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拳经历与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14:05

     对武功感兴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上初中。当时流行的娱乐工具是收音机,黑白电视机也很少见,收音机传播的娱乐节目也不是后来的音乐,而是评书。相信同龄人对刘兰芳《岳飞传》的和袁阔成的《隋唐演义》还有印象,书中的英雄对一个少年很有震撼力。当时到处打听有无学武的地方,最后得到了文革期间出版的《简化太极拳》小册子,看来看去怎么也弄不懂,就放弃了练练的想法。
上高中后,赶上了高考恢复,考上大学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讲是改变自己命运、端铁饭碗的捷径,因此许多同学拼命学习。可惜当时没有现在的资料,干吧把的一本教材,老师变着花样找练习题,学生拼命背课本,一同学弄成神经衰落晚上睡不着觉,到处找能睡觉的方法。一天,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山西青年》杂志,高兴的不得了,说找到了治疗神经衰落的方法。看过之后发现,他所说的方法是杂志中介绍的山西形意拳基本功混元桩。杂志是以治疗治疗神经衰落的方法介绍的,但也提到了是一种武功且功效强大,因此也激发起我的兴趣,练了起来。 坚持了十多天,眉心和丹田就得到了气感。由于不知道进一步的练法,当时很害怕出偏差,加上考试毕业了,就放弃了。
      上大学后,气功热、武术热就起来了。周末看电影基本是武打片,练武的兴趣自然浓起来。找不到师傅,只有自己练。(曾遇见一个老师傅在一个院子里教一帮徒弟,在门外看了一会就遭到呵斥和轰赶,知道拜师并不容易。)因对形意有印象,自觉也练过,搜集了很多有关形意的书籍、杂志研究。之后有点失望,觉得动作太简单了,不像电影上的少林拳和象形拳有威力,因此又放弃了练形意的想法。找了几本少林拳的小册子练了起来,坚持了一年多,自觉练得还可以,马步桩能站一个多小时,腿能踢到头顶,晚上练拳,自己出拳能听到风声。(至今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从未给别人表演过,不知别人是否也能听到。)自己感觉浑身是劲,精力充沛。一次,因买饭与美术系的一个家伙发生冲突(后来知道,那家伙练拳击),他在我排队时从我身后连击我后背三拳(后怕,不是后脑),当时只觉得象有人轻拍了三下,转身看才知他认为我抢他的位置边打边骂。看我转身,他又冲了上来,情急之下,我直迎上去,竟然使出自己练熟的套路动作(记得像是少林炮锤的进步斜形),右臂不仅挂开了他的直拳,而且差点扫中他头部(只刮了头发)。
        在我的连续攻击下,他的步法全乱了,双手抱头缩到墙角,再也发不出拳。这时,他的两个同伙冲上来,一左一右抱住了我的双臂,阻止了我踢他的一脚。他一看我被抱着,又来了精神,从墙角站起来又冲了过来。我急左转身,他的拳头落在了他同伙身上,左边的那个竞被我甩了出去。被打的那个喊了起来:“我是劝解的,别打了。”然后拉着那家伙走了。
           经过这个事件,练拳的兴趣更浓了,也开始考虑打的问题。当时认识到,练套路与练功力不可偏废,各有各的作用。套路是固定动作组合,练熟了使用时,可造成连续攻击的效果,根本不用所谓的观察、进攻、防守方法的思考过程,快速使用就是了。你追着对方连续动作,会破坏对方的计划、间架,除非对方是远高于你的高手,他会被动的按你的节奏变换动作,已经处于下风了。功力练习可以增长力量,也可以提高抗击打能力。当时练习的是一种叫“千斤力”的硬功,动作很简单,站立姿势下上肢在不同形态下做努力攥拳,配合好呼吸就行。当时挨了那家伙三拳没有感觉什么,一转身把他同伙就甩了出去,自认为是练“千斤力”提高了提高抗击打能力和力量增强的结果。

       在兴趣的催动下,之后可以说找到武术书就照着练。(当时书店里这类书籍很少见,买书主要在地摊,几角钱一本,印刷装订都很简单,内容多是某拳种的简化套路和主要的基本功动作。现在想来,内容虽少,但精华已透露无疑,不像现在的书籍,内容虽多,但解释的云山雾罩,让人不知何从。说明一下,几角钱在当时对本人是笔不小的支出,因为当年本人的生活费除国家补助外,每月吃穿用总加起来也未超出过5元。)两年多的时间里,很多拳种的简化套路都练过,基本功却是浅尝辄止(因差别太大)。除少林的各种套路外,练过杨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程式八卦掌、弹腿、查拳、华拳、潭腿、五形八法拳、八极拳、虎鹤双形拳、洪拳、侠拳、心意拳、醉拳等(都是当时书上的名字,与现在各拳种的体系可能不符合,现在很有名的咏春等当时或看过名称未找到书籍或连名字也未听说,没有接触。)练得多了,渐渐觉得身法虽差别较大,但从攻击目标和意图上看却是相同的。因此有了比较选择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找各种刊物看别人的分析),定了个标准,既确定一个“练拳既练功、动作简单、能直接用于防身的拳种”作为主要练习对象。反复琢磨后还是觉得形意拳符合要求,于是按照当时大学体育教材上的形意五形拳的架势开始练习(后来知道是孙禄堂的架势),并搜集了各种武术杂志上关于形意拳的各种介绍、理论、练法进行研究,以指导自己的进境。直到现在,虽有时练练感兴趣的其他拳架套路,但主要还是练习形意拳。
       参加工作后,练拳时断时续,想起来练练,过一段时间连想也不想,曾有两年坚持的时间比较长,虽没有再练其他功夫,但在与别人玩耍时能用掌劈断过三指厚的石板、用拳能断一块红砖,吃核桃用指头用力一捏即碎,稍次时用双掌一挤即开。三体式一站掌心丹田就有气感。(没有追求过通周天,怕出偏)。有一次与人讨论气功时,竟然隔着一臂的距离用掌心吸动过对方的手掌。(当时纯属玩耍,一同事说内气不存在,我说我就有气感,他说不信,我伸出右掌后让他伸掌与我的隔空相对,我来回拉动,拉动几次后我突然感觉五个指头尖像有绳子一样被拉住了,而他则“啊”了一声急甩手,定神后告诉我当时感到手发麻,被我拉住了,手指像有东西向外跑。)现在回想应是当年达到的最高境界。
        90年代后,改革、下岗、聘任、房改、医改等一波波的生存问题弄的心情很紧张,练功就没多少心思了。许多人告诉我,“练胳膊练嘴不如练嘴”,看身边的事情也的确如此,对练功的经历也有些后悔。之后虽没有完全放弃,但也只是兴之所至的玩玩而已了,因此,至今功夫未见长进。
       现在过了不惑之年,功名金钱看的淡了,感觉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又感到健身的重要。在网上寻找健身功法时,发现此吧有这么多想练拳的人,觉得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可能对别人有帮助,因此发表此贴。以下关于练拳的观点纯属自己的思考,练法的部分是本人实践体认过的。有关技击的内容是纯思考的结果,未经实践检验。觉得有道理你可以体验借鉴,觉得错误你可以看做笑谈,但无聊的骂人者请远离本贴,请到别处去卖弄。
    首先谈几个练法的问题。
    一、形意拳能否自学。
      个人体会完全可以自学。古代创拳者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归纳动作形态,现代人完全可以在书籍、影像的帮助下掌握拳术的动作形态。或许有人说,内在的东西必须有师傅指点。的确,练功的诀窍有人指点可使人走捷径成功,但只要自己肯思考、肯下功夫,现在有这么多的信息资料可资借鉴,多用点时间肯定也会找到成功的道路。另外,是否自学会出偏?个人体会,只要按照形意“八字诀、九要”的要求练,经常反省自己的动作和身体状态,别去追求什么大小周天、暗劲化劲,(这些应是虽练功深入自然而然达到,而不是刻意追求能快速达到、也没有捷径可走的境界),是不会出偏的。

