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高烧不退的房奴情绪成就了《蜗居》(中国青年报 2009-11-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1:33:38

',1)">
',2)">
来源:由  怡爽    摘自 网络
 
高烧不退的房奴情绪成就了《蜗居》
本报记者 王晶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24    [打印] [关闭]
与其说电视剧《蜗居》制造了新一轮“房奴”话题热,不如说高烧不退的“房奴”情绪成就了严格说来制作水准不过尔尔的都市剧《蜗居》。
是啊,眼下,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心呢?“《蜗居》”与“房子”,连续多日并列新浪微博客的热门话题榜。新浪网一项1.2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3.2%的人认为《蜗居》反映了房奴的心态。“要是苏淳有房子,要是小贝有房子,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蜗居》贴吧里,一位网友这样说。巧合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1月中旬发布住房绿皮书,“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两个小青年买房,双方父母掏钱,爷爷奶奶掏钱,4个家庭支持一个小家庭买房子。三代人一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这样说。
太多的巧合相加就不再是巧合。“只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现在能抓得住80后的关注焦点的,只有两个字——房子。而《蜗居》给我们展现了当下都市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生存困局。”某报社青年编辑车辉说。
电视剧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映照,它以想象的方式来打量现实社会。当人们观赏着荧屏上一幕幕散发着生活热气的故事时,也调动了自己的切身经验和人生体验来体会故事的意义。关于房子的故事可以称得上信手拈来,再绚丽的想象力在直白的社会现实前也要失色。当有人质疑《蜗居》的台词“很黄很暴力”时,《重庆时报》一篇评论指出:凌厉的社会现实比台词更“露骨”。
剧中主人公海萍准备买房,“你负责问你爸妈借4万,我负责问我爸妈要2万,另外2万我把海藻结婚的钱拿来先用一用,让她等等再结。”而现实版的“全家总动员”,则是三代人买一套房子。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处的统计表明,20~40岁的年轻人占该行房贷总量的一半。上海浦发银行沈阳房贷营业部经理也表示,房贷业务的主力是年轻人,尤其是以80后居多。年轻人房贷首付超过六成要靠父母帮助。有人适时地提出时代新格言:“父母在,不按揭。”
既然房价如此高,为什么还要执著?剧中人物海藻帮姐姐反驳,“她想要的那个房子,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生活的必需品”,郑章军的故事就是一个现实版。2006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郑章军来到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北京二里庄小月河。女友表示:“如果今天买了房,今天就嫁给你。”郑章军心里“咯噔”一下。最后,女朋友回老家,他们分手了。郑章军的故事收录在《蚁族》一书中,这本书关注的是聚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乡接合部年龄在22~29岁的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中国新闻周刊》曾对此有过报道,那一期的标题是:向下的青春。
而在这个冬天,适时应景的《蜗居》,再度唤醒了80后的集体焦虑,这种潜在的焦虑也成为收视率的重要保障。“海萍夫妇两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9000块,省吃减用了六七年,连房子的首期款都付不起。等我们毕业了有几个工资能达到9000的?我现在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蜗居》贴吧里一位网友说:“70后有存款,90后有老爸,80后有什么呢?只有奋斗。”
当“男人的起步价是房子”“北京又拍出新地王,顺义一块地拍50.5亿元”这样的消息接连不断挤进人们视线时,有人再度翻出曾流传甚广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的帖子:我们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了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11/24/content_2949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