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勇攀新高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22:16
在市区淮海北路西侧,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庭院:小桥伴流水,绿叶映红花,枝上嫩柳舞婆娑,竹林深处闻莺啼——这就是蜚声遐迩的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走过一百年的风雨沧桑,迎来阳光灿烂的21世纪。尤其是2006年以来,市农科院全体员工在新一届党委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大胆解放思想,全力推进“一体两翼”的战略,让淮安农科院的各项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走进诞生于1901年的淮安农科院,体会和感受“ 老树著花无丑枝”的更高意境,倾听与时俱进的农科院员工,在骀荡春风中足音跫然的前进步伐……
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夯实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市区南郊那块500亩的土地,青青的麦苗正在孕穗,像绿色的地毯;金色的菜花已经怒放,像耀眼的黄绸;云雀在蓝天里欢快地鸣叫,动听的歌喉传得很远;阳光透过农膜,将日光能温室里一盆盆“红掌”和“凤梨”温暖得蓬蓬勃勃争奇斗艳……这片尽显“万类春天竞自由”的土地,便是淮安农科院的实验基地。2008年,市农科院通过集成包装以及联合申报等方式,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报奖、审定。全年共通过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个,即淮稻5号、淮糯12号、淮豆9号、淮豆10号和淮麦21(国审);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2个,即,淮麦0566和淮杂油5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公告品种4个,即,淮稻8号、淮麦21、淮豆8号和淮稻5号;申请专利5项,获批专利2项,其中,“蔬菜硝酸盐含量速测盒及其检测试剂和微量取样针”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通过鉴定成果2项,其中“超级稻淮稻9号及优质高产中粳稻淮稻7号推广”通过省级鉴定。去年,共有近30个品种(系)参加各级区试,其中,国家、省级区试各5个,国家、省级生产试验6个,国家、省级预试7个,且均有突出表现:淮麦21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9公斤;淮麦0454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平均亩产573.7公斤。淮安农科院累累的科技创新硕果,为淮安乃至省内外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06年春光烂漫的时节,市农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审时度势,确立“人际关系和谐,事业持续发展,科研成果辈出,收入稳步提高”的工作目标,同时确立“质量立院、科研强院、产业兴院”的工作思路。如何通过清晰的工作思路来实现宏伟的发展目标?院党委作出推进农科院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决策:所谓“一体”,就是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夯实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两翼”,一是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让产业开发成为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二是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淮安“三农”的质量,拓展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空间。
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经费、重点培养”的原则,市农科院在充分发挥老专家引领传承作用的同时,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身手的平台。3年中,有15名同志晋升为副高以上职称,其中研究员5名,有1名同志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同志被评为“省十大杰出青年”,5名同志被列为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院里按照“谁用人、谁选人、按需选才,择优录取”的原则,先后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引进本科以上人员8名,其中硕士生7名,并于2008年建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苏中试验站。
创新领先的科技成果,需要一个不断优化的、让科研人员得心应手的工作环境。2006年,市农科院将院长基金一下子上调了50%,重点支持优势学科(育种)和新兴学科(蔬菜和花卉园艺)。对该院的科研创新基地淮安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先后投资60余万元,改造和完善了花卉供暖和散热设备及园区围网、田埂、沟渠等,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一座集冷藏、试验、种子检测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实验楼,经过努力,市农科院还成立了中国农科院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淮安)。
2006年,市农科院新上项目29项,5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即淮稻9号、淮优粳2号,蜜玉1号,淮麦21和淮麦23,其中淮稻9号亩产793公斤,是全省第一个通过超级稻试验的迟熟中粳稻品种,同时,有4个农作物新品种申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1项成果获外观设计专利,3个项目通过市级以上鉴定。
2007年,市农科院新上项目35个,其中省部级以上21个,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即淮豆7号、淮麦24、淮麦22、淮麦25、淮稻10号、淮杂油5号,其中淮麦22、淮麦25 通过国家审定。淮稻7号和淮稻9号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授权。申请国家专利4个。
2008年,市农科院牢牢把握国家重视“三农”这一利好机遇,广泛收集信息,积极主动介入,并充分利用和整合科技园区、国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争取各级各类课题(项目)6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8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2009年,市农科院定下全年新增“各级各类课题(项目)40个,通过鉴定成果1-2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4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3-4个,获得授权品种1-2个,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3个”的主攻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顺利完成,全院上下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精心实施在研课题,尤其是国家科技部及省科技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条件建设,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进站开展研究。
