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几起几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39:25
彭 迪
2005年第10期 炎黄春秋杂志893
抗日战争年代,我在延安看到的唯一永久性的标语是中央党校大礼堂东山墙上雕刻的毛泽东书写的大字横幅“实事求是”。这个原则一直被公认为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座右铭。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经过认真的争论而肯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又赋予实事求是原则更加深远的涵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事实,通过实践,探索真理,又回到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规律。
可是,实事求是,似乎又是老生常谈。谁都会说,但不是谁都会做,更不是谁都愿意无条件地身体力行。这当然包括本人在内。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坎坷历程,在许多关键时刻,“左”的路线主宰了我们的政治舞台,实事求是原则不知道哪里去了,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贯彻实行实事求是原则主要有三难,最难是第三难。
第一难,科学方法:
它要求人们了解或处理问题首先把事实弄清。为此,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争取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掌握真实情况,并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出事物内在联系、外部关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形成思想概念或理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除了这是一件需要有智慧和花大力气的工作以外,并不是人人都坚信事实是第一性的,理论纲领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在很多的情况下,人们比较更相信现成的理论或传统观念,对不断变化更新的事物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无意忽视,或是有意忽略。
第二难,民主精神:
它要求走群众路线,在调研和形成政策的过程中,到群众中去,把事实和政策如实告诉公众,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更要开展讨论,集思广益,真理才能愈辩愈明。这好像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实不然。人们往往容易更相信自己习惯于少数人决策,不大相信群众,不承认人民有平等知情权,越是重要的,特别是可能引起不同意见的信息,越不想同群众分享探讨,无心或有意地封锁事实,不愿意听不同意见,甚至不许人说话。
第三难,无私无畏品德:
它要求回到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如发现过时教条或缺点错误,不管是来自哪本经典著作或哪位高级领导,要敢于修正错误,否定自己。人们一般不容易承认缺点错误,不敢修正和发展真理,甚至唯恐失去既得利益和权势地位,文过饰非、抱残守缺。要克服以上困难,不但需要聪明才智,而且要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立场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它是一个先进政党的党员,特别是领导人的试金石。
我不是理论工作者,讲了许多外行话,而且不自量力,还想展开谈谈,请读者批评指正。
实事求是原则在全国解放前执行得比较好,我们党的领导对形势和任务做了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制定和实行了抗日救国民族、民主革命纲领,符合实际,深得民心。它鼓舞了像我这代人大批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或就地从事救亡和地下工作,自愿牺牲个人的一切,参加这场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这段时期也有像延安整风抢救运动中一些很不实事求是的事情,但不是主流,而且事后领导还公开道歉,实事求是、承认错误。毛泽东的许多求真务实的重要著作都是在那个时期写的,对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国记者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反映了我们党领导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身体力行,和人民同甘共苦、平等相处、不分上下、打成一片的革命精神和气度。
建国以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情况变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越来越淡漠,许多重大决定事前没有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集体讨论,事后也没有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从反右斗争,大跃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一些错误的决策,不知道给国家带来了多大的灾害。撇开领导人的个人素质先不说,我认为领导思想违反实事求是原则,是这一系列失误和灾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反右派运动中,50多万无辜者被打成右派,冤案成山。多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毁于一旦,多少宝贵的时间精力,付诸东流。但我们对不幸的受害者平反以后,没有像在延安时期那样,公开赔礼道歉,更没有表示这样的失误再不重犯。从那以后,全国民众,如惊弓之鸟、心有余悸、明哲保身保家、三缄其口,越是重大的国事,越不敢探讨质疑。这种沉重的政治空气到今天也还没有彻底改变。时隔近半个世纪,许多人还是不敢讲真心话。
大跃进之后,由于领导错误造成人民饥饿、疾病死亡的人数不下数千万,它是无知加专制的结果。我们领导迄今从未向全国公布有关数字,也没有向受害的国人公开作过正式的深刻检讨交待,更没有沉痛地总结经验教训和承担应负的责任,表示改正决心。这样严重的错误不了了之,在现代国际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这类大事发生之后,有的国家成立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弄清事实,向公众发布;有的党政成员承担责任、引咎辞职等等。我们付出了那么惨痛的代价,还没有深刻的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对人民有正式交待。难怪这类错误会继续发生。人们很难忘记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三军元帅彭德怀等由于实事求是,对缺点错误提了一点批评意见后的悲惨遭遇。
