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和美国的国际金融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47:32
美国研究》1995年第2期


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和美国的国际金融政策

陈宝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人们自然会想到联合国宪章中有关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的重要目标,想到为发展世界经济在联合国下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制度以及它与美国国际金融政策的关联。本文拟就这一题目进行一点历史回顾和评论。

良好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发展世界经济的重要条件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没有一个好的国际货币制度为之服务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因此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建立良好的国际货币制度和金融秩序。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早期的国际金融制度是建立在贵金属充当世界货币的基础之上的。当时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双重价值尺度,即金和银。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而它的最主要的职能则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以金和银为世界货币的复本位制,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向金本位制过渡。到20世纪初,除中国以外,各国之间的巨额汇兑以及许多小额汇兑都已奠定在黄金的基础之上了。典型的金本位制其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在典型的模式以外还有金块本位制(国内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即国内不流通金币,对外无限制供应外汇以维持本国货币稳定的一种金本位制)。
英国早于1816年即已建立金本位制。它是为英国发展世界贸易服务的。由于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英镑成为国际清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因而也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今日许多学者仍然缅怀金本位制,因而主张恢复金本位。这种观点同当时金本位制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
以英国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在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1931年7月德国为了对付金融危机冻结了外国在德国境内的资产。英国的流动资产被德国冻结后,英镑发生动摇,其他国家也纷纷从伦敦提取存款以保 肿约旱牧魍ㄊ侄巍#保梗常蹦辏乖掠⒐黄确牌鸨疚唬市碛骰銔
率自由浮动。其他国家也被迫放弃金本位,因而进入了浮动汇率时期。30年代的浮动汇率分为几个货币集团——英镑集团、法郎集团、美元集团等等。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国的货币与主导货币如英镑、法郎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而英镑、法郎和 美元之间的汇率则是浮动的。英镑、法郎和美元在各自的货币集团内部是储备货币。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许多困难,各国力求重建金本位制。1932年6月召开了洛桑会议。接着又在1933年召开了伦敦会议。在伦敦会议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法国、意大利极力要求恢复金本位。然而罗斯福总统为维护美国自身利益,明确反对恢复金本位的主张。他宣称美国在金融问题上拒绝接受对美国自由行动的任何限制。
罗斯福之所以反对恢复金本位,是想采取一种通过降低美元对黄金的比价的 办法提高国内工农产品价格,以帮助美国经济早日复苏。为此美国于1932年10月22日宣布每盎司黄金价格由同年3月的20.67美元,上升到10月崐21日的29.01美元。10月25日复兴金融公司按照每盎司31.36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开采出来的国内黄金,10月29日又按此价格收购国外黄金。到12月18日,金价上升到每盎司34.06美元。为了把美元比价保持在这种人为的低水平上,必须把上市的黄金全部买下来。12月2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接到命令,把他们从3月份银行危机以来得到的全部黄金储备交给财政部,按照20.67美元的老价格换取钞票。这样,财政部就可以用所得到的利润抵销按照新价格购买国内外黄金所增加的成本。
这种把美元强制贬值到只相当于以前含金量60%的作法使国际金融贸易市场动荡不安。投机家买进黄金卖给复兴金融公司谋取暴利。外国认为美国犯了对他们的通货和贸易实行经济侵略的罪过。法国尤其不满,认为复兴金融公司的做法将使世界黄金枯竭并迫使法国退出金本位。欧洲的制造商认为美国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降价使美国出口获得有利条件,这种做法是不公正的。
在美国政府看来,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因而是正当的。美国无疑在外贸方面取得了很大利益,从而防止了在维持美元与黄金比价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挤兑黄金风潮。然而关于国内商品价格将自动随美元的黄金价格而上涨的设想并没有实现。尽管工业品价格维持稳定或略有上升,商品总价格则略有下降。而最需要刺激的农产品价格反而下降许多。
