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华-小议外语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57:00
小议外语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学院外语系英2 刘 凡 陈晓窗
清华大学外语系现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1983年复建。
仰望历史的天空,我们是幸福的。1926年,本系生命的起点。曹禺、钱钟书、季羡林、王佐良、许国璋、英若诚等等大师从这里腾飞,奔向辉煌的人生征途。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文的光环。“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成为这些大师治学之道的精髓。
成长在“人文”的羽翼下,我们是幸运的。学习外语,不只是听说读写,不只是哈姆雷特、十四行诗,不只是信达雅……在这里,我们随时能够呼吸浓郁的文化气息。全校人文选修课、新人文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尽管如此,仍然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外语专业的学生语言流利、头脑空洞”。忠言逆耳,外语教学和我们自身确实存在诸多不足。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即工具化倾向。一味注重词汇积累和语法,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的土壤。以翻译为例,缺乏文化涵养的学生只是一个低级的翻译机器。两国文字之间的转换绝非华而不实的字斟句酌,而是需要深厚的母语文化作为依托。我国早期翻译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比如声名显赫的清华校友曹禺先生。他们不仅具备很强的外语能力,同时又有深厚的国文修养。语言在本质意义上是文化的载体,是了解别国文化的媒介,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因此,为了打造和提高我们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还要有文化意识:加强了解外国文化,因为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持不同的观念,学习不同的语言,语言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去了解社会。与此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外语教学不能过分强化外文化,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内文化的教育。无论对别国文化了解多么透彻,中国本土文化才是我们起步的基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过金玉其外、昙花一现。我们应该能让自己学会用英语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宏扬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也是一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多开设几门选修课这么简单。“通识教育”还必须跟我们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通识”中突出我们的“专才”来,这样才能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文化素质通识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出要求。纸面上的美好蓝图并不等同于一帆风顺的实际操作。首先,相当一部分课程的定位和教学方式还不太能给学生以新的启示和收获,这在不少给文科生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其次,由于某些学生对于不少热门的全校性选修课程(尤其是经济、法律类课程)更为重视,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课程上面,这样就相对压缩了英语研习和选修其他素质课程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校把全校性任选课的成绩也计入学生的GPA(学分基)——GPA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推研,从而导致学生选课出现了强烈的功利色彩。最后,有些全校性任选课究竟在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值得讨论。
要谈全校性任选课就离不开GPA这个话题。在清华,学分基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学分基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评比奖学金,学分基是最关键的标准(素质测评实际上起到的作用非常小);学分基的高低更是学生推研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对于申请出国深造的学生而言,学分基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学分基政策的推行,存在一定的负面效果,就我们身边的一部分同学来看:其一,由于推研注重GPA的高低,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一味地追求学分基,过分在意成绩,为分数而学。由于对于学分基太过于在意,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功利性——有人甚至为了追求高学分基而只选修很少的课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与挖掘知识成了悦耳的空话,学生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无形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清华学生考试的能力无疑是一流的,但也仅此而已。其二,有些课程与科目(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其考察对象的性质决定了这些课程不适合于进行量化的考核,其考核结果容易受到多方面的主观因素(如教师本身)的影响,如果一定要进行评分,其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无疑有待商榷。其三,学校新出台的政策规定,全校性任选课的成绩也要纳入学分基的计算范畴。学校的本意是好的,他们想要提高学生们对任选课的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其负面的效果也不容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会更青睐那些得分高的任选课,给分的高低成了学生选课的最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都成了其次的东西。本来,任选课的开设是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从狭窄的专业领域内走出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但是最终任选课反倒成了一种无形的束缚。这个结局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人文教育,不仅在于“为文”。丰富的人文知识并不等同相应的素养和能力,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将所学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学会“为人”。
在这一点上,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上世纪90年代,时任该校校长的杨叔子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传授轻素质提高等问题,提出要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在他的倡导下,以第二课堂为主的人文讲座、学术沙龙、世纪读书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往日以工科见长的华中科大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氛围。1996年,该校青年教师熊良山主讲的“道德经解读”(2001年改名为“老子道德经”)成为大学生选修课。九年来,这门课程先后滋润了8000名莘莘学子的心田。同学们离开课堂后都能以更加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用更加理智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迎接各种挑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拥抱多彩的生活。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如甘霖洒入干涸的土地,人文精神在校园里得以重塑。
天津大学社科与外语学院教授宗文举曾说:“不同质文化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结构转型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西化,就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抵抗物质利益的诱惑,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讲,这席话尤为深刻。我们透彻研习异域文化,不能只为别国作宣传。相反,我们是否应该怀着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外语使中国文化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行文至此,想到普林斯顿大学大力推行的“通识教育”。学校着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充分从文理等各门学科中汲取营养。曾任该校校长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要实现某种文化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路漫漫其修远兮。
大师们的身影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和向往。
为文。
为人。
人文日新,我们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