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产业开发成为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不断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使得淮安农科院这所百年老院一直在省内外保持着先进位置,而近年来全院上下大胆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的产业兴院、科技服务举措,更为新时期下农业科研部门如何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
“一体两翼”战略开始之时,市农科院一方面立足于规模效应,把扩大总量作为科技开发的抓手之一,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多方联系代理种、药、肥品种,确保货源充足,满足需求。同时,调整经营方略,拓展市场,扩大销售总量,提升影响力。另一方面,着眼于优,去粗取精,把提高资金运作效益,扩大产品附加值,推广自研产品、树立品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产业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重点以淮麦、淮稻等“淮”牌品种为主打。植保中心以推广自研产品为创收主要渠道,新技术中心则以自研产品+配套技术和专用复合肥的生产销售为切入点。全院产业实现了量质同步,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为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竞争的优势,市农科院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开展新产品的研制、新品种的“包装”。植保中心成功研制了新型除草剂乙草胺水乳剂并进行了产品的开发。新技术中心对旱秧绿产品配方进行筛选、试验,加大科技含量。飞龙公司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借助外部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科技示范园区、良繁基地示范,举办观摩会、品种推介会、厂商联系会以及借助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开展成果的推广应用。2006年,共推广应用淮稻9号80多万亩,旱秧草克、壮秧宝等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100多万亩,杨树,小麦、机插秧等专用肥及旱秧绿系列产品300多万亩;园艺组培中心引种凤梨、仙客来等名贵花卉50000盆,销售一空,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2007年,市农科院建立淮稻系列良繁基地17000亩,淮麦系列繁种田19000多亩,销售各种良种750多万公斤,创利310多万元;研发新产品3个(获得“三证”1个),推广农药、调节剂产品400多万亩,创利130多万元;推广杨树、机插秧等专用肥及旱秧绿系列产品300多万亩,创利105万元;产销凤梨等高档名贵花卉近10万盆,生产脱毒原种种薯4万斤、种苗2万株;注册“码头”牌蔬菜商标1个,通过出口基地认证1个,提供各种优质蔬菜苗200多万株;有3个品种实施了经营权转让,获转让费507万元。
在不断探索和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市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进入新的拐点,不断增长的研发后劲,带来农科院蓬勃发展的喜人前景。院属飞龙公司研发壮苗除害生态肥和劲丰2个新产品。蔬菜中心新上蔬菜育苗有机基质生产线一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植保中心制订出“重点开拓乡镇市场,大力推广新优产品”的策略,开拓终端市场,开发推广新优产品。天丰种业公司牢牢把握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机遇,积极与农业推广行政部门开展合作,打良补牌,并通过举办新品种观摩会、种子交易会等形式,集中精力推广销售“淮”字系列稻麦油品种。新技术中心采取“技术+产品”捆绑销售方式,寓产品销售于技术推广之中,集中破解农业生产中机插秧等关键技术问题。飞龙公司加大对康绿功臣等产品的宣传,并大力加强与农业推广部门、农业协会、公司的合作开发,蔬菜中心,以项目为支撑,以合作求突破,通过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育苗服务搞开发,寓开发于服务之中。组培中心着重在生产技术上下功夫,在更新工艺上求突破,推出凤梨、红掌系列产品,并加以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通过创新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各产业销量不断增加。天丰种业去年推广销售各种良种1000多万公斤,其中淮稻9号700万斤,淮稻11号108万斤,淮麦21号20万斤,淮麦23号350万斤,年创收335万元;植保中心推广应用旱秧草克等新优产品折合大田面积150万亩,年创收158万元;新技术中心产销旱秧绿专用肥2000吨,杨树专用肥200吨,机插秧肥220吨,直播稻拌种剂15万袋,旱秧绿1号、2号30万袋,年创收105万元;飞龙公司推广销售康绿功臣、有机药肥、维他灵、稀世宝等各类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成功转让淮麦22和淮稻5号品种经营权,共获转让费150万元。
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淮安“三农”的质量,拓展淮安农科院持续发展的空间
随着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作为服务淮安“三农”、致富淮安农民的科研部门,市农科院156名员工始终不忘将创新与发展的成果惠及淮安的“三农”事业、惠及淮安300万农民兄弟。
根据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自2006年开始,他们按照“帮着农民办、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工作思路,在涟水县蒋庵办事处朱楼村开展了“整村推进”工作。即运用农科院的技术、成果等优势,通过帮助该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示范带动,抓好流通环节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农民自觉地加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队伍中来。一年中,市农科院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帮扶工作。出资6万元,为该村分别重建、大修了一座电灌站。资助12名学生上学,与15户开展了结对帮扶,捐财、物计1.5万元。二是帮助该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生产。一年中,共发展露地蔬菜260亩,设施蔬菜30亩,秋播各类蔬菜420亩。