适合于你,但是由于捆绑的关系你不得不购买,这就是竞合之中的垄断、竞合之中应该更加竞争的地方。竞合之中应该更加合作的地方比如:食品应该更加安全,所有有害身体健康的添加剂都应该禁用;是药三分毒,药品应该去除其副作用;汽车应该更加环保,不排放废气;电视节目中间不应该插播广告……,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利他的成分,所以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应该变得更好、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人的需要,当然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技技术的进步。
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
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程度竞合化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程度竞合化的历史表现。
(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时间上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分别是竞冲社会、垄合社会、半竞合社会、全竞合社会、超竞合社会,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实际上就是按照社会竞合化的程度划分的。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竞合化的五个阶段,而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是对人类历史的最根本的阶段划分。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开始标志见表18-1。
表18-1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开始标志
社会
开始标志
竞冲社会
人类产生,猿变成了人
垄合社会
国家产生
半竞合社会
代议制建立
全竞合社会
“全民议会”制度建立
超竞合社会
“集体大脑”制度建立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个阶段的起止标志大多数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改变。这是因为一般来讲社会变革都是首先从经济基础开始的,时机成熟后上层建筑才会随之改变。经济基础的变化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而上层建筑的改变一般都是突发式的,上层建筑的改变标志了整个社会变革的基本完成,标志了从上一个社会阶段到下一个社会阶段的过渡期的结束,所以上层建筑的改变就成为了划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主要标志。
根据程度竞合化的竞合程度体系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实际上是由三大阶段和第三大阶段的三小阶段所组成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人类实际上早就有所认识,比如: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就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工业阶段。孔德所讲的军事阶段应该就是竞冲社会、武力社会的阶段。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从人类需要满足的角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需要时代、安适时代、繁华时代(奢侈时代)三个阶段。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由蛮夷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三个阶段所组成。历史哲学家维科认为人类历史是循着神权时代、英雄时代、人权时代的轨迹行进的……
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人类把握起来会比较容易,而对于尚未发生的未来,要想预测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不过还是有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阶段的三小阶段有所感悟,比如大诗人席勒就认为,人类的发展必然要经过物质状态时期、审美状态时期、道德状态时期这三阶段,他说审美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道德的人。
(二) 总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
1、 竞冲社会——原始社会
竞冲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开端,是最初的人类社会。在竞冲社会,无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等一切都是最原始的,而且竞冲社会只能够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竞冲社会可以称为原始社会。
2、 垄合社会——太平社会
垄合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安全需要,所以可以称为太平社会。清末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分析了中国历史之后认为,上古是据乱世,商代是升平世,周代是太平世。据乱世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因为竞冲社会是混乱的、非秩序的,所以是据乱的。据乱世以后,人类社会就进入到了垄合社会,垄合社会就不再乱了,所以是太平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大多数都发生在垄合社会的阶段。而升平世不过是一种中间过渡阶段。
3、 半竞合社会——小康社会
“康”在这里的意思是富足,小康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在某个方面上达到了富足的水平。半竞合社会是物质享受需要满足的社会,在最基本的物质层次、物质领域使得人类达到了富足的程度,所以是小康社会。
4、 全竞合社会——中和社会
全竞合社会是达到了“中和”境界的社会,所以称为中和社会。什么是“中和”境界呢?中和即中正人和,“中正”是不偏不倚、平等对待的意思,社会做到了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人,也就是做到了平等;“人和”指人与人之间,也就是纯个人与纯个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调和状态。全竞合社会是实现了平等,实现了纯个人与纯个人之间完全竞合的社会,因而是达到了中正人和境界的社会,所以是中和社会。
5、 超竞合社会——大同社会
大同的意思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所有的方面都做到了和谐。到了超竞合社会,“集体大脑”都实现了,人们的理性之间的关系都协调好了,个人的所有方面都可以整合在一起了,社会团结得就象一个人一样,所以称为大同社会。
