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比部分更基本——整体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05:20
敞开胸怀迎接整体科学时代的到来
石益祥
浙江海洋学院数学系,浙江舟山316004
Shiyx1958@126.com
1.引言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已经来到了。
无论我们是否欢迎,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都已经来到,其理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带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而整体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复兴自然就在其中了。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到来的。表面上看,世界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而实质上却是世界经济的转型:从剖零科学指导下所形成的外向型巿场经济,开始转向在中国人倡导的内向型巿场经济。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向型巿场经济过剩了,而内向型巿场的经济略显不足。中国经济由外向内的成功转型,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也在汶川大地震的惨哭声中到来。我们知道地球是个巨大的整体,要对这个巨大整体作出正确的地震预报,需要知道方方面面知识和规律,而地球的不可入性,妨害了人类对这种知识的获得,它使得剖零科学无法正确地作出汶川大地震的预报,也使汶川大地震出现了有近十万人死亡的悲惨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整体科学预报地震的方法就应运而生了。[1]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也在控制温室效应的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过程中到来。哥本哈根会议的目标是要把地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控制在人为规定的目标内,目的是为了降低大气温度。可人们关心的是当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人为规定的目标之后,地球温度能降下来吗?可以降低多少?环境科学家把这样一个全球整体性的问题只同二氧化碳的指标值挂起钩来,是不是意味着用剖零科学找不到解决温室效应的办法。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在地球环境基础急剧恶化的过程中到来了。恶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猪流感和它的变种已经在人类身上大规模出现了,而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它表明了地球环境已经差到了无法扼制H1N1在异类生物中传播了。还有其它未发现的基础性病毒呢?对这种变异性很快的病毒,剖零科学已经无能为力去彻底解决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想请整体科学出来收拾残局了。我想在这个时候提出“天得一以清”的口号应该说是正合时宜吧。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全球温室效应,H1N1这些人类所造成的地球整体性问题,剖零科学已经无能为力了,解决它们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整体科学的肩上,于是,复兴整体科学的工作开始了。为了配合这种开始,有必要系统向读者介绍整体科学的知识。
2.整体科学
本节通过对剖零科学特性的展示回答什么是整体科学的问题。回答分三个层面,第一,立足点的对立;第二,对立的发展方向;第三,互补性。
2.1立足点的对立
剖零科学立足于现象,或者说剖零科学是建立在现象基础上的。而现象形形色色,不同现象展示出了物质的不同特性,因此现象是多,而不是一。多的现象呈现出局部性,而不是整体性。现象是有,而不是无。正因为现象是有,所以现象就少了无的根本,亚里士多德在提出宇宙本原概念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到现在为止人类也没有能够确定出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就是对笔者论断正确性的一个最好证明。相反,整体科学立足于真空。因真空各点同性,各向同性,故真空处处同一,说明真空是单一的。如果我们用大小二字来刻划真空,则它在横向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纵向则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说真空从纵横二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它是宇宙的最大整体。正因为宇宙有真空这样一个最大整体作为本原,所以整体科学在它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剖零科学之后就能以完备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可见现象和真空是对立的:现象形形色色,而真空是单一的;现象局部而真空整体;现象有,真空无;现象集合不完备,而真空则无所不包。
2.2对立的发展方向
现象是实物质的特性展示,而实物质是没有根基的。正因为没有根基,就决定了剖零科学思维方法必然采用实证法。[2]而实证的结果是: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所组成,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所组成等等。在不断的剖分过程中,被剖分对象的规模越来越小,最后趋向于零,剖零也因此而得名。不断的解剖过程,使得一方面被解剖对象的规模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看上去一无所有的真空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因真空是宇宙的本原,故我们可以得出剖零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现象到本原,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从现象回归到本原。相反,整体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本原到现象,它走的是一条演化的路径。演化是顺,回归是逆。顺是无中生有,逆是从有到无。无中生有,只要人们的逻辑是正确的,推导出的结果总会是正确的,中国古代人在较少的知识状态下就能够推出流芳至今的古代整体科学知识就是对笔者论断的一个最好证明。相反,从有到无的回归,一是每前进一步都要籍助于实证;二是实证结果的正确性并不能得到保证,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但却是完全错误的。更何况解剖的惯性对物质总是要进行下去的,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已经进入整体的状态,就不能再解剖了,可解剖人却一直用解剖刀不停地做着解剖工作,如现代物理学对物质所做的解剖工作就是如此。如此进行解剖不出现差错那才怪呢。因此,对LHC是否能取得成功,笔者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
如果我们引进绝对整体和相对整体的概念,则两种科学对立的发展方向就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此处所谓的绝对整体,就是人们无论用什么方法将其分割都无法将整体分割成局部。这样的整体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它就是唯一的真空,其它任何物质都不具备这样的特性。相对整体就是从真空演化出来的物质,它们是相对于真空的。于是,我们就有了剖零科学的发展方向的不同表达:从相对(整体)回归到绝对(整体),而整体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绝对(整体)演化出相对(整体)。如果把绝对整体用无来表达,相对整体用有来表达,则剖零科学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成是从有到无的回归,而整体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无到有的演化。可见,整体科学的发展方向同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融合了。
剖零科学的发展方向走得是从有到无的逆的路径,非常吃力,为什么不让科学也走和宇宙演化方向相同的路径呢,即整体科学的路径?
