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的几个“why”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12:16
美国基础教育的几个“why”

ELLE是英语“教育领导能力”的缩写,作为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工程首期20名学员之一,2009年10月间我赴美参加了ELLE项目的学习培训,在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题研修。研修期间,我们学习了由世界顶尖专家以培养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方式讲授的系列课程,如校长领导与教学改良、教师领导力培养、促进学困生学业成绩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干预应答模式)等,实地考察了10余所中小学,全天候做影子校长两次,参加中美中小学校长论坛两次,先后与纳什维尔市市长和田纳西州州长进行教育座谈,并于周末时间与在美华人、华人留学生和美国各阶层民众进行了广泛交流。可以说是受益良多、启发尤深,得以比较真实、全面、立体地了解了美国基础教育和美国社会。
第一个“Why”:为什么教委委员有权无薪?
访美期间,我们考察了纳什维尔市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举行的会议。起初,我对这种安排既不理解又感好奇:教委的正式会议能考察吗?及至进入偌大的会场,我更加疑惑惊奇:为什么只有7名成员参加的教委决策会议不在小型会议室举行?为什么会议桌前摆放很多椅子供人落座?为什么会场内还架放录像设备?
经过了解,原来这样召开地方学区教委决策会议是美国会议的常态;这种会议形式既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美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特征的体现。教委的决策会议是公开举行的,任何公众都可以自由旁听,还要在电视台直播。
美国教育行政实行的是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管理:地方负责经营管理,州承担主要责任,联邦间接施加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地方分权管理,这种分级分层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层级越低,权力越大,管理越具体;层级越高,权力越小,管理越宏观。
目前全美的学区大约1.6万个。地方学区实际上成了在学校人、财、物和教学等方面具有直接管理大权与大责的最基层行政单位。这些地方学区则通过地方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长行使权力履行职能。和州级教委(也称董事会)一样,地方教委的5-7名成员(也称董事)大都由选举产生,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自荐参选,其工作性质是义务定期参加会议,审议教育大事,但不拿工资报酬。由此可见,学区教委委员虽然没有工资报酬,也不一定是专家,甚至是外行,但在决定学区内的重大事项上具有票决权。
决议形成后,就由教委任命的学监去执行,学监既是地方教育官员(相当于教育局长),更是必须具有任职资格证书的教育专家。
第二个“Why”:为什么高中课程特别多?
纳什维尔市学区的公立中学特别是高中,其课程设置之多,实在令人咂舌,有的学校甚至高达百种以上!更为奇怪的是,美国的教育管理实行的是完全的地方分权制,而课程繁多又不是一州一市一学区独有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与课程管理体制有关。美国实行的是课程分级管理,概而言之就是: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美国不设国家统一课程,只对各州提出指导性意见,各州制定的课程标准就是学区和学校制定课程的主要依据,而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又最终由学区决定,但学校在执行学区课程决策的同时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开设校本课程,加之对学生的学业评估采用的是学分制,因而学校在开设校本课程时空间很大,自主权很大。
第二,与基础教育目标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为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美国的基础教育目标与之相符,关心的不是要培养出多少精英,而是如何使全体学生受到普遍教育。寄托了新世纪美国教育理想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就明确提出:每一位学生到12年级末,即18岁时,都要为大学的学习、富有产出性的就业和今后有意义的生活做好准备。简言之,就是“升学十就业十全人”的三维导向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美国中学多数是综合制中学,其课程设置可以说应有尽有,既要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要满足就业的需要,还要满足成为有生活品位的现代文明人的需要。以职业课程为例,几乎是社会上已有的或将有的职业技能,综合制中学都会开设相应的课程,如家政、烹饪、木工、养育、焊接、农技等等。
