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50:06
关于慈善机构的费用问题 以最大仁厚面对灾民情绪 国殇之际说慈善 无声的泪
标签:不希望转载
感谢网友“与归”的批评:值此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灾难的时刻,人心的安定至为重要。“谣言止于智者”,善良的人总是容易被人利用,汪老师岂可不慎之又慎?一些网友不同意负面报道,我明白,所以自承“不合时宜”,备忘录,各种议论都保存。“与归”指责为假造的那则消息,我无法确证它的真实性,先删除了。
满街都是捐款的,没有人,包括我自己,敢于追问捐来的款怎样交给灾区以及到了灾区又怎样交给受灾者。可是《财经》编辑部的张进来信催问下一期“边缘”的题目了,这让我想到,如此多的捐款本身,已经足够地被主流媒体边缘化了吧?谁解释过它们的去处?有没有一种软件给我们演示那些银行和慈善机构的“捐款路线图”——即善款从我们手里传递至受灾者手里这样一条透明的令人放心的路线图?我们知道国内慈善机构的损耗率极高,或许是全世界最高的,大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我记得多年前胡鞍钢和康晓光的扶贫调查报告里披露过更惊人的数据:每一百元扶贫款只有两元真正交给了贫困户。如此普遍的官场腐败难道突然不见了吗?我觉得很难堪,在这样庄严的场合问了一个如此不庄严的问题。但是,难道不应追问吗?我查阅过西方国家的慈善机构的损耗率,我估计美国的慈善组织的损耗率普遍低于百分之十,或许更低,因为那里运作善款的人,这一点特别重要,那些运作善款的人往往是志愿者,他们或许来自宗教界,或许是热血青年,或许是富家子弟,或许是退休老人,总之,他们多数人只需要一些奉献爱心的机会。国内的慈善机构,我是指最著名的那些机构,多年前已经有至少一家,被媒体披露存在严重腐败,那场官司至今未了结。自从我心里发生了如上这样的不合时宜的疑问之后,每一次见到捐款的或电视上广播捐款热线号码的时候,我都会留神听着,希望听到关于款项的传递路线的哪怕一丝丝说明。我承认我已经不是“愤青”的年龄况且我过去若干年始终在国内生活,所以我已经比较地老谋深算了,不合时宜但老谋深算。
2008-05-16 11:06:48   来自: ViCC.ego(睡教徒) (上海)
From Twitter:
ECHO @ivane Retweeting @quanmengli: Re: @lzyy 听一朋友说,他朋友的妈妈在红十字会,每次有捐款,那帮
人就买车买房
ECHO @shizhao: from @wisicn: 怪不得大陆的慈善机构要求现金而不愿意要实物,原来对收到的现金他们可以
提取不大于6.5%的管理费,对实物一分钱留不下来,还要花力气整理运输打包消毒等等
ECHO 昨天中午看到总理了。仿佛老了许多。总理在学校废墟上面。搬着石头。不是作锈。满脸眼泪。我看
到总理哭了。让我愤恨的是。为什么身边几个陪同的年轻的专员。无一伸手。为什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04482/
光捐了錢,可是,現在糧食、水、燃料,不受災的地區物資要籌備也不容易,你現在光有錢哪裡買物資過去
?即使買了物資怎么運過去?——由此,只接受捐款這一條件大有深意
中国有不收管理费的慈善机构吗? 会员  dongm777  发帖于  生活客栈  2008-05-17   评论0条 浏览0IP 因为考虑善
款捐助的问题,我们和中国红十字会进行了接触,对方给我们的答复是——红十字会没有就四川地震设立专项资
金!这就是说,所有的善款统一交由红十字会管理,现在粗算下来,新浪上公布的那些企业捐助,也有个几十亿
了吧?如果都交给红十字会,谁能保证这些钱是否真的都送到了灾区???
最可气的是——他们从中要抽取10%的基金管理费。慈善机构需要抽取一定比例的基金管理费,作为救助的
日常开销。这个无可厚非,毕竟很多偏远地带的救助都需要成本,更何况汶川地震这种严重灾区了。但是!但是
!!不能比例这么高!!!现在的救助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你基金管理拨拨款,数数钱就要扣10%?!几个
亿就这么不见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换作平常10%的管理费我也不说啥,这不算是太贪的,要知道其他慈善机构的管理费要远高于这个比例!可是,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么庞大的捐助也要从中抽上一笔?!
我不知道慈善机构是不是要缴税,从天涯上一个帖子上看到红十字会普通收纳员的月工资条和其他补助就已
经高达万元以上,再加上各种补助物资。我真的开始怀疑,我们的慈善行为究竟帮助了谁??
捐还是不捐?当然要捐,但是我有以下想法:
1,现阶段最好以物资的形式进行捐助,现在活命最重要,药品、饮食、衣物等等;灾后重建才会用到大量先
进吧?
2,个人到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捐助我不做赘述。企业名义捐助的往往都是几百万的大数额,这笔钱怎么用
,到底交给谁一定要想清楚!不能把大家的善举变成某些慈善机构的小金库!
3,建议大家寻找一些有良心的慈善机构。据了解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设定专项资金,而且不收任何管理费
。但是从名称看是否救助面窄了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对于中国的慈善机构,我有如下呼吁:
1,请加强监管,不要以政府和某些组织作为挂靠,要有切实的监管制度!
2,财务要透明!每一笔捐助,哪怕只有几块钱也要说明钱的去处!这些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一份份赤诚的
善心!
3,任何接受了此次抗震救灾捐助的机构,都必须要设立专项,并按阶段向公众公示款项和物资的去处!
上面为转载。我想问一下:中国有不收管理费的慈善机构吗?
欠缺独立基金与相关法律
通过公益慈善立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是业界人士的一致共识。英国的《慈善法》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并
且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尚无系统的公益组织法,仅有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还难于执行,社团等相关法规
也亟待修改完善。
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实际上并没有也不能完全按照社团的方式来对基金会进行登记、管理。但是,将基金
会定为“非营利性法人”,在避免了原来由于对基金会的法人地位定位不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
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种法人形式中没有“非营利性法人”,所以,至少在我国民法
典修改以前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名称是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的。
“中国没有独立的基金与基金会的法律,基金会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层次不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用来规范
基金会的人大立法,基金会的劳动人事、税收优惠、财会制度等,在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之前,实践中还只
能按照原来社会团体的做法。”梁枫说。(记者 李明思)
不久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万家
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过款物,另外99%的企业则从未有过慈善捐助记录。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企业不做“善事”,不愿意向慈善机构捐款呢?原因之一就是善款的去向不透明,他们担心自
己的善意不能被充分表达。确实,如今国内一些慈善机构财务混乱,信息不公开,捐助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上,缺
乏完善的监督追惩措施。捐款的来源、流向等这些捐款者应该知道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捐款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

