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冠秦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48:10
1978年,中断了十二年的全国统一高考恢复。我所在的胥家公社(后改名乡)几百人去考,只我一人考上了大学。磋砣耽误十二年后,三十而不立的我,踏进了西南师大历史系大门,拜已退休的著名史学家杜刚伯教授为师。杜教授家的书如山如海,随便我看.,随便我借,杜教授与川大蒙文通教授是同学,都是经学大师廖平(四川井研人)的学生。杜教授向我灌输了廖平的治学理念,即:”推倒一时,开拓万古”,举凡前人信而不疑、流行一时的传统旧说,统统都在怀疑、清算之列。清末,廖平的<辟刘论>等文章,影响康有为写出<孔子改制考>等论文,为改制变法作了舆论工作。上世纪二十年代。廖平发起”古史辩”运动,提倡历史研究应建立在信史的基础上,而不是以怪力乱神的民间传说为据。廖平、杜刚伯的变法精神、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传给了我,我因之在都江堰古史辩诬上作出了成就。
廖平的怀疑精神,与1978年媒体大力宣传的批判”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口号,有所契合,所以,当我的怀凝都江堰不是秦堰而是蜀堰的论文<李冰是春秋时蜀国国君>写成后,历史系主任杨群章大力支持,将论文用公费印了几百份,广为散发,并提交水利史研讨会。又安排我在历史系举办学术汇报会.不久,我的论文<李冰是秦蜀守吗?>在四川省社科院的<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该文论证都江堰的历史,不是传统观点所谓的只有二千二百年,而是有三千多年.这一观点,很快在<光明日报>、<史学情报>、<新华文摘>、<文摘周报>等报刊转发介绍。继后,我又写了<二郎神考>、<李冰应是春秋时蜀国国君考>、<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金沙遗址:改写成都水利史>、<李冰身份新说>、<秦修都江堰的十大疑点>、<秦堰说可以休矣>等论文,在<文史知识>、<成都水利>、<四川日报>、<精神文明报>、<阿师专学报>、<四川工商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并上网发布。2004年5月,央视探索发现.见证.发现之旅摄制组祁少华导演采访本人,并制作专题片<水神>,介绍我怀疑”秦堰说”的观点,在央视一套、十套、十三套多次播出.。
对”秦堰说”,前人多有怀疑,.明代四川新都才子杨慎<游疏江亭观修都江堰>一诗写道:”井居需养非秦政,作堰淘滩是禹神”,指出都江作堰不是秦王政绩,而是禹王功劳。唐代在青城山修道的杜光庭在其<青城记>中,也将都江堰修建之功,不归于秦,而归于禹。<尚书-禹贡>说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即在岷江河东别开一条人工河,向东流淌,利济成都平原。清-嘉庆时,主管成都水利的司马粟公将<禹贡>上的”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八个大字,刻于都江堰二王庙内大门两侧。清-胡渭<禹贡锥指>,也将凿江沱之功,归于大禹。川大教授蒙文通<成都二江考>说,”蜀土有二江,其来旧矣.”
当我把论文初稿交杜刚伯教授批改时,他十分赞同.他说,秦皇焚书坑儒,对都江堰史的歪曲掩盖,有不可挽之罪责.<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秦烧天下书,诸侯史记尤甚.又说,史官非秦纪皆烧之.而秦史是不烧的,不但不烧,而且要大力宣扬炫耀.他叫我遍读秦史,遍查<春秋三传>、<国语>、<国策>等先秦典籍.果然,我发现秦史只字不提秦修都江堰一事,而对与都江堰同时的秦修郑国渠一事,秦史上多处提到,并有700多字的详细记载.按理,郑国是民,李冰是官,舍官叙民,不合中国史书写作原则,更不合以官为本,以吏为师的秦史官写作原则.按理,都江堰在规模,成效、名气和经久诸方面,都大于郑国渠.秦史只记秦修郑国渠,不记秦修都江堰,抓小放大,可能吗?编年体的<史记-河渠书>是第一次记载”冰凿都江堰”的,它把冰凿都江堰,放在禹治水之后,西门豹治水之前,西门豹治水在春秋末期,战国末期的秦修都江堰,怎么会在西门豹之前?
