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46:55
关于易经,凡我华人几乎无有不知其名者,然而你要问什么是易经,则不知有几人能说清楚,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啦。专家教授说易,术语堆砌,艰涩难懂;行业流派说易,为我所用,牵强附会;江湖术士说易,别有用心,故弄玄虚,如此咱老白姓说起易来,很玄妙啊,不是咱可以明白的!
其实,易经幷不是什么阳春白雪,也不是什么下里巴人。
易经是什么?《易经》一般又称作《周易》,在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以我的认识,可称其为华夏文化之根,世界上传承最为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之所以称其为根,我们首先要从其由来说起:
易之产生、创作、传承与成书,历来有“三古”“三圣”与“三易”的美妙传说:
“三古”指的是易所历经的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上古时期是指伏羲女娲生活的新石器时代。或者说是夏以前的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中古时期在易的发展中通常指的夏、商、周(西周)三代时期;而近古则是指春秋战国(东周)以后距今约2500多年的时代。
“三圣”系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上古之圣为伏羲:相传伏羲和女娲为华胥氏的儿女,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夏一词应该就是以这位始祖母和第一个王朝夏德名字合成而来。在此时期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根据以上史书的记载,华胥氏为风姓。她在现在的古雷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在山东的承注山(济宁南四十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和传播辉煌的华胥文化,她踏遍了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传说记载: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子。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而传说最早画卦是由其子而作,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因伏羲始作八卦之贡献,被后人称为上古之圣。
中古之圣为周文王: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西伯拘羑里城演《周易》:殷帝乙三十七年(公元前1156年),帝乙去世,帝辛即位。帝辛就是名声坏透了的纣王。当时,西伯姬昌57岁,他在商朝上下已有很高的威望,同九侯、鄂侯并称三公。殷纣王即位后,起初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立志做一个有为之君,但在位20多年之后,随着国力强盛,纣王变得极端专横残暴。有一次,纣王听说九侯的女儿长得好,便娶了过来。但这位女子不喜欢他的荒淫,纣王气怒之下将她杀死,还把她的父亲九侯剁成肉酱。鄂侯知道后,就向纣王提出了尖锐的意见。纣王不听,又将鄂侯杀死,将他的肉做成肉脯。姬昌听说这些事情后,不由得叹了口气。崇侯虎得知姬昌叹气这件事后,立即向纣王作了报告。崇侯虎说姬昌在国内积德行善,这会儿又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说不定会夺取殷商的天下。于是纣王便把姬昌抓来,囚禁在羑里这座国家监狱。进监狱的时候,姬昌已是82岁的老人了。据史籍记载,为断绝姬昌与外界的联系,殷纣王不仅在羑里驻有重兵,还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层层设卡。姬昌的儿子想看望父亲,也没有得到纣王的批准。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要多久,老命休矣。但对于姬昌来说,这却是个难得的思考机会。他平常太忙了,忧国忧民,忙于政务,无暇思考。现在,身不自由,思想却可以无遮无拦地疯长了。在异常艰苦的监狱生活里,在不知多少个没有日月星辰的日子中,姬昌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与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相融合,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对每卦按照象数的内涵和有关缘由,分别配以具有吉凶利否含义的卦辞和爻辞。其后,文王的儿子周公又为三百八十四爻撰写了爻辞,自此,卦形也便有了文字、图文和象意参照,进而为易经的成书奠定了基础,文王因其演卦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中古之圣。
近古之圣为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当文王的易传至孔子时,孔子有相见恨晚之感,他晚年,最喜爱的书也就是《周易》。他总是把《周易》放在卧席上,一有机会就拿出来阅读,由于这样天天翻看,以至于多次把系简的皮绳都弄断了。(司马迁在《史记》里也记载了这件事。韦编三绝的成语就来自这里。)通过研究,孔子以其智慧和心得,对卦辞和爻辞做了进一步的诠译和发挥,撰写了相关解读文字,有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彖辞传”,“象辞传”和文言,有阐释易理的“系辞传”,有说明卦象卦理“说卦传”,还有阐释卦序排列的“序卦传”和“杂卦传”,于是,《周易》便有了新的内容。卦辞和爻辞便称为“易经”孔子的文字便称为“易传”,合称为《周易》或者《易经》,孔子也理所当然成为易之承前启后的近古圣人。
“三易”系指《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
《连山易》: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神农氏就是炎帝,他将八卦每两卦一重,首次演绎为六十四卦,因为炎帝又号连山氏,为夏代所流行,故而有”夏道连连“之说。
“归藏易”: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黄帝演绎六十四卦以坤卦为首,坤在八卦为母、为亲,又为殷商时所流行,故而有“殷道亲亲”之说。
“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文王囚羑里演六十四卦,首乾次坤,天尊地卑,天地初开,万物始生,以未济卦为末卦,表明一事的终末为另一事的开始,周而复始,周行不止,又因为乾卦为首、为天,天为尊,故而有“周道尊尊”之说。
因年代久远,《连山易》、《归藏易》已经失传,未知其演变状况,但失传并非绝传,仍然以不同形式有所反应,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一些非周易所能解释,一些如医学、堪舆、道术理论,实际上是三易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说三易的象数理仍然广布于世,有待进一步挖掘和考证。
《易经》是华夏五千年文化成熟与发展之根
看《易经》的由来与发展,综观其对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影响,我们说《易经》是华夏文化之根毫不夸张。其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用符号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易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
《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可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
《易经》编码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
《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子午流注、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宋代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称:“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历史上戚继光抗倭,在创立阵法时也是参考《易经》原理。
《易经》对武术发展也有很大启发。《易经》中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的辞,说“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对习武健身、防身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
《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从《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
《易经》在园林、养生、环保、农业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易经》编码独特的实时定位系统论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科学可以“重复”的神话,强调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一面,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其深远意义将日益被证明。
《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
《易经》编码的序结构思想,是已知最早研究事物序结构的典范,比现在的基因排序早了五千多年。同样的卦符,由于序结构不同而有《连山》、《归藏》、《周易》、《邵氏易》之别。
《易经》实时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对环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经》编码的模糊观念,是后世的模糊数学的先躯。《易经》编码所依据的四论对中国文字造字、用字的“六书”有着直接影响,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都可以在《易经》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中找到依据。