2.3 互补性
此处,我们只想例举一个整体科学和剖零科学互补的例子——大地震的预报,以显示出整体科学的有用。
地球是整体的。通过地球这个整体预报地震,需要知道地球在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地球的不可入性,又阻碍着人们去获得这种知识;如果再考虑到地球的巨大,实际上人们是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去获得地球方方面面知识的,这就迫使科学家们在作出地震预报时只能使用假设基础上的已经得到证明是正确的模式。因假说是人随意作的,而对现有假说验证则需要在现有的地震记录上进行。由于假说使用的是地球的过去词,现在词和将来词则是在过去词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而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过程中,这就意味着使用现有的地震预报方式无法准确地预报地震,即使预报模式的验证精确程度很高也难逃预报不正确的扼运。
结论:单用剖零科学的方法是无法正确预报地震的。
另一方面,大地震发生前肯定会出现很多地震前兆,这些前兆的信息是从地底下传上来的,具有自然,整体和正确的特点。只要人们能够把这些信息正确解读出来,准确预报地震应该不成问题。然而遗憾的是,在剖零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只想利用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人为科技成果,却不想利用来自地震现场的真实信息,它已经使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前兆无法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或许就是汶川大地震众多地震前兆信息得不到上报的原因之一。只是遗憾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这种废弃真实地震信息不用的惯性还得不到改善。
从以上分析可知,剖零科学的地震预报模式因得到的地震信息不全面而无法准确预报出地震;另一方面,一定数量的地震前兆的出现本可以用来准确预报大地震的发生,却因这些信息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无法进行准确的地震预报。如果能将两种预报方法结合起来,则地震预报的准确程度比起单用仪器预报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了,而且地震级别越高,地震前兆越多,预报成功的概率就可以越高。两种地震预报方法的结合是指把模式预报作为中期或短期临震的纵向预报,而把前兆的出现作为大地震横向的准确预报,两者一结合,就可以高精度地准确预报地震了。
3.比较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复兴整体科学的工作,有必要将整体科学和剖零科学的特点进行比较,以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两种科学是互补的,从而达到加深对整体科学了解的目的。
类型
特点
剖零科学
整体科学
1
起源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
东方发展中国家
2
思维方式
剖零思维方式——还原论
整体思维方式——整体论
3
科学始点
形形色色的现象
单一的真空
4
物质始点的特点
有无特点


规模大小
规模有限
规模无限
整体性
局部或非绝对整体
绝对整体
化学性
非绝对中性
绝对中性
5
科学终点
单一的真空
形形色色的现象
6
发展方向
从现象到本原
或从相对回归于绝对
或从有回归无
从本原到现象
或从绝对演化出相对
或无中生有
通过列表读者不难看出,剖零科学和整体科学是完全对立的。这种对立就像黑和白的对立是完全一样的。但是,黑和白的对立是互补的,因而剖零科学和整体科学的对立也是互补的。互补意味着在剖零科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整体科学中去解决,整体科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剖零科学中去解决。不过,我是研究整体科学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剖零科学和整体科学互补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消除习惯于搞剖零科学研究的人,对整体科学到来的不理解和恐惧,从而变不理解和恐惧为慢慢地理解和接受。因这类人的能量很大,如果能把它们转变过来,为整体科学所用,这对整体科学的复兴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人在剖零科学中碰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接触和学习整体科学知识,或者和搞整体科学的人进行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这对整体科学的传播也是十分有利的。
4.意义
不把整体科学的意义讲清楚,就很难使人心向往整体科学。
4.1 发源地意义
中国不是剖零科学的发源地。剖零科学的发源地是西方发达国家。发源地为西方发达国家带去了巨大的好处,而这是非发源地国家所没有的。首先,发源地国家和人民的思维方式还原论自然成了剖零科学的思维方式,并随着剖零科学走向世界而让人人都学习和知道了。还原论思维方式的普及使得发源地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经营之道,甚至语言都成了世界各国人民追逐和学习的东西,这就象中国的学生每个人都要从小开始学英语一样。在当今世界上,有几样现代化的东西,如飞机、火车、汽车、人造卫星、火箭、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等,不是出自发源地国家人民之手的。有几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不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且不说这些东西是发达国家人民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只说通过这些东西的输出,给发达国家人民带来了多少收入,用不计其数可以说是合理的吧。单英语学习这一项,英国人和美国人就从世界各国人民手中赚取了多少钱恐怕是难以用统计数字来衡量的,更不用说教英语的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多少就业。难道整体科学在中国的复兴就不会给中国人民带来这一些相类似的利益?
其次,学习科学发源地国家的人民的东西,就把自己民族的东西给遗忘了。要不是整体科学提倡整体思维,恐怕中国的很大的一部分人已经不知道整体论是什么了。要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导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一些中国年轻人身上,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迷信挂上钩了。本土的中国人就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比其它国家的外国人都聪明,可就是偏偏诺贝尔奖与中国人无缘,甚至连中国人成才都要比外国人来得迟。中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做追赶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工作,可追了六十年,就是没能追上,于是他们就开始抱怨这,抱怨那,唯独没有问问自己在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做事情,做什么样事情。放弃自己所擅长的整体思维方式不用,去学习中国人所不擅长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学好了再回过头去同外国人进行进行竞争,能竞争得过人家吗,因为这是发源地国家和人民最擅长的东西。六十年来,中国人所犯的错误就在于用自己的短处去竞争人家的长处。
4.2 整体科学的意义
整体科学使中国成了科学发源地国家。有了整体科学,中国人的腰膀子就可以硬起来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也可成为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有了科学的价值,世界孔子学院的崛起说明了笔者观点不假;中国的文化开始出口到了国外,如中国饮食、武术和气功,中医等。单中医这一顶,如果传播得好,就可以给世界人民作出巨大的贡献;人民币也开始坚挺了;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成为科学发源地国家以后,中国人的钱袋子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鼓得要快。这难道不是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吗!
