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32:05
(陈方作于1997年5月)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及客观趋势的基础上,及时作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决策,这对我国实现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因此,本文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途径作些探讨。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采取粗放型号的增长方式发展经济,那是在一片废墟上建设家园,当我国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在我国巳形成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因势利导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乃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乏力和笨拙。
1、粗放型扩大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国力所不允许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底子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这就客观地要求发展经济不能采取拼资源、拼资本等扩大生产要素总量的方式来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的牵动,投入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投入的边际收益效应在农业上更为直观明显,如(表一)是江苏省无锡县双季稻每亩投入—产出的边际递减收益情况。
表一:
投    入   (元)
产 出  粮 食
(斤)
投资增加引起的粮食产量增加     (斤)
投入1元增加的粮  食  产  出
(斤)
生 产 费
增 加 额
40
/
890.3
50
10
1053.3
163
16.3
60
10
1186.6
133.3
13.3
70
10
1299.2
112.6
11.3
80
10
1396.8
97.6
9.8
90
10
1482.6
86
8.6
100
10
1599.8
77
7.7
110
10
1629.5
69.7
7.0
因此,主要靠增加投资来加速经济增长既步履艰难又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2、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高、放出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资本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革开放以来为61.6%,虽然比改革开放以前的86.9%明显降低,但比发达国家高得多。如:美国(1948年—1969年)为19.7%.日本(1953年—1971年)为23.8%,西德(1950年—1962年)为22.5%。而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指标—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28.7%,韩国为38.8%,美国为47.7%,日本为55%,德国为55.6%.物质消耗方面,目前我国每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的能源消耗为日本的9倍,法国的8 倍,德国的7倍,英国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每百万元GDP的原材料消耗是法国的7倍,美国的5.8倍,英国的5.2倍,德国的4倍,日本的2.7倍.经济效益方面,1953年—1980年国有固定资产投入增加22倍,国民收入增加5.1倍;1981年—1993年国有固定资产投入增加13.7倍,国民收入增加3.3倍.每增加1亿元的固定资产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工艺总值:“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为2.2亿元,“八五”期间为2亿元,经济投入产出率明显呈下降趋势。
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上述状况,产品的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将在开放的国内国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能力,制约经济发展。
3、高投入低产出带来的负面效应。⑴通货膨胀。从新中国的历史来看,第一次是1951年,当年零售物价指数达到12.2%;第二次通货膨胀是1961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到16.2%;第三次是20世纪末80年代,1985年—年零售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上升1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四次价格波动(见表二)。
表二:
年           度
1980年
1985年
1988年
1994年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2
38.8
23.5
31.4
零售物价上涨指数(%)
6
8.8
18.5
21.7
这几次通货膨胀表现在货币发行增长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实质主要在粗放型的经营即其增长速度方式的推波助澜;⑵财政困难,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低,经济基础总量 也不小,但国家并不富裕,社会可分配财力很有限。1981年—1994年,GNP(国民生产总值下同)平均每年增长17.9%,财政收入增长为11.2%,1995年财政收入为6188亿元,这只相当于当年GNP的10.8%。据统计资料表明,独立核算工业每投入百元资金产生利税,1980年为25.2元,1994年下降为10.6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1980年为25.6元,1994年下降为14.1元。(3)亏损、负债率逐年增加,国有工业企业1995年亏损面达33.5%(按户数计算),比1994年上升25.4%,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为-12.9%,国有小型企业则整体亏损162亿元,亏损户数达1.82万户。据1993年12.4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统计,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3.3%。如不审时度势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主要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发展我国的经济,那么,高投入低产出的负面效应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波及社会的安定。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一国的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系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易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既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束之高阁听其自然。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趋势来看,可采取以下途径。
1.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密切相联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本的途径在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凡是市场能管并能管好的领域和经济活动,必须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唯有这样才能理顺经济关系,明确经济决策人和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责任和利益,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感到有压力、有动力,并能通过这种压力和动力区推动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向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要看到市场也有自身的弱点和盲目性,也有管不到和管不好的地方,如产业的合理结构及布局,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环境保护和人口问题解决等,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把该管的一定管好,从而导经济增长方式朝集约型方向转变。
2.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当今,在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不断变幻的挑战面前,大家都在寻找出路,人们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加强管理,实行改革,迎接挑战。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科学的鼓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在经济活动中,管理因素起着一种“粘合剂”的作用,它把诸多经济增长因素或生产要素按照经济运行规律组织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没有管理,任何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都处于无序状态,生产是无法进行的。这与没有规则的篮球运动比赛不能进行是同一道理。有人用以下公式来表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社会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管理
据外国某研究机构研究,在1900年∽1955年半个世纪中,固定资产增加1%,生产提高0.2%;劳动力增加1%,生产提高0.79%;而经过训练的管理人员每增加1%,生产则提高1.8%,可见管理对生产的作用要比固定资产和劳动力大数倍。
当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入产出率低、物耗高,还有重复引进技术、设备,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和缺乏科学的管理。所以,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变到主要靠内涵再生产,必须加强经济主体企业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体措施:第一,转变管理观念。要从把资金和技术装备视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力量的传统管理观念,转变到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但这只不过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的关键力量则是管理。有效的管理,能够做到财尽其效,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发挥整体使用的最大效率。第二,改善健全企业内部即微观上的管理制度,在制度里既要体现规范性的要求,又要反映科学量化的要求。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用现代管理知识来武装,提高管理能力。
3.从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建设规模,转移到对现有企业挖潜、改造改组上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不断增加新企业,通过外延数量增长来扩大再生产规模,以求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至今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大量资金用于新建项目,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过大过散,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期内难以有效地产出,占用和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许多原有企业由于缺乏更新改造资金,产品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甚至带病运行,产品质量差,物资消耗高,生产经营困难,同样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把资金投入重点放到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上来,挖掘它们的潜力,盘活资产存量。
4、转变增长方式,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人—社会活动的主体,发展经济的主体。不过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不协调,超过国力的承受程度,则“人满为患”,人是劳动力资源,他从劳动力资源到劳动力因素,中间有个复杂而漫长的转化过程,其中贯穿始终的是教育。如果不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教育不力和滞后,这是现实告诉我们的,如今全国各地普遍对在职职工进行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教育,一方面是充实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对教育滞后的补救。职工的文化按一般的学校体制提高一级,社会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4%,机械工人多上一年的学,他的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5~2%,若教育不力和滞后,必将产生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则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口过量增长—教育不力、滞后—劳动力素质差”,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圈产生了供过于求的低素质劳动力。根据比较成本理论,企业的发展理所当然地选择那些粗放的项目来吸纳充裕的低素质劳动力,这就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源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巳成大家的共识。可是,文化素质低的劳动者又怎能容纳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就难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迄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还很低,据专门机关测算,1980~1994年间,科技进步对GNP增长速度的贡献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巳达到50~70%,然而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5%,这与劳动力素质低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控制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不断提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也才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久之策。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综观当今世界,新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取代生产要素数量上的扩张而上升到首要位置,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巳成为全球的新趋势。我国若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而且不能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难与走出“经济扩张—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的沼泽,从而阻碍“九五”乃至下个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认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找准切入点,下大力气切实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⑴《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6期
⑵《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5、10期
⑶《理论月刊》1996年第6、10、12期
⑷《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第12期
⑸《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⑹《中国国力国情》1997年第2期
⑺《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第1期
⑻《求是》1996年第5期
⑼《量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⑽《生产力经济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⑾《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⑿《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
声明:本文版权属原创作者,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