大同不是大公,而是大和。大同不是共产共妻,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吃一样的饭,比如大锅饭,穿一样的衣服,比如灰白蓝,住一样的房子,过同样的生活……。大同不是结果相同,而是手段协调。大同的真正意思是大和,同是一种结果,而和是一种手段。和的手段就是和的关系,对社会来讲就是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是社会至善的根本手段。真正的大同其实是大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在所有层面上的完全协调,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非完全相同。
“和”的真谛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孔子用语。谓和谐而不苟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东西的和合与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453页)和而不同就是说要在保持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特色、独特自我的同时,做到不同的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做到不会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产生彼此之间的矛盾,让人们感到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就好象自己一个人生活一样地自由自在,而且还更好。和而不同就是和谐不矛盾、独特不雷同。所以大同的真正意思是大和,和的真谛是和而不同,大和就是人与人虽然不同,但是却能够在所有的方面都和谐相处、充分交融、协调配合、融为一体。
“大同”更准确地讲应该叫做“大和”,所以小康社会、中和社会、大同社会实际上应该叫做小和社会、中和社会、大和社会,分别是三种不同程度的和谐社会。相比之下,竞冲社会和垄合社会都是不够和谐的社会、偏激的、一边倒的、半和谐的社会,而垄冲社会则是完全不和谐的社会。
三、 范围竞合化
(一) 主要关系范围的概念
前面我们讲过了绝对范围和相对范围,主要关系范围是另外一种十分有用的社会范围。主要关系范围是人们生活所需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所在的范围。主要关系范围实际上就是主要功能范围,人们在该范围内实现大部分的社会功能、满足大部分的需要、完成大部分的社会生活。所谓生活所需的意思就是指满足需要。通俗地讲,主要关系范围就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那个社会范围,我们与外界所发生的最主要的、绝大部分的社会关系都在该范围之内。
主要关系范围是不可能嵌套和交叉的,而只可能并列。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主要关系范围是国家和地区。主要关系范围之外的关系是对主要关系范围内部关系的补充,比如国际贸易是对国内贸易的补充。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称为主要关系社会。
既然已经有了国家和地区的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主要关系范围的概念呢?主要是为了概念的准确、严谨。与主要关系范围概念接近的概念是国家以及与国家平级的地区的概念。一般来讲,国家和与国家平级的地区都是主要关系范围,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梵蒂冈,梵蒂冈太小了,在国内不可能完成主要的社会功能,国民生活严重依赖国外,买个东西都要出国,所以梵蒂冈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却不是一个单独的主要关系范围。再比如中国的香港地区,实行的是一国两制,与国内的其他地区差异很大,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货币、海关……,所以香港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是却是一个单独的主要关系范围。所以,为了科学研究的精准、语言表达的准确,就有必要引入主要关系范围的概念。
主要关系范围概念的意义在于,主要关系范围比非主要关系范围更具实际意义。我们评价某一社会的时候,讲某某社会能够满足某某需要的时候,对象社会应该都是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比如讲竞冲社会是生存需要满足的社会,这时的竞冲社会必须是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原始社会是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所以可以讲是生存需要满足的社会;而当今国际社会虽然是竞冲社会(我们后面会讲到),但是却不是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所以不能够讲当今的国际社会是生存需要满足的社会。还有就是,范围竞合化主要研究的范围就是主要关系范围,因为主要关系范围的范围变化才比较有研究价值。
(二) 范围竞合化的基本类型
范围竞合化的基本类型主要有扩张与收缩、合并与分裂等。扩张就是范围的扩大。扩张的反向是收缩,收缩就是范围的缩小。合并是几个范围整合成为一个范围的过程,合并也称一体化或者统一。合并的反向是分裂,分裂是一个范围分开成为几个范围的过程。扩张的例子比如,美国从建国时的十三个州增加到后来的五十个州;收缩的例子比如大英帝国从日不落帝国重新回到只有英伦三岛;合并的例子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及欧洲的一体化;分裂的例子比如苏联解体。
因为我们给竞合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变化,所以,只有正方向的扩张、合并的竞合化才是范围竞合化,而收缩、分裂的竞合化则是反向的范围竞合化。
(三) 范围竞合化中的程度竞合化问题
其实就一条,就是一般来讲,都是先进的整合落后的,竞合程度高的合并竞合程度低的,即合并后的主要关系范围一般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竞合程度高的合并前的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关系类型。理由很简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进化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进化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违背进化规律,所以合并后的社会关系形式只会更先进、不会更落后,只会更竞合、不会更垄冲。实际的例子比如两德统一后所采用的是西德的市场经济制度而非东德的计划经济制度。
四、 全球化
(一) 全球化的概念
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世界范围的范围竞合化,全球化是全球的一体化过程,是世界社会由多个主要关系范围——世界各国和地区逐渐合并成为一个主要关系范围——单一国家的过程,即世界的统一过程。全球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世界统一。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比如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人才和企业的国际化等等。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各个区域自己率先进行的一体化过程,是全球化的早期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的区域一体化的例子比如欧盟的一体化和东盟的一体化等。
(二) 当今世界的竞合化状况
全球化是一种范围竞合化,范围竞合化与程度竞合化也有关系,从程度竞合化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合作的程度是怎样的呢?
