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考常识判断热点之文化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59:16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 09:49   中公教育
文化长廊
一、远古文化
1.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范围大致包括从今天的甘肃向东到河南。彩陶文化是其典型特征。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举世闻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是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存。
2.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远郊的良渚村,距今约5500~4000年,从1936年被发现起,陆续发掘了巨型祭坛等礼制建筑,以及数座拥有大量玉制礼器作为陪葬品的王陵和贵族墓葬,出土了以玉琮为代表的大量玉器,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家蚕丝织品,还有三角犁等成熟精细的农业工具,无不显露出5000年前太湖流域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迹象。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又有重大发现,发掘了大型城郭城墙遗址,这就是4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3.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距今8000~5000年燕山以北辽河流域的一种发达文明。红山文化以玉器著称,玉猪龙为典型代表。有三处重要遗址,分别是辽宁的牛河梁遗址、查海遗址和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出土大型碧玉C型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查海遗址发掘出种类繁多数目惊人的玉器,经测定距今8000年之久,为红山文化早期。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二、商周文化
1.中原文化
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最耀眼的是体现礼法制度的青铜器。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周原等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国宝。
代表中原文化的国之重宝有:
殷墟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陕西出土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何尊(何尊铭文中首次出现“中国”二字)。
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
2.楚文化
从商周时期到两汉,长江中游的楚地发展出相当发达的一支文明,楚文化以凤为图腾,其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丝毫不亚于中原文化。
代表楚文化的国宝:
湖南宁乡出土的人面纹方鼎(商)。
江西新干出土的四羊方尊(商)。
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铜编钟、曾侯乙青铜尊盘以及铜冰鉴等。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出土震惊世界。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包括大量精美漆器,仅49克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比《黄帝内经》还早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最古老版本的《老子》竹简,还有我国唯一的保存两千多年不腐的女尸——辛追夫人。
3.蜀文化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和21世纪初发现的金沙遗址把一个不为人知的古蜀国展现在世人面前,但蜀文化的神秘与独特至今给世人留下很多的谜团。
三星堆遗址: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的青铜王国,其神秘的青铜雕塑一经发现就震惊了全世界。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距今4800~2800年。三星堆遗址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发掘出土了:与中原青铜器风格截然不同的青铜雕塑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又称太阳树)、青铜太阳轮等器物反映了古蜀文化独特的太阳崇拜;凸目人面具等表现人“眼睛”的奇特文物反映了古蜀国的古代神话。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之后又一处非同凡响的重要考古发现。金沙遗址距今3000多年,于2001年被发现。目前只发掘了金沙遗址的一小部分,已经出土了精美程度极高的金器、青铜器、玉器和大量的象牙。金沙出土的青铜立人和黄金面具展现了与三星堆一脉相传的古蜀风格,而太阳神鸟金箔是金沙遗址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体现了古蜀先民的太阳崇拜。
三、秦——清文化
(一)绘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墓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两汉:汉代壁画和帛画成就较高。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艺术珍品。
魏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以人物画为主。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隋:展子虔《游春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周昉《簪花仕女图》。
五代:董源《潇湘图》、《溪山行旅图》。
宋:宋徽宗赵佶代表作《瑞鹤图》、《芙蓉锦鸡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范宽《雪景寒林图》。
元: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赵孟頫代表作《秋郊饮马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段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世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明四家(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
清:清初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和弘仁);郑板桥代表作《兰石图》、《竹石图》。
(二)文字和书法
商朝: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贵族的占卜活动。我国已出土甲骨15万片,共出现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仅破译了1500多字。
西周: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499字,是目前已发现的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秦朝:标准字体是小篆,民间流行更简化的隶书。
汉朝:隶书是主要字体,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曹魏: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
唐代:
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盛唐:颜真卿,“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
中晚唐:柳公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
张旭和怀素和尚被誉为“草圣”。
宋: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赵佶也是位杰出的书法家,以“瘦金体”著称。
元:赵孟頫与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2009年,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双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雕塑
青铜艺术(见商周文明)。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两汉瑰宝:
汉阳陵(汉景帝墓),出土上万件举世无双的陶俑,以仕女俑最为著名。
河北满城的西汉中山靖王陵,出土了三件国宝级文物:长信宫灯、博山炉和金缕玉衣。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是国之重宝。
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十分兴盛。
隋唐:甘肃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精华。
北宋:重庆大足石刻在佛教造像中加入大量表现民间生活的内容。
(四)手工艺
中国古代手工艺技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瓷器、纺织品、漆器、玉器等方面。
1.瓷器
唐代“南青北白唐三彩”:“南青”指越窑的青瓷,“北白”指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指洛阳出土的彩陶俑。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景德镇瓷器:发达于元代,在明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2.纺织品
中国先古传说:嫘祖养蚕冶丝。现存最早的家蚕丝织品出土于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良渚遗址。
中国四大名绣:蜀绣、苏绣、湘绣、粤绣。南京云锦、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于2009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建筑
中国古建筑特点是:木结构建筑为主,在造型上,人字屋顶和飞檐斗拱是最典型的东方风格。
保留至今的杰出古代建筑典范:
皇家建筑: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
帝王陵寝: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墓,罕见的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寝);
明清皇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宗教建筑:嵩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五台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
防御工事:长城、藏羌碉楼。
民居建筑:水墨徽州皖南民居:西递、宏村、棠樾、胡氏宗祠;
小桥流水江南民居: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
山陕民居:陕西党家村;山西王家大院、乔家大院;
独特的圆形民居:福建土楼;
乡村中的中西合璧华侨文化代表:开平碉楼。
江南园林: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园林。
最为古老的木建筑:唐朝仅存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山古刹佛光寺和南禅寺;
千年木塔——山西应县木塔(辽代)。
古老的砖石建筑: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开封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