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52:07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
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
2009年10月19日12:02 人民网 摘自《中国生活记忆》 编著:陈煜
系列链接: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公共食堂不要钱和举世罕见的“票证时代”[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全国遍地是炼钢铁的土高炉 没有铁矿石就砸锅[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城市交通基本靠走 第一代公车会发"当当"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印450万册的《高玉宝》和夜半鸡叫的“周扒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造就中国市场排队特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衣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时互送红宝书[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的确良”代表时髦前卫 穿喇叭裤感觉就像在裸奔[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八亿人看八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恢复高考 政治局讨论决定报名费收5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独生成时代“特产”: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人购车的限制[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与卡拉ok[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戴蛤蟆镜不撕商标 “大哥大” 是绝对的身份象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穿着牛仔裤、“一步裙”引领时尚风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王朔式的“痞子文化”与万人空巷的《渴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川菜馆与四川火锅成大众选择[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自助餐流行,扶墙进,扶墙出的尴尬回忆[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肚兜”上街与唐装再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第一个起诉性骚扰的人与新婚姻法[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总理与农民[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新千年怪事[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三鹿奶粉事件最后的黑手 原来就是草他妈[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非典,让我们戴上口罩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我们都是汶川人[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鸟巢”盛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中国生活记忆之2009年[组图]
开篇语:阅读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至2009年,实行“计划单列”,将其中的时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开。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超市和甲A联赛,新千年的“肚兜”、唐装、房奴、“人造美女”、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

60年代,北京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图为女六中(今第156中学)的学生正在阅读雷锋生平事迹
60年代,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一言一行都被灌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60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生活的苦难——饥饿,品的极度匮乏,“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左”倾错误占据上风,当日常生活异化为政治生活,“文化大革命”终于爆发,整个民族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60年代的生活,艰苦在先,狂热在后,政治、革命,不断地干预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大革命”持续到70年代,终于将国民经济引向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原地踏步,改善甚微。国家和人民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蕃瓜弄改造成功
60年代,不少农户开始翻建新居。但总的来看,变化不大,仍然以草房为主,条件稍好些的,盖上了的瓦房。瓦房的地基亦用砖或石头砌成,墙壁次者用土坯垒就,稍好者采用双层,即里边是土坯,外面用砖砌,俗称“里生外熟”,最好者是全部用砖砌成,民间称之为“混砖到顶”。墙壁之上是房架,其基本组成沿袭了50年代,亦是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笆。而有钱人家的大瓦房,一般不是用笆,而是用专门烧制的方形薄片砖。
1960年10月15日,建筑工程部向中央提出关于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报告,提出,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住宅面积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各地都有无房不能结婚、婚后不能同住、几户同住一屋的现象。要调动国家的、地方的、工矿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分期分批地建设住宅,力争三五年内基本缓解居住紧张的局面。