    二、关于三体式。
    形意拳的精华在于三体式,对它必须充分重视。“八字诀、九要论”不再详述,网上一搜既得。个人练习中发现以下几点应予注意。
    1,初练追求姿势规范,注意后腿的弯曲程度和架势的高低,应以后腿弯曲处也撑着劲为标准。可以在站桩时让别人踩一下腿弯处,如一踩既跪下,说明未撑着劲,后腿没有合好,或者弯曲太过,或者后腿分担体重过多。个人体会是站桩时前脚跟到后脚尖的距离以自己的一脚半为度,前后腿分担体重前三后七或前四后六(没必要精确,大致的意思),以自觉两腿劲合成整体(能支撑八面,无论何方来力,均能产生反弹的意念)为准。别人踩你的腿弯,应自然发生挺击的弹起动作。许多刊物上的文章谈到初站三体式感到别扭,应当是这一点没有做好。这一点做好了,两腿如一的感觉很强烈,即使两腿在五趾抓地努力时,也很舒服。另外,如果后腿弯曲稍过,外三合必做不好。在网上看到许多站桩视频,感觉架子放的太低,不知是师承的关系,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架子太低可能增长下肢力量,但不利于步伐的快速移动变换,在实战时是大忌。站三体式的目的是寻整、寻合、伸筋拔骨,不应把练局部力量放在首位。
    2、在身姿初步符合要求后重点体会上身的放松。可从头部开始用意识检查各部位的状态是否符合“八字诀、九要论”的要求,然后意守丹田入静放松。在此阶段可以借鉴气功的方法寻求入静放松(别追求什么内气)。上体放松,下肢承担体重,即外在的上虚下实。经过几个月的这种训练,不仅体力增加改善,而且使桩步姿态变成潜意识动作,一站即合规范。
   3、注意含胸。含胸应是避免挺胸,只要做到拔背沉肩,放松胸部既可,不要故意追求胸部后缩,那样对内脏不利。个人觉得含胸不如表述为松胸更好。因有一段时期没有放松胸部,感到很不舒服,查阅多种资料后,借鉴了太极的全身放松要求,放松胸部,手上的气感反而增强了。
   4、后手的位置。个人手臂较长,后手放在丹田部位练了一段时间后感到别扭,后试着放在右肋部感觉更好,但后肘不能与后膝相合,最后把后手离身体的距离拉远(回到丹田前方),解决了这个问题。

5、气沉丹田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练到一定程度自然达到的。初练者在姿态规范、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自然呼吸,意念守在丹田处,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练习逆腹式呼吸,当逆腹式呼吸成为自然后,一站桩丹田处就有充实感。许多专练丹田的功法不适合初练者,过于追求气沉丹田会发生火烧空锅的弊端。站桩应以温养丹田和五脏六腹为主,感到有劲想外放时通过练习五形拳、十二形等套路消耗一下体力,寻求身体的平衡。意守丹田并不容易,既要排除杂念,又要若有若无,许多拳经说形意拳与丹道功夫相同,由此可见一斑。
      6、用站桩抻筋拔骨。站桩能感觉有了整劲后(不神秘,既浑身放松而又感觉浑身是劲),或如前述感到有劲想外放时,可配合呼吸练习抻筋拔骨。方法是:吸气时身体放松,呼气时头上顶、后脚下蹬、前脚下踩、双腿出劲、肩沉肘坠、双掌五指贯力(以意贯,无动作),全身随呼吸呈一松一紧的状态(紧是四肢紧,不是躯干紧,仔细体会),反复做几次。不可多做,个人感觉比去练习五形拳、十二形等套路消耗体力还大,做完后放松一段时间后再收功。
      这种方法是本人在做到姿势规范、全身放松、感觉有了整劲想外放时自己试练的(没有看过他人的介绍),但经过练习,未发现不良反应,且感觉筋放长了。(本人从未专练压腿,但前面说过,踢腿却能到达头部,反身后弯要也能做的很低。)后经思考,可能不自觉的借鉴了原来练“千斤力”的练法,只是姿势不同罢了。看帖者可以参考,感觉不适合自己就别做了。