而企业家更担心的是,这些钱被一些不良的基层官吏借机中饱私囊,贪污浪费。因此,与其让他们挥霍还不如不
捐。
不是这样吗?深圳彭年集团董事长余彭年曾向有关单位捐赠10辆进口救护车,两年后得知,经过改造成了某些领
导专用车。盛怒之下,余彭年将捐赠车辆悉数收回,转赠几家县级医疗单位,然而他没想到,转赠的救护车再次
被挪作他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决定花5000万资助1000名寒门学子上大学,但为不使善流失,他不得不多掏
200万去找真正的受助人。
现在不是没有善人,而是没有让人放心的善款管理机构和人员。正常的情况下,捐款者应该能够随时查询到自己
捐出的钱在哪里,事实上却不能,仅靠政府的强制力量是不行,长此以往,企业和个人就是不捐款,你能把他们
怎么样。如是,将是中国的一大悲哀。国外的基金会,每一笔捐款及用途,都能及时地放到网站上让人查得到看
得清,中国为什么不行?看来,这不透明的文章,是有大手笔的。透明了,私囊如何饱填,领导如何孝敬,吃喝
如何报销……。然而,不透明的结果,只能是向所谓基金会转入的捐款越来越少,而老百姓劳师费神地寻找捐赠
对象越来越多。如此,那些基金会还有什么用。其实,老百姓也不愿意那么麻烦。
反正,我要是捐款决不会去找什么基金会,我信不着他们,我认为他们就是一群俗人,甚至于比我还俗。
——基金会需要监督
“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作
出的评价。很多企业家也说过:“我们很想亲眼看见捐赠的款物落实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但现在的体制让
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然而,现阶段由于如何建立公众的信心,很多公益组织似乎并没有认真想过,企业家更是呼吁政府尽早构建一个
有利于发展慈善事业的机制,特别是监督善款的使用过程,让“钱用在刀刃上”,以此提升企业捐款的积极性。
正如深圳彭年集团董事长余彭年所说:“因为有种种顾虑,很多人不敢站出来做善事。但是,中国贫穷的地方太
多了,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做善事,不仅是富人,普通百姓也同样能做善事。关键要有个透明的监督机制。”
可见,建立一套透明的关于慈善方面的法规制度非常之必要。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项的“慈善事业促进法
”。当前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
例》等三部法规,显然是不够的。然而,更应该考虑的是必须建立《慈善事业监督法》,并设置相应的监督部门
,加大执法的力度,真正能让慈善捐赠,一分一厘地都用到需要受助的人手里。别再让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基
金管理机构和人员,用捐款再去挥霍,再去显摆,让捐款者寒心了。
——别再忽悠善良的心!
我国现有基金会1200家,其中全国性基金会80多家。如果这么多基金会都来忽悠人,那能量可是太大了。举个例
子,根据现行税收规定,对基金会的捐赠,企业纳税人的捐赠额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个人捐赠在应纳
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然而,实际操作中,又有多少受到如此待遇呢?原因是,很多人并不知
情。而我们那些可爱的基金会里的先生们,却经常篡夺人们的知情权。少数的即使让人知情了,真正办起手续来
,也是繁多加繁杂,让人感觉不敞亮,憋气又窝火。
至于在其他方面的忽悠,则更不用说了。有善心,才能做善事,做了善事,不知善受何人,而且经常惨遭忽悠,
那感觉,真比吞吃了苍蝇还难受。有道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忽悠一二,不能再忽悠三四了。你忽悠太
猛了,太离谱了,小心老百姓让你道德的法庭上曝光,让你受到法律的严惩。
作为捐赠7500万元,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位列第二的余彭年多次表示,做善事并不是为了要在慈善家排
行榜上留名,“我做我的善事,只要真的有效果,我就很开心。”
我们欣赏这句话。同时,我们也记得《功夫》里的那句话:只要我们这些善良的人对你提高警惕,你还会什么啊?
美国红十字,Mercy Corp都是中介人,把钱交到中国手上就不管了,老白亲自扎营监管很少,中国
也不放心。唯二的好处就是能免税,或者让公司match,其实米国慈善机构的管理费也很够呛,40%
的都有,一般来说20%朝上,等到汇到中土国那里一层层卡下去,所剩无几。这次地震波及的都是穷
地方,穷乡僻壤的官员素质可想而知,所以捐款到位的问题特别突出。
2008-05-14 10:43
当老师的缘故吧,看到这些,心痛、止不住地泪水,还有——质疑!
都是从别处摘来的,心痛得写不出任何东西了
焦点网友“咕咚来了”亲赴北川灾区,救出一个羌族小女孩儿,向“咕咚来了”致敬!
大爱无疆
这个孩子,离生只差一步……
 
 
 

 
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尖锐地问:“为什么倒塌的都是学校和医院?为什么没有听到政府办公大楼有什么事故?”
 
学校的建筑=豆腐渣???
 
 
 
 

这些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啊!
看看废墟周围聚集的那些家长,看看他们无助却有不愿放弃希望的眼神……
一个个学校,生还的孩子寥寥无几,我都不敢想象,这些地区灾后重建的学校,能有几个班的孩子来上学?会有多少肢体残疾的孩子?那将是多么凄凉的一种景象?
我们有多少孩子在“豆腐渣”般的课堂中读书?
 
