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办教育的做法【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43:39
2010年09月14日  复旦大学的老校门在邯郸路校区西部的零号门处,始建于复旦迁址江湾的前一年(民国十年,1921),一九五一年拆除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1、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丄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丄泽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1946年国民政丄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2、教育经费。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3、教师薪水。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 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丄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 元、30元;而同期上丄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4、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  

5、不惜代价办教育。

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丄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丄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丄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

 

时光荏苒,风雨苍黄60年过去了,今朝的教育怎么样呢?且看中国青年报的一个报道。

一位在美国工作生活近40年的华侨,针对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发出呼吁:重新审视“撤点并校”!

二十多年来,这位早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太太足迹遍布中国贵州、云南、宁夏、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的贫困农村及其学校,见证了“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位名叫杨贵平的老人,已经年近古稀,在美国从教数十年。最近几年,这位慈祥的老人将对“撤点并校”的担忧时时挂在嘴边——裁撤生源少、设置在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将几个学校合并成一个中心校,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虽然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实施过程中的简单的一刀切,导致了一些农村孩子失学,进而导致农村的凋敝和乡土文化的瓦解。

从2001年起,“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在农村教育中逐步实施,“两免”是免书本费、免学杂费,“一补”就是向住校生发放生活补贴。然而,杨贵平调查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两免一补”后,很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原因就是撤点并校”。

杨贵平为“撤点并校”前后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作了一次精确的统计。在河北省某县,李村小学是中心校,辐射周边多个村落,很多学生寄宿;而张村小学实行就近入学。调查显示,住宿制学生年消费1580元,包括住宿费140元,吃饭1300元,交通费240元;而就近入学学生每天在家里住宿、吃饭,年支出只需要440元,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

在人均收入不足700元的贫困农村,“馒头一个1元”,这样的数字让杨贵平心惊肉跳,学生如何负担得起中心校高昂的伙食费?“饿,没有钱买。”杨贵平访问过河北一个小学的学生,这个8岁的孩子,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在一些中心校,因为学生突然增加,学生宿舍一下子变得非常短缺。杨贵平在调查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几间教室改成宿舍,地是泥巴地,窗子没有玻璃,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要睡两三个孩子。学生们自带的被褥多半单薄破旧,到了冬天根本无法抵御寒冷。

在杨贵平走过的地方,很多孩子才只有七八岁,一切生活都要自理。一些地方甚至没有食堂,没有人为学生做饭,住校的学生每人自带一个小炉子,清早起来,用自带的树枝烧火做饭,天天吃白饭和酸菜汤。有些父母为了照顾孩子上学举家搬离故土。在山西,一些家长告诉杨贵平,“如果在乡下还有地可以种,现在到了大村镇,没有办法,只有下煤窑。” (摘自2010年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的确,上面所述的农村小学并不能代表现在的教育。大都市里贵族学校的师资水平绝对让许多西方国家汗颜!诚然,此言非虚。但考虑几方面,首先这些设施极其好的贵族学校让什么人问津呢?教育的成就如何呢?曾几何时,朝廷高举教育产业化的大旗,疯狂地增加鸡的屁,一张大学通知书成为夺命的黑白无常,或者考生因为家里无钱供其上学而愤然投河自尽;或者父母因无钱愧对子女的寒窗苦读而服毒自杀,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即便是顺利上学的,掏光了一个乃至多个家庭的积蓄,换来的是什么呢?毕业即失业,虽然官方宣传就业率奇高,但真实情况如何,尽在不言中。

我们的大学已经高度公司化了,他们比拼的不是教育成果,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校长官的级别、学生的数量、热门专业开了多少……曾有某大学十几位校领导一起到机场迎接教育部下来视察的年轻女孩,因为这位北京来的副处级干部的报告对该学院能否升级为大学“至关重要”。这与民国时期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拒绝国家元首来校视察对比何等鲜明!!!民国时期清华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也。”我国当前有2000多所大学,每个大学的楼堂馆所都尽显华丽,领导们的冠盖座驾,不但民国时期比不上,就连西方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也相形见绌。可出过诺贝尔奖吗?倒是忙于开公司拉项目为自己赚钱的商务大师,用录取、论文、就业等把柄诱jian女生的流氓大师,层出不穷。

邓公在90年代初不是也说过: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但时至今日,这个失误不但没有纠正,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前面是什么?盲人骑瞎马! 链接阅读  刘文典链接阅读陈嘉庚与集美学村  http://blog.cz001.com.cn/index.php/3698/viewspace-1006556 本篇经zhao501整理配图  欣赏更多进zhao501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