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科举颠覆清王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41:43
返回历史频道首页
大善政
小九九
青云路
深影响
余波
评论
1905年9月2日,清廷颁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就这样突然结束了。五天以后,上海维新派《时报》发文,盛赞“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随后,传教士林乐知在《万国公报》发表评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

庚子国乱后 清朝上下皆以科举制度为中国落后元凶
上谕: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不易者三纲五常“,其他诸凡政治、军事、教育、法律等重要领域”可变者令甲令乙“,俱可改革。梁启超:国民皆以参加科考的读书人为表率,读书人既如此,则国民尽成愚民。以此,欲不亡国,“岂可得乎”?“故深知中国实情者,莫不谓八股为致弱之根源”。【详细】


晚清的武举人

晚清贡院
1901年 清政府正式废除“武举”制度
荣禄倡议并没有得到朝臣的响应。一拖便是几年,光绪二十四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来,“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试枪炮。”然而依旧未能实行改革。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详细】
1904年 清政府宣布为推广新学 大幅减少科举录取名额
1904年1月,张之洞、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详细】
1905年 受日俄战争刺激 清政府宣布永久废除科举
在日俄战争的重大刺激下,国人要求立即废除科举的呼声大为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会同张之洞、周馥、岑春煊、赵尔巽、与端方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慈禧接受了立刻停止科举的意见。清廷随后发布谕旨,宣布从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开始,停止各级科举考试。【详细】
凤凰网独家视频

雷颐

读中国近代史,有人说使人愤怒,有人说使人伤感,有人说使人遗憾,还有人说使人无奈。这些当然都有道理,人,不能无情,不能不为历史所动。然而,作为历史的研究者来说,重要的是在千般感慨、万端思绪之上的理性分析。无论人们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从我们所谓“晚清”开始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详细】
凤凰大视野:回望梁启超
1898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一个中世纪的国家迈出了走向现代国家的步伐,1898年的戊戌变法距今整整110年(2008年语)。有一位青年,他从戊戌变法开始登上中国思想、政治舞台,成为了新时代的启蒙者,他就是梁启超。【详细】
萧功秦:晚清开明专制
清末新政这是清王朝所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认真的现代化努力。这场新政运动也印证了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的一句话:“处于权威危机中的统治者往往会迅速的变成真诚的改革者,他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力的真诚。”清末新政运动是由以慈禧为首的王朝统治者发起的,并自上而下地在全国各省全面推进,新政的内容又极其广泛,包括废除科举,举办新式学堂,禁止鸦片,兴修铁路,改革司法制度,鼓励实业等等。清末新政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着远为深刻的影响。【详细】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中外媒体一致夸奖
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就这样突然结束了。诏令既出,举国上下,有喜有忧。五天以后,上海维新派《时报》发文,盛赞“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详细】

',1)">

废除科举 士大夫阶层“中国梦”破碎 传统平民上升孔道关闭
尽管因为名额有限,科举考试中实际考上的并不多,但是制度的开放,给人们一种希望、一种鼓励。而且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这是一种低投入的教育,一本参考书可以用几十年,只要不是所谓赤贫,一般人也还可以负担。加上大家族、公田等地方体制的支持,对贫寒子弟来说,上升性社会变动的希望,多少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到废科举之前的几年已发生一些变化。对于当年那些考生来说是很困难的,这类改变,对读书人造成很大的影响。【详细】

年龄与财力:中年读书人成新学弃儿

而新学堂除了需要花很多钱之外,还有年龄的限制。以前百岁也能做童生,并且被看作是天下盛世的一个盛举。新学堂基本上三十岁以上就进不来了,再后来是二十五岁、二十岁,年龄逐步往下降。习惯了新体制的今人,不易领会年龄限制带来的影响——一个人若在很小的时候因为各种条件未能进入新的教育体制,他一生也就基本没有机会走读书上进之路了!对当年所有怀揣“中国梦”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人生阻隔。【详细】
孔道关闭:地方士绅立刻抛弃皇权

废科举以后,士绅叩官无路,绅权开始抛弃皇权。苏抚程德全在考察苏常情况时就感叹,“惟查本省各官,往往因公与绅不洽。即洽矣,而又事事徇其所请,几忘权限之所在。”士风日下,士绅们不再关注中央,而是把目光紧紧盯住所在的当地以及他们自身的利益。“公与绅不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益加剧。科举制的废除,将士绅从传统官僚队伍中剥离出来;而预备立宪,又为士绅提供了一个扩张政治势力、谋求合法地位的舞台。【详细】
寻找做官新途径:读书人在废除科举以后

不要低估废科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群体中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治秩序的安危。可以说,辛亥革命就是知识分子包括士绅叛离和反对清王朝的一场政治运动。其中一部分人是真心向往民主共和,起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人是为了参加革命后能在新政府里做官,获得权力。所以民国成立后,士绅也好,新式知识分子也好,都争相当官去了。【详细】
凤凰网独家视频

