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历时八年呼吁:“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00:38

北京政协委员历时八年呼吁:“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2010年11月05日11: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成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

  “食育,简单地说,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指目前流行的养生讲座之类,而是让国民从小接受健康饮食习惯的正规教育。”

  近日,在一次关于食品安全的座谈会上,北京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里特又一次提到了应该在中小学开展“食育”的建议。作为在国内提出“食育”观点的第一人,几年来,李里特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食育实施方案”,在中小学开展健康饮食教育。

  “食育”迫在眉睫

  李里特最早关注“食育”是在2002年。当时,他通过在国外考查及查阅一些国外的文献,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已开始意识到健康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开展“食育”这一概念。

  联想到我国近年来因为吃饭不良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李里特开始对食育的必要性进行关注。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李里特对“食育”进行系统研究,并通过撰写学术文章、讲座、论坛等各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在2006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李里特还递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建议对青少年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的教育外,还应在其成长阶段注重“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

  为何“食育”?李里特指出:首先,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入饱食时代。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其次,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营销大战、广告泛滥、现代化技术、感官设计,使得食品形色味的诱惑越来越多。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

  再者,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必须正视自己国民的饮食消费动向。保持传统饮食文化,有利于本国农产品占领市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例如,日本从年幼时就培养国民喜欢吃日本品种大米、日本“和牛”肉的习惯。消费市场倾向关系到国家命脉——农业的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目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士独有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李里特说,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