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毒品”给欧洲执法部门出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57:35
“合法毒品”给欧洲执法部门出难题2008年住宅市场崩溃的时候,勒维林(David Llewellyn)的建筑生意也陪了葬。为了另谋生计,他决定把一项多年以来的业余爱好变成生意:制造药品。

Jeanne Whalen/The Wall Street Journal勒维林进入的是所谓的“合法毒品”行业。不过,这名49岁的苏格兰男子并没有涉足非法的毒品贸易。恰恰相反,他进入的是所谓的“合法毒品”行业,这个新生的行业制造新型的精神药物粉末和药丸,销售的时候则打着“人类禁用”的旗号。

自称为过去式瘾君子的勒维林从制造甲氧麻黄酮(mephedrone)起步,又名“喵喵”的甲氧麻黄酮是一种兴奋剂,此前已经在欧洲的夜总会圈子里广泛流行。今年早些时候,各国政府开始禁止这种东西,勒维林和他那个精通化学的合伙人便开始销售另一种兴奋剂。他们称这种兴奋剂为胭脂硷(Nopaine),炮制方法是改变利他能(Ritalin)的分子结构,后者则是一种不太引人注目的毒品。

从八十年代晚期开始,勒维林一直断断续续地住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按他的说法,胭脂硷“跟可卡因一样棒。你可以加了热再吸,也可以像吸‘快克’那样直接吸。”不过,他强调指出,“我们卖的东西都是合法的。我可不想去蹲14年的监狱。”

近年来,欧洲那些精于实验室操作的企业家们纷纷在合法毒品与非法毒品之间的灰色地带看到了发财的黄金机会,勒维林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这些人给欧洲各国的执法部门出了一道难题,后者正在奋起直追,以便掌握所有这些新药品的内情。位于里斯本的欧洲毒品及毒瘾监测中心(EMCDDA)指出,仅仅是去年一年,欧洲就出现了24种新型的“精神药物”,这个数字几乎是2008年的两倍。

同样的问题也席卷了美国的东西海岸。举例来说,在美国,一种与大麻相似的新型合成毒品日益流行,一些州也已经开始禁止它的使用。不过,按照美国缉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一名女发言人的说法,困扰欧洲的许多其他药物和兴奋剂并没有对美国造成多大影响。

EMCDDA的抑制供应及动向监测部门主管塞蒂佛夫(Roumen Sedefov)说,“从很大程度上说,合法毒品是一个欧洲问题。”他还说,新药物之所以总是先冲击欧洲,然后才触及美国,部分原因是欧洲消费者更习惯在网上买毒品。另一个原因则是欧洲和东南亚之间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而东南亚正是许多毒品的产地。此外,销售毒品的各个网站不管位于何处,通常都会向欧洲人销售新型毒品,以欧元或是英镑标价。

欧洲官方称,近年来,甲氧麻黄酮已经在英国和瑞典导致了三名青年的死亡。他们还说,英国的另外30宗死亡案例也可能是甲氧麻黄酮导致的恶果。

勒维林销售的产品并没有受到法律的禁止。由于他和其他同行都会在销售之时打出“人类禁用”的旗号,他的生意就拥有技术上的合法性。尽管如此,官方还是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各国的毒品执法官员已经加快了步伐,希望能早点识别并禁止各种新型的有害药物。前面几个月中,许多国家都禁止了甲氧麻黄酮和naphyrone之类的药物,将它们列为“B类”药物,跟安非他明(amphetamine)之类的毒品一样。

不过,警方宣称,因为资源有限,他们首先要对付的是海洛因和可卡因之类的“A类”毒品,然后才顾得上这些新型的毒品。

勒维林努力跑到法律前头,官方也在给努力拦截他的去路,用的却不是路障,只是减速带而已。勒维林说,比利时海关官员新近突袭了他的仓库,没收了他的化学品,还威胁要依据环境法律来让他关门大吉。他还说,自己也许不得不把位于荷兰的一个生产实验室搬到别处,因为当地政府打算将一些没有专业执照的实验室设备宣布为非法物品。