7、练与养的问题。三体式虽是形意拳的精华所在,但形意拳的桩功很多,不同流派也有各种独特的功法。本人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到体力不好时站三体式很疲劳,也不利于功夫的长进,因此,体力不好时站无极桩或混元桩,体力充沛时站三体式。后在阅读各种理论书籍时认识到符合“练养结合”的宗旨,不至于冒进而练坏身体。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8、不同流派的桩功问题。本人也曾体验过各种流派的桩功练法,(不只是形意拳的),感觉有的需要体力充沛才能站好,有的则很轻松就能站好(以能放松持久为标准)。思考后发现,虽形态不同,但都是在追求端正躯干、培养内劲,像顶顶、沉肩坠肘、膝内扣等要领也相同。只是腿步手臂形态不同。腿步手臂形态不同,是以后开步练习动作套路的需要。如少林拳大开大合,需要马步桩作基础,八卦掌拧腰转步,需要八卦桩作基础。但从追求内劲的角度看,各种桩功均有独到之处。说到这里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体力充沛多站三体式,毕竟是练形意拳。体力稍差时不妨找很轻松就能站好的桩法站一站,以便内气和内劲的连续培养。这也是前述“练养结合”的方法。只要不胡乱导引内气,放松下来站,不会产生功法冲突。
9、气感问题。本人站桩时丹田、双掌有时有气感,有时背部和腿部有肌肉跳动。丹田是热流,有时旋转,有时只是热流向丹田集中。双掌是有手中有软物的充盈感。其他部位肌肉跳动时间很短,跳过之后很舒服。在收功时意识全身真气收归丹田。未发现不良危害。现在思考,这种现象是全身放松的结果,不是刻意追求来的。建议读贴者不要刻意追求。下一步怎么练,正在研究思索,希望有高手出来给予指点。
     三、关于五行、十二形。
     在练拳过程中,本人对身势形态进行过多次改变,因为在练习中,时而感觉原来的身势形态与呼吸、发力、攻防意识不能有效配合,就反复琢磨拳经上的理论表述,认为更能体现拳经理论的做法就进行试验,现在采取了以下形态。
     1、劈拳。由三体式开始,吸气时双手同时小幅向下抓回后再弧形向前上钻,前手至鼻高,后手至前手肘弯。同时前脚前进一步(可大可小),后脚快速跟进至前脚髁处,成鸡形独立步。吸气尽而势成,意识是前手钻开攻向我面部或胸部的直拳。呼气时后手劈出,前手拉回,原支撑腿后蹬,原悬空腿趟进一步(可大可小),原支撑腿再跟进一小步。意识是劈击对方,不设定具体目标,劈在何处算何处。劈出的手有一个由拳变掌地过程,轨迹是向前向上向下的抛物线。
       这种形态与原先的区别,主要在于吸气尽而势成的形态,由双脚前后开立变成了单腿独立,双手一前钻一后伏变成双手均护住躯干。个人体会,这种形态易于架势与呼吸配合,一吸既起,一呼既落。也符合拳经束身而起、展身而落、起如挑担、落如分砖的形象描述。更有利于进击方向的变化和招式的连贯,提高变式的速度。
      体力好,劈出可用力,刚练。体力不足,可不用力,只用身体催出前手即可,柔练。柔练更能体会劲力的特点。
      说到此处,绕不开劲法的问题。许多人对内劲描述的神秘莫测,个人也曾十分向往练出那样的内劲。但多年的练拳,加上广泛阅读武术书籍和文章,感觉所谓的内劲,应该是身体协调状态下的发力(这个问题太大,以后有时间在专门论证)。劈拳的劲,是动作和顺后在前劈手向前向上向下的抛物线运动轨迹的某一点发出的爆发力(弹抖力、炸力、抖绝力等等说法,个人是一抖的练法,没用于打过人,前述拍核桃就是用掌按住一抖拍开的,的确用语言难说明白,个人认为形意拳的劲本质上都应是这种劲,在不同拳姿下作用的方向和接触对方的部位不同罢了),在什么轨迹状态上遇到阻力,就向哪个方向发,可向上,掀起对方,也可向前,冲击对方,也可向下,击打对方,一遇阻力既抖发,就像拿斧头劈物,运至物体时身体一抖一样。但既然叫劈拳,练习时的一抖本人是放在最后呼气将尽掌向下运行时,抖完就是三体式。

出发回来看帖,发现许多网友提出善意的指正,在此表示感谢。但发现22楼和24楼的言论,像一条无家可归的疯狗无理由的乱叫,十分气人。再次声明,本人只是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如果你觉得本人的练法和认识错误,欢迎探讨和指点。到处无端骂人者请自重,远离本贴。
     本人所述练习体验,确实是事实,绝无虚构,也没有炫耀和宣传的意思,只是希望和有缘者交流练功经验,如有高手发现错误,欢迎像19楼、26楼一样提出建议,本人十分感谢。
    再三思考,觉得还是应把自己关于五形拳的体会说完,不能因一个没有教养的24楼的行为干扰自己的练功道路,下面说一下后四拳的情况。
    2、崩、钻、炮、横。
     崩拳曾对回拉手的动作做过掩手、钩手试验,最后还是觉得外旋拉回简练和顺,因此,现在采取的是左脚一直在前、落点时前脚着力(后腿用力拉近的练法未练过)、双拳一出一回的形态,但注重了意识转换,前手外旋回拉有挂开之意,后要快速转换到前击拳的穿透之意上。
      钻、炮、横也是如此,经过自己体会,最终采取了最初的最简单的形态。钻拳前手向前随身一伸,后腿过步时前手内旋回扣拉回后手同时钻出。炮拳双手直接拉回腹部后随进步架击,横拳独立步时前手也是向前随身一伸,在后手前击时前手做一个向后手一侧方向小弧形运动内旋拉回。步法未变化。
      对功架形态的修正有一个标准,就是感觉合顺,自己感觉这样做能使意、步、身、手相互配合,快速达到外三合的要求,使发力时感到自然顺畅不别扭,想提高动作速度时变式快。
     关于躯干和腰的拧转问题,下次再说。