30年代,在各国政府调控下的浮动汇率成为各自摆脱危机的手段。为了转嫁困难,各国争着把本国汇率加以贬低,以便扩大出口。西方各国之间进行的这 种汇率战和贸易战加深了大危机。和此前的金本位制比较,它被认为是十分糟糕的、给各国带来极大混乱和伤害的国际金融制度。也是美国在其国力已经强大的条件下拒绝承担其国际义务的结果。

布雷顿会议体系的建立和建成

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空前强大。美国这时最担心的是:战时经济转向和平轨道以后军队复员,军工停产,工人失业,重演30年代的大危机。为 了避免这种风险,美国急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使之有利于维持美国现有的生产水平和充分就业。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就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1944年1月,美国众议院建立了一个以众议员科尔默为首的委员会,研究战后的对外经济政策。该委员会认为,要维持美国的充分就业必须把美国的出口维持在战时水平,为此进口必须比战时增加几倍,或者对外投资能够发展到空前规模。为了扩大美国的对外贸易,委员会建议在贸易、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行动。其核心思想是保持一个开放型的或多边型的世界经济,要一切国家都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贸易和投资开放。在许多美国人看来,30年代由德国、日本以及英国所创造的体现帝国主义特权的双边支付贸易体制必须拆除,而建立一种多边经济体制。在新的体制下,贸易和资本的流动将按供求规律运行,不受政治干扰而自由跨越国境。价格低廉的生产者将在贸易中取胜而不管商品来自哪个国家。多边主义也将消除两国国际收支账户必须平衡的要求,对原料生产国的贸易逆差可以用对工业国的贸易顺差来抵销。按照这种设想组织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将既能保证庞大的出口顺差,又能保证美国大银行大公司在国外投资的不断扩展。而要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必须建立一个类似大危机前的金本位制的、币值稳定的、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金融制度。这就是英美协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由来。
布雷顿森林协议以及据此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其有关条款中都体现了科尔默委员会的基本设想。
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宣布歧视性汇率和限制汇兑自由为非法。美国方面特别渴望取消对现行国际贸易往来支付的限制,因为它妨碍了国际贸易特别是美国出口的增长。不过由于自由汇兑的条件尚不成熟,协议允许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协议中的第二条重要规则是力求稳定汇率,防止竞争性的外汇贬值。为此协议确认美国1934年1月所规定的1美元含金0.888671克,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并要求其他成员国货币的比值都用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市场汇率波动幅度超过比值上下1%,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比值变动幅度超过10%必须得到基金组织的同意。在各种补救措施都不解决问题时,协崐议允许改变汇率以消除该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美国则承担为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为了解决短期外汇平衡问题,协议规定建立一种常设的官方短期信贷基金——中央基金。帮助处于困难中的政府能够有条不紊地弥补逆差。这个常设机构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协议规定每一个成员国都必须向中央基金贡献黄金和自己的货币。每一成员国又都有正常的提款权,最高额度为会员国所缴份额的125%。在会议上基金组织的资本定为88亿美元,美国认缴31.75亿美元。这和英方的建议相差甚远,凯恩斯曾希望由美国承担250亿到1000亿美元应急款,建立起一座为美元短缺国家排忧解难的慷慨金库。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花费精力最多的是讨论各国在基金组织中各自应持有多少份额。份额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将决定一个国家有多少投票权。协议规定理事会是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一成员国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然后再按各国在基金组织中认缴基金的份额,每10万美元增加一票,两者相加为该成员国投票权的总额。因此,成员国投票权的多少基本上取决于该国认缴基金份额的多少。由于美国所占基金份额最大,它一国就拥有全部表决权的20%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理事会和董事会在讨论一般问题时有过半数的赞成票即可通过,而对于重大问题必须有4/5甚至85%的赞成票才能通过。正因为美国拥有最大的表决权,所以它也拥有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这就保证了它在国际基金组织中的支配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灵魂是各国货币的自由兑换,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必须大体平衡,它用出口所换回的外汇必须足够支付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它的外汇储备就不会枯竭,它就有能力保持本国货币的自由兑换。