首先,当今的世界社会是由多个国家和地区所组成的社会,处于局部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关系社会,而全局范围的国际社会则是非主要关系社会,也就说当今世界还处在未统一的状态。
其次,在组成世界社会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有半竞合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垄合的国家和地区。
最后,世界社会的全局虽然有联合国和其他多个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关系,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还是处于竞冲状态。现在国际社会虽然存在着一些国际关系准则,但是这些国际关系准则是缺乏约束力的,当今世界的全局规则仍然是自然法则在占据主导地位。弱国无外交,国际事务仍然主要是靠实力说话。所以当今的国际社会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是竞冲社会。“由于存在许多主权国家,由于缺乏能约束这些主权国家的法律体系,加上每个国家都在自己的理智和愿望支配下看待本国的不幸和抱负,所以冲突(有时会导致战争)是必然会发生的。”([美]肯尼思·N·华尔兹:《现代政治学译丛 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第137页)
综上所述可知,当今世界的竞合化状况就是:当今世界社会是一个全局处于竞冲状态,局部是垄合或者半竞合社会的非主要关系社会。
(三) 全球化带来世界和平
全球化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能够带来世界和平。
1、 战争的两大根源
(1) 战争的第一大根源——竞冲
竞冲是战争的一大根源。竞冲原本就是战争根源,竞冲社会没有任何约束,无法无天,只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残酷的生存竞争迫使人们使出各种极端的手段、恶劣的招术,于是战争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竞冲是战争的一大根源。
竞冲并不意味着一天到晚老打仗,竞冲可以有多种不同程度的形态,竞冲并不一定表现为激烈的冲突和战争,敌对、军备竞赛、冷战、表面上的相安无事……都是竞冲经常表现出来的形态。
(2) 战争的第二大根源——垄合
战争的另外一大根源是垄合。垄合是靠强力实现的和平,垄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冲突的原因,而只是使用强力维持住了表面上的和平,是一种硬性的和平,是面和心不和、口服心不服。垄合并没有能够真正输导和释放冲突的原始动力,并没有能够真正消除可能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治标不治本,是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因此一旦稍有不慎就会死灰复燃、爆发战争。垄合虽然本身是和平的,但是垄合是一种靠压迫反对势力达到的和平,“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当压迫太强、人们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不再遵守规则、起来反抗、揭竿而起、爆发战争。而且,不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由于权力分配不均也存在着矛盾,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也会引发战争。所以,垄合并不是一种真正、彻底的和平,而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表面的和平,所以垄合是战争的又一大根源。
(3) 垄合社会的周期性的振荡
我们在前面讲垄合社会是太平社会,现在又讲垄合是战争的一大根源,两种说法难道不矛盾吗?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垄合是战争的根源与垄合社会是太平社会并不矛盾。一方面,垄合社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和平的,垄合社会解决了竞冲社会始终处于无政府状态、无法无天、没有任何约束的问题,所以相对于原始社会的竞冲状态来讲是秩序的、太平的。另一方面,由于垄合社会具有结构性的缺陷,不能够根除社会矛盾,所以会造成社会的周期性振荡。比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改朝换代的战争,正所谓分久必合、和久必分,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动乱,几乎和饥荒是一样的多。其中震撼全局、造成一代王朝兴亡和全社会天翻地覆的大动荡,长者二三百年,短者几十年,就要发生一次。”(刘泽华 汪茂和 王兰仲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91页)“几千年间的中国社会,就是暴力控制的建立——破坏——再建立——再破坏周期性循环交替的过程。”(同上,第297页)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因为垄合社会同时具备了秩序性和周期性振荡两个特点,所以垄合社会既是太平社会,又是战争的根源。
(4) 两大战争根源的本质
从阴阳和谐的角度来看,竞冲和垄合都是一边倒的半和,半和就是半和谐、不完全和谐。两种半和都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非双方的相互满足,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双方的和谐相处。因为都不够和谐,所以竞冲和垄合成为战争的两大根源也就不奇怪了。
从价值的角度看,竞冲对应非秩序,非秩序就意味着没有权威性的利益分配机制,人们为了争夺利益就会引发战争;垄断对应不公平,垄断导致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当不公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引发矛盾和冲突。
从规则的角度看,不良的规则与无规则的效果是一样的。竞冲对应的规则是自然法则,实际上相当于没有规则;垄合规则是不良的规则。无规则与不良的规则是规则的两个极端,不良的规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所以,不良的规则与无规则一样都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
2、 和平的希望所在——竞合
竞合是完全的和谐,所以是和平的希望所在。竞合是完全的和谐,能够同时满意双方的需要。竞合不是一边倒,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竞合实现了关系双方的良好互动与沟通,能够让双方都满意,所以就不会再产生矛盾了,也就不再需要用不良的方式相互对抗了。与竞冲和垄合相比,竞合从根本上消除了可能引发战争的隐患,是真正彻底地解决了问题,是釜底抽薪、标本兼治,所以是和平的希望所在。
半竞合也是竞合,虽然其局部还存有垄断,不过也凑合了,因为半竞合上下贯通,具备自我生长、自我调节的自组织能力,可以自行逐渐向全竞合转化,所以也可以算是和平的希望所在。相比之下的垄合就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靠强力、变革来实现重塑。
