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深度报道碎片史:那些人那些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26:47
2007-12-14 14:55:09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1999年,中国青年报刘万永去山西绛县采访"三盲"(文盲法盲流氓)院长姚晓红。"中央领导做三次批示,第三次才派人去抓,他跑了",后来公安抓住了他。当时刘万永觉得,写篇报道能抓个贪官,新闻还是有力量的。后来才逐渐发现,好不容易喂饱一个贪官,又来一个更贪的。
 
【方进玉】联产承包、生产队长
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正广泛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到《瞭望》做记者不久的方进玉,去山东烟台农村采访,却听到一些村民“反对”的声音:我们不要一刀切地搞分户承包,要在集体组织下搞汽车运输队、海滩养殖队、城市建筑队……去挣钱。可是,上级非要分田到户,结果,这个大队的农民造了假:把分田名单交上去,实际上把农田集中起来承包给几位种田能手去种。一位生产队长说:“运动来了,我总是落后分子。”在新华社做新闻很多年,方进玉有时会非常痛苦。“因为你希望能实事求是去报道,但未必能这样”。
【崔丽】评报栏、旧食堂、大圆桌
1993年,崔丽走进北京东直门海云仓胡同的中国青年报社,感觉编辑部大楼破旧的像个仓库,用的也是竹子筒的圆珠笔,但空气里“好像都充满着一种新闻的气息”。进报社的地方,有个评报栏,贴得花花绿绿,谁都可以在上头写意见。中午吃饭,食堂有个大圆桌最热闹,大伙端着饭盆在那儿神侃。作为小小字辈,她的主要任务是听别人讲。当时,李大同肯定是演讲主角,“他说起话来很有感染力,很有张力。”十多年过去了,报社的食堂搬到了新建大厦的二楼,桌子都是规规整整,四个人面对面坐,吃完饭就走人,旧食堂、大圆桌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江艺平】消费广场、曹西弘、东白
据南方报业集团现任副总编江艺平回忆,90年代的南方周末报社内,有两个人特别较真:曹西弘和鄢烈山。曹是流浪记者出身,具有赤子情怀,时任“消费广场”版编辑,当时的“消费广场”从个案入手,读者和市场的认同度最高。1997、1998年,有关公民维权的报道惊动了信息产业部,一些被监督的企业通过各种关系施压……上面要求,这个人不能留在报社。“当时大家就跟他商量,委屈他变个名字”,曹西弘就用了“东白”作笔名。社长也装糊涂,上面问起这个人是否还在报社,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当时,江艺平强烈地感觉到,“这样的人对周末实在太珍贵了。”
【迟宇宙】过堂、笔记
1998年,刚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迟宇宙,来到《南方周末》当记者,第一次出差去湖南江永采访,象“过堂式”的跟县委班子聊,当时还以为“当记者、做舆论监督这么容易”。之后遭遇的挫折才让他意识到,做新闻是件很挑战的事。从那个时候起,迟宇宙养成一种偏执的习惯,每次出去采访严格要求自己,笔录手写、不少于20页、周期不少于7天……他说,“写作是我这辈子最想干的事情”。
【邓飞】潜伏、垃圾袋
2000年,湖南大学的邓飞刚毕业,去了长沙《今日女报》,之后选择到《凤凰周刊》当记者,编辑部在北京,而他的战场主要在湖南。2005年,他在家乡“潜伏”了三四个月,拿出了一篇“猛料”:关于湖南省高院院长被双规的文章,叫《吴振汉落马》。文章出来后,《凤凰周刊》在长沙十分畅销,平常只卖1000多本,当期增调了3000多本,都卖光了。现在,《凤凰周刊》在长沙街头的报摊几近绝迹,个别摊主卖杂志,还要用个黑色的垃圾袋包着。跟邓飞一个班学新闻的有48个,现在象他一样做调查记者的只有三四个,他说自己“善良而执着,无限忠于自己的职业和内心”。
【何华峰】茅台酒、红包、金箔
2001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何华峰在英国路透社上海站当新闻助理。有一天,茅台酒开新闻发布会,给每个记者发了不少东西:一瓶茅台、一个几百块钱的红包,还有一块金箔。打电话“请示”首席记者后,把红包、金箔都给退了,酒拎回去后就放在办公室。同去的《南华早报》记者耿必儒,就没拿任何东西。但是,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记者都拿了,在何华峰看来,“这就是差别”,而在他眼中,“红包”是这个圈子潜规则,但实际上不合法。
【李海鹏】梦、才力、上校
2003年5月31日,在辽宁省体院当门卫的前亚洲举重冠军才力,由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先是意识丧失,随后心脏停跳。《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去采访,才力母亲商玉馥说,凌晨4点布谷鸟刚叫起来的时候,她梦见儿子喊:“妈呀,妈呀,你给我蒸俩肉馅包子吧,给那俩人吃。”这个梦一下让李海鹏想到了马尔克斯的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跟那个被国家抛弃的上校一样,那种孤独感噩梦般的感觉一直充斥在小说里。”于是,他在《举重冠军之死》的特稿开头,就写了才力母亲的这个梦。“我只是知道一种方法写一个梦,然后噩梦的感觉和孤独感就在整篇报道里弥漫开来,就把那种调子定了,就把宿命感建立起来。”
 
图中为辽宁本溪蔬菜公司女工关广梅
【卢跃刚】改革、年广久、关广梅
