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仓”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15:14
“空仓”的智慧
2010-11-17 09:51
作者:张东臣                                                     《金融时报》2010年11月17日第11版 理财一点通
就在上周初,有朋友打电话问我该不该买股票,因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买了。
我的建议是“不要买”,因为在我看来市场中大部分股票价格都是高估的,尽管也有一些大盘股价格看起来还算合理,但也上涨了20%左右,并非绝对安全。对业余投资者来说,由于自身没有风险控制能力,就更应该多“空仓”,而只选择那些“稳赚不赔”的时机介入。否则,买入后若下跌百分之一二十,就又要为“保本”、“解套”而挣扎,也是很难受的。应该回避这种风险。
其实,在7月初、9月底的时候,有不少大盘股被低估,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这意味着“猎物”已进入“狙击”范围,投资者只要扣动扳机,就必然有所斩获。当时国内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利率又非常低,“热钱”没有别的渠道,也必然会流入股市中这为数不多的“洼地”。当然,仅靠资金推动的行情毕竟不可靠,这些大盘股连续上涨后也必然会缺乏后劲。在整个宏观刺激政策不得不“退出”并且已开始“退出”的大背景下,适时“落袋为安”方为上策。这就应了那句话,“别人疯狂时,我恐惧”——周围人都买时,往往不是该跟着买,而是该“空仓”了。
反过来,暴跌之后,众人恐惧,则意味着机会再次临近。
应该说,上周五的暴跌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爱尔兰危机”……这些事件的爆发及其对股市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很难先知先觉。投资者只有坚守纪律、足够保守,拥有“空”的智慧,才能回避这类风险。我之所以敢给这位朋友建议,也并不是因为预见到会有这次暴跌,而是因为这位朋友本身不是股民,还比较认同保守投资的策略,即便股市一路涨上去,我也不会挨骂。
人一旦进了股市,成了股民,心态就会变得很可怕。就好像进了一个喧嚣的竞技场,有股力量推着你,时刻都在比较:看谁预测准,看谁选股牛,看谁赚钱快,看谁收益高……在这种心态下,人很难不浮躁、焦虑。于是,有的人“三天不买股,心里就痒痒”,更有的人“无时无刻不满仓”。
人们常说,“新股民胆子大,老股民胆子小”。在股市,新手常常嘲笑老手,“死多头”常常嘲笑“死空头”。尤其是行情一路高歌时,“傻子”都赚钱,人人欢欣鼓舞,只有个别“踏空”的老股民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脸色铁青。那么,“死空头”真的比“死多头”更可笑吗?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未必!结果反而是“空头”更容易成为“笑到最后的人”(注:这里说的空头指“空仓”,不是做空)。就拿赵丹阳来说吧,2007年那波大牛市中,他在3000点以上就“空仓”,错过了多么大的一波行情啊!压力大得不得了。可后来,他还是有机会在1600点找回昔日的荣光。而另外一些号称价值投资者的“死多头”则一蹶不振,至今还在舔吮着巨熊留下的“伤口”。
尽管很早就意识到“空仓”的重要性,但真正令我顿悟的还是巴菲特和芒格。在很多人看来,巴菲特的策略是“买入并持有”,长期投资,有的股票甚至终生“持有”。然而,照此简单理解并模仿的人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这些股票是否值得买入?是否值得持有?”殊不知,巴菲特的理论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不可断章取义。安全边际才是巴菲特强调的核心理念,他始终拿着代表其投资原则的“滤镜”,来过滤各种投资机会——只有那些完全合乎其要求的“猎物”出现,他才会扣动扳机。否则,宁可什么也不做。试想,脱离了如此重要的前提,模仿者们又怎能不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呢?
在这方面,巴菲特和芒格最喜欢举的例子是打棒球:最好的击球手都是只有“球落在最适合击打的位置”时,才挥棒。投资也是一样,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有当最佳机会来临时,才全力出击。用箭术高手李广的话说,就是“度不中不发,发则必中”;用职业赌徒的话说,就是“只有在胜负天平必然倾向于自己时才下注”;用军事家孙武的兵法来说,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李世民、毛泽东都深谙此道,所以能成为常胜将军,由弱小变强大。就连著名的投机客杰西·利维摩尔也说:“回顾我的投资生涯,我赚的大钱从未来自于交易,而是来自于等待”。
“空”是一种人生智慧。用道家的哲学来解释,就是“无为即有为”;用书法家的理论来说,“黑为字,白亦为字”;用佛家的思想来说,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的人一生忙碌不停,沉浮起落,却不懂得“做错不如不做”的道理。“空仓”是一种投资智慧。一个完整的投资过程就是从“空仓”到“满仓”再到“空仓”。某种程度上讲,“空仓”不仅是投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比“买入”、“持有”、“满仓”这些环节更为重要。
佛曾经问:杯中水倒掉后,杯子是空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还有满杯的空气。投资何尝不是如此呢?“空仓”股票实际上相当于“满仓”了现金、存款或债券等其他固定收益品种。所以,投资者在决定买进股票或其他投资品之前,倒应该先问一问:这样做是否比持有现金、存款或债券更好?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把握不住的机会每天都数以亿万计,没有人逼你非买股票不可,没把握可以“空仓”。这样至少你的本金安全,还能享受稳定的利息。
当然,要想真正掌握“空仓”的智慧,除了要理解其重要性,还需要投资者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分辨哪是机会、哪是风险;需要投资者知行合一,有强大的自控能力;需要投资者克服侥幸心理,抵御种种投机诱惑;需要投资者了解、承认并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放弃贪婪之妄念,即便因此错过许多机会,也不攀比、艳羡他人收益,也不后悔当初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