《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
《易经》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突如其来”、“夫妻反目”、“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咥”仍是陕西方言中“吃”的代名词,“与时俱进”典化于《易经》的爻辞,“和谐社会”典化于《易经》的“和谐律”,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尔企业文化“日清/日新”、CL的合金文化等都来自《易大传》。21世纪中国的崛起,正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
《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最为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我把《易经》摆在如此高的位置,那也许你要问了?到底《易经》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易经》一般又称《周易》,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我的认识,这个周字,应该看做是对易的一个修饰用字,而不应该看做周朝的周,因为周易之名在周时已经出现了,文王或周公是精通易理的,也是会遵循易道规矩的,把自己的王朝之名冠在一个书名字上,作为一种记载,也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这是很犯忌讳的,他们绝不会这样去做,这样去理解,那么舍去此说,那么周当然就是周密、周详、周全、周流不息、周而复始的易道规律了,这才是周易之周应该做的真正解释。
那么“易”又当如何理解: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系辞传》“悬象莫大于日月”“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2、易就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这样说的:“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他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易为卜筮。郑玄这样说“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
8、关于“易”,历来就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认为:“易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究竟“易”为何义,下面我们就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分析和探讨。
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
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这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第二种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其形义解释为:
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
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所以就可以这样理解,“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⑶、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以上各种说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不过,这些都是学者们的事,我们也没有什么考究和争论的必要,从玩易的实践中,我个人一是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二是强调“简易”“变易”与“不易”的阐述,这是因为:第一,举头望天,大莫大于日月,这是古人目力所见,易经作为一种占卜的记录,关键是要预知风险,规避风险。对于古先人而言,自然地风险是最大的敌人,天体的运行是神秘莫测的时间,将这样的文字记述冠以日月最为恰当不过啦。第二,如上所说,《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日月举目所见大着,舍此谁能替代;第三,日月能代表天地的运行,反应阴阳的变化,这与《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是相吻合的。第四,易道尚变,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中“变化”的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尽在其中。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其“简易、不易、变易”之论是需要强调的,这是《易经》这门学问的三大原则,也可以说是其最高原则,因为这三大原则是《易经》象、数、理总的概括和指导:“简易”是易之本数,也就是说越是简易越有变化的功能,越是复杂的变化,其法则越简单。易经所表述的象都是宇宙万物的现象,其所阐述的理也是宇宙万物的变化法则,而其易数则极为简单,在易经里只有一位数“一”,而其余的数都是由这个数递增而来,其计算方法只有两个,就是加法和减法,因为万物的变化不是增加就是减少,就数而言,加法和减法之中已经包含了乘法和除法。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其演绎出了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无穷变化,而表现这些变化的仅仅是两个简单的符号“阳爻”和“阴爻”。就想今天计算机脉冲二进位“0、1”科学家用“0”和“1”两个符号,演变出无穷的信息数据。“变易”是易之变数,变易之变,大致有四层意思:第一,六十四卦本身就是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演绎而来的。如“损卦”上卦师象征山的艮,下卦是象征泽的兑,山在泽中,水冲击浸湿而消损,多么生动的变化形象。第二,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如六十四卦得爻位象征意义,除爻事之初始,二爻为事之小成,三爻为事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停滞,四爻为经变革而上升至新的阶段,五爻为兴盛繁荣之时,六爻则为终极,趋向衰微。第三,易的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人的意志在易变中可以发挥作用。第四,这个变也是指六十四卦本身,六十四卦显示了六十四种静态现象,三百八十四爻演化了三百八十四种动态的变化,而其中的错挂、综卦更显示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不易”是易之定数,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变易的本源,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但是却有一项基本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能变出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也就是世界的本原是永恒存在的,易称它为太极,其能变出万有而自身不变。二是指永恒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说太极运行的系统、整合、循环、耗散、超循环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上所说这些正是易的概念本身,也是易学总的纲领。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那么“经”又是什么?首先我们看“经”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
“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有“纟”旁,只有“巠”。
⑴、在金文中,“巠”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之形。
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
注意:“纟”同“糸”,不能读作(s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sī)了。
“纟”字是个象形字。
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c、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
d、“糸”是楷书的写法。
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纟”(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就“经”字的词义解释,其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
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
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
《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在图书目录中,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了,“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关于易经,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大家明白易经的意思,它到底是什么,如果按一本经书去解说,其实很好说了,这里我没有把一个基本概念交给大家,这就是按其表现和记录形式老说,《易经》其实就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 又因为它是对世界最简单、最朴实、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象、数、理概括和描述,所以它也就成了一部最伟大的“天书”。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