参考文献
[1] 石益祥.整体科学预报地震的设想[OL].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549
[2]  石益祥.论宇宙研究的思维方式[J].前沿科学,2009(2):67-72
科学研究的新路径--整体论
●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不仅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还使得还原论未受质疑地成为默认的科学方法,甚至进一步导致了具有独断论意味的强还原论思想。
●还原论所必然遭遇的困境是,对构成性的实体的探究并不能替代对世界复杂过程的理解,对部分与层次的理解也不可完全拼接为对整体性的把握,强还原论则不仅没有改变这些事实,反而促使人们为克服其必然困境而寻求旨在理解整体性的整体论的认识论。
●如何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呢?可行之道应为,从当代科学实践出发,寻求对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形而上学预设的超越,其具体路径包括:其一,从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走向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其二,从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走向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其三,从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基于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
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与科学认识方法的变革
肖显静

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是以自然观作为预设前提的,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科学认识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在拒绝亚里斯多德内在目的论、神学自然观、自然主义万物有灵论,发扬光大古希腊机械自然观基础上诞生的,是在机械自然观指导下向前发展的。
在机械自然观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在认识自然时,采用了相应的方法论原则。具体体现在由于相信自然是简单的,所以,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探求自然的简单性方面,而不研究或很少研究自然的非规律性、非线性、分形等,或将这样的方面约简为简单的东西加以研究;由于相信自然是分离的,只具有外在关系,所以就不研究或很少研究内在关联;由于相信自然是还原的,所以就不是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通过高层次来认识低层次,而是采取相反的路径来展开研究;由于相信自然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就不研究或很少研究事物的经验方面,而是从外部通过实验和测量方法对认识对象进行干预控制……
上述方法论原则的运用合理吗?如果自然真的是简单机械的,或者虽然非机械简单但可以归化为机械简单,那么上述方法论原则的应用就是合理的。实际情况怎样呢?如果我们考察最新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生态学等,考察它们对自然界中事物的认识,就会发现自然的某些部分具有一些不同于且不能归化为机械简单性的有机整体性特征:复杂性--非线性、分形、混沌等;有机性--生成性、经验性、自组织的目的性等;内在关联性等。
鉴此,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地认识这些有机整体性的对象?关键是要用有机整体性的思维代替机械简单性的思维,针对有机整体性对象的特点,探索新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

不言而喻,复杂性现象所呈现的复杂性不是简单性的线性组合,更不可能被简单性所覆盖,是不可以还原为简单性的,对此必须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以体现其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随机性”、“突现的不可预测性”和“'长程’的不可推导性”。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
如对于自然的非规律性,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当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时,更多地不是观察到世界的规律,而是看到了这些规律的展现--结果。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需要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来研究。一种是更多地被自然的简单性和对称性所吸引,对要素进行分析,在更靠近自然规律的地方工作,以暴露自然隐藏着的对称性。这是粒子物理学家的着眼点,也是他们宣称自然简单性的基础。另一种是对整体系统进行分析,更多地研究自然规律的复杂结果展现的非对称性,而不是规律自身,更多地被自然的复杂性而不是它的规律所吸引。这是生态学家和气象学家等的着眼点,也是他们宣称自然是复杂的基础。前者可以看做是研究自然的柏拉图途径,后者可以看做是亚里斯多德途径。不同的研究途径获得的是对自然的不同的认识。
对于自然的有机性方面的研究,一是要承认时间已经从一个“外部的参量”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使历史和时间参与到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中去;二是要承认某些生物如某些动物的经验性--情感、意志、语言、智能、文化等,并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三是承认并识别自然的某些自组织合目的性方面--合乎自身的目的和合乎自然的整体性要求,并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
以某些动物的经验性研究为例,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认为,定义动物的情感、意志、语言、智能、文化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它们有一些外在的行为效应,可以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检验这些行为效应,来判断智能等的存在。这里的意思并非说动物的复杂行为与智能等的存在相伴随。在一些情况下,复杂行为并不意味着智能存在。这可能是由它们的本能引起,也可能是人类把一心想要看到的那些联系和巧合与动物的某些偶然表现相联,赋予动物以智能等,还可能是人类忽视了“习得经验”,对它们的行为进行了复杂的解释。
基于上述情况,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如果我们能够用更简单的解释来说明动物的复杂行为,那么我们就应该用简单的解释。当用所有的简单解释并不能解释动物的某种复杂行为时,就只能用智能等的存在去解释它们的复杂行为。这种研究动物经验性的方法论策略合理吗?这是值得科学界和哲学界探讨的。