竞合是和平的希望所在,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民主的国家会比较稳定。民主国家的政权更迭是通过和平的选举来完成的,而不民主的国家在改朝换代、新老交替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政治斗争或者战争。“从中国历史上看,每个王朝都是靠刀剑砍出来的,诚如刘邦所说的‘马上得天下’。”(刘泽华 汪茂和 王兰仲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99页)
3、 全球化带来世界和平
战争的两大根源是竞冲和垄合,全球化能够帮助人类消除竞冲和垄合。一方面,全球化使得世界统一为一个国家,消灭了世界社会全局范围的冲突关系,消灭了国际社会的非秩序,也就消除了战争的第一大根源。另一方面,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半竞合社会,所以全球统一之后的世界社会必定至少是半竞合社会的,这也就意味着现存于世界社会局部的垄合将会被消除,因而是消除了战争的第二大根源。因为全球化能够消除战争的两大根源,所以全球化能够带来世界和平。
前面我们讲过,合并后的主要关系范围一般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合并前的主要关系范围的社会关系形式。因此,统一后世界社会的类型至少应该是现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最先进的社会类型,具体来讲就是半竞合方式。不过,以我个人的考量半竞合方式似乎并不足够,全竞合方式才是更有可能统一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先在各个国家建立全竞合社会,然后再实现世界统一。
世界和平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最响亮的口号,多少人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不过世界和平似乎总是一个梦想,地球似乎总不是那么太平。现在人们应该懂得了,实现世界和平的正确方法是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能够给全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全球化实现之日就是世界和平到来之时,所以努力促进全球化,让全球化早日实现,就成为了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士应该努力的方向。
(四) 全球化带来世界繁荣
全球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够带来世界繁荣。全球化能够带来世界繁荣的原理很简单,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效果会更好,优势互补的作用更大,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从而带来世界繁荣。“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建立区域性的经济集团尽管可以缓和这一限制,但却只能局限于地区的范围内。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发展在目前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可以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了‘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刘力 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1999年07月第1版,第83页)
象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全球化也会存在一些弊端,不过这些弊端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可以克服的,从总体上来讲全球化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全球化是值得鼓励的方向,人们应该积极推动全球化。
五、 内容竞合化
(一) 内容性垄断——歧视
内容性垄断是根据内容的不同对竞争进行限制的行为。在些某个方面、某些内容上,预先就存有偏见,设定条件,采取不同的态度予以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不竞争或者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就叫做内容性垄断。歧视是内容性垄断的俗称、别名,或者说歧视的本质就是内容性垄断。现实中的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身高歧视、年龄歧视、职业歧视、对各种弱势群体的歧视等等不一而足。
(二) 内容竞合化——多元化
与内容性垄断相反的是内容性竞争。内容性竞争是不对无关内容进行限制,允许不同内容、背景、条件、特色的主体自由参与竞争,给予不同的人同等竞争机会的行为。在竞争中,不因为内容的不同而排除来自任何一个方面的竞争,对于不同来源的竞争都予以接纳,给予公平的待遇、同等的机会,这样就叫做内容性竞争。
内容竞合化的定义前面已经讲过了,内容竞合化是竞合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竞合化,也就是在内容方面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的竞合化。反过来讲,内容竞合化就是消除内容性垄断、消除歧视的过程。内容竞合化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歧视、消除内容性垄断。内容竞合化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多元化,或者说多元化的本质是内容竞合化。
英国选举制度的演变是内容竞合化的典型例子,英国最早的“自由选举”在财产、种族、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等方面对选举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此后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发展和艰苦斗争,各种限制才被逐渐放宽或取消,达到了今天这样程度的自由选举。其他的例子比如女性和少数族裔参政的增加、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安乐死的合法化,以及多国的法律都加强了对各种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对歧视的打击力度等。
第三节 竞合化概括各种“化”
竞合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
从纵向历史的角度看,竞合化可以划分成五个子化,分别是竞冲化、垄合化、半竞合化、全竞合化、超竞合化。人们通常所讲的现代化,就是半竞合化,而所谓的后现代化则是全竞合化。竞冲化的概念我们前面没有讲过,竞冲化是人类从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向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最初的竞冲类型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
从横向领域的角度看,竞合化按照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子化。现代化在社会各领域上的表现分别是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舆论上的自由化。