文革的错误,性质远比反右斗争或大跃进更严重,存心有意伤害好人之事不胜枚举,斗人为乐、见死不救成风,国民经济濒临破产,传统美德一扫而空,受害人民何止万千,教训之深无与伦比。实事求是原则受到彻底摧残。这场史无前例的人为浩劫以后,人们痛定思痛,举国上下要求根据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全面深刻反思,检查错误根源,杜绝悲剧重演。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跳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牢笼,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见天日,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虽然在当时“宜粗不宜细”的指导思想下,决议没有触及问题更深层的根源,也没有更广泛地听取广大受害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可是,大家相信这个决议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新启蒙的开始,而不是结尾。人变得更加勇敢明智,看问题、做事情更加实事求是,个人崇拜之风大有减弱,书本教条束缚也有松动。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大胆地突破思想牢笼,走向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遵从了某种现成而又说不清的什么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实践革新。例如,我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包括个体经营在内的社会生产力和扩大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权益和自由,而不是拘泥于过时的教条,对外国的成功经验也不是一概排斥。
但我们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起步不久,经验不足,步履艰难,经济发展过热失衡,贪污腐化泛滥,贫富悬殊扩大,失业、失学交织,世风江河日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全局性的原因是政治改革裹足不前。我国的政治领导体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从中央到乡镇,权力过分集中,缺乏自身或人民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难怪官僚主义掩护支持的贪污腐化恶性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种畸形发展原因很复杂。它多少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矛盾,理论上虽然肯定政治改革之必要,但真做起来又顾虑重重,怕担风险,尤其是要同上千年的封建政治决裂,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再加上自满心理和权势得失考虑就可能对政治改革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归根到底,问题在我们对实事求是的原则是不是无私无畏、坚定不移。
中国这种高度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源远流长,中国的古老文明使我们感到自豪,但它的负面影响又使我们背上难以摆脱的历史包袱。1981年党中央通过的第二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余毒”,并没有肃清。数千年的皇权专制下,国土臣民概属皇帝私有。好皇帝可能为人民做点好事,但老百姓绝无权议政、参政,更谈不到起什么监督作用。帝制推倒以后,这种大权独揽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毛泽东赞同秦皇专制,形容自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我们现行的拥有绝对权力而实际上无多少监督、无多少制约的政治领导体制仍然保留了这种皇权色彩,给贪赃枉法的各级官员以极大的活动空间,而给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权力适当制约分散的建议没有留下多少余地。
我国实行这种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涵义应该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对敌人实行专政。但如果理解或执行得不正确,就可能走偏方向,对付敌人的专政被用来对付人民。顺便指出,“人民民主专政”中“专政”这个词来自西方,直译是“独裁”(dictatorship),译成“专政”好听一点,其实就是专制独裁的意思。专政也好,独裁也好,同民主是水火不相容的。捏在一起运用,必须高度慎重和警惕,稍有粗心大意,就可能铸成大错。回顾一部新中国的历史,由于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不知道有多少对党、对国忠贞不渝的好人、能人被错当敌人而受到专政之苦,尤其是在政治运动中,往往凭一件事,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给人定罪,而且对这一句话还可断章取义,以达到定罪的目的。
毛泽东在他早年的名著中指出,区分敌我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要处理好这件事,关键所在是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经过认真的调查核实,才能得出公正判定。也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为了保证调查研究准确无误,还需经过独立的,和有监督的司法程序,而不是由某部、某人一言判定,不由分说和不加核实。这类涉及人民身家利害和政治权利的问题,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实事求是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虽有很大改进,但不能说过去那种不正常、不公正的做法已经完全停止。
如果说我们领导对“专政”一面十分重视,甚至可以说过分敏感而常常在处理中造成失误的话,对“民主”、“自由”一面可以说不够重视,甚至有几分疑惧。解放前,我们的纲领、政策、声明、文告十分强调民主。建国后,我们很少系统地组织关于民主理论和实践情况的研讨。有时提到民主,也不超过三言两语。对自由问题几乎绝口不谈。过去几年,纪念五四运动时,只提爱国主义,不提民主与科学。这当然不是偶然忘却。其实,爱国主义所有国家都提倡,不是中国五四运动唯一和 主要的标志。没有科学和民主自由,爱国主义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涵义。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至理名言在中国写文章时可以偶尔说说,但不是人人都很信服,似乎天下没有自由的民主,也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主义。这也不奇怪,因为专政是对付敌人,我们经验很多,做得比较得心应手,而民主自由对中国来说是新生事物,涉及人民权利、领导权限、选举制度、民意机构和议事程序等等的规范,相当复杂,需要根据中国国情,逐步推行。人们都能理解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要求一蹴而就,也不主张全盘照搬外国做法。但许多人盼望对这个大家关心的政治改革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态度,不要消极等待或闭门造车,至少可以在理论上和思想认识上开展准备工作,通过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展开自由讨论,发扬民主,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共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革的道路。也许因为中国太缺乏民主传统,而政治改革又最需要实事求是的勇气,这种起码的要求似乎也难以实现。