对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现在虽然不能明确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仍然可以认识到有些事物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联系。在传统的生物科学中,生物在自然内部进化,只限于从自然吸取能量和物质,只为着自身事物和其他物质需要而依赖自然。自然则是各种生物系统的选择者,而不是把各种生物系统结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但是,“生态系统的关系不是两个封闭实体之间的外在关系,而是两个开放系统之间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其中每一个系统即构成另一个系统的部分,同时又继承整体。一个生物系统愈是具有自主性,就愈是依赖于生态系统。”([法]埃德加·莫兰)既然如此,那么对具有这种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时,就不能像近现代科学那样,认为所有的原因都是侧向和向上发展的,于是采用分割的方法从同层次或低层次的实体那里为高层次的实体寻找原因,而应该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对部分(低层次)运动的起因进行研究时,从与之相比的同层次、低层次或高层次那里去寻找。实际上,高层次可以成为低层次的原因。这种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向下的因果关系。还原论者向来否认向下的因果关系。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难设想的,并且是需要研究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有什么样的对自然进行认识的方法论原则。自然的有机整体性是对自然的机械简单性的革命,相应地需要方法论上的变革--从机械论走向有机论,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决定论走向非决定论,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从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等等。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科学认识原则--简单性原则、因果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等提出的挑战。如对有机整体性对象的认识,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因果性原则加以变革,从线性因果关系走向非线性因果关系,从因果决定关系走向非因果决定关系或果因决定关系,从向上的因果关系走向向下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因果关系。
问题是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认识这些关系?这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科学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一旦在对有机整体性对象认识的具体方法上获得突破,那么,人类对该类对象的认识必将快速深入地展开。
当然,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绝对普遍的--万物都在万物中,如此,那种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绝对化,从而走向绝对的整体论是不妥当的:在思维方式上,重新坠入了它所反对的“还原论”,只不过还原论者是把一切归结为“部分”,而它把一切归结为“整体”。在目前,一种可取的态度是将有机整体性相对化,扬弃传统科学认识方法,探索新的科学认识方法,在不损害或不根本损害对象的有机整体性特征的前提下,以一种可实行的观察方法、隐喻方法、解释方法、模拟方法、计算方法等,对其加以研究。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化归为机械简单性,或者机械地运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去认识有机整体性的对象,都是对有机整体性的歪曲和践踏。在认识有机整体性对象时,把有机整体性真正地当做有机整体性看待并加以保持,应该成为相应的科学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的基本原则。(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
段伟文
400多年来,近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还原论主导的世界图景,人类因此获得不可逆的改变自然的巨大力量,但也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危机。为此,人们开始反思还原论的局限性,冀图从整体论出发寻找科学认识的新路径。

近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是由笛卡儿倡导的还原论,其认识论前提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一般而言,还原论的基本理路是:作为存在的事物是可分析还原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或抽象将认识对象拆分为更基础的部分,乃至可以认识更深层次,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属性,再从部分出发,由综合推演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安排与组合那些已得到认识的部分,它们共同作用时令事情如我们所愿地发生,使世界为我们所控制。在这种理路背后,所凸显的是表征主义的认识论以及作为其具体表现的理论知识导向的科学观,即科学被视为寻求理论知识以表征自然,其宗旨为描摹、映照和反映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世界的真实面貌。但由此却在存在论与认识论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即在认识主体与研究对象的分立、世界和我们对它的表征的分立、理论知识与知识应用的分立等二元分立之下,如何抵达那些假定与表征相符合的事物?何以检验作为表征的理论知识是否精确地反映了被表征的事物?又怎样赋予知识应用以合法性?这使得人们从形而上学层面反思表征主义的认识论的局限性。
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将科学活动抽象为纯粹的认知主体对超越性存在的镜像式知识表征。在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和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的双重架构下,尽管人并未因上升为大写主体而成为具有超越透视能力的上帝,却被赋予像上帝那样站在世界之外观察而不介入世界的姿态,求知的任务随之被框定为表征实在的本性,以使知识符合永恒存在的本质世界。这种隐藏着“上帝之眼”的认识论,不仅使作为超越性存在的世界在主体视觉空间中投射为在场的实体,还先验地赋予此实体化了的世界以可分割的空间性,令其呈现为若干部分和层次中具有固有属性的次级实体的集合,由此便形成了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不仅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还使得还原论未受质疑地成为默认的科学方法,甚至进一步导致了具有独断论意味的强还原论思想。这种思想将还原论的理论知识体系等同于对世界的本质的唯一表征,甚至试图从一种终极理论或万有理论出发,以决定性的因果链条建立起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一直延伸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统一的知识体系。

显然,还原论所必然遭遇的困境是,对构成性的实体的探究并不能替代对世界复杂过程的理解,对部分与层次的理解也不可完全拼接为对整体性的把握,强还原论则不仅没有改变这些事实,反而促使人们为克服其必然困境而寻求旨在理解整体性的整体论的认识论。那么,如何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呢?可行之道应为,从当代科学实践出发,寻求对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形而上学预设的超越,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走向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人显然不能像上帝那样站在世界之外透视世界,所谓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想象。作为认识对象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等待人去发现的现成的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实验和观察中呈现出的可以感知、描述和操控的现象;不是抽象和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自然。海森伯对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诠释表明,测量活动本身会对被测量对象产生干扰,观测仪器与测量对象间的互动使两者不可分割;即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情境、视域和视角下,通过对现象的作用去把握现象,我们的参与影响到了现象本身。人存在于具体的现象世界之中,我们所面对的世界都是我们置身其中、参与其中的世界,都是与情境、视域、视角相关的现象世界。因此,即便我们希望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也只能通过情境、视域、视角的转换而获得各种可解释的现象世界,再力图将这些“存在的碎片”缝合起来。值得指出的是,包括一般系统论在内的很多整体论研究预设的存在论立场依然是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特别是一些社会系统科学研究所预设的“客观”的旁观者视角很容易产生误导。正是为了克服这一局限,管理学家阿可夫提出了“交互式规划”,认为社会系统科学的客观性只能通过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个体团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加以逼近。