秘闻:古代科举舞弊术面面观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生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企图以作弊手段,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古代科举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一是贿买,二是夹带考试经文入内作弊,三是请人代考,四是冒籍。【详细】
策划:晚清的科举弊案
咸丰最后下旨:“柏葰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泣”。当下,柏葰、浦安、李鹤龄、罗鸿绎四人就被押赴菜市口刑场行刑。顺天戊午科场案持续一年有余。【详细】
大讲堂:晚清名臣张之洞
张之洞做到了李鸿章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看到了李鸿章没有看到过的由“新学猖狂”派生的种种场面。然而“新政倡自湖北”,溯其因果,前者正是后者牵引出来的。【详细】
凤凰大视野:血色黄昏
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在中国晚清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在洋务运动中的表现亦最为世人所关注。本期节目开始,主持人王鲁湘与您一起走进李鸿章的洋务生涯。【详细】

大批边缘知识分子留学日本 大多挟利禄功名之见
留日学生的程度低下,不仅为国人所指陈,亦为日本方面所检讨,日本《太阳》月刊社论说:“本年进士考试,日本留学生成绩极劣,竟无一人及第,此一事实,岂止关系日本教育留学生之体面?(其成绩不佳原因,系由于学生不精励于学问,无普通学之素养,并以习速成为主旨等所致?”1906年1月10日,驻日公使杨枢对于留日学生的素质,在其报告中说“在东洋留学生多至八千余人,挟利禄功名之见而来,务为苟且,取一知半解之学而去,无补文明。”【详细】

科举废除后加入自强军成南方读书人无奈的谋生选择
1902年,张之洞又把“入营之兵必须有一半识字”列为“湖北练兵要义”第一条。两年后,更要求新募之兵“实能识字写字并能略通文理”。这些规定充分说明张之洞对新军文化素质的高度重视和对知识青年的热忱欢迎。湖北新军也确实招收到大批知识分子,“秀士入营者颇多”。同时,张之洞也很重视士兵入营后的教育。【详细】

废科举损士子利益致人心涣散 地方参政士子与清廷渐行渐远
科举的废除不仅导致士子人心的涣散,且由于损害到其具体利益,使他们生出挫折与不满心理,这必然会摧毁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清末立宪本有“固结民心,保全邦本”之目的,然而废除科举却首先离散了士子之心,欲实现“朝野一气”怕也只是统治者的一厢情愿。科举废除与留学运动,意味着“政治系统与社会精英的传统联系已经割断”。诸多旧式知识分子的内心固然充满了无奈的怨恨,而新式知识分子也“在感情与行动上转向立宪或者革命,形成为对政府的巨大威胁。”【详细】

凤凰博报另类解读清末

在西方列强加紧蚕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满汉冲突这个核心问题上。【详细】
革命党为何不准清廷实行立宪?
相反,他们大都认为五大臣出洋考察是为立宪作预备,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凡稍具爱国心者应郑重其事以祝其行,因而对吴樾的暗杀恐怖活动一般都持谴责态度。不仅如此,舆论还深恐这次炸弹事件会影响到大臣出洋考察,进而影响到宪政的实施,于是他们纷纷在报纸上撰文敦促清廷要不畏艰难,奋勇前行。民间对于出洋考察大臣挨炸一事也大都表示同情。【详细】
杨度:一个不甘寂寞的旷世逸才
袁世凯看到杨度的雄文,忍不住拍腿赞叹:“真乃旷代逸才也!”随后,袁大总统亲自题写了“旷代逸才”四个大字,并交政事堂制成匾额,由专人送给了杨度。杨度接匾后,更是又惊又喜,他立刻上了一个谢折。【详细】
民国豪放女 痛殴众议员
民国初年有一奇女子名曰沈佩贞,据称,当年同盟会在京城举行改组大会时,因新党章中将“男女平权”一条取消,参会的沈佩贞听后大怒,当场与另一女盟员唐群英一起冲上主席台,将主持会议的宋教仁扇了好几个耳光。【详细】

士大夫阶层消失 近代中国成无中心的“断裂社会”
科举制度废除以后的社会,不再是一个以读书人为中心的“四民社会”,而是一个无中心的“断裂社会”。所谓“断裂社会”,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国家与社会的断裂,其次是社会各阶层的断裂。士大夫原来扮演着将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枢纽功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士大夫阶级瓦解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再也无法建立起制度化的沟通,二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断裂。精英流失到民间,流失到社会各个领域,导致国家统治集团的非精英化。【详细】