心意六合拳发展为形意拳,个人认为不只是名称的变化,还有练拳思想的变化。既名形意,就既重视形,也重视意,形意并重。外三合重视了形,内三合重视意。因此,对功架形态的研究不是无意义的。当然,不同人的体型不同,做到动作和顺的感觉可能不同,最后形成的功架形态不同,这也许是形成不同流派的真正原因。寻找适合自己的功架形态,是自己练拳过程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在提出来,大家可以讨论。
    形意五形拳的功架形态有一个共性,就是腿催身、身催手(请原谅,没有使用根节、中节、稍节的描述,这样更好理解),期间有腰与躯干的转动,不同的是步法和手臂形态。进一步参详人身的构造,可发现是双腿支撑着躯干、躯干再驱动手臂做出拳架动作,而双臂是由双肩胛骨连着的。躯干相当于一个圆柱体,在腿的支撑下以腰为轴左右转动,双肩胛骨相当于固定在躯干这个圆柱体上的横梁,两头连着手臂,在随躯干左右转动时带动手臂运动。而手臂的构造是由肘、腕两个关节链接的两段杠杆,在筋与各肌群的拉、撑下,形成上架、前冲、下斩、横拨、旋转等动作。发力时,后腿蹬地、前脚踩地、膝胯拧转,力量上至腰,腰部拧转带动躯干转动,力传至肩,肩急沉后一松,力传至肘或前臂或拳面或掌指(手臂的形态决定)。这就是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过程。说明这些的目的是告诉大家,无论不用力的柔练,还是最后一抖的刚练,腰与躯干有一个左右旋转的过程,这个旋转是力量传递的关键。旋转的幅度已手肘与脚膝相合为度。
    既然腰躯旋转催动手臂力量,两手一去一回才自然相合,这是确定最后形态的理论依据。

      3、十二形。个人看到的练法有多种,也分别尝试练习过,体会不如五形深。但认为无论哪种形态,无非是在保持躯干正直状态下加大身体起落或躯干左右旋转幅度所形成的功架形态,运动量加大了,步法更多了。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练法,只要感觉和顺就行。不再详细比较说明。
     4、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是:
      第一、站桩重放松、行拳重合顺。
      第二、注意练与养的关系。(刚练与柔练的关系)。
      第三、要形意并重。“意自形生”,可根据自己的练习目的(健身或技击、进攻或防守)确定拳势的意识内容和状态,动作时“形随意转”,把意的内容贯注在动作的过程中。(不是拳经中的,是自己的体会)。
      第四、不追求进境,注重形态的不断完善,让练功效果自然产生。
      第五、不断学习思考,体会拳经表述的真正意图,对别人的经验要进行试验,体会是否符合自己。
      有些东西怎样想也觉得表述不到位,就不再强求自己了。今后将继续练习和学习,新的体验将继续总结。下面改谈自己的一些理论思考。

 

    最近几天,又翻看了一遍手中抄录的前人的论述(原来在各种刊物和书籍中关于拳经及练法的论述),仔细看了吧中关于练法交流的很多帖子,感到自己的体会其实很肤浅,关于放松、自然、和顺、不追求进境的要求在李存义等人的论述中已经有了。许多网友提到的练功感觉本人还未有体会,说明自己可能还未入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拜师的想法虽有但实现不了。自己边思考边体验看来仍是现实的选择。
      思考,便有交流的愿望,虽然自己的思考可能像练拳体验一样,难登大雅之堂,但既然想到了,开始交流了,就斗胆说出来。还是那句话:觉得有道理你可以借鉴,觉得错误你可以看做笑谈,但无聊的骂人者请远离本贴。
      思考之一:格斗的形式与格斗的原理。
      早年练拳的目的很朦胧,到底为了什么,当时并没有想,只是在兴趣的催动下练而已。工作后,曾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到底为了什么?首先否定了为健身,因为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可以健身。其次否定了防身,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是没有多少场合和机会使用武功的(除非**、军人)。最后,还是回到了兴趣上,练拳其实是自己的兴趣,是自己的娱乐方式,仅此而已。那么这种兴趣爱好有什么优越性呢?一想又回到了健身与防身上。(人有时就是这样,总为自己的行为找点理由)。健身的作用及与其他体育运动的区别就不谈了,但谈防身就离不开谈格斗了。因此,曾长时间思考格斗有没有规律,传统拳术是否能提高自己的格斗能力,等等。
      有人曾对格斗的形式划分为战场拼杀、街头格斗、公园比武、擂台较技几种形式,觉得很有道理。四种形式的格斗在环境、规则、目的、手段上有巨大的差别,战场拼杀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不计手段与规则的。街头格斗的主要目标是制服对方,不一定非消灭对方,但相对而言,规则很少,手段的限制也很少。公园比武和擂台较技则不同,规则和手段是受限制的,只是二者的规则不同和限制的手段不同而已。
       战场拼杀的原理是人多胜人少、器利胜器钝、有谋胜无谋,与个人武功关系不是很大。无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战争都说明这一点。(戏剧、小说中的情节不算)所以,练兵就是在古代也以练阵法、武器使用、体力素质为主。
      与武功有关的格斗形式是后三种。所以重点讨论后三种。

街头格斗基本没有规则限制,手段也可无所不用其极,目标是制服对方或消灭之,因此存在生命危险。与公园比武和擂台较技之所以放在一块,是其中存在一人对一人的格斗形式。公园比武相对于古代的一人对一人的比武,其实是有规则的,就是点到为止和使用各自擅长的技术,虽有生命危险但不会太大。擂台较技的规则限制很多,基本排除了生命危险。
    区分格斗形式的目的是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个形式下取胜不一定在另一个形式下取胜。擂台获胜到了公园比武形式下,可能被另一种技术克制。公园比武中一击而胜,在街头格斗中可能被环境和对方使用的手段克制。一对一中轻松获胜,到了战场上可能被对方的多对一杀死。
    因此,寻找格斗的规律,首先寻找的是不同形式下共同的因素,这就是都存在一人对一人的争斗形态。在一对一的争斗形态中,不使用器械的徒手格斗才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那么,在一对一的徒手格斗中,取胜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先做几个推理。
    取胜无非两种情况,击伤对方和击倒对方。二者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自己未被击中或被击中未失去行动能力。而击伤对方需有另一个前提,就是击中对方要害,使对方失去行动能力。击倒对方的另一个前提是使对方失去重心稳定而到地。在双方都快速活动中,怎样才能击中对方要害活或使对方失去重心稳定呢?下面分开分析。

