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归来的陌生人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03:59

北岛:归来的陌生人

2009年11月17日07:4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男人

“文革”中的地下文化运动


  人物周刊:您的新书算是对少年时代经历的反省吗?

  北岛:1966年我17岁,曾很深地卷进“文革”的浪潮中。 我想探讨的是一个少年在“文革”中的成长经验,包括对当时狂热的忏悔。我最近刚完成的这篇是《北京四中》。四中在中国的地位很特殊,其中潜藏和爆发的危机也很有代表性。在我看来实际上有两个四中:一个是以高干子弟为中心的“贵族”四中,一个是以思想文化为动力的“平民”四中。这种内在的分裂在“文革”前被所谓“平等意识”掩盖了,而“文革”不仅暴露,甚至加深了这种对立,鸿沟一直延伸到现在,双方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这又恰好与当今的政治、社会形态挂上了钩。

1970年代末,创刊时期的芒克和北岛

  人物周刊:对那个时代人们的评价反差特别大。《七十年代》里,徐冰和陈丹青的观点就很不同。

  北岛:这也正是我们编辑《七十年代》的意图之一。那一代人共同的经历很接近——上山下乡、自学,还有来自底层的社会经验,但却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立场、观点。这种矛盾恰好构成了历史叙述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我觉得徐冰的角度很有意思,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把看来愚昧的东西转化成营养,转化成再创造的可能。比如正是由于读书被禁,人们反而产生精神上的饥渴。一本书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专制主义的压力来源是明确的,是单向的,而消费主义的压力却无所不在,看不见摸不着,让人找不到反抗的方向。

  人物周刊:对您这代人来说,反抗是必然的选择吗?

  北岛:到70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绝境,这才有绝处逢生的可能。其实对那一段历史的复杂性还远没有说透,往往还停留在肤浅而简单化的陈词滥调之中。我跟朋友建议做《六十年代》,那是埋下种子的时段,也就是所谓童年经验。70年代是破土与艰难生长的过程。你也可以把这一过程叫做反抗。60年代末,即上山下乡刚开始的时候,有个人物值得一提,他就是食指。他这颗种子和大地的关系有点儿特别。他是红卫兵运动走向高潮时开始失落的,他的代表作《鱼群三部曲》描述的就是这一点。而恰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一下子把他的诗带向四面八方。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食指一下触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开关。如果说反抗是某种必然,那么反抗是否都能开花结果就难说了。这背后的复杂性需要好好梳理。

  人物周刊:您是当年地下文化的见证者,能谈一下当时北京主要的文化圈子吗?

  北岛:打个比方,北京的文化圈子有点儿像大小涟漪,扩张碰撞,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涟漪,最终才能兴风作浪。比如我先在几个同班同学组成的小圈子混,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芒克、彭刚和多多等人,他们都属于北京一个比较有名的圈子,女主人叫徐浩渊,当时只是20岁出头的女孩。这是多么有意思的现象,她扮演着像巴黎斯坦因夫人那样的沙龙女主人的角色,指点江山,说谁成谁就成。说到底,这也是中国革命带来的结果,胆大,没有条条框框。他们在当时的高压环境中办过地下画展,还投票选出最佳作品。而像这样的沙龙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只不过在主流的历史叙述中被忽略了。《七十年代》正打算出下一卷,而我首先想到的是再现这些被忽略的细节,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历史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