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终止也即开始(中国青年报 2008-5-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0:07
冰点特稿第670期
【冰点】:这一刻,终止也即开始
本刊编辑部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21

大地震动的一瞬,时间在这里终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座钟楼的机械装置被地震波摧毁,指针定格。这里距震中四川省汶川县仅60公里。这里记录的,是汶川地震的时间,也是许多生命终止的时间。在这个瞬间有多少条生命被斩断,现在无法确知。从这个瞬间开始,时针不再移动,生命的损耗却在不断攀升。截至20日,死亡34074人。
能在数十秒内被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也能在废墟下苦撑179小时、164小时30分钟而终于脱险,或被困129小时,以截肢为代价脱困,却终在2小时后因衰竭而逝去——生命是什么?
对于搜救人员,生命首先是生命探测仪显示出的生命体征信号。这意味着,生命可以用各项指标来定义。生命中还有不能定义的内容,无法探测,却能够感应。
5月12日当晚,都江堰,儿子冒着余震,在废墟上边喊边扒。扒出了一只手,儿子一摸,就知道,那是妈妈的手!“亲人之间是有感觉的。”他说。然而妈妈的手已经凉了。
能感应生命的,不仅是血缘。在被一个文明所滋养和佑护的共同体中,这种感应也分外强烈。
所以,会有河北刚举行完婚礼的新郎新娘牵手到血站献血,会有杭州卑微的拾荒者局促不安地往募捐箱里投入8枚一元硬币。
都说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如今,四川人的命里流着天下的血。都说四川是中国的避难所,如今,整个中国是四川的大后方。
家国故乡,文明的许多重要观念,竟是通过灾难得以固化、传承。一场地震过后,偌大中国,有多少急切打听震区家人下落的干涩的喉咙,有多少等待震区亲友报来平安的刺痛的耳朵,更别说有多少因为紧张而扭结在一起的肝肠。
在北京念书的大三学生,老家并不在灾区,但忍不住打电话回家,“只想听听爸妈的声音”。灾难以外的人们,也贪婪地吮吸着家和亲情的气息。
“我是映秀人。”“我是汶川人。”“我是阿坝人。”“我是四川人。”很多人生平第一次如此焦急地说,如此牵挂地说,如此郑重地说。这里是他们的故乡,尽管这里大地开裂山体倾颓房屋倒塌尸首横陈,但心被疼痛劈开的同时,终归能够找到落下的地方——请相信,这是一种含泪的幸福!
山崩地裂,释放的除了灾难,还有一个人群所积淀、一个文明所层累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带着表情,悲伤的,无奈的,决绝的,坚毅的,哭着,笑着。这些信息带着声音,尖利的,嘶哑的,黯然的,深情的,哽咽着,呼喊着。这些信息通过死去的姿势传达,比如用身体护住孩子,用臂膀搂着爱人,哪怕自己被砸压。这些信息通过活着的救援传达,比如用手指拨开沙石瓦砾,哪怕鲜血淋漓。
死去和活着,时间,还是时间!地震过后,人们不愿说“天”,总说“小时”,似乎这样,对死亡的悼念会更密集更丰厚,而对生命的搜救会更紧凑更高效。甚至,互联网的寻人页面上,连“小时”的位置都不情愿给,满眼所见,回复总是“2秒前”、“16秒前”、“55秒前”、“6分钟前”、“11分钟前”……
这片土地上依旧危机四伏,次生灾害在暗夜里窥视。但恰恰是两处重灾区最能从历史深处向今人输送勇气。震中汶川往东北方向,是北川县。那里是大禹故里。汶川以南,是都江堰。那里有人类水利史上伟大的工程。
洪水曾带来灾难与死亡。大禹治水,在灾难中开启了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秩序,数千年绵延至今。川人建起都江堰,则维系着这一地区两千余年的安宁富庶。如今灾难与死亡再次降临,这个文明的传人,有勇气也有智慧应对。
我们祈愿,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的这座钟楼,会被建成一方纪念碑。哀恸凝固于此。尔后,时间开始,生命继续,文明演进。
……
这一刻,我们怀着最深的哀悼,从废墟间拾起一个又一个瞬间,一个又一个断片。我们的十指不会鲜血淋漓,然而心被紧紧缠绕,勒得发疼。大地上留下裂痕,心上留下血痕,理所当然,新闻纸上也该留下这场灾难的泪痕。就让我们以此断片,献给逝去的生命,献给未来的历史。
照片:绵竹汉旺镇大钟记录地震发生时刻大钟记录地震发生时刻透过一片受损的房屋看去,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广场上的一座大钟将时间定格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5月12日14时28分。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21/content_2189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