假设你攻他守,他用格挡架截防守,你若击中他的要害,有两种可能,一是你能打散他的格挡架截的手臂,这需要你的力量和肢体硬度远大于对方,既“大力打小力”。二是快速穿过他手臂之间的空隙,既“快打慢”。你若破坏他的重心,只有一种可能,快速用动作抢位站位,形成他动既跌的形势,也是“快打慢”。
    假设你攻他守,他用闪进防守反击,你只有快速变式或退守,才能摆脱被动,这也是“快打慢”。
      假设你攻他守,他急退,你只有比他更快的进行追击,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是“快打慢”。
     假设他攻你守,你可硬接防守反击,这需要你的力量和肢体硬度远大于对方,是“大力打小力”。
     假设他攻你守,你用闪进防守反击,这需要动作比他快,是“快打慢”。
     假设他攻你守,你急退且能摆脱追击,也要快,仍是“快打慢”。
    
          再从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借力打力”和“四两拨千斤”角度分析。从力学理论上看,这是成立的。但是,在格斗对抗中,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是对方也是活的,不是静止不动的。二是你必须感知对方的力的方向。这决定了你要打出“借力打力”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必须在对方变化动作和力的方向之前,就完成自己的动作和作用力发放,就是比对方快,仍然是“手快打手慢”。另外,即使你占尽先机,能够“借力”,在你的用力方向上反作用力必须小于你的作用力,还是“大力打小力”,这也就是许多人也认为功力弱于对方“借力”可能不成功的原因。
      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曾有一段话:“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本能,非关学力而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是许多人认为内家拳能让小力胜大力、慢打快的论据。如果通读拳论,可发现,王宗岳这段话是放在“阶及神明”和 “我独知人”后面说的,能做到“我独知人”,结合太极的练法再看,必然是感觉和动作比对方快,只是动作比较小,看不出快而已。另外,他说的“力”“快”“慢”,如结合太极的劲力理论,在这里指的是拙力、显性大幅度动作快慢。如果我们认为你的动作慢也能取胜,就大错特错了。
      析到这里,可以得出结论,格斗的原理就是“大力打小力”、“手快打手慢”。

很多拳术著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论来说明拳理,有一定道理,不做过多评议。但如果用物理理论说明格斗,碰撞理论更为全面。双方肢体相接触的瞬间,发生的是碰撞(长时间接触拉扯是杠杆和滑轮原理起作用,但这种形式的较技已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格斗),碰撞的结果是双方改变运动轨迹和发生形变。轨迹改变大小取决于质量和原来运动速度,形变程度取决于自身的形变系数和物理性质。
       在格斗中,相撞的是人的肢体,由骨骼筋肉组成,有一定硬度和弹性,在相撞时要保持自己的运动轨迹和减少受到的伤害,必须让自己参与碰撞的部分质量大于对方、速度快于对方、硬度超过对方或弹性好于对方。

相撞的触点也能影响相撞后的双方运行轨迹,因此,格斗中如能选择自己和对方相撞的触点当然比较理想。
       分析到这里,决定相撞优势的因素就有了。一是速度,包括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二是参与碰撞的部分质量,表现在对抗中就是全身或部分。三是身体肢体的硬度和弹性,四是能否主动把握相撞的触点,表现在对抗中就是得到有利位置(技术)。  
      再结合人身的生理构造看,躯干近似圆柱体、四肢近似杠杆、筋和肌肉连接和包裹着躯体四肢。在动作过程中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各种运动。不同部分的相撞构成格斗过程。
     决定格斗胜利的因素到这里还不全面,因为双方 碰撞前还有两个环节,既动手前的心理较量和碰撞前的动作过程。因此,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和动作动力定型(技术)也很重要。
    归纳一下,决定格斗胜利的因素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肢体的硬度和弹性、参与碰撞的部分质量和速度(就是我们格斗中力)、熟练的技术。也可表述为心理、速度、力量、抗击打能力、技术。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但分析一下觉得更有说服力。
    
     因此可以理解传统武术的练功理想和追求了(能否达到是另外的话题了)。
     内家拳追求整劲和肌肉的弹性,符合碰撞中对质量和弹性的要求。
     少林七十二艺的练法符合碰撞中对硬度的要求。
     各种拳术招法都在追求有利的触点。
     各种感知能力的训练其实是追求反应和动作速度。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各流派的特点及所追求的是什么,各种练法的优越性及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思考之二:怎样提高格斗的能力。
     格斗的原理就是“大力打小力”、“手快打手慢”。决定格斗胜利的因素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肢体的硬度和弹性、参与碰撞的部分质量和速度(就是我们格斗中力)、熟练的技术。 因此,提高格斗的能力就应在提高上述因素的水平上下功夫。
     但是,人的精力与时间有限,每一因素的水平提高又有过程,想把每一因素都提高到很高程度是不可能的,即使穷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现实的选择就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形成自己某方面的优势,然后以自己的优势去克制对方。纵观传统武术各派别的理论和练法,以及现在各国格斗技术的特点和练法,无不是在体现这样的选择。其实,在真实的格斗中,具备某一因素的优势便可称雄一时了。
     由此可推出,各种派别没有高下之分(各重视某方面),只是练习的勤奋程度不同导致的水平有高下之分。
     个人认为,心理状态的训练和反应能力的训练离开实战是无效的。现在有些单凭自己的假想或师徒间试手的训练方法,能对格斗心理起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实战环境对人心理的干扰只能通过参加实战增加经验去克服。
    肢体的硬度练习传统武术各派别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
    肌肉弹性的练习传统武术中内家拳比较注重,只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效果。
    身体及肢体的质量受基因遗传限制,提高不了多少。但格斗中却有整体对部分、部分对部分的区别,内家拳注重的整体发力可供参考。即使质量很小,也可以通过加快速度增强破坏力。
    技术动作(招式)只有具备速度才产生效果,提高他的速度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
    动作的完成、速度的取得离不开腿的支撑、腰的拧转、筋的连接、肌群的松紧运动,因此,加强腰腿力量的训练和筋肌力量的训练是通用的基础练习。
    选择什么练法,应取决于自己的条件和练习目的。快速增长腰腿力量,负重训练是最佳选择。提高肢体抗击打能力,硬气功应是较好的方法。招式速度的提高,单操几个喜爱的招式是有效的。追求整体发力,只有长时间的练习内家拳。

 

    思考之三:“练用一体”与“练用分开”谁更高明。

就练法与用法的关系上看,有些武术流派和内容是练法与用法结合在一起的,如许多少林拳的套路动作、咏春的某些招式,等等,练习时的形态就是使用时的形态。但更多的武术流派和内容是练用分家的。练习的动作形态在使用时可以变化为很多形态,有的使用形态甚至与练习时的形态风马牛不相及。(网上看到许多讲解内家拳用法的视频中,就是如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练用一体”高明还是“练用分开”高明?