80年代后期,《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内部开始反思关于改革人物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988年开始,卢跃刚陆续采访了年光久、关广梅等典型。1月份,他发现著名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正在违法,“卖霉变瓜子给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又吃惊地发现,《经济日报》影响深远的“关广梅现象”新闻是制造的,所谓“来信”是记者和当地政府制造的,问题的讨论也是制造的。关广梅也不懂法律,成立东明商业集团,却不去工商局注册。卢跃刚问她,你们为什么不注册?你是不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她说:“我们注册干嘛啊?市委不是已经开过大会了嘛。”可惜的是,他写的大型报道《“关广梅现象”之怪现象》被枪毙了。“当时,我们就已经觉醒了,不能把改革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我们要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结果发现改革者违法、改革者走向改革的反面、改革者的价值是颠覆的。”
【刘万永】“三盲”院长、200个电话、贪官
1999年,刚入行一年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去山西绛县,采访报道“三盲”(文盲、法盲、流氓)院长姚晓红。“中央领导做了三次批示,第三次才派人去抓,他跑了。”刘万永找到案组副组长、运城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采访,得知从检察院开会决定抓人到去他家抓捕期间,一共有200多个电话打给姚晓红,提醒他快点出逃。“可笑的是,他不是逃跑,而是拿着一堆获奖证书来北京找中央警卫局的人给他说情。后来,公安部门通过他手下人打电话叫他回去,才抓住了他。”当时,刘万永觉得,写篇报道就能抓个贪官,新闻还是有力量的。后来才逐渐发现,好不容易喂饱了一个贪官,又来一个更贪的。
【沈亚川】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黄金时代
2003年3月,《21世纪环球报道》突然停刊,上海站的同事们心事重重,主编赶紧在内部BBS上安民告示:各位同人无须惊慌。记者沈亚川感觉,停刊的过程犹如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里说的,“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没人说这个报纸吊销刊号了,也没有人说要立即解雇大家,报纸虽然停止出版,但南方集团还继续给记者发工资。“这种有点古怪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后来到CCTV《社会记录》任编导的沈亚川在一篇回忆帖“追忆《21世纪环球报道》”里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大家感觉梦一下子醒了,却还心有不甘,坊间却已经开始嘲笑我们还在围着已然死去的报纸“奸尸”。
【李菁】高耀洁、裹小脚
2003年年底,《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李菁去河南采访“年度人物”、中国著名的民间防艾人士高耀洁。她在高家采访,连续三天,早上去、晚上回,真正地跟采访对象生活在一起。在近距离的观察中,李菁发现这位老太太“非常不可亲”,对丈夫不够关心,又遭到子女抱怨。“正是因为特别需要全心投入事业,所以她才在生活中显得那么不近人情。”她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高耀洁原来是裹小脚的,裹了段时间又给放了。后来,这篇报道《人道主义者高耀洁》的导语是这样的:“这双小脚曾是旧世界的一个象征,但在这一刻,高耀洁,这位勇敢的老人,却成了中国民间抗击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新灾难——艾滋病的伟大象征。” 一个细节,把一位英雄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我们身边的人。”
【朱玉】早产儿、卫生部、中华医学会
2004年元月,新华社记者朱玉写了篇关于早产儿氧中毒失明情况的稿子,叫《一千零四十小时》。大年三十,她抱了一摞资料跑到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办公室,把资料放到桌子上,对他说:“这些早产儿没有一个是我的孩子,也没有我的亲戚,也没有一个是你的孩子,但既然材料到了你的手里,拜托你好好看一看,咱们能解决一点是一点。”后来,领导作出批示,春节以后,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出台了一个早产儿用氧指南……朱玉说:“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在意稿子的影响力”。
【刘畅】胡劲草、唐山大地震、圈子
2006年,适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发短消息问CCTV《新闻调查》执行制片人胡劲草去唐山采访的感受如何,收到短信,内容很悲凉:“历史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了,我们最近的唐山节目让所有人遍体鳞伤。”刘畅回短信,这样写道:“历史被真实记录,需要让记录者付出艰辛和代价,值此特殊的纪念一日,以同行的相互温暖和问候,积蓄支撑我们前行的心灵力量。”差不多从2003年起,北京的一些调查记者之间的联络多起来,“大家没事通个电话,每年春节必吃一顿饭”。小圈子建立起来以后,确实让大伙感到相互支援的温暖力量。(注:此文摘自《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一书"序二",张志安/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11月即出)【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