看看几则地震发生后的新闻:
1.四川德阳部分学校垮塌一批学生被埋
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 肖林)四川省地震局说,受汶川地震影响,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莹华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倒塌,一批学生被压埋,人员伤亡情况不详。……有关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了解中。
2.四川都江堰一所中学教学楼被震垮4人死亡
新华网四川都江堰5月12日电(记者苑坚 刘大江)12日下午,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一栋教学楼垮塌,部分学生被埋,已知有4人死亡。当地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抢救。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层楼的教学楼大部分垮塌,5台黄色大吊车正在紧张挖掘救援。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驶进事发现场。一些学生家长焦急万分地守在废墟现场,有的号啕大哭。4名学生尸体停放在学校操场上。据守护的学生介绍,死者为两男、两女,都是初中三年级学生。据当地村民称,在这里上课的有初二、初三的18个班,每班约50人左右,地震时,有部分学生逃出,其他人都被埋压在废墟中。聚源镇中心中学全校师生共1800多人,其中学生1700多人。初三5班学生张成伟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她儿子还被压在废墟下面,生死不明。截至17时40分,当地部门和村民已经抢救出数十名学生。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被埋压的学生身体还在动,同时能听到被埋学生的呼救声。
3.四川都江堰中学楼房垮塌 死亡人数增至50余人
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 受四川汶川地震影响,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楼房垮塌。记者从聚源镇中学事故现场获悉,截至12日20时,中学死亡人数已增至50余人。
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目前仍有人员被埋在垮塌的楼房下。当地政府已经组织8台大型机械搜救被埋人员。
4.四川汶川地震致重庆4名学生死亡100多人受伤
新华网重庆讯 记者从重庆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天下午重庆多数地区有明显震感。梁平县两所小学垮塌,4名学生死亡。截止到目前收到的情况,重庆梁平县礼让镇中心小学顶楼发生垮塌,10多名学生受伤,其中2人重伤;梁平县文化镇小学教学楼发生垮塌,100多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死亡,部分学生被掩埋。
5.重庆梁平小学楼房垮塌 4人死亡40多人被埋
中新网重庆5月12日电(郭虹 银雪)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受四川汶川地震波及,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一小学教学楼发生垮塌,目前40多人被掩埋、4名学生死亡。搜救工作正在进行中。据重庆市消防方面得到的消息称,梁平县文化镇一小学教学楼发生垮塌,造成40多人被埋,当地消防中队在事发后已及时赶往出事地点救援,重庆市消防总队亦已派出人员前往梁平增援。
6.重庆小学垮塌死亡人数增至5人另有19人被埋
新华网重庆5月12日电(记者张桂林 茆琛)记者从重庆市有关部门了解到,12日下午四川汶川地震造成重庆梁平县两所小学垮塌,其中,文化镇小学学生死亡5人,另有19名师生仍被掩埋在废墟中。目前,重庆梁平县礼让镇中心小学和文化镇小学校舍垮塌累计造成5名学生死亡,约120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学生重伤。到记者发稿时,19名被掩埋的师生仍未发现。
……
每次灾难都在重复着同一个规律,只要是发生地震、洪灾等等,最先倒塌的一定是学校!而没有一个地方的政府办公大楼先于学校而倒塌!这是这个时代的耻辱!这种状况莫说在发达国家,即便在贫穷的非洲国家都难以看到!
做慈善为什么一定要走极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1:27北京商报
为了广开善源,湖南省慈善总会近日宣布诚征“社会募集者”(自然人或法人)代为劝募。根据该会的相关规定及劝募对象所在地区的不同,社会募集者将可从其募集的善款中得到8%至15%不等的“劝募提成”。此举一出即遭质疑,不乏痛心疾首者直斥商业化的“劝募提成”让慈善的神圣性很受伤害。
摆平“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的确很难。不过做慈善是不是一定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慈善模式除了纯公益的“不计成本”,难道就只剩下了纯商业的“赞助提成”?
长久以来,慈善一直被置于一尘不染的道德高点,在许多人眼中,义工就应该不计报酬,必须与成本绝缘。然而,慈善本身却有其执行成本存在,特别是对劝募这样具有相当难度的活动来说,时间、精力、交通费、通讯费等等都不可能绕开,不断抬升的“牺牲门槛”只会把越来越多的人挡在慈善之外。
实际上,任何社会激励都包含着经济动机、社会动机与道德动机,或是带来经济实利,或是增加社会认同,或是提供道德满足。为什么各地都有以捐赠人名字命名的公路与校舍?为什么义务献血者有优先用血的权利?其实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善心进行褒奖,只不过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人民币。过于“谈利色变”,让许多人将慈善的报偿重重地押在了社会认同与道德满足之上,以至于出现受助者能否受助更多取决于其曝光率,甚至有捐助者不看见人家感激涕零就深感失望的荒唐。
慈善,尤其是能大规模铺开、得以拯救更多弱者的慈善事业,终有一天要正视利益动机。但机械照搬商业领域的提成模式,将激励简单替换成赢利,和“不计成本”一样偏激。它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社会募集者会不会成为靠提成吃饭的业务员?劝募对象能不能接受提成阴影下的慈善宣传?社会募集者提成8%至15%、慈善总会提成5%是否和慈善法规中“慈善组织在捐款中可提取10%管理费”相背离?这种做法降低了慈善成本,却提高了道德风险,极有可能透支慈善资源,也让这一链条中的所有人丧失了社会认同和道德满足感。
事实上,专业慈善筹款机构在国外早已存在,但其本身并不直接使用善款,而是将善款拨付给其他慈善组织使用,其操作模式中有几点非常值得借鉴。如严格审批慈善机构募款资格,筹款活动必须提交筹款范围、使用方式与监管细则;慈善机构如借力专业筹款者,须审查后者资格,支付酬金但非比例佣金;必须对劝募对象说明法定比例的善款将列支为慈善机构的运作成本,其中包括支付专业筹款者的酬金;向社会公示所募款项的去向,包括筹款者的报酬及报销工作所需。
在这个世界上,并非除了黑就是白,任何两极化的思维都是炙热的红碳,会烫伤很多人。
2008-05-17 | 我不要看见……
我不要看见
66岁老人孤独的泪眼
一个国家
不能仅仅依靠阁揆的良心
我不要看见
一方大员烂桃花般的笑脸
请别忘记
废墟下还有那些哭泣的灵魂
我不要看见
电视里受宠若惊的乡亲
可以表扬公仆们尽了本分
但是无须感激涕零
我不要看见
坍塌的校舍没有钢筋的楼板
莫把那残忍的真相
和幼小的遗体一起掩埋
以灾为鉴
就在16日当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灾区中小学房屋建筑质量,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根据现有政策规定,四川省的建筑都是按预防地震烈度为七度的抗震标准设防。
“此次地震烈度达到10度—11度,大大超出了原有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特别是临近震中的房屋,绝大部分都会倒塌。”他表示。