提高身体素质的功法训练形态肯定不能直接用于格斗,但所产生的效果却能提高格斗决定因素中某一方面的水平,且效率较高。如世界各种格斗技术流派中,都有负重蹲起和负重行走的练法,可快速有效的提高身体力量水平。从这里看,“练用分开”是高明的。我们如果提高格斗因素中某一方面的水平,完全可以采取与格斗毫不相关的动作形态进行练习。如少林七十二艺的练法如能成功,无论用什么动作接触对方,杀伤力是巨大的。

但是,技术动作的训练应相反,应是“练用一体”更为高明。我们可以看到,拳击与泰拳的练法,用什么就练什么,即使基本素质的训练也是如此。拳击用拳,就练直、摆、勾几种拳法,身法步法服务于拳法,练法既用法。泰拳重肘膝,就练他的硬度、速度,攻防形态很简练,也是练法既用法。这种练法被许多人讥笑为练蛮力,但其在格斗中的威力即实用性是不容置疑的,其练习方法的效率也是值得传统武术借鉴的。我们主张练整力、练内劲、练借力打力,反应在动作形态上就是招式。而招式在使用时又需要临场变化,弄得这么复杂,即练不出速度,也练不出追求的本能反应。因为即使练习的动作很快,但使用时要变化,原来练习的动作不是直接使用,等于做出新动作,速度怎样产生?如果招式由动力定型内化为本能,你本能做出的动作又不符合临场状况,这种本能反应是弄巧成拙。很多视频中的大师讲解招式的使用,经常是“如果怎样,就怎样变化”,甚至一个招式弄出十多个变化,那么怎样获得变化的速度呢?为什么不把每一个变化定型为简洁的动作来练习呢?所以,如果为提高身体素质,练那些练用分家的套路招式,有其作用。但如果提高格斗能力,应选取练用一体的招式更有效。(其实每个拳种中都有这样的招式,需要我们选择罢了)。

结论,怎么练,应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之四:整体发力是否优于局部发力。

      如前所述,所谓战胜对方,在一对一的格斗中,或是击中对方要害,造成伤害,使对方失去行动的能力(公园比武和擂台较技是击中对方规定位置既可),或是破坏了对方重心,使对方倒地。

   击中对方的前提是突破对方的防守,需要肢体硬度或速度。击中之后就发生碰撞。

   破坏对方重心的前提是取得有利位置,需要动作的速度。站位后需要整体发力使对方倒地。

同样论述过, 格斗中的肢体相撞会产生运动形态改变和形变的结果。运动形态改变,在人体上的表现就是没有击中目标或被对方拨开了攻击的路线,或者被对方击的全身移动、身体摇晃重心不稳。形变在人体上的表现就是骨折、皮开肉绽。

在使对方倒地或拨开对方攻击的路线的动作中,整体力优于局部力。

在以伤害对方为目的和击中对方为目的的动作中,局部力优于整体力。原因在于,击中对方的最有力的素质是速度,局部力也可达到伤害人体薄弱环节的效果。而局部发力动作速度的取得要比整体发力动作速度的取得容易的多。

即使在打到对方的动作中,利用人体站立的原理,用局部力也可破坏对方重心,使对方倒地。

因此,总体看来,在格斗中,局部发力不一定比整体发力对战胜对方的贡献小。且不说整体发力的练习需要更多的时间了。这对以格斗为目的的武者来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思考之五:内劲与整劲是什么,怎么练?

     首先回复一下42至45楼的朋友,招式在格斗中是有用的,只是不是取胜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已,半步崩拳龙形搜骨是招式,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也须用招式,我们现在思考的是怎样选择、使用、练习招式,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谈。中途变招的打法没有速度效果会打折扣。对方拳打来,你侧身就应闪过了对方的攻击路线,不用再去对付对方的手臂,直接出手攻击目标就是了。同意关于整体爆发力的看法。下面就谈谈个人对内劲与整劲的理解。

     太极拳的各种论述中对整劲的解释是全身协调状态下的发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形意拳论强调的是炸力、抖绝力,在练法上涉及到整体动作的要求,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全身协调状态下的发力。如这样理解,其他拳种其实也要求全身协调,其发力也应是整劲。(其实,内、外家之分应在练法上,不在打法和劲力上。少林拳练到一定程度,也是讲刚柔相济,借力打力的。)只能说,内家拳更加重视全身协调状态下的发力。

     再看内劲。在太极拳的各种论述中,内劲是经过长年练习获得的一种特别的弹性力,可长发、短发、刚发、柔发,能随意而发。形意拳论中对内劲的描述其实也大致如此,不过更多的强调突然急发而已。那么,这种劲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曾在许多刊物文章中看到过各种说法,下面分别分析:

    太极拳的各种著作中对内劲的描述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描述为整体力,只是强调能随意而发的优点。其二是描述为内气,强调在放松的基础上长期练习。各种刊物文章中的说法就多了,有内气说、生物电磁说、膜内物质说等。

根据现在看到的关于内劲打人和练习体验的描述,内劲包含着内气是不容置疑的。(内气的本质也有生物电磁说),但是,内气外放的体验很多人谈到过,但承认能隔空打人的很少(只有“功家南派”系列书籍中列举过事例,但都是古人的,不足为证。)内气能外放,但不能隔空打人,说明内劲击人时起作用的不只有内气,还有肢体的力量。

许多人在谈被内劲击打时的感觉是遭受电击的感觉,(我们先假设是真实感受),说明内劲中也有生物电磁的作用。(人体具有生物电是科学可以说明的。)但如果认为内劲是生物电,能够将人打出,可以想象需具有高压电的能量,而人体内部产生高压电能至今还没有看到过有关的科学依据。我们只能认为内劲中也有生物电磁的作用,但不是主体。