同时,院科技人员还和村干部集资10万元反租倒包农民100亩地作为示范田,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三是实施良种工程。建立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亩,同时,还对该村农民进行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及经纪人队伍培养等。此项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荣获市政府工作创新奖,市农科院也因此被市政府授予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市农科院继续在涟水朱楼村实施“科技帮扶、整村推进”工作。一年来,共投入近50万元,帮助该村新建日光能温室1座,钢架大棚40个,桥涵14座;带动种植各种露地蔬菜1000亩,大棚蔬菜85亩;引种大棚辣椒30亩,花菜、包头菜80亩,落实淮麦21良繁田200亩。同时,还帮助该村成立了蔬菜生产合作社,一批经济人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工作受到广泛好评,被省科技厅评定为“致富农民短平快项目”,市农科院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淮安市2007年度扶贫工作先进单位”,1名同志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大育农富民园丁”、省农科院评为科技服务先进个人。
2007年,市农科院积极探索实践,“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科学种田的新探索”创新项目取得不菲的效益,仅在淮安本市就为农民提供了水稻育苗、机插、防病、机械化收割和病虫防治定制式服务2700亩;示范推广“淮稻9号”、“淮麦21”、“旱秧草克”和“旱育秧专用肥”等科技新成果11项,“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简化机插旱育秧配套技术”和“稻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7项,帮助广大农民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同时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008年,市农科院进一步改善整村推进村涟水县朱楼村的基础设施。先后投资近14万元,新建日光能温室2个,改造电灌站1座。同时,继续帮助该村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发展蔬菜产业。另一方面,继续开展与蔬菜加工企业联结、寻找代理商、培养、训练经纪人等工作,影响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去年,朱楼村累计种植露地蔬菜1500亩,大棚蔬菜120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5%。
同时,通过实施黄河故道等开发项目,市农科院分别在淮阴区码头镇、盱眙县淮河镇指导当地农户种植小型无籽西瓜、露地蔬菜,改良毛豆品种,深受项目区广大农民欢迎,也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植保中心、新技术中心和蔬菜中心等部门抓住产品推广、实施世行培训项目等契机,结合农事,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分赴洪泽、涟水、楚州、淮阴区等县(区)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累计举办讲座、培训班20多期,召开农民培训班200余场,受训农民10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60多万份,制作科普光盘200张,宣传牌500块,宣传条幅600多条。
百年老院,百年沧桑,喜逢盛世,又著华章。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一辈辈人的黾勉同心,成就淮安农科院一次次绚丽多彩的荣光。我们相信,高举党的十七大旗帜,在新一届农科院党委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举措,“一体两翼”的战略必将引领淮安农科院走向更加璀璨夺目的辉煌!
 
编者按: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着百年历史的淮安农科院近年来为什么一直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该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应用于微观领域的各个方面。他们大胆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和不断推进,是他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佐证。本报特推出长篇工作通讯《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勇攀新高峰》,介绍淮安农科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希翼对相关部门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版摄影:孙苏阳   田 晶
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勇攀新高峰 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特别” “唯实”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践行科学发展观,锻造绿色质量品牌 践行科学发展观 农机培训助农耕 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鞍山党风廉政网---践行科学发展观 争做王瑛式的纪检监察干部 以务实的作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年轻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特别” 年轻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特别” 践行科学发展观需严防“四种倾向” 年轻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特别”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乐山民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践行科学发展观(三)_四川省交通厅 年轻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特别” - 科学发展观专题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践行科学发展观,铸就优秀品德-文秘范文 组工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做到“五戒五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官方网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111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 组工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做到“五戒五增” 宜春廉政在线---万载县纪委争做“三士”践行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