从范围上讲,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国际化都属于范围竞合化。从内容上讲,多元化是内容竞合化。还有私有化、贸易自由化、社会化等也都属于不同方面的竞合化。
可以看到,竞合化能够将人类社会中正在和曾经发生过的各种“化”都统一了起来。竞合化之所以能够概括各种“化”,原因在于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发展变化,而形形色色的各种“化”都只不过是竞合化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领域、时期上的不同表现而已。
第四节 竞合主义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应该怎样去干?你的烦恼所从何来?你的人生道路应该所从何去?人类不能没有信仰,人活着不能够没有方向,你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你是否需要一个信仰?竞合主义就是这样一个信仰。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信仰、一条道路、一个方向。
竞合主义是一个科学的信仰,竞合主义是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竞合化规律之上的信仰。竞合化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变化、规律;竞合主义是关于社会的主观理论、方法。竞合主义是一套关于社会的科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的真谛。竞合主义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价值倾向,在告诉人们深刻道理的同时也指出了人类应该行动的方向。竞合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人们遵循和实践竞合化的规律。
一、 竞合主义的核心思想——竞合之道
竞合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竞合。竞合就是竞争合作,竞合主义就是竞争主义加合作主义。“一阴一阳谓之道”,社会之道就是竞争合作,大道至简,社会之道概括两个字就是竞合。竞合之道就是社会之道,社会之道就是社会至善之道,竞争合作就是社会的至善之道。社会之道就是社会的真谛,社会的真谛在于竞争合作,社会的最根本规律、最根本原理就是竞争与合作的规律和原理。
人类过往也曾经有过许多关于社会的思想、主义,这些思想、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起到过或大或小的作用。竞合主义作为社会的真谛,与其他的各种思想、主义到底有何区别、是何关系呢?以往关于社会的各种思想、主义虽然林林种种、五花八门,但是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为四种主义,这四种主义就是“四象”主义。各种思想、主义其实都是某个层面或者某个阶段上的“四象”主义。“四象”主义是根据社会四象划分的关于社会的思想,分别是垄冲主义、竞冲主义、垄合主义、竞合主义。垄冲主义由于其错误性而不为人们所重视和采用,所以“四象”主义实际上只有三项主义是常见的,它们是竞冲主义、垄合主义和竞合主义。竞冲主义包括有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战争主义等。垄合主义包括有专制主义、权威主义等,儒家思想也属于垄合主义。竞合主义主要包括自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自由主义是最接近竞合主义的主义,自由主义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不成熟的竞合主义。
不同时代的人间正道是不同的,好是相对的,社会理论也具有时代性,一种思想、一种主义必须要符合实际、适应时宜才可以算是人间正道。封建时代的社会正道就是垄合,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垄合主义是正确的、先进的。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是先进思想的代表,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我们对于各种社会思想都应该历史地、科学地看待。
二、 竞合主义的主要内容——竞合之理
道与理的区别在于:道是普遍规律,理是具体规律。竞合之理——竞合主义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首先,竞合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竞合主义的首要内容,竞合主义的首要内容就是竞合,也就是竞争主义和合作主义;接下来,竞合主义从其核心出发,在目的方面派生出了人本主义,在手段方面派生出了技术主义,在范围方面派生出了世界主义,在内容方面派生出了多元主义。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竞合主义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介绍。
(一) 竞争主义与合作主义
竞争主义就是说要多竞争;合作主义就是说要多合作。竞争主义与合作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社会至善原理。竞合才能够至善。社会要想变好、至善,就必须竞争、必须合作,更加竞争、更加合作。竞争才能够不垄断,合作才能够不冲突,竞争才公平,不竞争就不公平,合作才秩序,不合作就不秩序。
(二)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主义。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一切的根本,人是最终的目的,凡事都要以人的需要满足为标准,以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由人本主义的含义可知,人本主义实际上就是需要主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最好地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呢?万物和谐原理是关于满足需要的最根本原理,万物和谐原理讲,在目的上要满足主体的需要,在手段上要满足客体的需要,因为人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所以人本主义、满足他人的需要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在目的方面满足他人的需要以及在手段方面满足他人的需要。具体到社会来讲,社会满足个人需要的基本原理是个社和谐原理,个社和谐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目的约束、手段放开,所以要想在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满足他人的需要就必须:在目的方面约束我们的社会行为,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能够做对他人有害的事情,对他人采取合作的态度,实质性地对他人好;在手段方面给他人自主选择的权力,给他人竞争的机会,给他人自由,尊重他人的意愿,而不能够束缚他人的手脚,不能够自以为是、包办代替。手段方面的情况尤其适用于父母对待子女以及人们对待自己所爱的人的情况。目的约束、手段放开是在目的方面和手段方面很好地满足他人需要的原理,所以是人本主义的精髓所在。