第三,与课程理念结构有关。我们理解的课程通常指一门学科就是一门课程,如数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课程,因此整个中学阶段也就十多门课程。但美国人的学科是学科,课程是课程,学科的概念比课程大,一门学科可以分为多门课程。如语文,高中4年,每一年级的语文就是一门课程;若某个年级的语文分为A、B、C三个层次,则又为三门课程。此其一。其二,语文如果按内容开讲,还可分为文学鉴赏、阅读能力、诗文写作等课程。这样美国高中通常有上百门课程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同样是为了顾及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追求的需要,综合制中学一般是把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板块,必修课是由州教育局或地方学区规定的必达学术标准,选修课则由学校自主开设。从类别分,综合制中学的课程又通常由学术类、职业类、人文类(社会、公民、文化、情感、健康、创造、审美和自我实现)构成。因为课程开设具有鲜明的综合化、个性化、微型化特点,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所以我们考察到的以综合制为主的高中,其大学升学率虽然不高,但学生在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农工技艺等方面的确能各逞其能。
第四,与美国移民文化有关。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他们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国际化学校。我做影子校长的两所中学的学生来自80多个国家,生活用语涉及20多种语言;随便走进哪间教室听课,都能看到几个国家的国旗和不同肤色的人种。如何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能够同在星条旗下彼此融合、和谐共处呢?我以为关键是两点:一是由各方代表制订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通过立法、司法、执法来实现国家意志;二是认同差异,尊重个性,推崇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开设也是美国移民文化的折射,或者说,美国人把这种移民文化注入了他们的教育实践中,而要保证教育实践的成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和如何开设课程就成为全部实践的关键。美国课程所呈现的鲜明的综合化、个性化、微型化特征,与其说是培养人的需要,不如说是移民国家多元文化的需要。
第三个“Why”:为什么教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
走进美国纳什维尔市的中学校园,除了校长、咨询师外,如果要与一线老师交流,基本上是无处座谈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站着说话,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办公桌,但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而所谓办公室,其实就是课室里的讲台。讲台上摆放着电脑、教科书、教具等办公和教学用品,讲台后是一把椅子和沿墙竖立的书架。在我们看来,这里既不像课室,又不像办公室,因为办公桌前的空地上还摆放了一二十把连着案台的椅子。那么,美国中学老师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办公室在哪里呢?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吗?原来,看似迥异的摆放,其实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中美中学的基本授课模式同样是班级授课制,但组织形式完全不同。美国纳什维尔市的老师都被安排在固定的教室里,教师门口张贴着老师的姓名和所教的课程,教室就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桌就是讲台。上课铃响,学生一拨一拨从另外的教室赶过来;下课铃响,这些学生马上收拾好书包急匆匆地赶往另一教室,老师则继续坐在办公桌前等待下一拨学生。
由于美国中学实行的是学生走班制,所以学生没有固定的人数和班级,在同一教室上课的学生少则七八人,多则不过20来号人,或者来自不同的教室,或者来自不同的年级;因为学业评定实行的是学分制,开设的课程多,选择的空间大,所以也没有班级和年级统一的课程表,只有学生自选的最适合“这一个”的个性化课程表;因为每班人数少,座椅能够随意移动,所以教师可以灵活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体验式教学,师生能够很方便地互动交流;因为课堂约束少,所以学生可以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走班频繁,所以学生间的交流除课堂外就主要在去走廊两侧储物箱存取书籍文具的几分钟时间内;这是美国学校文化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中美中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我以为本质上仍然是教育思想上的差异,虽然并不排除两国在经济和人口上的因素。
首先,美国重视个性发展,尊重个性差异。虽然在制定了州级或地方学区的基本学术标准后,各区各校可以自由发挥,但都以尊重学生为原则,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科目的课程,甚至同一科目中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以满足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需要。
其次,学校始终把学生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放在首位,因而不是老师选择学生,而是学生选择课程和老师,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和主动态势上,学校就像一个百货店,把所有物品甚至同一物品的不同款式都备齐备好了来供学生这个上帝式的客人挑选。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要通过载体表达。美国人要实现其教育理想,自然要寻求和设计出最适合的形式,而走班制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可能就是目前最相宜的设计。
第四个“Why”:为什么课室内外可以随意张贴?