其二,从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走向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从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出发,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是在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生成的,因此,由这些现象所呈现出的实在首先是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及关系,常识(一般为宏观机械世界中的经验)认为有关系必有关系者,具体的关系者如实体及其属性至少在时序上与具体的关系同时发生;而在一般系统论中,作为关系者的要素实体或子系统及其属性对关系而言似乎也是不可少的。但在量子力学中,互补原理指出,对某些属性的测量会同时排除对另一属性的测量,尽管后者对描述另一种关系同样重要。对于整体论而言,优先考虑关系意味着构成性的实体及其属性是在具体的关系中生成的,由此使我们可以借助构成性实体去认识整体,但又不将其固定化而保持更灵活的认识策略,这也是东方思维的一个特点。
其三,从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基于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人的认识活动并非表征主义所暗示的那样可以简化为词与物的映射关系,其本质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只有当在世界之中的人与各种物质性力量发生内在相互作用时,才能跨越存在论与认识论的鸿沟,使认识对象定位为可通过相互作用加以理解和操控的现象,而非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实在。对此,马克思早就从实践的范畴出发,指出认识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包括主体改变客体并使其转化为人的力量等应有之意。在内在关系论看来,认识是通过内在关系而深入到所知对象之中的过程,也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作用者通过复杂的作用相互型塑的过程。对整体论而言,不应仅仅诉诸形而上学--抽象地主张世界本质的整体性及永恒秩序,而应看到,在真实世界中,包括人和物在内的各种作用者的力量正在通过复杂的冲撞使世界处于流变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由此碰撞生成的现象,必须超越始源于表征主义的二元分立,唯其如此,才能既承认认识的局限性,又能够促使认识以开放性的姿态,动态地把握由内在关系所生成的现象的整体内涵。(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整体论误区及其局限
刘劲杨
对整体论的理解误区
人类历史上,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把整体论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在方法论层面,常见到两个对整体方法的理解误区,对它们的讨论也引发我们对整体论方法局限的反思。
误区一:整体论就意味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恐怕是我们关于整体论最为熟知也最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整体的这个重要特征源于整体属性与部分属性的异质性。整体性不是部分诸属性的简单加和或集总,而是它们的整合效应。这一整合常常会伴随着对部分属性的屏蔽与放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整体都体现为“1+1>2”。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美国哲学家波姆曾精致地区分了部分与整体间的不同关系:整体依赖于部分比部分依赖于整体更多;部分依赖于整体比整体依赖于部分更甚;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等等。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生动例子。这些存在于部分与整体间的不同关系表明,整体更多体现为“1+1≠2”,因此更恰当地表述应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对于整体与部分更深入的一个思考是,什么是合适的整体?什么是恰当的部分?即整体与部分的边界问题。现实中的整体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是因为我们很难确切划定它的边界。任何对象总是处在宇宙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任何现实中的整体也只是更大整体的部分。我们不可能为了研究一棵树,而去掌握它与整个森林及至整个宇宙的联系。与此相联系的是,现实中构成整体的部分并非数学中构成某一集合的元素那样清晰明了。对于一既定整体,尤其是复杂整体,其部分是多样的,而只有对整体质有直接影响的部分的属性才具有整体意义。对一支球队来说,队员个体的心理素质、身高、力量、奔跑速度等是影响整体质的重要部分特征,而某一队员是否喜欢音乐、擅于绘画等特性相对来说是意义不大的属性。因此,作为我们思考研究对象的整体和部分总是局域性的,整体是局域整体,部分总是限定中的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划分整体及部分的边界是整体论方法的重要问题。
误区二:整体论方法是对还原论方法的根本超越。
几乎所有的整体论方法的目标都是针对还原论而来的,一些整体论者认为未来的科学应彻底抛弃还原论方法,以整体论方法取而代之。抛开还原论其他多样的内涵,我们着重在方法论上比较它与整体论的不同。还原论者认为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等“宇宙之砖”以精巧的方式构成,高层次的复杂对象由较低层次的简单构件组装而成。因此,在方法论上,只要我们掌握了部分的特性就可以得出宇宙整体的特性,对高层次事物的掌握可通过对低层次事物的认识来实现。还原论方法成为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喻其为“拆零”法。这一方法的实质是以分析-重构的方法把握整体,大致以如下步骤进行:1)使研究对象与环境分离;2)分解对象,高层次对象拆解为低层次对象;3)求解低层次对象。强还原主义者在方法论上切断了部分与整体间的联系,认为我们只能认识部分,或者认为部分本身就是世界的本质。如社会科学中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强调从社会个体的心理特征来解释社会集体行为。弱意义的还原主义者并不否认整体,他们所强调的是对于整体我们只能通过拆解为部分来认识。
在方法论上,整体论者对还原论的众多攻击经美国学者D.C.菲立普总结为三类整体论:整体论I、整体论II与整体论III。它们主要集中在彼此相联系的三个论断上:1)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各组成部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任何分割都会损害这些联系;2)对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根据对部分的研究获得对整体的完全解释,因为分割已损害整体,分割后的整体已不再是原来的整体;3)对整体的研究应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整体的专门术语与理论。强的整体论要求完全满足这三个论断。弱的还原论与弱的整体论在此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基本能接受论断1)与论断3)。论断2)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真正对立点。焦点汇聚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如果分割必定会损害整体,我们是否还可以依据分割后的部分来认识整体?
