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比好吃更重要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27:27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1-15 来源: 广州日报

  好书推荐

  3

  洪昭光 著 重庆出版社

  男人四十,别成了“难人”

  男人四十,压力缠身,情绪低落,性情急躁,不愿运动,失眠头痛,精力不济,身体亮起了红灯还硬撑着,往往成了“难人”。中年男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吃得好身体才能好,才能远离“亚健康”。

  天天吃高档的东西,那不叫吃得好。中年男人躲不开外面聚餐,很多人一上餐桌,动不动就是生猛海鲜:三文鱼刺身、鲈鱼、斑马鱼、蛇、蟹……但他们不知道,这些食物往往是寄生虫和细菌的温床,如果过分讲究味道鲜美,就有可能烹调不够充分。当你美美地品尝那些生猛海鲜时,已经是病从口入了。

  记住少量饮酒。每天喝20~30毫升红葡萄酒,心脏病发病率就能降低75%。天热了,喝啤酒是很多人的最爱,但饮用啤酒过量可能加速心肌衰老,使血液含铅量增加。

  食物还能稳定情绪。钙可以安定情绪,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发生。脾气暴躁者常食用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含钙食物,可以平和心态。研究发现,人在遇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时,维生素C的消耗量明显增加。因此,每天吃3~5枚鲜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付紧张的工作环境。

  人一旦疲劳,往往鸡、鸭、鱼、肉大吃一通。其实肉类属于酸性食物,进食后反而会加重疲劳感;新鲜蔬菜、水产制品大多属于碱性食物,能使体能迅速恢复。

  如果你吸烟,每天应多吃胡萝卜、柿子椒、青葱、菠菜和橙黄色的水果,或者早餐补充点维生素A、维生素C和无机盐,减少患心血管病、肺癌和呼吸器官疾病的危险。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戒烟。  

  晚秋时节,养生先养阴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冬,随着自然界的变化,人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机体需要补充更多的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告诉人们,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人体在外界气温21℃~23℃时,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面使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一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蔬果?生理学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释放出,而糖类为4%~5%,脂肪为5%~6%。简单来说,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7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适应“秋冻” 提高耐寒力

  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大不一样。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一次寒流袭击印、巴等国,气温降至5℃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

  中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使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口腔清洁是防止秋冬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大关键。

  研究表明,白天很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进食饮水及每天1500毫升的唾液使咽部细菌无法繁殖,但夜间睡眠的8小时正是细菌繁殖的大好时机,所以睡前彻底清洁口腔,给残留细菌一次“打击”,在此后6小时内细菌不会繁殖。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简单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患咽炎、扁桃腺炎的几率减少70%~80%之多。

  归根到底,不论秋补冬补,最关键是心补。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会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有了阳光的心态,就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