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例题解析:说明文阅读(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44:12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准确地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联系文章与生活实践谈自己的感受、发现或设想,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准确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要言不烦地对文段的内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品析说明的语言,说明词或句子的含义、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根据文章内容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对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文字“再表达”,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或画出图形,等等。
【知识疏理】
1.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作比较等说明方法。2.说明文语段中的中心句与文句。3.说明文的文章结构特点与文段结构特点;总说与说。4.说明中限制语的运用,确数和约数。5.说明文语段的层次划分角度。6.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7.平实与生动的语言。8.说明中的描摹。9.科学小品的特点。10.图表的设计。11.联想与想像。12.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
主要题型为填写题、简答题、简述题、概括题、图表题,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次要题型为仿写题、判断题、选择题。
【解题导引】
例1.(2003年盐城)
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它们是人的“生命卫士”,担负着消灭外来入侵病毒的重任,医学上称之为“免疫细胞”。人类二十世纪,这些“生命卫士”遇到了一种强悍凶险的对手——艾滋病毒。这种病毒十分狡诈,一旦侵入人体细胞组织,它们就会用“融合”的手段进入免疫细胞内部。原先的“生命卫士”被迅速异化为病毒感染细胞,并会“走火入魔”发疯似地复制,病人每天大约会产生1000万个变异的病毒颗粒。由于它的高速的变异和复制,病人即使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剿杀,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也马上会针对性地再度变异,使抗病毒药物在一段时间后失去攻击能力,也就是说病人很快会出现“耐药”反应。当人体“生命卫士”的组织系统被瓦解后,病人就会并发多种疾病,直至死亡,所以艾滋病也被称为人体免疫系统缺陷综合症。
八年前,科学家针对耐药性,变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为多种抗病毒药物的配伍联合用药,创造了“鸡尾酒”疗法,虽然有较好抑制病毒的作用,但最终还是不能逃避“耐药”的黑洞。
最近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有可能使之成为首个能逃避“耐药”黑洞的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该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融人免疫细胞内部,就像给人体的“生命卫士”穿上了坚固的防弹衣,使病毒无法进入免疫细胞内部进行“策反”,并无从复制和变异,只能处于“孤立”状态,最终在免疫细胞和抗病毒药物面前束手待毙。这一新型药物已得到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用于临床。
1.第1段开头为什么把人体内的一种淋巴细胞称之为人的“生命卫士”?
2.根据第1段内容,为下图的3个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3.第3段“只能处于‘孤立’状态”中“孤立”的意思是什么?(依据文中语句回答)
4.第3段中加点的“有可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
上面用于命题的材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第1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求对陌生的内容进行阐释,解答时要反复浏览相关内容,找到与题目有关的辅助材料作为答题的依据;第2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采用了图表题,要能通过阅读抓住关键词语作答;第3题考查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并要求依据文中语句回答,要细读词语前后的文字;第4题是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此时的解说一要利用平时的积累,二要利用文中的材料,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练、层次分明;第5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要精心地从文章中撷取带实质性的有关内容,精心组合语言,写出简洁、通顺而又合乎题目要求的答案。此题的参考答案为:1.因为这种细胞能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或:因为这种细胞能使人免疫。)2.免疫细胞(内部)病毒感染细胞组织系统3.指艾滋病毒无法进入免疫细胞内部,也无从复制和变异。4.不能。“有可能”表示情况并不确定,去掉后就变成肯定了。(或:“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状态,去掉后就不准确了。)5.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给免疫细胞穿上了“防弹衣”。(或:说明了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致人死亡的过程,以及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的神奇功效。或: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将置艾滋病毒于死地。或: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融入免疫细胞内部。)
例2.(2004•荆门)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它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万年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万年为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的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近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人类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年后乃至400万年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可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替代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那么这种替代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毕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吃咸萝卜操淡心的!
⑦所以,人类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1.阅读全文回答问题: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这一过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
3.文章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中能量消耗者应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③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20字以内。
5.文章第⑤段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改后将正确的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如果( )……那么( )……毕竟( )……
6.文章第⑥段中“吃咸萝卜操淡心”一语是个______语,它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与“吃咸萝卜操淡心”意思相同的成语 。
7.阅读文章第⑦段,指出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推敲文章结构,如果将文中的第⑥段调换位置,你认为应放在哪一段前为宜?