不过,姜伟新也认为,不能排除灾区校舍建设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如经调查,确有问题,一定要严肃处理”。据悉,在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建设部要对已经倒塌的学校建筑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逐一进行调查,公布结果。
然而,需要汲取的教训,或许不仅仅是严把质量关这么简单。
在靳树才看来,房屋建设之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房屋的用途等,确定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条件,而不应该在一个地方执行单一的标准。像医院、学校、市政设施等重要的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应该要提高标准。尤其是对学校建筑,甚至可以考虑单独设立抗震设防标准。
吴泓也告诉《财经》记者,中小学生和病人都属于弱势群体,年龄小或者身体差,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差;学校和医院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都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2004年,建设部曾专门发过一个文件,提出加强保护的原则,比如提高抗震级别要求。“但这只是个原则,真正到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吴泓提醒说。
虽然制度上的建设还远,但毕竟,这场大地震已经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改变也已经悄悄开始。
据《财经》记者了解,汶川地震已经给很多地方敲响了警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15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云南中小学校舍中还有近600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对于这些房子,特别是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预制块建设房屋,以及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危房,必须坚决拆除,不能再使用。对于处于地震带上的校舍,抗震设防标准至少要按8度设防。
无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也希望在震区重建过程中,这些惨痛的教训不要这么快被淡忘。■
1930年代,摄影师孙明经在四川省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学校校舍大都宽敞明亮,学生衣着整齐,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县政府却破烂不堪。好奇的孙明经就问一位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这个主席就是当时的省主席刘文辉。刘文辉就是著名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大军阀,后来和刘湘的政治斗争中失败,退守西康。 在刘文辉任四川省主席的时候,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孙明经先生曾多次赴川滇作科学考察摄影。
程根伟告诉《财经》记者,在四川,病险水库是历史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一型和小二型的水库,都是土坝修筑,加上年久失修,隐患较大。”
有统计称,四川的约6000座水库,“患病率”高达35%以上。其中大型水库病险率为20%,中型水库为25%,小型水库的病险率则达40%以上。而此次地震加剧了水库的病险程度。
范晓称,针对已形成的堰塞湖,治理办法主要是“趁水位还不高的时候疏通或炸开堤坝,把水放出去。”对水库亦采取修复闸口及附属设施,有秩序排水的办法。
程根伟表示,由于此前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枯水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压力。此外,此次受灾的水库以小水库为多,且治理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较多重视,“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但他表示,由于监测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一切动向均不好断言。
范晓则表示出更多的担忧,“现在形成的堰塞湖已经越来越多,有些湖的水位已经很高了,对这些地方,当务之急只能是尽快疏散下游群众。”
他还表示,由于事发处正处于成都上游的不远处,“如果疏通工作不抓紧,后果将不堪设想”。■
钱钢---以最大仁厚面对灾民情绪
钱钢 《财经网》   [ 05-16 00:56 ]
我恳请指挥者,慎用“破坏抗震救灾”的罪名,温和化解灾区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
无数同胞,在黑色的“5·12”下午,被死神瞬间掳走。无数伤者,在那个瞬间突遭重创,和生命的幸福、欢乐、健全顷刻间诀别。无数一息尚存的被困人员——他们可能是母亲,是父亲,是儿子和女儿,在“最关键三天”已然耗尽之时,尚在作最后的挣扎,等待获救的一线希望。
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在特大灾害的巨大阴影下强烈凸现。权为民所授。政府的救灾大计,必须以受难人民的利益为依归,并接受灾区人民的监督,甚或是苛刻的挑剔。当大规模救援行动展开之际,我呼吁,对从浩劫中侥幸逃生的余悸未消的灾民群众,须以最大的仁厚与宽容,去善待与保护。
我毫不怀疑,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废墟中的幸存者。我也毫不怀疑,政府将高度重视灾区民众的饥寒,食物、饮水、帐篷、衣被,都会随着交通线的打通,源源抵达。这一切,正在、还将不断通过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向全世界传播。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必定会一次次看到感激的泪光,听到对党和政府发自肺腑的赞扬。
但是,灾区人民创巨痛深,他们在废墟上的艰难生活,外界很难巨细无遗地知悉。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得对,我们的政策是原则性的,而老百姓的困难是具体的。灾区人民,在剎那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有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艰辛,更有家家不同的悲剧,有巨大的精神创伤。
灾民的情绪,领导者应细心体察。温家宝总理在赶到汶川灾区后,对聚拢过来的当地干部群众说,你们受苦了,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汶川的老百姓,中央没有忘记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设身处地,体察汶川人们在震后的一天多里,是处于怎样一种几近绝望和崩溃的状态。中央领导已经在第一时间赶到都江堰,他们无法获悉;救援大军被阻,抢修损毁道路遭遇极大困难,他们无从知晓。惊惧,痛楚,期盼,失望,一切都会自然发生。
面对情绪起伏的灾民,我们不能只说,解放军来了,子弟兵万岁;我们还要说,进入震中的艰险阻挡了救援队伍,而救援队伍多么应该早一晚到达!政府要倾听他们的怨言甚至愤怒,要以极大的耐心,向灾民解释当前的局面和政府的行动决策。在更漫长的救灾日子里,灾民们可能的群情波动,政府都应以最大的仁厚包容之。
多灾多难的中国百姓,有隐忍沉默的传统。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还利于民,人民权利意识苏醒,鸦雀无声,变为众声喧哗。百姓有种种诉求,诉求有时也会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在动荡不安的灾场,政府为人民的安全,必须加强社会治安,但种种安定社会的举措,决不应是对灾民居高临下的管控。我恳请指挥者,慎用“破坏抗震救灾”的罪名,温和化解灾区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值此非常时期,“和谐”二字,何其珍贵!
