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攻击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6:10:43
TCP/IP攻击原理
在本章,将要介绍一些利用TCP/IP协议的处理程序中错误进行攻击的原理、方法以及一些防范对策。这些攻击包括当前流行的Teardrop和Land攻击。
利用协议实现的攻击方法,都是故意错误地设定数据包头的一些重要字段,例如,IP包头部的Total Length、Fragment offset、IHL和Source address等字段。使用Raw Socket将这些错误的IP数据包发送出去。在接受数据端,接收程序通常都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将接受到的数据包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的过程中,就会使系统当机、挂起或系统崩溃。
在最后,是一个服务程序错误而导致攻击的例子:OOB。
在本章,我们将结合一些程序来讨论这种攻击能够实施的原理的同时,读者也可以使用这些程序来检查自己系统针对这类攻击的安全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 攻击的现象及其后果
使用了Windows 95和Windows 98 NT的人们都经历过系统陷入混乱,对任何输入都没有响应的情况。这时候,屏幕出现蓝屏,迟迟无法重新刷新。按下Ctrl+Alt+Del时,看到系统CPU利用率达到100%,同时显示一个应用程序无响应。这是程序出错或者使用了盗版软件的缘故。
通过网络,也可以使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出现这种无响应、死机的现象。事实上,大量的程序往往经不住人们恶意的攻击。
人们已经使用了许多方法来专门对付上网的Windows 95和Windows NT。目前,能够对Windows 95和Windows NT进行攻击的方法很多,当前流行的有:tearDrop(也称为“泪滴”)、OOB、Land和Ping of Death等。其中,关于Ping of Death在缓冲区溢出一章中对这种攻击做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些对策。
一般的攻击过程是这样的:当入侵者发现了一台Windows 95或者Windows NT(这只需用端口扫描工具扫一下就可以辨认出来),便用一个OOB或者TearDrop攻击,再次用ping命令时,目标主机就没有响应了。事实上,这些攻击并不是局限于Windows NT和Windows 95平台,一些攻击,如Land已被发现对Linux、Cisco路由器以及其他大量的UNIX操作系统都具有相当的攻击能力。
能够实施这种攻击的原因是在Windows 95和Windows NT中存在错误,这是一种处理TCP/IP协议或者服务程序的错误。人们利用这些错误。通过给端口送一些故意弄错的数据包,在这个数据包的偏移字段和长度字段,写入一个过大或过小的值。Windows 95和Windows NT都不能处理这个情况,然后Windows 95就先变成蓝屏,Windows NT是非死机不可。据称TearDrop可以使被攻击的主机立刻当机。
这些攻击的危险性在于可以通过网络发起攻击,当攻击者发现了一台上网的Windows 95、Windows NT或者Linux操作系统主机时,只需启动这一程序,输入入口参数假冒IP、端口号,被攻击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便可以发起攻击了。通常是Linux一遭到攻击就当机,而Windows在受到十几次攻击之后也会死机。这时候,用ping命令,被攻击的主机就再也没有回应了。
服务程序存在错误的情况是很多的,例如,Windows NT中的RPC服务存在漏洞。某个用户可以远程登录到Windows NT 3。5x或者服务器的端口135,并任意输入10个字符,然后回车,切断连接。这便可以使目标主机的CPU利用率达到100%。虽然一个简单的重启动就消除了这个问题,但毕竟这是很讨厌的,是系统安全的重要隐患并严重地影响系统性能。
对于OOB攻击,人们已经提出一些对策,如在Windows NT 4.0 中,呆以对发到端口若悬河39的包进行过滤等,都需要对系统的网络设置进行一番配置,来分别处理拔号上网和使用LAN的情况。
目前网上已经出现补丁程序,用来对付这些攻击方法的攻击。在 Windows 95和Windows NT上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运行一下安装包即可。
在没有找到补丁程序之前,也可能性安装一个PC防火墙。该工具非常有效,例如,当禁止从主机的所有端口发出数据包,同时禁止数据包发向本主机的所有端口时,实际上已将本主机应用层的服务功能和访问功能切断。此时,虽然可以ping通一台有帐户和口令的UNIX主机,但却地法登上(telnet)该主机或从该主机用ftp取回文件。
可以用该工具来过滤发向本主机一些端口(例如139)的数据包。
2 泪滴(TearDrop)攻击工具
这个攻击工具起名为泪滴,它确实可以让人们恨得咬牙切齿。
当辛苦的劳动成果突然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当机而化为乌有。也许,这次当机便是一个人随意地向你的计算机动了一次小小的攻击所致。
这个攻击利用的是系统在实现时的一个错误,我们以Linux上的一个实现为例,也就是说,某些Linux操作系统也是脆弱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攻击Linu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在它的IP数据包重装模块有一个严重的错误,更确切一点地说,是在ip-glue()函数中。当Linux收到一个个IP包,送到IP层进行组装,以形成发送端原来的IP包时,它将进入了一个循环中,将接收队列中的一个个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拷贝到一个新分配的缓冲区中。