上海中心城区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旧住房、棚户简屋较多。从60年代起,以街坊为范围的旧房改造规划展开,1962年改造蕃瓜弄,1972年改造明园村,1975年改造万体馆对面漕溪路西侧街坊,旧房改造较为成功的是蕃瓜弄改造。
蕃瓜弄改造前总用地面积4.45公顷,拆除棚户、简屋面积2.6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居民户数1964户,居住人口8771人。改造后人均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06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街坊环境由原来的棚户密集、地势低洼积水区,变成街坊外绿带环绕、街坊内建筑整齐、环境优美的新型住宅街坊。

蜂窝煤
60年代,农村烧草烧柴火,城市,则烧蜂窝煤。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取暖。快入冬,先要去买那种铁皮烟筒,然后自己装烟筒,装炉子。
生炉子取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点火,要先拿一张报纸塞在炉膛里面,报纸要揉皱,上面放一块引火的草炭,在草炭上面再放蜂窝煤块。然后用火柴在下面点着报纸,报纸快烧完的时候引着草炭,草炭再引着煤,这样一步一步把炉子点着。这个过程烟雾很大,往往弄得满屋都是浓烟。
点火不是很难,所以学会并不难。难的是,炉子生着之后保持它不灭,还要达到取暖的目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从早上开始的顺序是:(1)起床打开炉子,撤炉灰,把煤添上,15~20分钟后封炉子;(2)下班回来,打开炉子撤灰,加煤,等新加的煤燃烧旺盛时,就大概到了晚上8点了;(3)享受2小时稍微暖和的时刻,就要封炉睡觉了。这样,室内晚上最高的温度,也就在10℃~13℃。
但是,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炉子灭了的时候经常发生。
使用蜂窝煤,最担心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煤气中毒”。
每到送煤的师傅给各家各户送煤的时候,大家都会很客气的倒茶送烟的,为的就是希望能够给自家送一些干的蜂窝煤,因为刚做出来的煤很湿,很不好点燃,而且还容易产生煤气(一氧化碳),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对送煤的师傅都很客气。当然,街坊们也都很体谅那些送煤师傅,一车煤几百斤重,一个人又要拉又要搬的,要是赶上几个院子深的就更累了,搬完煤往往是深秋的天气,却出了一身的透汗。挣的都是辛苦钱,所以大家能送点什么也就送点什么了。
一般这蜂窝煤被送到家之后还需要在院子里面吹上几天,直到差不多干透了才会全家总动员的一起搬到自家盖的小煤池或者窗台底下,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塑料布并压上几块砖或者瓦什么的,才算大功告成。因为这一冬天就靠这些煤了。谁也不希望下雨的时候给淋湿了。
1965年11月,第一座供应民用液化石油气的灌瓶站在北京西郊建成,并率先向北京一些居民区域发展用户。有人回忆,当时一罐煤气是2.7元,议价是每罐3.2元。
北京曾经有三座“人民公社”楼,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北官厅大楼、还有就是崇文区的安化楼。
安化楼——因建于拆毁的安化寺之上而得名。1960年5月竣工入住,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楼盘”,也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酒店式公寓”,还拥有北京最早的社区会所……
安化楼的主体有9层,附属楼8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这在当时属于相当大规模的建筑物,大楼竣工时曾经轰动一时,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公社大楼的。
刚建成的安化楼中,每层都有5盏大型玻璃吊灯,4扇玻璃大门,把长长的走廊空间进行了有机分割。将近3米宽的楼道,转角处的一些大空间除了用来堆放一些杂物之外,就是晾衣服的好地方,因为宽敞,能直接通风采光。
安化楼当年的结构充分体现了“公社化”的原则,房间里没有厨房等生活设施,所有的服务设施都在大楼的一层,那里是公共大食堂和开水间。平时居民们工作日都在就餐,孩子也都送到托儿所,所以很少有人到楼下食堂就餐。
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周六晚上挨家询问居民们晚餐和第二天是否订餐。订餐者想吃什么就在食堂准备的小本本上写下来,然后食堂的服务员会把饭菜送上门去,再把各家空的暖水瓶取走,打满开水再送上来。
入住安化楼,不仅要有身份,还要有足够高的收入。1962年入住大楼的居民中,大部分的月收入都有差不多200元,而分给他们的两居室当时的房租是10多元,相当于北京市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因此被称为当时的“高干楼 ”。
在北京的历史上,安化楼是第一座安装了电梯的居民楼,在大楼中心的电梯间,有两部电梯,最早的电梯,是有拉手的单开门。在大楼东侧的楼梯旁,原本设计预留了另两部电梯的位置,但是后来为了节约经费,就没再安装。
那时候附近的孩子都到安化楼乘电梯,电梯内部空间不到3平方米,除去电梯员和她的桌椅、电暖气的空间,最多也就能容纳五六个人。于是远近的大人小孩儿都会来看看,小孩们更是把这儿的电梯当玩具了,刚上了9层,就又跑到8 层等着往下坐。当时,很多人觉得安化楼就像是出差时候住的宾馆一样高级。
虽然当年在楼的设计中不包括厨房,但都有比较宽敞的卫生间,还设计给家家户户都装上浴缸,虽然后来因为没有钱被放弃了,但还留了浴缸的位置。
1964年,各楼层尘封已久的食堂被装上了煤气,变成公共大厨房,住户集中在这里做饭。厨房里面靠墙是一排炉灶,可以想象家家户户挨着做饭炒菜,肯定是很热闹的景象。(参考方璐:《北京最后的公社大楼》,2005年7月1日《新世纪周刊》)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衣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观:“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着:“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八亿人看八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与卡拉ok[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人购车的限制[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独生成时代“特产”: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时互送红宝书[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造就中国市场排队特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