(三) 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就是说,技术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技术决定社会,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根本的手段,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与技术进步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所以要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努力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天人合一原理——因势利导。因势利导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的最根本原理。
(四) 世界主义
世界主义也可以称为“地球村”主义或者“世界一家”主义。世界主义的道理很简单,更大范围的竞合当然就会更好,更大范围的竞争与合作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效益,从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
世界主义的反面是分离主义、国家主义、狭隘的爱国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等,人类应该摒弃这些错误的主义。小国寡民的倒退思想是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拒绝和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只有对话、交流、开发、融合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五) 多元主义
多元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尊重差异性、独特性,允许多样性的存在,给予来自不同方面的竞争以平等的待遇。
多元主义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越多方面的竞争就会越好。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样的材料才能够烹制出美味的食物,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够把事情办得更好。
三、 竞合主义的道德精神——竞合之德
人们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更应当注重自己的德行。早前我们所讲的社会至德原则——利己利他只是人类道德的最基本原则,只是一个基础,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更为宏大的人类道德体系,来具体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言行。
(一) “积极进取”
“积极进取”就是说要有竞争精神。竞争精神就是积极努力、敢于面对竞争、敢于迎接挑战、不惧怕困难的精神。只有努力、迎难而上,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消极混日子是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人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都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依靠别人的恩赐得来的,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
(二) “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就是说要有合作精神。合作就是利他,利他就是“与人为善”。合作才能够共赢、才能够产生1+1>2的效益,不合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社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合作,否则社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合作是社会的最基本的价值之一,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项基本准则。
(三)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就是说要有竞合精神。“和而不同”的原意是和睦而不苟同。在这里,“和”指合作,“不同”指竞争,合在一起就是说要既合作又竞争。一切的竞争都应该是合作的竞争,一切的积极进取都应该符合与人为善的原则,否则不但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祸国殃民、危害四方。同理,一切的合作都应该是竞争的合作,一切的与人为善都应该符合积极进取的原则,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成为虚伪的把戏、空洞的谎言。
(四) “群而不党”
“群而不党”就是说要有全竞合精神。“群而不党”的“群”在这里指社会,“党”在这里指组织,“群而不党”就是要社会,不要组织。“群而不党”就是说人们应该摒弃组织,融入社会。
“群而不党”要求人们要有社会意识,不能够只局限于局部利益。“群”要求人们要有公共意识、公民意识,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有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以个人身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优先选择社会手段,依靠公开、正规、正常的社会关系和渠道来解决问题。“不党”要求人们要不拘泥于小集团的利益,不拉帮结伙,不搞宗派主义,不拉关系走后门,不利用私人关系、特殊关系解决问,不以亲疏标准来处理人际关系,公平地对待所有人。
“群而不党”精神符合全竞合社会的要求,是最适合当今时代特点和时下社会发展方向的道德精神。
(五) “卓而不群”
“卓而不群”就是说要有超竞合精神。超竞合精神要求人们要勇于坚持真理,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怕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样,不向压力屈服,不向世俗低头,敢于与众不同、坚持己见。“卓”并不是说人要有多聪明,而是说要信仰真理、相信科学,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一个理性的人。“不群”是说在真理面前不能随大溜、屈服于多数人的意见,要以真理、科学、正义为标准决定自己的立场,要敢于“举国皆吾敌而不改其度”。多数人的认同并不意味着正确,人类的许多悲剧都是由于大多数人的不理性而造成的。
(六) “四海一家”
“四海一家”就是说要有世界主义、“地球村”、全球化精神。人们常讲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难道人类不应该象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吗?“四海一家”是人类的梦想,人们应该朝着统一世界的方向努力。