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是健康的,它的产品在国际上必须是有竞争力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用自己的产品和劳务换回足够多的外汇。而这个条件西方各国除美国之外在1945年是不具备的。它们要从战争破坏中复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情况下,尽管布雷顿森林协议已经达成,它的条款却很难立即付之实行。如果硬性执行,外汇短缺的会员国会纷纷向中央金库告贷,金库的美元储备会迅速枯竭。但是,如果完全封存中央金库,直到各国的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美国以外的会员国必然反对,还有可能引起各国退股。这也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美国后来的策略是走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严格贷款条件,尽量少贷款。另一方面是想尽办法加速各国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为此美国曾经先后采取了三大措施。
第一项措施是通过美英贷款协议,力图使英镑成为可兑换货币。美国选择英国作为目标有两种考虑。首先,英镑集团是实行布雷顿森林协议的最大障碍,美国要把拆毁这种双边体系作为突破口;其次,英镑如能实现自由兑换有助于缓解欧洲的美元慌,带动西欧各国加速走上自由汇兑的道路。
1945年开始的美英谈判达成了由美国向英国贷款37.5亿美元的协议。英国在三方面作了承诺:(1)一年后取消对英镑交易的限制,恢复经常账户的英镑自由兑换;(2)妥善处理英联邦各国持有的英镑结余问题,通过协商争取使债权国如印度、埃及等同意冲销他们持有英镑结余的大约1/3,其余部分的90%转为长期贷款,这样就能防止这部分结余变为冲垮英镑自由汇兑的力量;(3)通过关税削减取消原来在英镑集团各国之间存在的关税方面的帝国特惠。
美英贷款协议就实现自由汇兑这一点说是不成功的。根据协议英国于1947年7月15日放松了对非居民英镑汇兑的限制,实现了往来账户的英镑自由兑换。但是到1947年6月底,37.5亿美元贷款中的20亿美元已经用罄。在7月和8月又有13亿美元被提走。到了1947年8月只剩下4亿美元贷款,英国被迫停止了由英镑持有国对美元的自由兑换。虽然这一停顿是对美英协议的破坏,但属不得已而为之,连美国也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经过谈判,1947年12月英国再一次允许自由兑换英镑,可是到了1948年3月1日全部贷款用光。事实说明,英国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可以使英镑自由兑换的程度,揠苗助长是无济于事的。美国只好承认这个现实。
第二个措施是实施马歇尔计划。_1947_年初美国国务院-海军-陆军协调委员会的研究报告预言:美国“在12-18个月以后将不能再以1946-1947年的速度继续出口商品”,“美国出口顺差的大幅度下降将对美国的企业崐活动和就业产生抑制效果”。报告的结论是建议实行一种重大的美援计划,为美国持续高水平的出口提供资金。这就是马歇尔国务卿在1947年6月5日有名的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的美援计划的历史背景。最终通过的计划是头5个月授权拨款68亿美元,以后四年授权拨款170亿美元。杜鲁门用夸大红色威胁的办法使国会通过了这一法案。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有可能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它为资助一个庞大的贸易顺差 提供了手段,并且影响着欧洲经济的进程,实际的经济援助可以使西欧各国向多边主义的方向迈进一步;它可以维持西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缓和来自左面的威胁;它对来自东欧的贸易拉力也形成一种抵销的力量;同时它也为美国对外政策赢得宣传上的胜利。
马歇尔计划存在的内在矛盾是:它以保持美国的贸易顺差为目的,但是它采取的手段是帮助西欧振兴经济,提高西欧产品的竞争能力,这就为日后西欧产品入侵美国市场,削弱美国的实力地位埋下了伏笔。
马歇尔计划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欧洲经济的恢复单靠马歇尔计划还不够。人们估计在1952年以前西欧仍然没有办法赚得足够的美元去弥补它的贸易逆差,美国仍然面临丧失出口顺差的可能,欧洲经济也依然存在受孤立的危险。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把马歇尔计划再延长三至四年,然而这一选择在国会已很难通过。必须另作打算。于是又采取了一个新的措施。
这第三个措施就是美欧重整军备。这个主意是由国务卿艾奇逊和保罗·尼采提出的。他们认为国内重整军备将为支持需求提供新手段,那将减轻要求高额出口顺差的压力,对欧洲的军援将在马歇尔计划到期之后继续向欧洲输血,而欧洲和美国军事力量的一体化就可以防止使欧洲变为把美国排除在外的经济区。增加三倍的国防开支帮助欧洲重整军备可以一箭数雕。但困难在于国会的批准,这个 问题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迎刃而解。
可是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上述重大步骤,在50年代初,多边世界秩序的进展仍然不如人意。欧洲许多国家对美国仍然是逆差,大部分欧洲贸易仍然沿着双边方式继续下去。然而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到50年代末情景就大不相同了。美元短缺被美元过多所取代,主要的欧洲货币都已经可以自由兑换,双边主义和数量限制大部分都已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成也是它走向瓦解的开始,在这里事物就是这样按照辩证规律运行的。从1958年到1973年可以说是美国力求挽救美元危机,防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阶段。
1958年欧洲各国货币都已恢复自由兑换,同时它也是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的第一年。它曾被认为是临时性和周期性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美国黄金枯竭导致美元危机的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美元外流过多,经常账户逆差过大。第二是美国贸易收支恶化。