首创”秦堰说”的人,是东汉末年桓、灵黑暗时代的泰山太守应劭,应劭血腥镇压黄巾起义、屠杀起义者几千人,俘获起义者家属二万余人。他因而以农民的鲜血染红顶子,升了官.应邵是一个深受官本位流毒毒害的小人之儒,应邵在高攀名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时,自我夸耀说,”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应劭字中远)北面称弟子,如何?”郑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自夸自赞官职的应劭,被郑玄挖苦了几句,碰了一鼻子灰..应劭自赞”故泰山太守”,这和当今一些削尖脑袋攀附名人,并在名片上印刷”前xx处长、前xx局长、前xx州长”字样的人,有惊人相似之处。应劭写了一本怪力乱神的志怪小说<风俗通>,其中有一则,与<史记-河渠书>唱反调,首言李冰是武功赫赫的秦昭王派来的.秦昭王在司马迁笔下描写得多么细腻,多么生动,司马迁对秦昭王了如指掌,司马迁对秦昭王的一些小事都记了, 不可能对秦昭王派封疆大吏李冰赴蜀修都江堰的大事,只字不提.在”完璧归赵”故事中,司马迁把秦昭王的贪婪、自私、无赖、食言、撒谎、无耻、霸道、胆怯等小人性格,写得多么详尽。这样一个秦昭王,不可能大公无私,在逐鹿战争还不知鹿死谁手的情况下,在大修郑国渠的情况下,再占用军费,花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去蜀地修都江堰.假若”秦堰说”是真的,那么,从战国末年上溯到大禹时代,上溯到广汉三星堆时代,上溯到成都金沙时代,两千多年中,成都人都不灌溉,不行舟,不洗脸,不洗澡,不煮饭,不吃茶么?没有都江堰,就没有古天府.秦将司马错力主先伐蜀的理由,就因为蜀是天府.灭蜀可以获得丰饶的财富资源.秦灭诸侯王,蜀国是挨头刀.的,挨头刀者的历史,被销毁、割断、歪曲得最严重,几乎成为空白。假如秦王真的爱借蜀土,真的重视蜀地水利,就不会为修阿房宫,大砍蜀山之树,致使水土流失了.蜀修都江堰的桂冠,从东汉末年开始,就错戴到了秦昭王头上了.
蜀冠秦戴,流毒至今.其原因,一是官本位传统思想作怪,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本位思想相抵触,把人民大众的治水功劳,尽归于某一官吏.二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影响千年,东汉王朝覆灭前夕,官员们竭力维护封建专制大一统局面,绝对不允许出现国中之国,古蜀国的蜀国守李冰,只能把国字取消,换成郡守.三是武力强权与迁就武力强权的儒术所共同造就的国民的奴才性。这种奴才性,从焚书坑儒那一刻就开始造就了.一朝被蛇咬,二千年怕井绳。如秦王朝兵马俑那样庞大、孔武的军队,是国人心理上千年挥之不去的阴影.懦弱,犬儒,忍气吞声,苟全性命,万马齐喑的心理,代代相传,导致恐秦、纵秦、谀秦、媚秦、颂秦浊流泛滥,导致国民不敢得罪由秦王朝开创的封建专制独裁政治,.军事强国的军事胜利,迫使被武力吓破了胆的腐儒,把一切功劳附会到秦王身上,对武力征服诸侯的秦王,吹捧舔贴,争送桂冠,流毒千年,沉冤华夏.秦灭蜀时,秦王采用赠蜀以”屙金金牛”的骗局,欺负了蜀人.金牛却被后世蜀人当作荣耀的象征;秦灭蜀时,为迎接秦王赠蜀的屙金之牛,蜀王派五丁去开通蜀道,使秦军循着此道而攻占成都.引狼入室的五丁,却成了被后世蜀人引以为自豪的英雄.后蜀灭亡时,花蕊夫人作诗道: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不是男儿,只能是太监,精神上被解了甲的太监.杜牧<阿房宫赋>说,”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国民性的缺陷,导致专制独裁的无道暴秦得逞.鲁迅剖析国民性时,慨叹这屈服于武力强权的奴性太重的民族,为两次”迎新”的民族.正是这种以败为胜的阿Q精神,正是代代相传的恐秦、纵秦、谀秦心理,正是国民慑于强秦武力才是硬道理的强权逻辑,正是暴秦灭蜀之时的铁血大屠杀留下的后遗症---------国民软骨病,造成了都江堰史上的”秦占蜀功”的大冤案.
都江堰青城路2号四川工商学院杨济中   028--872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