作者为《唐山大地震》作者,现任教于香港大学
国殇之际说慈善
萧瀚/文 《财经网》   [ 05-16 23:24 ]
认真研究如何给人们的善念松绑、提供行善的机会与便利,该是时候了
今年似是多事之秋,春有暴雪,夏有地震,中间还有火车出轨。当这些国难、噩耗来临之时,救灾、赈济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也时时触动人们柔软的心。
在此过程中,政府确实在尽力解决问题,尤其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奔赴罹难之区(从事发到上飞机其间不到二小时!),其担当与效率,是1949年以来前所未见的,令人感动和钦佩。
然而,如此震惊中外的国难,仅仅依靠政府,即使倾全力以赴救,依然不够。社会更应该能够发挥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说,除了政府救灾得力与否,社会能力发挥得好差也极为关键。
社会能力的发挥需要诸多整合性能量的出口,而这种能量出口往往主要汇聚在独立自由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中,慈善机构往往是国难之际的中坚。
慈善机构属于社会团体。按照1989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社团管理登记条例》的规定:
“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条)
“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社会团体的业务活动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第六条)
“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负责日常管理。”(第八条)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第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实行年度检查制度。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上一年度的年检报告和有关材料。”(第二十四条)
“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与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不听劝阻的,由民政部门命令解散。”(第二十六条)
“登记管理机关处理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必须查明事实,依法办理,并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第二十八条)
……
这些条文都十分明确地指向中国社团的法律性质,就是包括慈善机构在内的任何社团,其成立与活动的法律性质均属于“政府核准与管制”型,而不是正常公民社会下的“政府备案自由活动型”。
社团也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GO),或叫非营利组织。但是,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它们却成了“半政府组织”(SGO)或者“准政府组织”。上述社团制度有个很大弊病,就是其活动范围与活动能力,不是由法律规范,而是由行政部门(即民政部)决定。以慈善机构为例,李连杰基壹金计划,隶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目前在国内虽然颇有声势,但是民政部若要取缔它几乎轻而易举——而创立该基金计划的李连杰先生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都无权继续以该基金计划的名义活动。
慈善机构的“准政府”与“半政府”性质导致了慈善事业合法性的减损。政府垄断了从事慈善事业的所有合法渠道。如果政府公信力强度高,那倒还好,社会上个体的慈善行为或可通过政府实现,也可通过这些“半政府”机构实现;一旦政府公信力受损,人们会因为质疑政府行为的效率和廉洁,而不愿意通过政府实现自己的善行,转而寻找其他途径。
由于作为“SGO”组织的社会性慈善机构,也是在政府部门的操控之下,其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存在连带效应,即随着政府公信力之升降而升降,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必然殃及它们。于是,在政府公信力低下的情况下,个体的行善愿望在遭到无信政府的挫折之后,会遭到无信SGO的二次挫伤。于是,个体的行善愿望,除了部分出于无奈,抱着侥幸心理去第一渠道或者第二渠道捐赠之外,其他行善愿望特别强烈的部分个体,会通过自己独立的行动去完成。另有很大一部分人,其善心则往往在四顾茫然、手足无措中消逝。
除了公信力问题本身之外,这些作为SGO组织的慈善机构,由于本身欠缺应有的权利能力,其相应的主动性和活力、创造力也都随之受损,这种权利能力受损的结果是,其效率和廉洁在实际上必然受损,其公信力本身打了折扣,其所受到的公信力减损既因来自政府的连带效应,又有自身固有的原因。
因此,在这种“政府核准与管制”模式下的SGO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很难获得它们本该有的公信力。这就严重影响了公民的社会活动,在慈善事业中就导致个体的社会性行善成本大大提高。在有些特定情形下,人们的行善成本之高足以让人们望行善而生畏,以致彻底打消行善的念头。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公民社会,NGO组织都是“政府备案自由活动型”的,在政府备案的目的是可以得到法律与社会以及个体的合法支持,以及表示对法律负责——例如可以获得税收扣抵之类的优惠政策,而不是服从政府管制。
如果NGO机构的法律制度环境是“政府备案自由活动型”的,那么,它们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不受政府管制,它们一切活动的后果仅仅对法律负责,而不是某个对其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政府部门负责。这样的NGO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所应有的完整的权利能力,它们可以完全按照该组织自身的宗旨行事,而不必看任何政府部门的眼色,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为社会服务。它们具有自己独立的公信力,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它们的公信力是由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而建立,并且随着社会效果的好差而变化,不是通过政府获得的。
目前,中国慈善机构正是由于尚属于“政府核准与管制型”的SGO组织,因而无法全面释放社会的行善愿望。
在这举国震悼、万民悲怆之际,除了受灾当地的人们、军队、政府官员,还有全国各地无数人,一直关心着灾区,想要为受灾同胞做点什么、送去点什么。灾难激发了人们本有的慈悲心。然而,我们的法律制度却不能为这份善意提供充分的出口——许多人愿意捐款捐资,却不愿意将它们送交政府官员或者半官方的慈善机构,因为它们的公信力严重不足,这让诸多人望善兴叹。这从民政部网站上截至16日16时的捐赠统计数据中略见端倪: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今天(16日)16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31.75亿元(其中捐款27.99亿元)。其中,接收国内捐助款物25.95亿元(其中捐款23.79亿元)、接收国外19个国家政府和4个国际机构捐助款物折合人民币5.8亿元(其中捐款4.2亿元)。国内捐助款物接收的具体情况是:民政部接收捐款1.02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款物6.25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收款物2.4亿元;各省份及国内企业和各社会团体向灾区捐款16.28亿元。”