强整体论者在此走入了绝对主义,对此是坚决否定的。然而,这一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如前所述,任何现实中的整体都是局域性的,都是更大整体的部分。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未经分割的绝对整体。人类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局域的,不存在针对这样一个所谓绝对整体的完整解释。罗素曾指出:“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在科学方法论上,强整体主义与强还原主义一样都是一种简单化,前者把一切都归结为整体,后者把一切都归为部分。事实上,即便面对这样一个局域整体,科学无需也无法穷尽一切联系。科学实践的重要任务在于探求组分间关键的内在关联,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联系,以部分整合世界。由此,整体论方法的关键是要善于必要的简化,以局域整体的观点在关节处切割自然,而不是以整体拒斥任何分割,走向简单化。
综合上述,整体论方法对还原论方法的超越不是抛弃与决裂,而是扬弃与综合。
整体论方法的局限:分割困惑与演化难题
当我们把整体论方法限定于“合理分割”基础之上时,一个困惑出现了:是否任何对象都具有可分解性?存在不可分解的对象吗?或者即便勉强能分解,我们也难以由分解的部分来认识整体?这样的对象确实存在,它就是“演化”。
演化是整体论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有机生命个体的创生、成长、进化和消亡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但在方法论上,演化从未纳入其体系。1945年贝塔朗菲首次提出建立一般系统论的设想,这可视为整体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更是注意到了演化的重要性,但演化在一般系统论中依然是一种理念,而不是其理论的必然组成。这是因为,无论整体论方法如何发展,分割必须是对同一实体的分割,分割后的部分必须是同质的,这才能保证由部分上升到整体的逻辑可能。分割的同一性、部分的同质性凸显整体论方法的实质是基于实体论之上的构成论,它难以将演化纳入其理论内核。面对一个实体,如一只西瓜,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分割为几块并由部分回到整体,因为在分割过程中作为实体的西瓜并未改变,其每一块都是同质的;而面对一个演化过程,我们是难于分割的。演化对象总是处在流变中,昨天的毛毛虫与今天的蝴蝶从构成论的视野来看它们完全是异质的,是无法以构成方式拼合的,可它们却共同形成一个简单生命体的整体过程。对于演化来说,“整体”与“部分”这一对范畴是远远不够的。演化过程是由个体所生成的,但个体并不就是过程的部分;演化整体与个体还常常分跨多个层级,不仅各层级间是难以通约的,并且层间联系与各层级内部联系也完全不同。演化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整体由何构成,而是演化过程如何生成。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应由整体论走向生成论。在科学上,目前虽然对于一些简单的、异质性变化不大的演化通常可通过一定程度的粗粒化,转换为同质对象的状态改变在宽泛的整体论框架内解决,但这必然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面对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日益增加的复杂演化系统来说,这种局限尤为明显。
复杂系统的演化难题在20世纪70-80年代得到了科学的回应,由一批处于科学前沿的自然科学家开道、推进,而掀起了复杂性研究的浪潮。由巨量组分组成的复杂系统是如何涌现的?生命如何诞生?如何解释自组织临界现象?这些问题都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复杂性科学的边界迄今还处在迅猛发展中,“超越还原论”同样是其方法论的主要目标。与整体论方法显著不同的是,复杂性科学不再执著于“分割”,而由实体转向过程,由存在走向演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由还原论装配似的世界向涌现的、自组织的世界转变。这一研究进路究竟只是整体论方法的深化,还是会引发科学方法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呢?我们拭目以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量子物理学对中医学的现代解读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339期
量子物理学对中医学的现代解读
项晓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量子物理学是20世纪初诞生的令人震惊的科学。理论上,它以科学史上“史无前例的精细程度正确地描述着世界”,成为几乎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实际应用上,在它的理论的指导和制约下,诞生了核能反应堆、激光器、电子显微镜、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被物理学家们誉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 ”。
不仅如此,由它产生的科学思想与哲学观点同样是一场真正意义的革命,它刷新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中医学。
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经典量子论和现代量子论的创立者之一。1913年把量子化的概念引进原子结构理论,于1922年获奖。此后,他提出电子的波动模型与它的粒子性是互补的,使量子力学的发展由经典量子论进入现代量子论的阶段。
A 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量子世界的测不准原理
很多实验分别证实:光子这样的量子粒子(其物理性质是以相差一些离散的量的方式变化,如原子、电子、光子、夸克等)既显示出似波性又显示出似粒子性,即具有波-粒二相性。进一步的实验又证实,在观察光子的似波性(粒子动量)时,仪器对其位置的精确度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扰动,因此光子位置就测不准了;同样,在观察光子的似粒子性(粒子位置)时,仪器又对其运动动量产生了很大的扰动,因此光子的似波性就测不准了。这意味着,要同时测量一对确定的动力学量(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是不可能的,测量中总是存在得知这一个量的信息而不得不放弃另一个量的信息的情况。这就是测不准原理。
这个物理学原理诞生了下面一些科学思想:
1.经典物理学认为,不管我们观察与否,粒子都是在那里存在的一个实体(定域实在的),像宏观尺度上的弹子球。量子物理学认为:在测量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粒子是什么,由于测量的选择我们把它升格为有位置的实体或者能干涉的波,所以,粒子依赖于观察工具对它的观察而存在。
2.量子世界存在测不准原理导致不可预知性。因为在任何时候,我们的测量都不能得到一个粒子行为的完整信息,既然我们无法正确了解粒子现在所处的状态,我们也就无法预知其将来的行为。
3.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构成了量子物体的两个互不相容却又相互补充的性质,我们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两种结果,对粒子行为进行互补描述,用一个孤立的值描述是不完整的。量子物理学哥本哈根解释的代表人物玻尔把这上升为互补原理,他认为,这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客观事实,我们不能说我们的经验世界是A或就是B,而应当说我们的经验世界纯粹是这两个可能世界的混合物。现在有的科学家把这原理引申成为这样的观点,即“一个系统有两个不同的、互补的描述的概念”。
4.在量子系统中,一个测量结果是由被测的客体和测量装置共同决定的,即是被测粒子与宏观的测量装置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同整体的关系,部分是没有意义的。”
二、量子世界的非定域性
量子世界测不准原理是量子世界固有的现象,还是因为我们的实验没有能力同时感知到两个量?原子究竟是一个用来解释广泛的观察结果的抽象构想,还是一个定域实在的东西?1935年爱因斯坦与波尔多斯基、罗孙共同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EPR实验,内容略),想从中得出粒子是定域实在的结论以否定上述科学思想。玻尔反驳了爱因斯坦,指出:粒子在测量之前它具有真实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对的。