(七) “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就是说要有多元主义精神,要反对一切歧视。反对歧视要从我做起,人们对于异己的事物有天生的恐惧感,害怕异己的势力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更是不正确的。与自己相同与否、与自己是否亲近熟悉,和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两种标准、两回事,不应该让这种错误的联想、错误的感觉左右我们的判断。看待问题要客观公正,判断是非对错要秉持科学的态度,按照真理标准进行,而不应该受不理性的情感的左右。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改变心态,从思想观念上确实明白为什么歧视是错误的,从行动上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要秉持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异己的事物,对待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要勇于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新鲜事物,比如安乐死、性自由、同性恋……
(八) “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就是说要有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就是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有爱心、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即使是在社会完全公平的情况下,由于每个人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后天运气的不同,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巨大差距和人生境遇的迥然不同。对于那些非常不幸的人们,大家应该伸出援手、献出爱心、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九) “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就是说要有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就要信仰科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迷信,勇于同一切愚昧和谬误作斗争。
技术决定论告诉我们,是技术决定了社会,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技术呢?是科学,科学决定技术。人类早已告别了依靠长期经验积累获取技术的年代,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是获取技术的最主要手段,科学研究对于人类技术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是科学决定了技术。因此,尊重科学就成为了技术主义的必要前提。
四、 竞合主义的现实任务——竞合之行
有思想更要有行动,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我们懂得了社会的真谛之后,更应该运用这些真谛来改造社会。在当今现实条件下,我们对于社会的改造就主要应该从下列五个方面来进行,分别是个人化、信息化、人性化、全球化和多元化。
(一) 个人化
个人化其实就是全竞合化。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正处于全竞合化的初期、半竞合社会向全竞合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现在正是大力推动全竞合化的最好时机。
全竞合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上的全竞合化,就是要完善社会规则、为个人直接参与社会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政治上的全竞合化,就是要推动直接民主、全民公决、电子民主、网络民主;三是舆论上的全竞合化,就是要培植网络舆论,构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个人化的舆论。
(二) 信息化
社会领域的现实任务是全竞合化,全竞合化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因此竞合主义在技术领域的现实任务就是信息化。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讲到了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十种重大的变化,其中第一种就是“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他并且强调说:“这十种变化中没有一种变化能比第一种变化——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更为微妙,也更具有爆炸性。”([美]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1984年2月第1版,第10页)由此可见信息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信息化的这种影响力和重要性来源于技术的基础性地位和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决定论可知,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信息化对于全竞合化、全球化、人性化、多元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 全球化
当今世界已经掀起了全球化的热潮,全球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为了加速全球化,人们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可以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一体化;二是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可以以文化全球化为辅助,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有助于全球化的最终实现;三是区域一体化,全球化可以以区域一体化为基础,先区域化,再全球化。
(四) 人性化
人性化就是说要大力推动实施各种以人为本的政策。人性化的政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要,以尽量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人性化不光是政策层面的事情,人性化更是全社会所有方面的事情,产品、服务等也都应该更加人性化,总之社会中的一切都应该围绕人的需要展开和进行。
要满足需要首先要解放需要,人性化还包含了解放人性、反对禁欲主义的意思。应该象鼓励消费、鼓励解放思想一样鼓励人们解放自己的需要,尽情满足自己的需要,勇敢地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 多元化
虽然现在的社会已经比过去开放了许多、自由了许多,但是各种歧视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反对歧视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反对歧视首先应该从制度上入手,加强各种反对歧视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得人们拥有有效的手段来制止和惩戒各种歧视行为。另外就是应该在思想上大力宣传反对歧视的思想,形成反对歧视的社会氛围,推动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