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因果性的蒙难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26:53
偶然因果性,引入这个概念,我把可由人力控制结果的归为必然因果性,对于一个人而言,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实现都是带有清晰的个人意志在里面的,退一步说,哪怕是一个意识未经启蒙,没有自我意识到的无意识者,做不做一件事,也是可以控制的,尽管对这些人而言,每件小事不能串联起来直指终极目标,尽管评判标准更多是情感好恶。但是涉及到偶然因果性,我们只能耸耸肩摊摊手深表无奈了。偶然因果性的表现是诸如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家庭环境,所属阶层,先天健康,先天性格,相貌,身高等等,所属国家的体制,政策等。
鉴于个人成就的一般决定因素,先拿前三个因素出来分析,记得以前有看到过这样一组话:穷,智穷,志穷,更穷。第一个词讲得是家庭经济条件,所属的社会阶层,以及造成这种后果的父母的致富技能,知识化水平以及人脉交际等的猜测。第二词讲得是个人知识量的缺乏,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的现状。第一个词到第二个词之间有很大的顺承关系(如果没有很强的个人反抗力和行动力在里面,当然也有不少特例,当然他们不是第一个词的果,而是把第一个词作为一种激励,获得一种心境和动力的结果),可以从教育资源的提供,父母同伴的效仿以及这种现状对于其精力的分散等几个角度来分析,第三个词其实可用另一个词来替代:没有目标。很少有长久的,合适个人的目标是原发的,更多是既发的,即是一定知识激发的结果,怎么说呢?目标之所以称之为目标,就在于它是高于个人当前现实生活和所触之人之物之事的,然居于下,何能览高处之景呢?意识内容只能借由间接经验——书本和他人经验,这两者都称为知识,另外,人的目标不可能直指终极目标,需要不停地矫正,这其中也呼唤知识的参与,第四个词强调的是与第一个词相比而表现的思维和物质状态,但其实每个人如果从纵向来看的话都是“富”起来的,但于当年同一起跑线的人相比,或与自己潜能水平来讲更是一个更穷的 状态。第一个轮回结束,一个人的大概年龄也差不多三,四十岁了,如果再想翻身会很难,一是成本的问题,个人过去十来年的人脉,经验正在以复利的形式增长,另外或许也居于一定的位置,是否有放弃的勇气,二是客观的年龄,这个时候也大抵是上有老,下有小,夹心的状态,个人的选择或许会影响一大家的稳定。三是潜能的 开发,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数量会逐年减少,当我们降临人世的时候神经细胞数量达1000亿个左右,但当20岁左右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一万个的速度减少,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产生影响,到那时,我们是否还聪明呢?像现在这样有创造力呢?四这个不确定的世界。还有,突然想起去年九月有个朋友跟我讲的一句话:“人生的路是越走越窄的,选择是越来越少的,所以要谨慎,要提前训练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上段论述偶然性因果性的可控性主要是从个人方面,这里再看社会方面的限制。(虽然人性是非常脆弱,容易变化的,但是如果仅仅由个人的努力的便能达到目标的话,我们也应感谢上帝的慷慨了)近来出现了一些高频词“富二代”`“官二代”,便是偶然性因果性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先天性不公平的最鲜明的表现,反映出的贫富世袭,资源垄断,阶层板结化,代际传递让我们怀疑“努力就有回报,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是否是个善意的传说,针对这一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不够通畅的问题,有专家和主流媒体提出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全面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与开放。但我觉得短期不可能解决,这个社会还需要时间!找到一个付出与回报的价值平衡表,一种个人透明的社会上升渠道,一个积极的多元文化,一个公平参与财富分配的机会转盘,我们更可控制的是前种因果性,即是加强自身建设。
也许这样我们可以更从容,不再纠缠于一些“社会常识”,集中时间与精力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的世界上追寻一份确定感,一份安全感,然后有所作为,最好的是帮助更多人使用应有的资源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