在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美国经常账户每年有10亿美元逆差。外国赚得这些美元以后就用它建立自己的货币储备使之达到必要的水平。然而到50年代后期,有些国家的美元储备已经大到使他们感到担心的程度。西欧国家于是开始把他们赚得的美元兑换成黄金,改变其外汇储备的构成。其结果是使美国的黄金储备迅速减少。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扩大是驻军开支和资本输出同时膨胀所造成的。50年代早期美国曾致力于鼓励私人向国外投资,然而私人资本的外流对缓和欧洲各国美元短缺的作用还嫌太小,欧洲各国的美元缺口是靠美国对国外的军事援助以及维持美国在全世界的驻军和军事基地所注入的美元来填补的。总之,50年代前期,美国向全球伸展政治军事力量对欧洲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由美国通过经常账户逆差为欧洲提供急需的流通手段以维持欧洲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到了50年代后半期,欧洲稳定的投资环境刺激了美国私人对外投资的高涨。美国的资本输出和军事支出双管齐下,其数量之大已使美元在欧洲泛滥。但是,美国政府这时已既不能阻止大公司对欧洲的投资,也无法简单地把它在世界范围的军事机器加以拆除,因而它要想使经常账户逆差缩小已经相当困难。
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是美元危机的第二个根源,它是由美国商品在国际上竞争能力削弱所造成的。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上的优势在西欧和日本从战争中复兴之后是注定要凋谢的。美国公司面对这种新的挑战不是使他们在国内的工厂现代化,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是致力于到国外建立分厂。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美国公司能够绕过欧洲的关税壁垒并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税优惠。但是它的坏处则是使本国的机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改造,导致美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下降,这样必然使美国原来拥有的贸易顺差日趋缩小,直到后来贸易收支变为逆差。
美国决策者对美元危机内在根源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他们开始是不承认美国经济力量相对下降的事实,积极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力求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垮台。经过几个回合的努力希望落空,转而实行放任自流的消极政策,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止。这个过程长达15年之久,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58年到1963年是第一个阶段,人们称之为天真的大西洋主义阶段。这时美国对解救美元危机比较乐观,政界一般认为经过较小的政策调整,加强同欧洲盟国的合作,增强美国应付外国向它兑换黄金的能力,就能解决问题。为此美国在金融领域采取了几项措施。第一是在主要盟国的中央银行之间达成互惠信贷安排的协议,建立备用信贷,作为维护现行汇率彼此都可以提取的基金;第二是在 1961年下半年创建伦敦黄金总库。在英国、瑞士和共同市场六国的同意下由他们提供稳定美元价格所需的一半黄金。这个措施可以减轻外国向美国兑现美元时给美国黄金储备所造成的压力。第三是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股份,以增强该组织的贷款能力。对基金组织的扩股,欧洲各国愿意拿钱,条件是要相应增加他们对基金组织信贷资金在使用上的控制权。
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对阻止美国的黄金外流并没有起很大作用。根本原因是美国没有能扼止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扩大。1962年美国又做了一次新的努力,试图说服欧洲人开发自己的资本市场,减少他们在纽约金融市场上的借款。这显然是为了避免对美国资本的外流实行直接限制,但是这种劝说甚少成效,美国资本继续外流。不得已,1963年7月,肯尼迪又提出一种利息均等税的办法,对外国在美国发行的债券课征与利息相等的税收以增加债务人的负担,用这种办法阻挠外国在美国发行债券。
从1964年到1968年是第二个阶段。对资本输出的控制成为美国国际收支政策的基调。这一阶段是约翰逊总统在国内推行伟大社会计划,在国外使越南战争升级,被人们称之为大炮和牛油并举的时期。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急剧扩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强,美元危机进一步深化。约翰逊在利息均等税之外又采取了一项新措施,对银行和公司向外国输出资本实行自愿约束。1966年以后更把“自愿”改为“强制”。这个办法也没有起多大效果。