清末民初的课本

晚清大官商 盛宣怀
清末废科举的影响:造成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没落
废科举、兴学堂,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标,反而导致了另一种状况:一边是乡村教育明显落后,与科举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边是新学堂培养了一批清王朝的掘墓人,这恐怕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总之,清末仓促废除科举对乡村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近代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详细】
知识分子从乡村向城市集中 农村逐渐落入“劣绅”之手
知识精英离开乡村,进入都市,意味着他们脱离了传统的民间社会,失去自己的血缘、地缘和文化之根。在传统中国,士大夫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枢,如今他们不仅疏离了国家,而且也游离了社会,成为无所依附的自由漂浮者。【详细】
士绅阶层发生分化 知识分子淡出而商人军人成主体
科举废除后,商人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成分。到民国时,商人地位的上升更明显伴随着一种“思出其位”的强烈政治参与感。杨荫杭观察到:“民国以来,官之声价低,而商之声价增。于是巧黠之官僚皆加'办实业'之虚名,犹之前清买办皆捐'候补道'之虚衔也。”商人与军人等传统边缘社群的兴起只是“正统衰落、异军突起”这一近代中国的显著特征在社会结构变迁之上的部分体现【详细】
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尽可喜可贺还是可忧可惧?一朝一夕,恐怕还难以确定。1905年废除科举,不论在中华帝国历史还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或断裂点。而这次转折或断裂所影响到的历史时段,不是以十年甚至百年计的。【详细】
科举制的得与失
我们在“五四”的时候,在政治上只看到他们“德先生”当家,只看到一个民主选举,看不到与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更看不到西方考举与中国科举的关系,倒是把科举骂了个狗血淋头。当然,该不该骂呢?该骂。问题是该怎么骂,该骂什么。【详细】
废除科举:是福是祸?
清末废除科举,改办学堂,从表面上看,前此得益于科举的士人绅士的特权受到破坏,或曰“士人政权”被瓦解,他们理应坚决反对此项改革。而实际上,广大士绅在此巨变中“机敏地停止了反抗”,转而以开办学堂作为“保存特权的新出路”。【详细】

民国时蒋梦麟和陈独秀“秀才”比拼:以前清八股秀才功名为荣
蒋梦麟和陈独秀常讲笑话。一次,蒋对陈说:“你是一个秀才,我也是一个秀才。秀才有两种:一种是考八股时进的秀才。八股废掉后,改考策论,称为策论秀才。策论秀才虽有几分洋气,但没有八股秀才值钱。”陈独秀于是问蒋:“唉!那你这个秀才是什么秀才?”蒋回答是策论秀才。陈便说:“那你这个秀才不值钱,我是考八股时进的八股秀才。”【详细】

在科举废除的民国 三十岁以下能功成名就者唯军人最多
在中国的选官制度已去,新的大夫渐渐只能如梁启超所说,多从不事生产的社群中来。大夫既然不从士来,传统的官吏生成方式即只剩“出将入相”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似乎已成必然之势。费行简所说的“民国成立,军焰熏天”,便是时代的写照。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选女婿的标准,要“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王回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这正是典型的时代认知。【详细】

民国评论家杜亚平反思科举改革:只应改革 不该废除
这里,杜亚泉对科举制改革的反思值得重视,这位民国初年的政论家认为,如果在最初考虑改革科举制度的具体办法时,不是简单地废止科举制度,而是“稍稍改其课士之程式,简(选)稍通时事之儒臣,典试各省,依今日之教科门类,列为试题,以定取弃。”那么,这种科举改革所产生的效果,会比单单废除科举而建学堂的效果更好。【详细】

调查
1.你认为废除科举是一项好的改革吗?

不是
不知道
2.你认为1905年废除科举改革酝酿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说法对吗?

不对
说不清
3.你认为1905年后大量知识分子加入革命党是为了做官吗?
大部分是的
小部分是的
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前途才参加的
说不清楚
4.你认为废除科举给中国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乡村教育的彻底没落
知识精英从此只出现在城市
中国新旧文化发生了断裂
埋葬了清王朝
5.你认为改革科举与彻底废除科举哪个更适合当时的中国社会?
改革科举
废除科举
说不清
6.你觉得本期专题的质量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


在一个非民主社会里面,一个政权是否稳定,老百姓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民变经常发生,也成不了大事。成功的农民起义背后都有读书人在领导。政权是否稳定,取决于社会精英,精英在传统社会里面有组织和动员的能力,他的向背决定了政权是否可以长治久安,王朝是否还可以维持下去。但问题是二十世纪的头十年,特别是1905年以后,精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905之所以是重要的一年,后来酿成辛亥革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举制度本来是中国传统精英和王朝联系的一个制度性管道,这个管道现在断裂了。断裂之后并没有出现新的替代性的制度性中介。科举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精英流落到社会,成为帕森斯所说的自由流动资源,他们与朝廷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正是这种疏离感,与其他因素凑合在一起,爆发了突如其来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