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经》的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41:31
一、“易”与“经”的理解
1、新华字典的解释。“易”字有三种解释:一是简单、平和;如:简便易行、轻而易举。二是改变、变换、交易;如:移风易俗、贸易。三是姓。
“经”字有八、九种以上的解释:一是织物上的纵的纱或线(与“纬”相对);如:经纱。二是中医上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如:经络。三是方位;如:经度。四是营谋;如:经营。五是历久不变、正常;如:经常、经久耐用。六是经典;如:本草经、佛经等。其他不列举了。
2、许多易学人仕所著的书籍中的解释。有许多种类。
一种是从“变化”的角度上讲:说“易”就是变化。《系辞传》中所指:“生生之谓易”,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
一种是从字义与字形上讲:有四种。其一,“易”即是“蜥蜴”。说“蜥蜴”是古象形文字,现在人说是变色龙,以象征变化之意。其二,“易”即是“日、月”。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走了太阳来了月亮,走了月亮来了太阳,正好是《易经》所说的阴阳交潜现象。其三,“易”即是上“日”下“勿”。“日”代表着“光”,是宇宙无穷的大能;“勿”代表着“物”,是一切物质现象。无形的能为阳,有形的物为阴,这也是《易经》所说的阴阳交变的现象。其四,“易”即是“锡矿”。“ 锡”的熔解度低,人类最早用于生活中且又是象形字。
一种是东汉的郑康成把《易经》解释成“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就是变化的方式与方法;“变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变化的过程,因为宇宙万象时刻都在变化。“不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变化的过程中不变的规律法则。我认为这种解释正符合《易经》的宗旨。
3、对“经”的解释。书上以及各易学专家的解释很少。从字典的解释,我认为“经”就是道,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是通往某处或学习知识所需沿着的“途径”。阐明天理、人道的书就称着“经”; “经”是最神圣的典籍,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
二、《易经》的起源
1、从起源的时间看(成书的时间):应刻是在商末周初周文王创后天八卦,写卦辞而成书的年代。大约距今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但具体时间,目前说法不一。
2、从起源依据看:据目前大多数的学者们考证,传统上都一致认为《易经》是伏羲源自“河图、洛书”。易传上也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据说在远古时代,由于当时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之后,在黄河上游发现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史称“龙马负图”即“河图”;在黄河支流洛水附近出现了背上有文字和九组有关天文数字的灵龟,即“洛书”。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后来到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到孔子时代作《易传》,《易经》才算完成。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三、《易经》的结构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卦名、卦形)。《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2、《经》的部份又包括:卦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
3、《传》: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又叫做“十翼”。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1)、《彖》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一、第二两篇;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占断、解说。
(2)、《象》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三、第四两篇;是解说六十四卦的卦象及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象。
(3)、《系辞》上、下篇是《十翼》的第五、第六两篇;其基本价值有两点:一是对周易的诸多内容,作较全面的辩析、阐发,有助于后人对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理解;二是在阐释义理的同时,作者广泛表露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披露了宇宙间的“对待”和“统合”的自然规律。它是《易经》的哲学纲领。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4)、《文言》是《十翼》的第七篇(分别列在乾坤两卦之后);它说明乾、坤二卦的象征意义,是《易经》的门户。
(5)、《说卦传》是《十翼》的第八篇;“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其主旨是对八卦的基本象征意义和取象范围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6)、《序卦》是《十翼》的第九篇;它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并揭示诸卦前后的意义。
(7)、《杂卦》是《十翼》的第十篇;“杂揉众卦,错综其义”。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说明宇宙万物这种“错”、“综”规律的生化法则,都是在“对待”与“统一”中体现出来。
四、《易经》所研究的范畴和重点
1、《易经》所研究的范畴。易学博大精深,弥纶万有,且变化多端,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它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是理学的,又是数学的。但不管怎样,其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象”,即“卦象”。《易经》说:“天地万物,生而有象,象之构成,必先有形。”所以,古人设卦,仰观俯察,远取近譬,始作八卦,来推演天地万物的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进一步占断事事物物的变化、发展、得失、吉凶等。
二是“数”,即“气数”。《易经》里讲的“数”,不是算术中计数用的1、2、3、4、5、6、7、8、9等数字,而是指消息盈虚、吉凶祸福(心生)之数。如:奇数、偶数、阴数、阳数、生数、成数、天数、地数等。
三是“理”,即“义理”。在《易经》的通篇中,都是研究物象以推理,观象知数,推数穷理,三者互用求真理。所谓:顺理成章,合乎天德。
2、《易经》所讲的重点——“阴、阳”。 就《易经》本身而言,她的最基本的语言就是阳“ ”和阴“ ”,阴阳是《易经》中的最根本物质,是组成《易经》的基础,由阴阳推知万事万物。可以说,没有阴阳就没有《易经》。阴爻、阳爻又是构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最基本的元素。
五、《易经》中所阐述的哲理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易经》中将天、地两道设定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常道;人是天地之所生,有“仁义”之性,人必须顺应天地之道,也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其行为要合符天道,达到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无咎。《易经》的最高理想,也就是要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2、“阴”与“阳”的变化,即“对立统一”规律。《易经》全文中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