除了处理当前的问题外,我们在处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违反或回避实事求是原则的现象也不是偶然现象。有人相信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党的利益的必要措施,尽管这是明显的违反事实。我国官方垄断了许多历史档案,往往根据政治需要,或夸张或掩盖,或篡改事实,达到美化某些人或丑化某些人的目的。对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甚至从历史中抹杀其人其事。在电视人物传记节目中,这种虚构的情况就更严重了。这些不真实的宣传一时可以在媒体中占压倒优势,但严峻的事实是,许多知情者的见证和大量民间和境外出版的读物的真实性大大地超过我们的官样文章和“正史”。怪不得人们千方百计想从“野史”中了解更多、更全、更真实的情况,而有关当局则竭力想堵死这种“漏洞”。这种世界少见的信用危机咄咄逼人,丧失了的信誉恐怕不能靠更多铺天盖地而不真实的宣传或靠封杀反映真实情况的作品而挽回。毛泽东在1967年的一次谈话中曾尖锐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篡改历史不是私心就是野心。”毛泽东早期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立场,他后期的严重失误也正是因为他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中能取得如此伟大成就,也应该归功于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敢于破旧创新的毅力和勇气。邓小平是从不公平地和不实事求是地被罢免压抑后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拥戴重新上台的领袖。我亲自在场目睹耳聆群众发自内心欢呼“小平你好”的动人场面。我也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受到他的言传身教。人民拥护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否定过时和错误的教条,摆脱毛泽东的一些错误思想的枷锁,把中国引向改革开放的道路。可以说,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次转折——拨乱反正,回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据我了解,邓小平对自己要求严格,衡量自己也是实事求是,并不提倡对他搞个人崇拜。他甚至说自己一生的功过是对半分,虽然这是他过分谦虚的表态,难能可贵。但也反映出力求实事求是是他的一贯立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对外开放的视野十分宽广,1979年我作为新闻助理随他访问美国时,亲自在场听到他对美国总统卡特说:“我们不怕你们(美国)的思想影响,我想你们也不会怕我们的思想影响。”这种面向世界高屋建瓴的气概体现了我们这个大国面对时代的挑战的度量和勇气。
历史的前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解放势不可挡。形势发展、多元多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流通无孔不入,它以空前的规模、速度与深度,突破人为的疆界和禁区。在当今世界,关门闭户的政治是行不通的。这个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分胜负的时代,严峻地考验我们的国家和个人。如果我们真是忠于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们就不会以自己认定的相对真理当作不能与时俱进的绝对真理,而会虚怀若谷,兼容并包,同人民一起,平等地探讨问题,共同追求真理,鼓励欢迎各种建议,特别重视不同的意见,保护和尊重少数。对一些爱党爱国、忧国忧民、有独到见解、对权势名利、金钱诱惑不屑一顾、敢于直言不讳、苦口婆心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团结爱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对待可能是错误意见也应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轻易冠以“自由化”之罪名,歧视压制,重犯过去的历史错误,何况说不定真理在少数方面。我们的领导对在战场上你死我活、苦拼几十年的政敌都能团结和解,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什么对在同一战壕中同生共死并肩战斗几十年的战友反而相煎何太急,不能和解宽容?
回到我的主题,实事求是原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必经之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人都应该有权运用这条原则来谋生计求发展,为国家作出贡献。在涉及国家或个人命运的问题上,领导有责任为人民创造运用实事求是原则的条件,帮助他们分享信息,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参加讨论,对重大问题共同做出决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建不成社会主义。只有启发人民共同参与国事、交流意见,在实践中达成共识,才能建立真诚的同志关系,像过去战争年代那样,上下一心、生死与共。也只有这种真诚的团结互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稳定和谐,避免风险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特别是人的伤害或损失。
当前,我国面临艰巨而复杂的改革任务,我国领导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新观点、新作风令人鼓舞。如果全国人民,包括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的公民,能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互相坦诚相待、团结一心,在改革开放的新长征中,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实践创新,我党的领导地位将能长期巩固,执政水平将更加提高,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健康,我们的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实事求是”是真正的铁的规律,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反其道而行之,迟早将受到历史的惩罚。思想解放再解放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动力,深信有智慧、有胆略的中国人民通过实践、再实践,讨论、再讨论,总会找回失落的实事求是原则来弄清什么是人类进步的普遍规律,什么是中国特色,找到二者结合,通向民主社会主义的最佳途径。虽然我自己是看不到这一天了,我并不悲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政坛常常销声匿迹,但实事求是的思想,家喻户晓,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里。历史的发展将决定于人心的向背。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