两个人思想争论的检验,1965年由贝尔不等式做出数学上的证明,其后又有1982年巴黎大学的阿斯派克特所做的实验证实:爱因斯坦输了,量子物理学预言是正确的。这意味着:量子世界的测不准性质确实存在;一个量子系统的两个远距离分离部分之间的瞬间关联,即爱因斯坦所嘲讽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确实能够发生。科学家们承认“我们不得不接受这种关联性的非定域性,将它作为量子过程所展现的自然界的一个固有的事实。”
由此产生了下面一种科学思想:
在一个量子系统中,两个相距很远(即使有几光年距离)的相关粒子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肯定的关联协作性,并且,这种关联协作性内在于量子世界中。这意味着,一个系统中的各个相关部分不是独立存在的,即使它们可能相隔遥远,看起来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相关,但是其实,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整体需要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中医理论的“天人感应”;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孪生子之间或母子之间的身体感应;气功外气的远距离作用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分析的想法,不再把世界分析成相对自主的部分,分别存在但同时又互相作用。相反,现在最受强调的是不可分的整体性……。”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我们想得到某些我们需要的具有哲学洞察力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按照已有的量子理论去理解世界图像。”“不是因为我们特别倾向于接受这种观点,而是因为它是我们达到比较准确地描述物理世界行为的惟一方法。”
B 量子物理学的哲学观点
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的进步必然促使哲学做出思考。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是精神能否认识世界,即世界是否是可知的。量子物理学所揭示的思想,在这两方面都给哲学的基本命题以新的补充。
首先,由于观察测量在量子物理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所以实验者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参与了微观实在的形成。就是说,只有当观察者观察它时,它的种种行为和性质才被最终的决定。这意味着,在物质的形成中,精神起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作用。400多年来,现代科学已经习惯把人的意识的影响排斥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之外了,而现在,物理学这个很客观的科学却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问题,要把人类的精神放进我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科学活动中来——量子物理学在物质实在的本质中给了精神一个正式的席位。但是它不同于沃尔夫、笛卡尔为代表的“二元论”世界观,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也没有像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那样回答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实际上它认为“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的物体不是分开的”,因此没有谁是第一性的,世界其实是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互为交织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两个侧面互为依存,和谐地构成完整的世界。
其次,如前所述,经典物理学认为世界在理论上可以预知,这是决定论的观点。量子物理学认为,由于测不准原理,我们不能正确地预言世界,只能就我们的测量方法观察到的结果做出有意义的几率预言。玻尔说:“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个观点既否定了决定论又不同于非决定论。哲学上的决定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非决定论则把世间一切现象都看成毫无客观规律性,纯粹是偶然的结果。量子物理学却告诉我们:世界不可以精确预知,然而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这使我们联想起很多宏观世界的不可预测系统,如远期气候变化、股市行情、轮盘赌、战争形势等等,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确不能准确预言它们的行为,只能给出某种可能性的概率。这对于系统论科学和复杂性、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具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还原论和整体论
哲学上的还原论观点认为:自然界的高级运动的形式是低级运动形式的结果。400多年来,西方科学思想主要倾向于这一观点,物理学把物质还原成原子分子这样的部分来研究,医学把人体还原成细胞核酸这样的部分来研究。当然,这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促进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但是量子物理学认为,量子粒子的种种微观特性是依赖于全体宏观测量条件的,因此部分的性质只有与整体系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离开了与整体的联系,部分是没有意义的;另外,一个系统的相关分离部分相隔得再遥远,其关联性仍然存在,体现着步调一致的整体的属性。正是用还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量子物理学,让我们重新面对和思考世界的另一个图像——整体。宇宙活动可分成两种有序:质朴的有序和复杂的有序。质朴的有序是还原论指导下的经典物理学研究的种种现象,比如太阳系运动中或苹果下落过程中的规律性;复杂的有序是整体论研究中具有某种目的而合作的整体现象,比如木星表面美丽的花纹、生命现象、队伍的战斗力等等。还原论试图揭示出整体组织中的简单成分,并推导出整体的特性,而整体论则注意整体的复杂性,并运用整体论的方法去研究整体。整体的重要性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细胞组成生命才有意义,文字组织成文章、个体蕴含于社会才有意义。可见整体不仅仅是部分的集合,它还比部分高出一个结构层面,因此,整体所反映的现象不容忽视。
三、方法论
还原论的认识形式导致人们把整体的东西分割成部分来分析,因为只有把整体事物简化成最基本的单元、最纯粹的状态,实验的结果才是准确的。因此,现代科学400多年来就是这样把一个整体的复杂的问题先进行分解然后再采用分析、推理再加上实验检验的方法去研究的。无疑,这是还原论必定要采取的方法,也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的和成功的一种方法。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很多关于整体性质和复杂事物的信息丢失掉了,它不是反映整体的惟一的方法。在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原理、互补性原理及其整体观的哲学观点问世以后,人们开始质疑这方法能否正确反映整个世界图像。比如,单个字的意义可以推导出整部小说的情节吗?从报纸上的一个墨点的原子集合能看出一幅完整的风景图片吗?显然世界上好多事物,比如,生命的特性、乐曲的主题、战争的态势等等,其复杂性质只有在整体的结构层面上才能显示出来,单从部分研究是不能完全反映的,并且用研究部分的方法套用到整体现象的研究上,也是极不合理的。有时,整体只能也只需用研究整体的方法可以奏效。比如,那幅风景图片的美感我们只要通过处理整张照片,而不必去处理每个墨点;一个感冒患者上火了可以服中药清火,而没有必要检测他的DNA。而且整体的事物往往蕴含着复杂性,因此需要对这类世界图像的研究有一个不同于简单图像研究的方法。一般说,整体观的研究方法是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直觉感知为认知基础,接受实践的检验后,上升为经验理论再指导实践。它着重研究部分的组合情况以及部分间关系对整体性质的影响等。
四、互补原理
