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为什么压不下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4:33:45
刘罡 2010/11/17 16:30:27
正在南方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日前说,(为楼市降温)这件事确实很难,你看内地,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五条,就是压不下来。
对于中国楼市近两年迅速上涨的主因,社会各界目前普遍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因此,只要能把银行贷款规模有效压下来,给楼市降温应该不会太难。但问题是,对于目前依然很大程度上靠刺激性货币政策支撑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来说,想把贷款规模切实压下来确实很困难。
中国今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是7.5万亿元,但这一额度今年前10个月就用去了92%,市场预计2010年实际新增人民币贷款会达到8.5万亿元左右。如果政府真要下狠手压缩新增贷款规模,很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上证综指周二收盘再度大跌4.0%,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市场对中国政府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是造成中国股市近日连续大幅下挫的主因。看看,狠招还没出来呢,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已经一片风声鹤唳,中国政府对紧缩货币投鼠忌器也就不难理解了。对温总理来说,单纯给楼市降温或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楼市降温措施不成为重创中国经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那么,在保经济增长这个首要任务不能变的大前提下,中国政府在调控房价方面难道就真的无能为力吗?笔者认为,用狂轰滥炸的方法压房价或许不可行,但用一些精确打击手段却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房价难压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老百姓解决住房合理需要的刚性需求,与用购房来对抗通货膨胀以及搭经济快速增长顺风车的投资需求混杂在了一起。说老实话,以中国目前的保障房建设速度和分配方式,要满足不断涌入城市的人口想拥有自家住房的刚性需求,是基本没有可能的,而如果把这部分需求交给市场去解决,则必然使之混同于投资需求,对房价飙升起到刚性支撑作用。政府以货币政策手段抑制房价,只能起到使有刚性需求者推迟购房的效果,却不能满足和消除这种刚性需求,因此调控稍有放松,房价往往就会出现报复反弹。
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紧缩货币的政策如果不能明显打击民众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是难以从根本上将房价抑制住的。而如果为了控制房价而自毁经济信心,恐怕没有哪个政府会干这种因噎废食的蠢事。或许,抑制房价的一条现实途径是,将老百姓想通过拥有住房而获利的投资需求,与其满足自身住房需要的刚性需求区别开来解决,成都日前实施的户籍制度改革在这方面提供了一条有益思路。据报道,从2012年起,成都将实行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的政策,农民获得城镇户口进城定居后,其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仍将得到保留。这一政策如果得以推行,一方面可以使租房居住者相当程度上免除现行户籍制度给这类人群在社保、子女就学等方面设置的障碍,降低其想在居住地拥有自己住房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其通过拥有房产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使其可以共享全社会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资产红利,因此不失为一个将居民在住房上的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分开来解决的有益尝试。
居者有其屋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但如果有太多的人都想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地域实现自己的购房梦,那房价不大幅上涨才怪呢。正因为如此,德意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帕尔伊早在70年前就指出,全面推动居者有其屋会让人们承担过多的住房成本。在政府无法浇灭老百姓购房梦的当今现实环境下,如果能够通过精当的政策设计鼓励人们在时间上错开实现居者有其屋梦、在空间上分散实现居者有其屋梦,或许也可以起到缓解房价上涨压力的作用。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