这些数字显然与一个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是不相配的,这样的社会与一个去年税收总入达9万亿元的政府也是不相配的。而原因很明显:人们的行善成本太高了,法律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足够的行善条件。
虽说此刻正是竭尽全力救人和重建家园的时候,说这些对目前局势似乎毫无增进之效。但是,我依然认为,认真研究如何给人们的善念松绑、提供行善的机会与便利,该是时候了。
——因为只要地球还在,我们就要时刻准备着面对下一次天灾地祸。■
作者为本刊法律部首席法律顾问
谁是国家精神缔造者?
□张晓舟/文 《财经网》   [ 05-16 20:50 ]
国家精神的缔造者不仅仅是大导演、大画家、大建筑师、大知识分子,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国家精神的缔造者应该是每一个普通的百姓,普通的公民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张晓舟】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抵达一座未有震感的城市,我很遗憾第二天当地一家特立独行的大报头版头条并不是地震,而是圣火。又隔了一天该报终于淡化了圣火,突出了地震,并组织募捐,但我还是很遗憾其二版在地震报道旁边登的是巨大的隆胸广告,下方则是一大篇莫名其妙的广告软文。在该报一叠精美的火炬传递特刊中,一个特立独行的当地啤酒品牌俨然成为史上最强悍的爱国啤酒。其广告语宣称:“在八国联军的老家,圣火受到种种阻挠……”
而在另一个城市的另家大报上,我见识了史上最强悍的抗震广告。我很遗憾,居然有这样的房地产商,宣称他们楼盘是向大地震默哀和祈祷的最佳地方。我还很遗憾有这样的歌星,地震发生后四处通知媒体来采访他们录抗震歌曲。
我很遗憾有人斤斤计较乃至明枪暗箭地争当火炬手,将奥运火炬当成权力和交易。我很遗憾火炬所到之处,爱国群众会留下很多垃圾,垃圾中甚至包括刚刚还挥舞在手中的国旗。
但是,在巨大的沉痛面前,这种种遗憾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巨大的沉痛背后,有一种爱的力量正在重新凝聚这一片苍茫国土上的苍生。
“9·11”发生不久,纽约市民便纷纷挽起袖子在街边排着队献血。如今,这一幕在中国很多城市重现……
以往,我们经常感觉失望,甚至会陷入一场深深的精神危机:你无法再信任自己的同胞,你对他们渐渐失去了爱的感觉和爱的能力。我曾数次引用一支朋克乐队的歌词:“现在全国人民都不喜欢全国人民。”但现在,我们又可以尝试去相濡以沫,去学习互爱。
精英媒体在评选“国家精神缔造者”。但我想说,国家精神的缔造者不仅仅是大导演、大画家、大建筑师、大知识分子,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国家精神的缔造者应该是每一个普通的百姓,普通的公民。
我敬重《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钢先生关于“万众一心”的救灾倡吁——他的书曾经影响过少年时代的我。如今,广州一位年轻记者奔赴灾区还把这本《唐山大地震》带在身上。但我不太同意他说“现在不是问责和反思的时候”。我认为问责和反思也是万众一心的另一种表现,问责和反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永远都不会不合时宜。同时,问责者和反思者不应仅仅是官员、专家和媒体,也可以是普通百姓。即使大家在问责、反思的时候产生一些或过激、或幼稚、乃至错误的言论,也是应当允许并宽容的。
世易时移,中国不会再拒绝来自“八国联军的老家”的援助,也不会再像非典、雪灾时那样深受信息封锁、信息混乱之害。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们当然应当感念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总是去跟1976年比,不能去跟缅甸比,我们理应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追求。
面对亡魂,面对悲泣的天空和大地,何敢奢谈胜利?这不是在夺取奥运金牌。想起里尔克的老话——“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这个国家已经渐渐学会了默哀和祈祷,也终将学会降半旗。“降半旗能救活一个人吗?”有人质问我的“形式主义”。要这么说,默哀也不能使人复生,祈祷更是浪费时间。但既然如今地方官员那么喜欢祭黄祭孔,还梦想把祭黄祭孔搞成国家大典,既然有些人奢谈300亿建文化副都、承办“国家仪式”的重要性,那么为国殇降半旗,也是一个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国家形式”。这个国家终将学会为百姓而不仅仅是为领导人而降半旗。谁不期盼时代有更大进步呢?■
作者系乐评人,专栏作家,长年撰写体育评论
2008-05-17 | 无声的泪 http://secretpig.blog.sohu.com/87590407.html
昨天遇到一些事,很烦,很乱,很心冷,想发泄一下。言语粗俗,杂乱无章,对不起。
MD,一群男人,一个这样,两个这样,三个也是这样,一天正事不做,无聊,看电视,把别人的不幸当作自己的谈资,嫌地铺住得不舒服,嫌吃的不合口味,丑人多作怪!
一些领导,温总理来的时候哈巴狗似的跟着,报数据的时候说只死了1000人,好像多大个功劳似的,温总理不信的问了一句“这个数据不真实哦,这么大的灾难,怎么可能只死了这么点人?”为什么什邡上山被困的上万人等到尸体都发臭了才得到救助,为什么什邡这么迟才收到救灾物资,为什么那么多能够救活的人没有活下来!
一群领导,一个号一辆车在城里闲逛,救灾的帐篷自己用着,灾民的食品自己藏着,从山上逃下来几乎饿死的灾民一边放着!
一群志愿者把名报着,什么任务不接,在树荫里乘凉,任一群从附近赶车过来的初三小女生去搬砖,搭帐篷。那群小女生在路上还相互传授经验怎么应付体考的时候体重太轻过不了关!
一群牛高马大的大男人在一旁铺铺塑料布,拧拧铁丝,让一群初中小孩去抬钢管!
一些领导,上山的学校一个就死了几百人,六七个镇居然只死了400多学生,一个个小企业,居然在地震中损失了上亿的资产!
一些电视台,不上山去报道受灾情况,不让外界了解灾区的情况,成天跟着领导屁股后面转!
一些个市委的工作人员,有人去打听亲人的消息,居然不耐烦的摔出一句“自己上山去找啊”!
一些镇子里面,唯一倒塌的房屋就是学校教学楼!
一些学校,老师全跑光,学生全死光!
一些企业号称世界500强,赚了无数灾区人民的钱,却一毛不拔!
个别村民,自家的房子好好的,有吃有喝,捡到空投给解放军的物资,面对快要饿死的解放军,却不还给人家。解放军已经哀求着:“食物和水我不要,你留下,但你把药品给我吧,山上受伤的人急需药品啊!”哼,这人居然无动于衷,真是丢尽什邡人的脸!
一些企业,钱捐得不多,架势倒不小,捐了一点点东西,2、3个人摄像,拍照,还合照留影纪念,我到不知道我们这里什么时候从灾区变成观光区了?!
一些小商人,流言散布着,价格疯长着,黑心钱赚着!
一些所谓难民,好吃好喝伺候着,支使着一天没吃饭的志愿者小孩去给自己洗碗,花钱给自己买20块钱一包的烟!
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晚上又来了两次强烈余震,夜里小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心冷啊,真的想哭,但为这样的人哭,怎么值得!强忍着,泪还是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早上醒来,老妈和几位阿姨睡不着正在聊天,一位家人被埋在红白的阿姨说,昨天红白中学挖出来很多老师的尸体,所有的尸体双手都是同样的姿势,手里抱着几个孩子,其中一位老师手中的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活了下来。还有一具老师的尸体,被挖出时,手还指着门口逃生的方向。说着说着,阿姨已经干枯的眼睛又流下了眼泪,我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滚出来。现在山里还有大量被困的灾民没有饭吃,没有水喝,露宿街头,城里也有大量的灾民没有得到安置。还有许多许多的人正在为了抗灾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所有,甚至生命。想着想着,天亮了,是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活的人,大家都要好好的活下来。
最后一搏!为生命,不为奇迹
钱钢 《财经网》   [ 05-17 22:36 ]  共有 1 条点评

