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3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29:19

 

知青岁月

作者  张静儒

 

2009-11-14 18:58

      感谢苏立生为大家建立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进行情感的交流,来到这里我真的很想重温那久远了的记忆。 69年的5月,我随后旗知情一起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事实确有些滑稽,一个15岁的孩子,在现在看来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受父母百般呵护千般照顾的年龄,我们却背起行囊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那是个风风火火的年代,我们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我们这些后旗知青虽然不象浙江知青那样天南地北,但毕竟也没有去过农村,仍是五谷不分。五月里,大地的麦苗有尺把高,我们坐在汽车上确说农场种了那么多的韭菜,就在这谈笑风生之间,我们到了胜利农场四营。由于年龄太小,加上思想单纯,与其说是没有后顾之忧,不如说还不会想以后的事,所以就没有了烦恼,整天乐呵呵地干活,吃饭,还有玩儿。 饭会吃,活是不会干的,好在有人领,有人教。农场的土地十分肥沃,也很松软,苗长得很好,也没有什么草。铲地,我们可以拿着锄头往前走,见了个把草锄一下,即便是这样,一天下来也腰酸背痛,但仍然忘不了吃完晚饭洗漱干净爬上语录塔坐在塔顶观赏一番。知青来了,农场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青年人的天真烂漫和朝气蓬勃充满了农场的每一个角落,农场一下子年轻了。那个时候我们很爱农场,也爱那里的景色。笔直宽敞的大土马路,大片大片平整的土地,整齐如画的林带,果园里春天花团锦簇,秋天果实累累瓜果飘香,好一派美丽风光。

    [打麦子] 打麦子对于农村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活了,但对于我们知青来讲也不怎么会干,割麦子进度很慢,割下来的麦子堆成了山。那时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得多,雨来得非常方便,不象现在酝酿好几天才下几滴.那时,我们中午出工时还艳阳高照,一会儿,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我们还没来得及跑回宿舍便被淋成了“落汤鸡”是常有的事。还有一次,我们眼看着小山似的麦垛就要见底了,心里非常高兴,我刚把地面上的一堆麦子抱起来,底下竟然有一个大碗一样大的癞蛤蟆,我吓坏了,大喊一声扭头就跑,等我回过神来再去看时,那个大家伙早已没了踪影,现在想起来那一定是个宝贝,大概就是现在生意人桌上的那个嘴里叼着硬币的招财之宝吧。

 

 

 

 

2009-11-14 18:56

       [艰苦并快乐着] 农场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们几个小姐妹也不在乎,我们一个宿舍的有赵新华,王立军,富涛。因为我们都小,玩心十足,我们一起上语录塔,一起演白毛女,有人扮演地主婆,有人扮演小丫环给地主婆捶背,我们还提着个破竹暖瓶皮当黄世仁家的灯笼,还引来不少知青扒窗观看。玩归玩,冷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说起来农场的冬天,没有什么取暖的设备,炉子也没有什么烧的,我们几个都小,也不会将屋子做保暖处理,晚上躺在炕上头发被风吹得直动,姐妹几个看着飘动的头发还直发笑。早上起来毛巾冻成了冰片,脸盆里的水也冻了厚厚一层,我们砸开冰面,捞出里面的水照样洗脸,照样高高兴兴地去上工。后来,我们有了一些生活的经验,把屋子也弄得象那么回事了,可不料在一次修炕时,我们搬来了硕大的树枝,塞进炕洞就去隔壁朋友宿舍住了。半夜,我们被烟呛醒,出门一看,火已着到了房顶。自然是一场救火战斗打响了,战斗结束后,除了房子被烧得只剩几根黑乎乎的檩子,我们几个也只剩下身上穿的衣服,其余一无所有了。这时,有很多知青伙伴给我们捐了款,想让我们买一些急需的生活用品,但这件事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也没有收到那笔捐款。这还是前几年几个朋友聊天时知道的。我现在只知道当时捐款的人有赵新华,王立军,其他的捐款人我现在也无法知晓了,但我今天在这里还是要代表我们一个宿舍的姐妹真诚地向当年所有的捐款人说一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儿时献出的一片爱心。着火后,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依然快乐地生活着,工作着。大概是因为那是还很年轻,还有无限广阔的前程吧。 后来,我被调到场部当话务员,再后来,我又上了中专,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但儿时的那些姐妹是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象赵新华,张玉华,谢树军等直到现在我们仍有着亲密的接触和深厚的情谊,我把这些朋友的情谊看作是我亲人般的财富。

[祝福] 昔日的农场繁花似锦,天真烂漫,朝气蓬勃,今日她多了一份沉稳和宁重。 昔日我们热爱农场,热爱那片广袤的土地,今天我们依然热爱她,祝福她。祝我们的第二故乡繁荣昌盛,祝那里的人们幸福安康。

 

20009-11-7  17:35

知青是一首歌,是一首激情.高亢.低沉.委婉的歌. 知青是一幅画,是一幅赋予了六.七十年代知青人物故事的"清明上河图". 知青是一部剧,是由三千万知青真人出演,以全中国城市.农村为舞台的一部荧屏巨著. 知青是一本书,是一本人物众多.故事情节简单而感情十分真挚.只有知青和广大家长才能读懂的一本历史长卷。

 

2009-11-25 19:18

  [漂亮的小木箱]这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故事,1973年9月我被推荐去哲盟师范学校上学.临行前,赵新华送给我一个油着紫檀色油漆的小木箱.小木箱做得非常精致,非常漂亮.木板虽然很薄,但都是用最纯粹的木工技术制作,整个箱子没有一棵铁钉.当时我非常喜欢,自然也就欣然接受了.到了学校,同学们在欣赏之余,也都赞叹小木箱的精致与漂亮,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这样一只小木箱,我的心里美美的.小木箱伴我读完了中专,陪我走上了工作岗位,直到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它一直呆在我的身边.人们都说酒放的年头越久,品尝起来口感就越浓香醇厚;小木箱也一样,它承载的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发的意味深长,以至演变成直到今天我都忘不了的一个故事.当年那种被关怀的感觉和友情,至今想起来心里还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