《易经》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所以说: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3、仁德广大,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规律。
一是《易经》蕴藏着至高无上的“仁德”。这个“仁德”就是天地的“道”,它显现于外,而将功用潜藏于内;是圣人效法的准则。
二是《易经》至大无边,它的哲理和象征是与天地准,准者,同也。《系辞传》说:“周易这部书,道理广大周备,包含有天文的道理,地理的道理,人事的道理”;又说:“至大者天,至广者地,将它比拟于远处,则变化穷深,遥无止境;将它比拟于近处,则宁静端正,不见邪僻;将它比拟于天地之间,则完备充实,万理俱在”。
三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系辞》中讲“生生之谓易”,就是“易”的根本精神。“易”的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生化过程;《易经》上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代表着天地这个“道”的八种不同的象征,八卦相推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 “未济”之卦的意思是说:天下之事,物极必反,往复循环,一个过程的终止乃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生生不息,永无休止。
4、“通变致久” 的辨证法则
《系辞》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告诉后人,《易经》作为书是不可以离开它的,它所讲述阴阳的道理在屡屡变迁,在不停地变化,始终围绕天地人三才(八卦六爻)之间,上下往复没有常规,阴阳相互转化,没有固定的法则,只有变化才是其方向。所以《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是因为穷极生变,遵循天道变化的规律,在规律的指导下变化,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保持恒久。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5、人在自然变化过程中的“时”与“中”的原则
从《系辞传》以及《序卦传》的解释中,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易经》在阐述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过程中,事事物物都必须遵循“时”与“中”的原则,特别强调这是人在效法“道”的过程中要遵循“时”与“中”的道德准则。“中”即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时”即指与时势俱进,察时而动,知时而行,观时而变,正所谓:“识时务为俊杰”。
六、《易经》对后世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诞生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成为皇权治理国家的工具。特别是被“儒家”定为群经之首后,它就成为皇权制定国家政策,规定民众行为的一个准绳,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历史就最能理解了。
二是对中国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数之不尽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道家的修身、中国文字的变迁、现代的相对论等,无不受之启发。
三是对中国的医学的影响。《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四是对军事的影响。《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其中著名的《奇门循甲》就是运用于军事上的布阵书。
还有对建筑、武术、为人处世等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七、《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在古石器时代,也就是伏羲时代,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行为的简单的符号,它不是书。《易经》是一种人工符号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因为当时是没有文字的,没有规范的言语表达,是一个蒙昧无知混沌的蛮荒时期。作为一个部落的领导人(伏羲),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观天、地、人、(动植)物等形象摸索出来的一套反映“天地人”等现象的符号模式。是由伏羲用他当时的行为、形象语言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八种预测符号,对现代人来说,它是一部无字天书。
2、它完全是一部一本关于“卜筮”之书。从许许多多的易学人仕、专家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伏羲画出这些符号后,到周代的文王,才开始在各符号后面加注文字来叙述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才确定为“卦”,后人又称为“周易”,所以“ 周易”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到现在。而文王加注的文字也很简明,各卦辞中所反映的也都是当时他被囚禁时的心情、他对当时的社会的忧患心态以及当时社会的景象。所以他用“卜筮”的方式对伏羲所画出来的符号进行专心研究并加以解说,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他自己能够预测得更准确,并且他也只有写了卦辞,而没有写爻辞。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以至于到后来各朝代的君主都用它来管理国家,形成了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所以说《易经》便是总结各朝代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3、它具体成为后世人研究的一部书,我认为是在孔子时代之后。孔子在读《易经》后,他认为伏羲的八卦卦象和文王所加的卦辞以及周公的爻辞意境高深,文字古奥,艰涩难懂,所以撰写了“十翼”,简明其中的道理,以便后人能看得懂,补充“十翼”后则被“儒家”确定为“群经之首”。以至后来出现了很多的“易”学专家,上到皇帝,下到平民老百姓,兴起了学“易”的风潮。且从此也分出了许多衍生学科。
4、自成书到现在,所有易学人仕认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术思想的渊源。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天、地、人的现象和原理,说明天、地、人的变化法则,以及运用这些变化法则的一门学问。它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正如孔子所说:“能通天下之志”的一部书。它可以解释宇宙的时空现象,可以探知幽冥鬼神变化的道理,可以推测国运的兴衰,可以观天下局势的变革,也是治国的大法,生命的谏言。
所以,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易经》是一部中国古老的经典,它所提倡的主旨是“心物一元,天人合一”。文字古奥简约,一义多涵,它是以卦象譬喻模拟事物的形象和变化,以深邃微妙的义理,彰显、揭示三才的道理。“易”字的本意就是指变化,《系辞传》中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道、地道、人道,在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衍生之下,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另外,《易经》的每一卦都是大自然的现象,也是生活的真实体验,符合天地与人事自然的变化过程,没有概念性的思考。《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经》的道理,必须在生活中融会贯通,按照变化的方式方法,在现象和变化的过程中严格遵循“道”的变化规律、法则,安然承受生活,将生活融入简单自然的大化中,则能与天地通,与鬼神通,与一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