“生命”重于“奇迹”,重于任何一种职业的荣誉和成功。为生命,不为奇迹,让我们以更纯粹的心,一同拼搏!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七天。救灾队伍已发起总攻,作抢夺生命的最后一搏。全国人民在关注:废墟里,还有多少幸存者,他们能不能坚持到获救的一刻?
这七天,频频余震,无水无食,还有肢体创伤和精神崩溃,已经摧毁了多少黑暗里的生命。第七天,被埋在废墟中的人,生存几率越来越低。但是人们依然不放弃哪怕是微弱的希望,他们要为最后的幸存者付出百倍努力。
这样的人,完全有可能存在。地震爆发后,他们虽然被压在深处,但没有遭到致命伤害。有人可能找到水,有人可能发现食品,更重要的是有不寻常的心态。唐山地震时,开滦煤矿工人王树斌靠吃枕头里的荞麦皮和谷糠,坚持了八天。另一位坚持了八天的护士王子兰,性格活泼,她在黑暗中一直给自己的手表上弦,坚信可以获救。而四十六岁的卢桂兰,在废墟中坚持了整整十三天,没有一点食物,没有一滴水,靠喝自己的尿维持生命。这位穷苦妇女,极为坚韧,又极为平静。她在废墟中哼哼唱唱,自言自语,获救的一刻,四肢已不能动,却神志清醒,还喊“解放军万岁!”
这一切被称为“奇迹”。可以相信,这样的奇迹,也一定会在四川震区重现。然而,总攻开始之时,我想作善意的提醒:什么最重要?
生命。当然是生命。难道人们会不知道吗?不正是为了生命,大家渴望创造奇迹、见证奇迹?但是请注意,当寻找幸存者已经成为崇高的追求,“奇迹”二字,在百废待举的灾场正被格外关注。它可能成为基层指挥者不惜一切去达到的目标,也必然成为媒体追求新闻效果的聚焦点。无数摄像机正在等待那一刻,抓取激动人心的场面。这原本无可指摘,但以幸存者的生命为第一考量,我愿说出隐忧。
在这关键的时刻,搜索区域亟需宁静。当年在唐山,一些生命迹象,是在夜深人静时分被“潜听队”发现的。一旦幸存者被发现,整个撬开楼板、起吊预制件、救出被困者的过程极其细致。它可能持续很久,送水、送食物、输液甚至进行手术。这一过程中,必须给专业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之从容、轻柔、全身心投入。唐山的幸存者抢救,仅王树斌一例被拍摄下记录电影。那时没有电视直播。
我们也须直面灾场的现实。在抢救生命依然是重中之重的同时,其他同样严峻紧迫的救险事务,不能在照明灯的暗处被忽视。大批的轻重伤员,无数的老人孩子,他们逃离了死神之手,但在伤情病痛、灾场污染和次生灾害的威胁下,生命却仍然极度脆弱。现在应及时调整部署——处置遇难者遗体将成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们期待生命的奇迹,但“生命”重于“奇迹”,重于任何一种职业的荣誉和成功。为生命,不为奇迹,让我们以更纯粹的心,一同拼搏!■
(作者为《唐山大地震》作者,现任教于香港大学)
评论 (110) |  阅读 (26763)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4:03  | 最后修改于 2008-05-18 17:08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wang-dingding.blog.sohu.com/87520152.html复制此地址