从1968年到1971年是第三阶段。即美国执行消极国际收支政策的时期。1968-1969年以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e) 为首的一种意见受到尼克松的重视。克劳斯认为美国已经没有力量去直接管理国际金融体系。但是,美国尽管相对软弱还可能通过采取一种消极的国际收支政策继续实现它 的目标。这就是说美国应当致力于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对控制国际收支逆差则不必花太大的力气。这样外国就必须调整他们的汇率以避免不必要的美元流入。1971年春,对美元的大规模投机使巨额美元流入德国,因为这个国家的货币最为坚挺。美国官方表示这是德国的问题,美国不想采取缩小收支逆差的行动,美国的意图是迫使德国提高马克的币值以改善美国的外贸地位。德国人在开始的时候是想尽可能延长抵抗的时间,但是后来发现它很难吸收市场上的全部美元,终于被迫提高马克的币值。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同马克一起上浮。这段故事说明消极的国际收支政策是可行的。但这种作法也只是暂时保存了美国人的面子,使美元在表面上不贬值,并未解决实质性问题。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美国又玩弄了一个新手法,即迫使其他国家接受新的、固定的由美国作主的汇率。美国宣布关闭黄金窗口,这样它就把世界各国的货币置于美元本位之上。美国还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并把取消附加税作为谈判为美国所满意的新汇率的条件。美国的意思是要迫使它的贸易伙伴把他们的币值上调,同时美元仍保留在35美元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率之上。这年8月至12月之间各国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活动。欧洲和日本有三点优先考虑即:第一限制他们自己货币的升值幅度;第二迫使美国对黄金实行贬崐值;第三要美国同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开放黄金窗口。他们的前两项要求取得了某种进展,美国终于同意美元贬值,改为38美元兑1盎司黄金。但是在美国做了这种让步之后,就再不肯前进了,它拒绝了要它重新开放黄金窗口的要求。新汇率在1971年12月华盛顿的史密斯国际会议上确定下来。尼克松宣布这件事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金融成就”。
然而不管尼克松如何夸大其词,新汇率并未能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不到半年,一次对英镑的投机性进攻迫使英国当局让英镑下浮,而在1973年初对美元的一次新冲击又开始了。对美元失去信心是因为美国通货膨胀又在上升,贸易平衡继续恶化。几十亿投机美元再一次涌进西德,在七天中德意志银行不得不买进差不多60亿美元以抵制马克的升值。美国对这次美元危机的反应是重新谈判各种汇率的组合,包括新的美元贬值10%,多数欧洲货币的汇率保持不变。日本则同意日元对美元作更高的浮动。第二次美元贬值对美国说来是更丢脸的事,不过它与消极战略是一致的。它没有对逆差进行直接干预就使其他国家接受了改善美国外贸竞争地位的让步。可是第二次贬值也未能阻止对美元的投机。德国人再一次被迫吸收了大量并不需要的美元。最后德国人得到欧洲其他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的同意试行对美元的联合浮动,欧共体国家相互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则实行相对浮动。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时期。

浮动汇率制和世界货币的多元化

黄金-美元本位制的解体是在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美国国际收支平衡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在此以后,由于美国国内高赤字、低储蓄,高消费、低积累的格局,国际收支逆差更加扩大,终于使美国由净债权国沦为净债务国,美元的国际地位继续疲软。
同美国相比,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各国外汇储备中,70年代中期美元占到80%,到1990年底只占51%。同期,德国马克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从7%上升到19%,埃居(ECU)占12%,其他欧共体国家的货币占6%,总计欧共体货币在国际储备中已占到37%。日元占12%。在70年代中有50多种外国货币钉住美元,目前只有20多种。
在欧洲人倡导实行浮动汇率的时候,美国政府依然致力于维护固定汇率制度。然而实际上浮动汇率与克劳斯所倡导的国际收支被动战略更为协调。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之下,其他国家在美国逆差扩大时别无选择,只好眼看他们的货币对美元升值。换句话说,用外交压力迫使汇率改变阶段过去了,因为汇率变动实际上是自动发生的。美国的立场很快也改变了,到1975年,保卫浮动汇率反对迫使欧洲回到固定的汇率上去已经成为财政部的官方政策。浮动汇率促成的一大进步是在1974年1月取消了美国对资本输出的控制。
实行浮动汇率20年,它的优缺点以及它对国际经济所起的作用已经展现得比较清楚。
它的一个弱点是汇率的波动十分剧烈。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即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加权平均汇率)在20年内大上大下。美元自1979年开始上升,到1985年达到最高点上涨了30%以上。以后是大幅度下跌,5年内下降了50%左右。英镑的有效汇率在1977年开始上升,到1981年达到最高点,上升了将近50%,随后又大幅度下降。到1987年跌了近30%,以后又出现缓和上升的趋势。总的形势是美元和英镑汇率的变动最为剧烈。其他几种货币的有效汇率的变动比缓和一些。马克和日元是在波动中逐步上升,法郎则在波动中逐步下跌。
主要货币之间双边汇率的波动比有效汇率的波动更加剧烈。例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最初定值时是360日元合一美元,以后日元不断升值,1994年更进一步打破100日元兑1美元的心理大关。