9.请你以“地球与人”为主题策划一则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要求有明确的主题词和具体的画面描写,40字左右。
【常见失误】
说明文常见的答题误区有:不能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不能掌握根据语言材料给事实下定义的方法,不能熟练地运用表格等方式表现或整理文中的重要信息,不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概括,在阅读图形和辨识表格上有困难,解说答题的理由有困难等等。要针对说明文阅读中的这些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考点精练】
(一)(2004•海淀)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⑴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敢”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⑹“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⑼“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答:
2.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 段到第 段。
3.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答:
4.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⑸段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答:
5.“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选中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人们为什么把为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答:
(二)(2004•大连)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⑴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⑵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⑶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⑷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⑸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渗 透
2.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

3.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
4.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6个字)
→ → →
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请在下边给第⑶段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答:
②第⑷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
6.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20字以内)
(三)(2004•包头)
黄河安澜的今天和明天
⑴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黄河屡屡发生的断流让人揪心,曾经那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黄河,连维系自身流淌的水量都成了问题。
⑵正当黄河多年“汛期无汛”,防汛就要进入历史教科书之际,2003年秋季,持续两个月的降雨,造成黄河下游9处漫滩,十几万人受灾,让人们又一次领教了黄河的桀骜不驯。
⑶今天的黄河究竟河情如何?怎样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人们再次关注的热点。
⑷水少沙多是黄河的老问题。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长江的1/17,而含沙量世界第一。这一特性造成了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大堤不断加高,形成地上悬河。
⑸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两岸工农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黄河早已不堪重负。由于水量不断减少,黄河基本的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河水在大堤内只形成了窄窄的大道,于是在过去“地上悬河”的基础上,现在局部又出现了大堤内河槽高于滩地的情况,形成“二级悬河”,近几年,这一情况变得越发严重。
⑹黄河的泥沙淤积和河床的逐年抬高始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现在黄河又面临着“生产堤”的新问题。
⑺曾经是“三年两决口”的黄河,在新中国建立后的50多年里,实现了黄河大堤的安然无恙。正是由于这样的成就,使得全社会防洪这根“弦”有所松懈,几十年内,在河南、山东两省黄河大堤与河道间的滩区,现已居住着180万人,有耕地375万亩。滩区群众为了保护人口和耕地的安全,修建了“生产堤”,而“生产堤”一旦决溢,在“二级悬河”情况下,高水位的洪水横流就会直冲大堤,对大堤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⑻按照专家的观点,“造成今年黄河下游水灾的水量根本称不上洪水”,只能称为“小水”,可为什么小水也能酿大灾?这其中,“生产堤”的存在是重要原因。“生产堤”经过长时间雨水冲泡以后,极易决溢,因此,经历了2003年黄河秋汛之后,“生产堤”是留存还是消除,再一次成为各方议论焦点。从黄河的长治久安来说,黄河应该利用难得的汛期洪水,加强对河道的冲刷,带走泥沙;从眼前来说,保住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大事。
⑼2003年黄河秋汛,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针对这一情况,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决心充分运用工程手段,进行一次综合目标调控的尝试。
⑽为了降低洪峰流量,首次进行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和故县等干支流水库的联合调度,使花园口多次6000多个流量的洪峰被削为2500个,“四库联动”使数亿立方米的洪水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水”,有效地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同时,这又是一次水沙的联合调度。即便是场“小水”,通过科学调度水沙关系,让水带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能起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刷和减淤作用。经过此次黄河秋汛,黄河下游河道普遍刷深30~40厘米,过流能力增大了100~400个流量,这对黄河来说,是一个喜讯。对实现黄河河床20年不抬升的规划也是一个极大鼓舞。
⑾在2003年抗洪过程中,局部救灾和整体防洪的矛盾仍很突出。在这次抗洪中,2001年投入使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按照水利专家的的意见,此次小浪底工程已是非常规调度使用:一方面,洪水持续不断发生,下游险情不断加重,要求小浪底水库多拦洪;另一方面,小浪底水库是新建土石坝,不能一次性蓄洪过快,否则坝体稳定将受到冲击;同时,高水位运用会加快水库淤积速度,缩短水库使用寿命。令人担忧的是,水库小水大用,今后真来了大水怎么办?专家认为只有将滩区群众全部撤出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
⑿2003年黄河秋汛的水库调度可谓“精细”,上亿立方米库容的水库,水位调度精确到了厘米。水文测报数据表明,秋汛期间,黄河防总对花园口下泄流量的控制误差不超过10%。这一切,与黄委会正在建设的“数字防汛”紧密相连。在黄河防总会商室,一条数字黄河展现在墙上,原型黄河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河势工情以及上堤抢险等情况,只要轻点鼠标就会一一呈现。虽然“数字防汛”系统在2003年黄河秋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字防汛”仅仅是“数字黄河”工程的第一步,今后要加快建设“数字黄河”工程,这才是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第⑶段的两个问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2.右侧是“悬河”示意图,读⑷~⑺段后,将下列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字母)。
A.黄河大堤 B.二级悬河 C.生产堤
3.概括说明黄河今天的河情(最好不超过22个字)。
4.第⑽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5.第⑾段“非常规调度使用”的意思是
6.为了祖国母亲河的长治久安,在明天的治理中,该注意些什么?读⑾⑿作答。
答:
(四)(2004•河北)
走近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 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花果、茎、树皮、树脂、树胶、树液等,还包括经济林以及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ǔ) 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木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物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qī) 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 30吨氧气。
⑧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ni ǔ) 带 ②(qī) 息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
答:
3.根据对第①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①      、微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②        :林地土壤、水分等
4.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
答:
5.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
答:
6.文章第⑧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答:
7.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答:
(五)(2004•太原)
奇妙的对称世界
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
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 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那么,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
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2.文中画线处所举万花筒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答:
3.对称可以创造美;同样,不对称也可以创造美。自由选用下面资料,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种美的差异。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
资料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选自《苏州园林》)
资料②:右图是我国古代艺术瑰宝——马踏飞燕。飞奔的骏马只有一只蹄踏在飞燕上,四蹄姿态各不相同,打破了对称。铜马足下的飞燕用来衬托良马之神速。
答:
4.对偶就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
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六)(2004•南京)
①你见过一个能炒一盘菜的巨型青椒吗?你尝过长1米、重15 00克的特大黄瓜吗?你听说过一亩地能产一吨优质稻谷吗?这些农作物并非神话而是事实,它们的种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过太空之旅后而变得神奇无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种成为人类的新希望。空间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的这一希望奠定了基础。
②在太空,物体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重力状态,生物极易发生遗传变异,对细胞、蛋白质、微生物的培养十分有利。太空还剥去了大气层的“外衣”,太阳光辐射比地面强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极其丰富,将使种子、微生物等细胞中的遗传密码发生有益突变,产生新物种。另外太空环境近似真空,没有污染。专家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的这些环境条件,为发展新材料、新物种、新医药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和生产基地。在太空环境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万倍。
③率先提出空间植物和微生物变异理论的美、俄科学家,多年来却与航天育种这一领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
④我国返回式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为空间育种和生物学科研提供了契机。早在 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运用航天搭载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建议。1987年我国首次利用卫星进行了植物种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载试验,它拉开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的序幕。
⑤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9颗卫星和两艘宇宙飞船上搭载了500多种植物、微生物等,培育出一批生物新品种、新品系、新种源。我国的空间育种成果赢得了世界的赞誉,美、俄、保加利亚等国科学家们纷纷表示了要求合作的愿望。
⑥1996年10月,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精选处理的杂交水稻种子被放入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修炼”了15天后返回地球。这些种子在海南繁育基地种植了44987株。经实验分析发现,一些水稻发生了高频率的变异,个别植株的性状分离变异率高达12%,比用射线辐射变异率高100倍,比自然变异率高数万倍。如今这批航天水稻已经进入第六代,形成了新品种,单季亩产达到800公斤。
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空间育种的总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第②段加点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
答:①


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④一⑦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答:
4.文章开头加点的部分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七)(2004•连云港)
谁染枫林醉
苏更林
(1)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练的语言,勾勒出层林尽染、枫叶流丹的画面,并吟诵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
(2)为什么晚秋的枫叶会变得满山锦绣、遍地彩霞呢?宋人杨万里有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说是枫叶在一夜间偷饮了“天酒”而“醉”成了红色。这虽然为枫林红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
(3)到底“谁染枫林醉”呢?现代科学认为,植物叶片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等。这些色素物质往往会随着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颜色。叶片中含有较多叶绿素时就会呈现绿色,含有较多叶黄素时就会呈现黄色,而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时则会呈现紫、蓝、红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颜色多变。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价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碱的性质,即能够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羟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质,即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随介质pH值改变而改变结构并从而改变颜色的可能性。试验证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呈现其表征的红色。而枫树的叶片细胞液呈现酸性,春夏季节由于枫叶中一般只含有叶绿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时的枫林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可到了深秋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光照减少,使得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适合叶片,这样就造成叶细胞内糖分的积累,从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枫叶细胞液的酸性环境,花青素呈现红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4)“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枫林红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枫林之中,一定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为“霜叶”抗严寒傲霜雪的生机和力量而感动。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第(2)节中,杨万里的诗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这两句诗?从文中可以看出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2.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
3.枫叶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过50字)
答:
4.大自然中的植物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八)(2004•宿迁)
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
①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大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②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
③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人们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④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着,乘坐飞机已成为极为普通的事了。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学家们制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向天空。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1.填空。
①第②节中运用了 说明方法;
②本文是按 顺序说明的。
2.细读第④节,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答。
①“机械鸟”的飞行方式是:
②今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3.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
②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
4.请你谈谈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答:
(九)(2004•杭州)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答: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答:
2.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
答:
3.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答:
4.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十)生物入侵者
梅涛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它们形象地比喻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在人类早期社会,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问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勃难逃。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有删改)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归咎:
(2)束手无策:
2.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品读后,请说说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何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文中通过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告诉人们“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请写出这些不良后果。再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给“生物入侵者”下个定义。最后。请举例说明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答: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联系上文,并就生物物种迁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1):一些专家主张人类不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能够生存下来的虽然是强者,但它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界的平衡终究会实现。
材料(2):2003年,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紫茎泽兰、豚草等在辽宁、云南等地蔓延,累计造成1.5亿亩森林受害。这些地方正在全面围剿外来入侵生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