。“互补原理”是玻尔的基本观点,他说:“互补一词的意义是:一些经典概念的任何确定应用,将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同时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是阐明现象所同样不可缺少的。”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观点和我国古代哲学史中的“合二为一”观点,都注意到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强调了一个事物内在的分解和矛盾的对立性的一面;“合二为一”强调了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为存在一面;而“互补原理”则强调了这样的哲学观点:“测量仪器分为互补的两类,分别测量两个互不相容的物理量,如坐标与动量,两类仪器的测量显示互补的关系,对微观粒子的运动应采用‘互补描述’,两种不能同时成立的描述结合应用,相互补充。”如前所述,我们生活中的确会遇到不少一个系统有两个不同的、互补描述的概念,“互补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内部存在着两个对立又互补的两个方面,应该用符合各个对立面运动规律的方法分别观察它们的运动,然后进行两个方面的互补描述,以得到对该事物的全面、客观的认识。
C 量子物理学对中医学的意义
哲学是从原则高度指导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实践的,量子物理学哲学观点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与支持广泛而深刻。
一、整体观问题
分两个方面讲,第一,量子哲学整体观认为,粒子的种种特性依赖于全体宏观测量条件,因此部分的性质只有与整体系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离开了与整体的联系,部分是没有意义的。而中医理论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正与之有异曲同工的呼应。“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周围的世界是统一的,人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天道变化必然影响人道”因此中医理论认为:“天地万物本为一体”,“人从天生,故合天道”,“人之身也,与天地形象相参;身盛衰也,与日月相应也。”“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等等,说明人类是天地这一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不可以独立于天地亦即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之外去考察人体这个部分。第二,量子哲学整体观认为,相关的分离部分必须看成是一个整体,分离的部分间有着同谋协作的关联性。中医理论也认为人不仅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自身也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脏腑、体表、经络、官窍都是相关统一的,都具有关联性。如中医理论的脏腑相关学说、经络脏腑相关学说都说明人体的各脏腑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人体疾病的发病机理上互相影响等等。不仅如此,中医理论也认为“物类”是“相感”的,北宋赞宁著有《物类相感志》,记述了物类相感的种种特殊现象共有400多例,说明生长在同一个自然环境里的分离的部分是有显著的感应现象的。这种具体实用的整体观显然和量子哲学的整体观有着很深的认同。
二、互补原理与阴阳学说
如前所述,量子哲学的“互补原理”观点认为:事物具有两个不相容的侧面,要得到对该事物性质完整的认识,必须使用两个方面各自测量的结果进行互补的描述。这种观点早在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中就有着从理论到具体应用的理解与阐述。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不可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说明事物具有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不可偏废某一方面的观察;在把阴阳理论应用到中医的各种医疗实践上则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等等,说明在医疗实践中阴阳两方面的变化是要同时观察的。另外,玻尔还认为:这种互补原理是自然界固有的并不只是实验制作粗糙的结果。中医的阴阳理论对这也早有深切的理解,比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等等。互补原理和阴阳学说都承认事物有这种并协性,并且这种并协性是根植于自然万物中的。事实上,玻尔把中国古老的阴阳太极图作为其家族的族徽,并在上面刻了“对立即互补”的字样,正反映出互补原理和阴阳学说之间的那种渊源的内在联系。
三、精神的作用问题
量子物理学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明意识在物质实在的本质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所以量子哲学认为:精神与物质互为依存,精神应被看作是一切物理事件中不可分离的因素。这正是量子物理学革命性的结论之一,难怪波尔说:“假如一个人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那它就是没有明白量子论。”其实,这种哲学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不太陌生,尤其是对于学中医的人们来说。我们都知道中医特别讲“医者意也”,这里的“意”一是指注意力。比如,“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强调“守神”、“守机”即强调注意力的集中对于治病的重要。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真,而是“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应该是一种意念的把守。二是指在诊治过程中的思维作用。比如,“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况医之道,有神圣工巧之殊;药之性,有君臣佐使之别;人之受病,则寒热燥湿,强弱盛衰,千变万态,不可言。既苟非精其意而通其妙,乌能已人之疾。”等等,强调中医治病在诊脉、用药过程中医家的思维、悟性、直觉、灵活性等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只有通过“精其意而通其妙”的思维过程,方能正确辨识疾病,并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这与现代医学愈来愈偏向“仪器+药物”的诊治手段相比,是非常强调主观思维作用的,不管是“注意力”还是“思维作用”,强调的都是医家的精神活动在医疗实践领域中的作用。其实,这正是处理整体问题、非线性科学中通常都强调的,中医不是那种线性科学,所以这种思维的重要性对于它显然不言而喻。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量子哲学和中医理论讨论的不是一个领域的问题,切入点也各不相同,然而在强调精神作用的哲学观点上,它们殊途同归并且互为诠释。
四、方法论问题
还原论的世界观在微观量子世界里的失效,直接导致量子哲学不仅对还原论的世界观而且对其研究方法的普适性提出质疑。人们不禁要问:还原论的方法论适应于所有事物的研究吗?是衡量所有事物科学性的惟一标尺吗?敏感的人们会立刻回想起400多年前现代科学还没有诞生时人们观察整体问题和复杂问题所使用过的方法,那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图像的另一个基本方法——对整体和复杂事物所采取的“直觉+经验+实践检验”方法。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理解的是一幅完整的世界图像,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认识形式及其研究方法去观察研究,不能混用或者只用一种认识形式及其研究方法去针对全体的研究对象,比如坚持从分子核酸水平去检验中医理论、坚持从武器的基本结构去考察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等等。还原论的“实证+推理”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只眼睛,整体论所采取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只眼睛,在认为还原论及其方法论才是科学的观念统领我们认知领域几百年后的今天,量子哲学整体观的提出无疑对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学都是一个极大的肯定。我们都看到,就在我们国人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中医药的方法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争得热火朝天时,西方的科学家们已经冷静地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都是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深深的鼓舞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