少林易筋经和心意六合拳的书中有膜内物质说,至于这种物是什么,并没有说清楚。但根据描述,相当于现代人描述的内气。

更多的著述都强调,内劲发挥作用是离不开肢体间的接触的,说明内劲包含着身体肌肉的力量。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内劲是内气、生物电、肌肉骨骼力量、意识感觉交融在一起的融合体,不只是其中的某一个因素。(需说明一下,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分析,是想告诉大家一个认识,肌肉骨骼力量是内劲的主体,其他因素其实是离不开肌肉骨骼发挥作用的。)

对于内劲如何取得、发放,各种论述有一个共识,就是离不开在放松状态下整体协调运动的长期练习和动作。从此角度看,内劲既整劲。

正因为内劲是整体协调运动的结果(练习和应用都是),所以在前面的思考中把内劲表述为身体协调运动状态下的发力。不神秘。在练习和发放过程中人们会产生诸如气感、内气外放、有物在身、电击感的感觉是人体的自然反应,不要把这种反应看做内劲本身,内劲是物质的力量,是以上各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是以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

 

 理论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个人上述思考的意图就是寻找内劲练习的有效途径。

既然内劲的构成因素有内气、肌肉骨骼力量,二者的交互训练应是科学的方法。(膜内物质、生物电应是随内气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只练内气不练筋骨力量,或只练筋骨不练内气都不科学。也许肌肉骨骼力量的训练是古代练武者的必修内容,内家拳论中才较多的强调内气的练习,意图是使内气与肌肉骨骼力量均衡发展,以提高练功进境。在看到的训练方法中,许多拳种在练内气的同时并未放弃肌肉骨骼力量的训练。如太极拳的抖大干、太极球练习。形意拳的刚劲练习等。有的形意练法先从松柔入手,但辅助功法中仍有肌肉骨骼力量的训练方法。道理应该在这里。

太极拳的练法走积柔成刚的路线,个人认为是重内气积累,但如果没有与筋骨之力的融合或筋骨之力太小,这种内劲在格斗中占不了优势。很难想象一个会借力的儿童能将一个成年人干脆利落的摔倒。这也许就是“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原因。

形意拳的练法是由刚开始,转化为柔,再刚柔相济(化),因此练出的劲力大而猛。(从资料记载的古人事迹中可看出)。这种效果应归归功于刚劲练习对筋骨的锤炼。其实郭云深的三步练法的第一步,就是以锤炼筋骨为目的,他的拳论说的很清楚。

这种思考结论是前面谈用三体式抻筋拔骨练法的理论依据。(仍强调,觉得错误不要模仿)。

也许,古人的练法是是使内气与肌肉骨骼力量均衡发展的,是我们在实践中偏废了某一方面,使练习的成果打了折扣。

个人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内劲真正有成就者才能判断,现在写出来,供大家批判。

思考之六:技术招式的作用与使用。

技术只是格斗中的一个因素,技术好,没有破坏力,产生不了预期效果。在拳击比赛中,一个抗击打能力强的拳手的反击,效果也是理想的。正因如此,个人使用了“格斗”一词而没有使用“技击”的表达。

但是,完全否认技术招式的作用也不可取。可以推测,许多技术招式是古人总结实战经验的结果,不全部是表演用的,有巨大的价值。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选择。

招式的练习可以锤炼劲力,使身法符合格斗要求。符合实战要求的招式练习还通过动力定型的作用提高格斗时的反应能力。即使你有了强劲的内力,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发放出来,用招式比乱打一气更有可能达到目的。

理想的“无招胜有招”不是绝对无招,而是对招数使用的高级阶段,不经过招式的练习是无法达到的。招式的练习是提高格斗能力过程的必经阶段,过早抛弃招式的练习是一口吃成胖子的梦想。有的拳种以基本功的练习作为练拳的全部,直接进入格斗的效果并不理想。

怎样选择招式练习?还是应取决于自己的练习目的。是练劲?健身?格斗?如果为格斗,是哪种形态的格斗。擂台得分?一击而中?还是一击必杀?

有人把使用招式比喻为照方生病,主张随机应变、舍己从人,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绝对。随机应真正做到,需要有超过对方的反应能力。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推手练习的方法,太极拳推手只是练习功力的方法。如果双方功力相当,反应速度相差不大,随机应变实现不了,舍己从人也只会陷入被动应付的境地。这就产生如何使用招式的问题。

通过对拳击、散打视频的分析发现,使用组合招法才是有效的。一击而中是小概率事件,招法组合使用是取得优势的关键。当年郭云深的崩拳击人也是连续攻击。因此,招法练习使用应注重招法组合。单操也是练习功力的手段,不能作为目的。

思考之七:传统武术的技术共性。

通过观看各派武术讲解招式用法的视频,发现有几个共同的技术追求,就是抢位、破坏对方重心、反关节、借力。各派在练习时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使用时的目的往往相同,使用形态也大致相同。如太极的起式、八卦的单换掌、形意的劈拳、八极的抱法、少林的进步推掌,练习形态差别很大,但使用时都有抓臂别摔的形态。

分析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对比选择招式的练习方法。练习形态不同,所产生的速度、力量、及对反应的要求是不同的,从练习到应用于实战的时间是不同的。

这也为我们分清你所学到的是花招还是真功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练习很久也无法帮你达到目的,练他何用?

思考之八:内家拳的相通之处和共同追求。

经常看到太极、形意、八卦一家的说法,说明三者有共同的东西。公认的是都重视内气的修炼,都重视内劲的上身,都重视借力打力。但如果对三者的身法要求进行对比可发现,他们还都要求躯干正直、肢体拧裹,只不过具体形态不同而已。

如果从发力的过程看,其实都是用腿支撑躯干、躯干伸缩旋转带动手臂的过程。(从外形看,内里的东西是否不同,个人实无体会)。

从格斗使用看,都强调速度的重要性。(拳论中都说的很清楚。)

从他们经典拳论和代表性人物的事迹看,都追求本能反应的境界和修道的效果。(太极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形意讲“不打而打”等)。

这种追求相信是令每一个练武者十分向往的。但是,如何产生那样的速度和精神感应能力?前人是否达到过那种境界?至今没有看到过满意的解释。(是否练法真的失传,或者会者泥古不化敝帚自珍不外传,实在不敢妄言。)

思考之九:传统武术与当代擂台搏击。

关于传统武术在当代擂台搏击上的表现,很多人是不叫好的。许多人认为,武术上了当代擂台,就成了拳击加腿加摔跤,没有打出传统武术的风采。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有人说,是规则限制了技术的发挥,武术适合野战,不适合擂台。的确,如果取消了规则的限制,可能有些技术被使用了,会造成伤害一方的后果。但再细想,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各种武术流派不是一直宣称借力打力吗?如果功夫练成,是可以用不伤害对方的方式取胜的。我们看到,即使在传统武术的对抗比赛中,双方僵持的时间也是足以让你施展借力打力的技术的,怎么就变成了乱打和顶牛了呢?我们不是津津乐道一击而胜吗,怎么却很少见到呢?一击而胜在以点数获胜的比赛中应更有优势才对啊?