踏访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校园,你会发现两大文化景观。一是储存箱景观。每间学校在教学楼的内走廊两侧都沿墙摆满了一格一格的铁制储存箱,非常壮观,可以说学校有多少个学生,走廊里就摆放了多少个不少于学生总数的储存箱。这些储存箱用于存放学生的个人物品,均有唯一的密码和编号,其他人是不能打开的,但学校在必要时有权进行检查。摆放铁柜的走廊,是学生课间时聚集交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学校每天最紧张忙碌的地方,所有的学生要在这里利用短暂的课间把不用的书本和文具存进箱柜,又把下一节要用的学习用品从箱柜中取出装进书包奔向另一间课室,所以老师们在这个时段是不走出教室的,当然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走出教室。二是字画张贴景观。在走廊的墙面上,课室的门窗上,可以见到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字纸画片,特别是课室内的墙壁上就几乎没有留空的地方,有的甚至贴到了天花板的边际线上,给人的印象是繁杂、随意、凌乱,所贴内容除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外,全是学生的作业或者各种画片,完全没有我们在国内学校中随处可见的办学理念、教育箴言、班规班训、校风校训、名人大家哲言警语之类。这一切,真的令我深感诧异:为什么美国的中学校园会产生这种文化现象?
我想,这是不是仍然与尊崇个性自由发展的美国文化传统有关。因为尊崇个性,所以在个人发展的问题上绝少条条框框式的这标准那规定。反映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上,其中心就是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能,极少强迫学生遵从某一种规范和标准,也不刻意让他们去崇拜什么名人大家。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书中说道:“一个由没有个人独特性和个人志愿的个人所组成的规格统一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因为推崇个性,重视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所以美国教育认为,教育者如果不能帮助(这是最理想的)那就至少不要妨碍人的个性发展。与随处可以随意张贴纸张画片一样,美国所有的教室都要悬挂星条旗,但在什么位置如何悬挂则完全由所在课室的老师自己决定。在美国,其师生基本上是随性而为,想坐想站想动等均请自便,想找同学借文具,想上厕所,想换到墙角或地上去坐等等,均无人阻拦,发言可以不举手,插话提问会受到老师鼓励。穿戴上,国内中小学都追求统一的学生装和教师制服,特别是城市中小学;但美国中小学除了个别学校要求学生的衣着符合学校自定的两三种标准色外,学生穿戴什么怎么穿戴都自己选择决定,没有谁去品头论足,说是道非。10月29日,我在Stratford High School做影子校长时,美籍韩裔女校长选了白、黑、黄三种肤色的男女学生陪同我们在学校品尝学生制作的午餐,校长还不无自豪地介绍说陪餐的三名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我们若以国内好学生的标准去考量他们,单从穿戴上他们就要被划为另类,不仅戴有耳环、项链,而且女同学描眉、涂红、抹脂、喷香等都一样不缺。
除传统文化因素的作用外,我想,根子还是美国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其实是以是否有独特个性为前提的,个性化是滋生创造力的沃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没有个性的人是平庸的人,没有由色彩斑斓的个性组成的集体是缺乏活力的集体,也是没有创造力的无持续发展可能的集体。在创造力培养上,美国教育重视学生个性的形成,重视师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我们在美国参加中小学校长论坛,主持人提出讨论的论题几乎都无对错之分,既不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也从不评价孰是孰非,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不了了之,但目的只在一点:通过交流交锋来启发思维迸发思维的火花!在美考察课堂教学期间,有两节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节是所谓的艺术课,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自己编排,不得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也不能使用面部语言,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发现探索之意,结果每组三个学生一轮一轮在课室地面上按照各自的设计滚来爬去,在所有的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灰头灰脸、衣衫不整之后,坐在地上的教师连个评价也不给。另一节是所谓的生物课,内容是人体解剖,老师似乎没有讲什么,学生就各自去想办法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其中两三个女生手忙脚乱地把一张人体解剖图和一大张白纸铺在地上后,一名女生就躺上去自己用铅笔沿着自己的身体在白纸上画人体轮廓,然后再对照人体解剖图在白纸上添画五脏六腑。
这两节课之所以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如果按照我们的好课的标准去评判,几乎可以用上“胡闹”等词语;但这两节课又实在令我深思!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