荷兰警方的一名发言人说,他手头并不掌握关于勒维林的任何材料。比利时海关则对没有回应我们的询问。

不过,除了上述麻烦之外,勒维林的生意依然顺风顺水,几乎没遇到什么障碍。他和8名雇员在两个“地下”实验室里制造毒品,一个在荷兰,新建的一个则在苏格兰,价值190,000美元。他在www.alchemylabz.eu网站上兜售自己的产品,通过银行转账收取货款。宣传产品的时候,他有时候用产品的化学旧名,有时又用Euforia和XT之类的俗称。

勒维林说,按他的估计,各国政府很快就会掌握胭脂硷的情况,继而采取禁止措施。他说,针对这种动向,他已经准备好了几十种其他产品,其中包括一种与马用麻醉剂克他命(Ketamine)相似的药物,还有一种按他说“与‘迷乱’(Ecstasy)空前接近”的东西。他还说,等到官方把这些东西也扑灭的时候,“我们又会搞出其他的产品来。”

他的产品售价大约是20欧元(28美元)1克,或者是4,000至5,800欧元(5,500至8,000美元)一公斤。按照EMCDDA的说法,在欧洲,一克可卡因的价格大约是50至70欧元(69至97美元),比他的产品贵很多。

许多用户都会在网上购买少量的合法毒品,大型的批发商则会大量购买,再将它转卖给毒品贩子,毒品贩子又会到各家夜总会去兜售。勒维林经常四处旅行,为的是把最新产品推销给那些他不肯透露名字的大批发商。

他和他的首席药剂师会通过浏览科学文献来寻找新的制毒创意,尤其重视那些以研究精神药物著名的学者所发表的新论文。

勒维林说,对他们来说,普渡大学的药理学家尼科尔斯(David Nichols)具有特别大的价值。尼科尔斯博士研究脑受体,由此发展出了一系列精神药物。他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使用的药物,包括它们的化学结构。这样一来,勒维林和他的同行就得到了一张制造毒品的路线图。

尼科尔斯博士说,他已经注意到了这帮拥趸的存在。他说,“我们制造的药物经常都会进入黑市,这一点让我很是心烦。”尤其让人担心的是,在流入市场之前,那些药物很少经受过人体试验的阶段。他说,有时会有来历不明的人写信给他,要求他协助制造某些化学品。出于谨慎的考虑,他没有回复那些信件。

他问道,“如果人们长期使用这种东西,比如说每周一次──要是它会导致肝癌呢?”此外,这些东西对肾脏和骨髓的影响也让人担 。这些自家炮制的药物大多数都没经历过任何人体试验,更不用说大规模的临床测试了。尼科尔斯博士说,其他人纷纷仿制并销售他开发的那些化学药物,可是,就连他自己也只在动物身上试验过那些药物。

致幻药物专家们说,许多新型毒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因为那里管理不严,各家公司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制造并出口各种化学品的权利。英国毒品滥用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政府提供新型毒品的情况,该委员会主席伊弗森(Les Iversen)说,希思罗机场的海关官员最近没收了一大批来自中国的白色粉末,标签上写的是“葡萄糖”,实际上却是甲氧麻黄酮。

此外,中国的厂商还向其他地方的厂商提供原材料。勒维林说,他会从中国供应商手里网购原材料,那些供应商要价最低,也不会打听他的生意。他订购的粉末和液体会通过空运以1公斤袋装或是25升桶装的形式抵达格拉斯哥的一个仓库,然后再转入他的实验室。

中国官员说,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控制新型毒品的流动。9月1日,中国将甲氧麻黄酮列为了“一类精神药品”,也就是说,进口和出口此种化学品都需要专门的许可证。中国的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宣称他们已经“加强了对国内形势的监测”,并且乐于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以便“交换信息、共享资源、携手应对毒品滥用的各种新生问题。”

面临此种形势,勒维林并不感到担心。他吹嘘说,自己的药物安全测试方法万无一失:他会和几名同事坐在房里一起吸食新产品,吸到“几乎过量的程度”,然后再看效果如何。他说,“我们都拿着笔和本子坐在那里,房间里放着美妙的音乐,还有个没吸的人在旁边观察整个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