唯一的解释是没有练成功夫。传统武术是有格斗功能的,但需要遵循格斗的规律。在练习过程中你太注重健身的练法而不是追求格斗的素质,没有速度、力量、技术、心理的素质,在任何形式的格斗中都只能是随对方的节奏乱打一气。因此,如果为格斗练传统武术,必须分清哪些内容是为健身设计的,哪些是为格斗设计的。(当然,武术中的健身功法最终也是提高格斗素质,但那种途径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也有人说,真正的高手是不上擂台的,因为武术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用来打人的。这也有道理。很多人练武为健身、求道,这部分人是不会上擂台。但是,我们也看到,许多人是到处宣称武术比拳击、泰拳等国外搏击术高明,相信他们中应有练功有成的,为什么不站出来证明一下呢?解释可以有两个:一是自己并没有练到家。二是练成了也没有取胜的信心。如果练成了也没信心,怎能说明武术优越呢?

其实,传统武术在现代擂台上的表现是格斗的正常状态。 不具备快进快退的能力,又想战胜对方,死缠烂打就成为有效的手段。

任何技术在格斗时使用无非是攻击和防守两种目的,所使用的武器在徒手时就是自己的肢体。双方都在快速反应和移动,攻击有效必须打破对方的防守,防守有效必须有快速的反应,防守反击更需要速度保证。擂台搏击形态下的格斗取胜的最佳策略是控制双方攻防的节奏。传统武术实际上具有各种各样练习取得这些能力的方法,(内家拳强调“疾”,肯定有方法。各拳种强调“步”,是控制双方攻防的节奏的手段,也有练习方法),只是我们不知或没有重视罢了。

思考之十:为什么练拳?为什么思考?

个人为什么练拳前面已经说明,就是个人的兴趣和娱乐方式。

也许有人为健身,但健身有很多比练拳更好的方式。也许有人为格斗,但练拳形成格斗能力要很长时间,不同格斗形式都有自己有效的速成途径。有人期望一击必杀,军警格斗术更有效(用武功杀人是最笨的方法)。有人为修道,但道家和佛教的静坐效果更快。因此,练拳不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唯一甚至不是有效的选择。即使在古代,武功的作用也只是看家护院、抢劫保镖,战场、事业上作用不是很大。武状元考试科目也不以格斗能力为主,考的是力量、射箭、文章。

但是,练武过程中却包含着健身、格斗、修道所需要的内容,也正是如此,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从中受益。这也许是人们喜欢练武的原因。特别是其中的格斗因素,符合了人的防卫本能和恐惧本能,加上文艺作品对他的渲染,使人们产生练武防身的愿望就可以理解了。

一句话,练拳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欢跑步、足球一样,是一种兴趣爱好。如果你有其他目标(如格斗、健身等),还需遵循其他的规律。

为什么还从格斗的角度思考武术呢?毕竟古人造拳是立足于格斗的(少林拳好像不是),因此,从格斗的角度思考武术,可以帮我们理解今天各种理论、练法的有效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失传、失真的大家都承认。)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拳经的本意所在。

 

如果简单归纳一下思考的结果,无非是以下几点:

1,决定格斗胜利的因素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肢体的硬度和弹性、参与碰撞的部分质量和速度(就是我们格斗中力)、熟练的技术。也可表述为心理、速度、力量、抗击打能力、技术。不同的格斗形态下取胜的决定因素并不相同。

2 ,心理状态的训练和反应能力的训练离开实战是无效的。技术动作(招式)只有具备速度才产生效果,提高他的速度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  动作的完成、速度的取得离不开腿的支撑、腰的拧转、筋的连接、肌群的松紧运动,因此,加强腰腿力量的训练和筋肌力量的训练是通用的基础练习。
   3,内劲既整劲。 肌肉骨骼力量是内劲的主体。内劲取得、发放,离不开在放松状态下整体协调运动的长期练习和动作。内劲的构成因素有内气、肌肉骨骼力量,二者的交互训练应是科学的方法。

4,招式的练习可以锤炼劲力,使身法符合格斗要求。在格斗中,招法组合使用是取得优势的关键。一击而中是小概率事件。

5,在使对方倒地或拨开对方攻击的路线的动作中,整体力优于局部力。在以伤害对方为目的和击中对方为目的的动作中,局部力优于整体力。

6,各派武术招式用法,有几个共同的技术追求,就是抢位、破坏对方重心、反关节、借力。各派在练习时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使用时的目的往往相同,使用形态也大致相同。

7,内家拳从格斗使用看,都强调速度的重要性。都追求本能反应的境界。发力的形态都是用腿支撑躯干、躯干伸缩旋转带动手臂的过程。

8,擂台搏击形态下的格斗取胜的最佳策略是控制双方攻防的节奏。

9练拳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格斗有自己的规律。并非练拳就一定具备格斗能力。

 

昨晚看完了《逝去的武林》,感觉自己的上述思路得到佐证,书中谈到几个师傅曾改正过他的动作形态,说明在形意练习的不同阶段是可以变化形态的,也说明了形的重要性。书中关于架势练筋的说法表明真正的形意拳没有忽视筋肉的训练,关于练法的说法也不主张追求内气,而是通过形态的练习自然练出内气等等。

也感觉此书虽不是拳经,但其说法是符合拳经的。(如对“腰催手”与“脚追手”的说明,对步法的说明,是千金难买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思考在前人的经验中早有具体的实现途径了。别人已经实践过的东西自己还在摸索,有点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