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钉子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8:04:02
    
    九月十五日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段
“俯望地球”的视频,很多网友做了评论。一个普遍的感慨是:地球确实宏伟壮观,但她的未来会是如何呢?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与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客人的问答,是大家熟知的。但苏东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说法,现在已经“不科学”了,因为地球在浩浩宇宙中,只是脆弱无助的一叶小舟。
   
很多人相信地球会有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的那一天。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未来呢?在科幻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里,解决方法是向外太空移民,但一笔简单的经济账就可以算出问题。现在发射1公斤质量到近地轨道的费用约为1万美元,每个人以50公斤计,就是50万美元。现在世界平均人均收入是1万美元,所以我们不吃不喝工作至少50年,才能买到一张逃难的飞船票,且不说到了天上吃什么!如果说极少数人离开,那么就带来如下的道德问题:谁走,谁留下?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啊!
   
所以,对于未来,人类不能逃避,应该立足地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起做地球上的“钉子户”。和平及科学地使用空间,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工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地球也是如此。我们先谈谈威胁地球的瞬发性事件。
   
6500万年前,小行星和地球发生了一次灾难性的碰撞,导致了恐龙和70%物种的灭绝,给了哺乳动物取而代之的机会。这对人类无疑是个福音,但我们显然不希望旧戏重演,被其它的“牛鬼蛇神”取代。
   
来自空间的另一威胁,是太阳磁场变化引起的极端“空间天气”事件。来源于太阳的大量能量和粒子在地球周围蓄积,导致地球附近空间“电路超载”。其引发的可能效应包括供电系统停电,通讯、导航、气象卫星失灵等。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恶性空间天气事件的后果,可能比强烈地震波及的范围还要广,经济损失还要大。
   
世界各国对以上有灾变可能的瞬间事件保持着高度警惕,防范措施是比较完备的。例如,国际上有十几颗卫星对空间天气进行各个方面的监测,并在深入了解空间天气物理机制的前提下,提高预报水平。
   
长远的说,地球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它的因果和发展趋势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全球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远远超过一篇博文的篇幅。但不管全球变化的因果和机制如何,对它进行全球性的监测是必须的。地球的陆地面积不到30%,地面设备对大气层和各生态圈的监测受到很大的限制。利用绕地飞行的科学卫星,和卫星上的遥感遥测设备,对大气的各种参数和地面资源进行全面监测,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有效方法。没有这些信息,科学地管理人类未来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国际空间领域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话题是国际空间站。自从1998年正式兴建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在国际空间站的花费超过1500亿美元。一些批评者说,国际空间站是个昂贵的玩具,是各大航天局“没事找事”。这些批评的声音,相对于西方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是没有道理,但不全面。
   
先说说玩具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父母都知道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即便昂贵也值得。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伴侣号”(Sputnik)卫星至今,空间时代才50多年历史。五十多岁的老小孩也许是个可笑的比喻(即便周伯通先生会因此提出严重抗议),但当前人类和空间的关系,其实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与世界的关系差不多。不先玩玩积木,就不可能打造摩天大厦。
   
在未来一百年,人类会在近地空间组建愈来愈复杂、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飞行器。例如,太阳能发电卫星是解决下个世纪能源短缺的一个可能方案。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在静地轨道布署一组超大型卫星,用巨大的“电网”从太空截取太阳辐射,然后再用微波把能量传输到地球上专门的接收站。这一概念还处在很原始的阶段,日本等国已在筹划发射试验性的卫星证实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如果要大规模建立这么一组空间发电站,我们在国际空间站“搭积木”学来的本事,就有了无限的用武之地。
   
我的一位宇航员朋友,是位在太空行走过的“飞侠”,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巨型太阳能电池板。他告诉我,在站外安装过程中,他必须每分钟和站内的伙伴通话,保证一切正常。可那次,装着装着,他五分钟没和里面通话。大家以为他出事了,正要派人出去营救呢,他开了腔,说:“天啊,太美了!”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正安装的起劲的时候,发现眼前一缕缕的光幕在闪动。开始他以为自己晕眩了,抬头一看,才发现空间站正载着他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时速,穿越色彩缤纷的北极光。他知道我是靠研究北极光吃饭的,但发誓比我更懂这一物理现象,因为他有被悬浮于天际的光丝笼罩的亲身经历,“而你呢?只有模拟和方程。”把我那个气的哟,差点报名去当宇航员,抢他的饭碗去!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东坡说的这个境界,现在大约只能在空间站上体验了。
   
随着神舟、嫦娥等飞行器的成功发射,中国在国际空间界的地位日益提高。我认识的一些外国朋友,有时说笑话,自恨不会说中国话,否则也会来中国常驻,“打工”。“中国”这一现象,其实已超过经济、科学、技术的范畴,而是反映了人类的一种希望。人对未来总是怀有恐惧之感,需要强大的文明之光点燃内心的希望。我们现在不管在从事什么工作,其实都是在建设新世纪的人类文明,在它照亮未来的火炬中,添一份中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