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瞬间(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0:39:49
152# 吉祥健康发表于 2010-10-18 16:49 | 只看该作者 下载 (104.77 KB)
2010-10-18 16:49
1973年1月6日,洛迪先生作为意大利《时代》周刊的记者,随同意大利外长朱塞佩•梅迪奇访华。9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及随行记者,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长期以来,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人格和豁达的风度给洛迪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早就产生要为总理拍张单人像的强烈愿望。因此,尽管此次接见前意大利使馆向洛迪等记者叮嘱,不允许携带照相机,但他却向意大利驻华大使撒了个谎,悄悄地带上了照相机,以便等待时机实现他这个长期怀有的强烈愿望。   
    会谈后,洛迪和大使们一行排着队等候周总理的一一接见,洛迪先排在队伍的中间,当听到周总理向人们打招呼和致谢的声音时,洛迪向排在前面的大使询问,除了中文外,周总理会讲什么语言?大使说:“周恩来的法语讲得很流利。”洛迪先生想,这也是我的运气,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向周总理说明拍照要求了。  
    当临到洛迪先生被总理接见时,他坦诚地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了谎,我向别人谎称没带照相机,但实际上我带了。因为这是我惟一的机会,再也不可能有像今天这么好的运气给您拍照了。”  
    洛迪先生是位“少白头”,年方中年已经满头银发了,周总理看了看洛迪,诙谐地对他说:“满头白发的人也会说谎吗?”“是的。但是,如果可能的话,请您给我一小会儿时间让我为您照一张相。”周总理又笑了笑说:“对有白头发的人的请求,我是不会拒绝的。”  
总理同意后,洛迪先生请总理坐在沙发上,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力,没用闪光灯,没用测光表,利用当时现场的自然光,用随身携带的德国小型莱卡M4相机,90毫米的中焦镜头,拍下了第一张照片。洛迪先生后来说,总理的胳膊肘是那样自然,那样完美地放在扶手上,根本不需作任何提示。但此时总理的视线有些偏向下方,洛迪先生认为自己拍得还不够满意,于是他走近总理,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不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再拍一张吗?”  
    总理同意了,洛迪先生重新回到了摄影位置。这次总理目光移向了远方,洛迪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按下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洛迪先生拍完这两张照片后,立即就把整卷胶卷取下来并将这个胶卷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直到12天后回到意大利时才进入暗房亲手冲印出来,一幅珍贵的经典力作终于问世。  
    这幅照片首先刊登在意大利《时代》周刊上并占了中心页整整两页篇幅,这幅照片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效果,很快为人们所关注。1974年,该幅照片荣获美国最有名的新闻照片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认识世界奖”。 照片所刻画的晚年周恩来很是令人神往。沉浸在侧逆光里的周恩来,略微倾斜地倚靠在沙发里,衬托于暗淡的背景,显得格外瞩目。他那面部的表情冷峻而又坚毅,削瘦的面颊在点点老斑的缀饰下,似乎更增添了几分苍劲而超脱尘世的英气,且剑眉紧锁,唇角紧闭,透射出一股砥柱中流般的气概。在这尊凝固着的瞬间雕像上,有一处格外触发人以勃勃生机般的联想,那就是周恩来放在沙发扶手上的极具表现力的左手;看上去,这只手的手指仿佛是要情不自禁地轻轻敲击沙发。似乎使人觉得,它欲敲击的是一曲充满生命活力的春之歌。周恩来的左手同他那受过伤的右手形成强烈的对比,两者一并显示出文儒的气质和革命家的阅历。整幅画面上,周恩来的面部、双手是突出于冷色调的三个暖色调亮点。这三个亮点,构成一个被几何学和物理学视之为极具稳定性的直角三角形,给人以稳若泰山的印象。而其中那面部亮点,恰好几近垂直于右手亮点之上,似乎又让人明显感到,革命是周恩来毕生为之奋斗的基本点。整个构图让人觉得,前伸的左手,象征着周恩来凡事均以文儒之风开路;后屈的右手,则象征他毕生所坚持的革命立场。这幅照片的作者真不愧是位大师,紧紧捕捉住了周恩来身上最赋表现力的地方,独具匠心地用三个亮点和直角三角形的巧妙构图,瞬间展现出囊括一生的天才构思。周恩来的魅力亦因此一览无余。  青年金英姬 青年曼德拉    我们自己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啦! 战友  战友 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