在浮动汇率条件下,汇率的剧烈波动是因为各国的货币都成了商品,它要受它所代表的价值量和供求规律的影响。首先,它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关系要由各国崐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它所代表的金量或对其他商品的购买力)决定,因此各国的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对外汇汇率的变化会产生影响;第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有顺差有逆差,逆差国的货币通常要贬值,顺差国则通常要升值;第三,由各国利率的差别所造成的各国货币在国际上的独立运动,利率高的国家会吸引国外的投资,使外国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增长,导致其汇率的提高。再加上投机家的兴风作浪,就使汇率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捉摸。因此对于它的运动规律必须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考察,而不能孤立地用某一种因素去解释。美元目前的疲软受投机资本的影响特别大,这是因为10多年来美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向国外发行了大量债券,形成了巨额的美元外债积累,债权人并不关心美国经济的增长而只关心债券价值的上落,当他们发现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或经济过热有引发通货膨胀危险时,为了保值,就急于抛售美元债券,换取日元或马克等强势货币。美元汇率大上大下,增加了外汇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这是它往往使人沮丧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浮动汇率也有它的好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对转变贸易失衡,调整经济结构都能起到积极作用。80年代中期,美国贸易逆差激增,1985年西方五国外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了五国财长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进了美元的贬值和日元的升值。在此之后美国贸易逆差从1987年的1596亿美元逐年下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日元在1985年和1994年的两次升值都对推动日本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好处。而这种调节作用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是不容易做到的。对发展中国家说利用汇率高估来促进设备和技术进口,利用汇率低估来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同19世纪的金本位和战后黄金-美元本位的固定汇率制比浮动汇率制不能算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世界货币制度,而只能说是适应目前国际经济实力对比,利大于弊的办法。因此国际金融界正在不断探讨各种新的改革方案。
一种方案是恢复金本位制。在美国,里根当政时期,以蒙代尔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是这种主张。他们的着眼点是金本位可以实行严格的货币纪律,对防止通货膨胀有特殊的功效。但是这种怀旧的感情很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变为现实。首先是,今天生产力的大发展已使有限的黄金储备很难满足世界上如此大量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国际清偿手段。以1991年为例,全世界的国际储备是7004亿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是329亿,只占总额的4.7%,大量的是外汇,它的数额是6209亿,占总量的88.6%。这就说明要靠黄金独立承担国际清偿手段的职能是力所难及的。还有一个问题,要实行金本位制必须排除黄金的商品属性,使它的价值固定不变。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避免的情况下,其他商品价格都上涨,唯独不许黄金涨价,禁止黄金在市场上的贴水交易,黄金的生产就会萎缩,而且存放在国家金库中的黄金货币储备的价值也要蒙受损失。反之,如果放松管制,允许贴水交易,又将直接间接地破坏法定的换汇率,这是在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的60-70年代已经遇到过的困难。
另一种方案是实行美元本位制。它的难处是美元本身是弱势货币,美国目前已是净债务国,它的经济还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尽管美元在国际储备中仍占大头,但趋势是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还可能进一步下降。此外尽管日元和马克币值坚挺,它们也还远不足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都存在一个内在矛盾,即这个国家必须保持国际支付逆差才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清偿手段,而这种态势必然会使这种货币的汇价下跌,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反之,如果它经常处于顺差地位,又不能满足其他国家对国际清偿手段的需要,造成周转不灵。这是个不易解决的矛盾。
再有一种方案是设立汇率目标区的主张。欧洲货币体系就是按这种设想建立的。它以欧洲货币单位埃居为中心,建立围绕这个中心的目标区和相应的干预机制。这一试验开始颇为成功,稳定了欧共体各国货币的过度动荡。但是在两德统一中德国经济出现困难,而整个欧洲又陷于经济衰退之后,由于德国不肯降低利率,迫使英、意退出了汇率机制,导致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一次严重倒退。这个挫折说明在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目标区的体系也是不易巩固的。但应当说它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为世界走向一个有秩序的货币制度找到一个可能的出路。但是在全世界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仍很遥远。
此外,为了对付短期资本的投机活动,还有征收外汇交易税的主张。但反对崐者则强调这种做法会阻碍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起来也并不容易。
总起来看,当前的浮动汇率制虽然利弊参半,但是它与当前世界多极化的现实是相适应的。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