这段代码如下:
fp = qp->fragments;
while (fp ! =NULL)
{
if (count +fp ->len >skb ->len)]
{
error-to-big;
}
memcpy (ptr + fp ->offaet ), fp-> ptr, fp->len);
count +=fp ->len;
fp =fp->next;
}
在程序中,检查了每段数据是否过长,因为如果数据部分过长,将会向内核拷贝过多的数据,引起内核发生某种危险。然而在程序中并没有检查包中有效数据的长度是否过分小,例如,当表示包中数据长度的变量变成了一个负数时(例如 fp->len<0),对这种情况,并没有进行检查,结果是系统将过多的数据拷贝到内核中去。
以下,让我们看看Linux是如何将收到的IP数据加入到组装队列中去的。
计算这一fragmrnt的终结位置:
/*
l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is fragmrment.
l /
end =offset +ntohs(iph ->tot-len) ?Cihl;
在正常情况下一切也正常。但是,当我们精心准备这样的数据包,让前后包中的“fragment offset”字段交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看看程序对“fragment offset”做了那些处理:
if (prev != NULL&& offset
{
I =prev->end ?Coffset;
Offset +=I : /*ptr into datagram */
Ptr += I /* ptr into fragment data */
}
如果我们发现当前包的段偏移在前一包数据内部,也就是说根据偏移字段的值,前后两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有重叠。组装程序试图正确对齐它们的边界。程序代码如上所示。这一步是对的。除非当前包中的有效数据碰巧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满足对齐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offset”域中的值将会比“ end”域中的值大。这两个数值被交给“ip-frag-create()”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将会计算当前包的长度。
/* Fill in the structure. */
fp->offset =offset;
fp->end =end;
fp->len =end ?Coffset;
在这种极少见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fp-len竟变成了一个负数,于是memcpy()最终将会把大量的数据拷贝到内核中,因为memcpy()中的记数器是一个反码,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根据使用的内存管理机制的不同,将会引起系统重启动或停机。
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例如可以发送两个特殊的数据包,第一个包中的“offset”域置为0,包中有效数据(IP数据)长度为N,MF位置1。第二个包中MF位置0,“offset”为一个小于N的数,包中的IP数据也少于N。
当将收到的两个数据包组装时,先将第一个数据包拷贝到一个缓冲区中去,然后拷贝第二个数据包。因为
next->offset
cur ->offset =next ->offset +(pre->end-next->offest);
cur ->end =next ->offest +(next->iph ->tot-len)-ihl);
cur ->len =cur->end-cur->offest;
当ntohs(next->iph->tot-len)-ihl<(pre->end-next->offset)时,错误就发生了。这时候,cur->len为
负数。
在正常情况下,无法预言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发生的频率如何。但是在人为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一处故意的情况下,那就一定会发生的。
人们可以自己编写发送raw数据包的程序。在数据包中,从IP包头开始,都可以填入自己想要的任意数值。而我们使用软件并不能处理这类非常复杂的情况。事实上,即使对软件曾经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也很难说会发现这种错误。
当前的许多Linux的实现中都有这个错误,向Linux发送很少几个这样的数据包,便可以引起Linux当机,因为通常这种IP包重组和缓冲区开在系统核心态,缓冲区溢出将使系统崩溃。同样地,向Windows 95、Windows NT发送10-15个这样的包,也会引起死机。
现在在网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类似这样的程序,这些攻击的方法依然是对一些字段使用错误的值,但和“泪滴”相反,将段偏移字段写入一个大于头的长度的数值或者伪造UDP的长度,直到伪造为真实长度的两倍。或者将原来专门攻击53端口的程序改造为可以攻击一系列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