评论
经历了这次地震,政府应该好好反思了,必须下力气治理腐败了。应该采取一个一个单位排查的形式。

发布者遨游者(http://aoyouzhehehe.blog.sohu.com/)
2008-05-16 14:11
回复
学校里也在组织捐款,我就想,能否教育界搞个对口,比如一所大学的捐款定点与灾区的某小学、中学什么的灾后重建挂钩,减少一些中间环节。

发布者同源(http://tonic.blog.sohu.com/)
2008-05-16 14:20
回复
“我觉得很难堪,在这样庄严的场合问了一个如此不庄严的问题。但是,难道不应追问吗?”
————我觉得过一阵子再问更合适些,不差这几天。

发布者物含妙理总堪寻(http://transverse.blog.sohu.com/)
2008-05-16 14:28
回复
沙发?板凳?

发布者︶ㄣ尐箺ㄖ汜(http://gsau-yangl.blog.sohu.com/)
2008-05-16 15:34
回复
这是中国的现实……想开些就米事了……
你在说这个问题的同时,是否也想到过地震就这么发生了?没有降低灾难的措施么?为什么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中国的腐败,没有人愿意说了,根本就没人能说清楚!有句话叫“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一身轻松!

发布者︶ㄣ尐箺ㄖ汜(http://gsau-yangl.blog.sohu.com/)
2008-05-16 15:38
回复
欢迎回访!

发布者︶ㄣ尐箺ㄖ汜(http://gsau-yangl.blog.sohu.com/)
2008-05-16 15:38
回复
支持

发布者曲陌(http://woshiqumo.blog.sohu.com/)
2008-05-16 15:39
回复
汪先生,想了解一下,中国现在有哪些NGO可以进行灾区援助,他们的名称与帐号什么?我愿意捐钱给他们。政府或者那几间大的机构我就不捐了

发布者小李飞刀看股市(http://xiaolifeidao501.blog.sohu.com/)
2008-05-16 15:52
回复

小小草根,希望大震之后,能有大变。
问一问为什么倒下的多是校舍呢?

发布者老玩童(http://obping.blog.sohu.com/)
2008-05-16 16:02
回复
真该有此一问!
这样的不合时宜万岁!

发布者一阳来复(http://kuangbozhong.blog.sohu.com/)
2008-05-16 17:06
回复
老谋深算——算是在现行制度下的理性选择吧。
尽管知道所捐钱的大部分很可能不能送到灾民手里,但国难当前,人命关天,一介平民,能作的除了捐点钱还能作什么呢?

发布者夜半,歌声(http://wang-xiao-qian.blog.sohu.com/)
2008-05-16 17:06
回复
问就问了,有什么合不合时宜的!
但是要像丁丁老师这样有影响力的问才有意义,我辈问了也白问。

发布者我是谁你是谁(http://hehong66.blog.sohu.com/)
2008-05-16 17:37
回复
问的好!

发布者愤怒的海洋 (http://fndhy3667.blog.sohu.com/)
2008-05-16 17:44
回复
这几天一直在注视国外对中国大地震的态度和反应。看了先生的博文也让我想到在雅虎日本网站看到的日本红十字会就中国大地震举行募捐的募捐公告。感叹颇多。就此在自己的博客上作了抒发。先生的“老谋深算”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也真诚的希望我们的相关部门好好学习他国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也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不用劳心中纪委再发什么文件进行什么监督了。老百姓的监督是最好的监督当然我们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自律。

发布者卢梭巴金(http://shxujh.blog.sohu.com/)
2008-05-16 18:13
回复
在学校食堂里的某个角落,看见堆放着用袋子装起的旧衣服,很可能是以前某次赈灾时捐献的衣服,结果不了了之,堆放在这里

发布者leros(http://leros2082.blog.sohu.com/)
2008-05-16 18:18
回复
老师,我能感受到你的无奈和痛苦。当众人皆失去思考能力,雀跃盲从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冷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更不用说继续自己的自由思考。难怪传统文化能有如此强韧的自我复制能力,当全民都依靠一个集权的中央来思考的时候,想不愚蠢都难!

发布者抑郁者的天空(http://yiyu010.blog.sohu.com/)
2008-05-16 19:41
回复
假大空话。谁都会说。用资料拼凑出来的文章一点价值没有。

发布者悟宇(http://wuyuxuejian.blog.sohu.com/)
2008-05-16 20:24
回复
汪老师说的我正好今天在捐款的时候也想到了(应该说自从看到有人开始捐款我就想到了).捐款是越来越多了,各方人士也都慷慨解囊,但是有多少会到灾民手中呢?没有一个人能准确的回答吧.社会各届的热情和同情之心会不会被人利用呢.但是在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的这一刻,我怎么忍心或者说怎么敢去浇这盆冷水呢?恰巧在中午看到我们学校门口(浙江工商大学)在卖背后有"i love china"的短袖,说是为了酬款给灾区,但是怎么看卖衣服人的嘴脸还有那个简陋的摊子,说什么我都不放心,据说在灾区的矿泉水都卖到50一桶,帐篷也被抬高的600一顶,原来发国难财的人大有人在啊!心痛中啊!中午打的的司机说不该捐款,他的意思是这么大的地震,政府的科技部门和地震局的科技人员都在做什么呢?这个政府要负主要的责任.虽然自己觉得司机的话有偏激的嫌疑,但是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不是吗?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率的制度加以约束和制衡,否则我们的爱心,我们的热情只能被少数缺德的人所利用!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个将近老年的男子在乞讨(我高中时候),出于同情之心,给了他五块钱,结果还没等我走远,我亲眼看到他招手打的扬长而去,从那以后不管什么情况我都不给路边的乞讨者一分,虽然会被人认为没有同情心之类的话,但是我更不希望自己的好心爱心被别人践踏!!

发布者相逢一笑泯恩愁(http://morganly.blog.sohu.com/)
2008-05-16 21:19
回复
这应该是每一个捐款人都有权质问的!款项支出应该有透明度。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啊,收了多少,都是什么途径收上来的,支出多少,都是怎样支出的,很简单的,我是一名会计,我知道这很容易做到。
我想如果收到捐款的人没的私心的话,不用别人问,自己也有义务公布出来啊!以便给所有捐款人一个交待。增加透明度,以利于人们捐款的积极性。
另外:有人不愿捐也不应指责,本来纳税了,就应该有国家支出救灾款。对比9000亿的公款消费,拿出一半钱来振灾也不至于这样。说严重些,公款消费中有一部分就是救灾款!

发布者平民话语(http://bingbing92.blog.sohu.com/)
2008-05-16 23:34
回复
虽然学校BBS上从最一开始就有人质问了,但不管怎么说都还是捐款了

发布者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经忘记 (http://fengxiaoyin0606.blog.sohu.com/)
2008-05-17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