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缘何热衷货币发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4:06:52
何志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09:22国际在线
用印制美元换来商品和服务,在美国人看来实在是一件太划算的事,非但没有引发国内通胀,反而还刺激了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
全球流动性过剩,与全球货币发行不断扩大直接相关,而加大货币发行,是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悟到的好处。
按照传统货币理论,货币是不能乱发的,因为货币流动量往往与通胀成正比。而美国在不断增加货币发行后,发现一个非常容易赚钱的办法:即把自己的印钞机速度提高100%、200%甚至300%,通货膨胀指数仍然在风险控制下方。
原因很简单,美元增发最快的时期,恰恰是美国虚拟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美元加速成为世界货币的时期。美元发行大幅度增加完全被新兴的虚拟金融市场所吸收,而全世界青睐美国的金融业,甘愿将钱换成美元,美元钞票在全球交易中的占比就急速增加。美国人发现,用印刷机印纸币换来的商品和服务,实在是一件太划算的事情。不但没有在国内引发通货膨胀,相反还刺激了美国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相反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美国所输出的流动性所击倒,美元控制了许多国家的金融命门。随后,日本也发现了这个好处,他比美国大哥玩得更狠,连续十几年将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让日元套息交易在全球泛滥。
幸好,全球第二大货币体系欧洲还没有完全忘记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的必然联系。到6月6日为止,它的利率比一年多前整整翻了一倍——达到4%。但是,与利率的加速提高相比,欧洲的货币供应却涨得更快。自2001年5月以来,欧元区广义货币供应量M3持续超过欧央行眼中不会引发通胀的4.5%的扩张速度,今年4月份更是同比上扬了10.4%,已经接近24年来最快增长。欧洲的货币增长,因为欧洲经济的强势和欧元区“领土”的扩张,但是,由于通货膨胀一直“接近但低于”欧洲央行规定的2%上限,也是货币扩张之所以被免疫的重要原因。
现在,欧洲对要不要继续加息已产生分歧。
由于欧洲很大,有十几个国家。其中有的以出口为主,有的以进口为主,有的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也有的以出口原料为主。特别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经济强国并存,他们对货币政策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希望继续加息,欧元能继续上涨;有的则早对欧元的强大不耐烦了。
对西方来说,东欧拥有大量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6%~9%,这是一块经济高增长的热土。对许多投资者说,俄罗斯人、波兰人、捷克人和罗马尼亚人更擅长技术创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东欧的条件早就好于中国和印度,“他们的技术比较先进”,而成本低廉,离先进的欧洲强国很近。东欧的存在,的确是欧元长期上涨的动力。
但是,财富过快地从西欧向东欧转移,东欧过快地追赶西欧,使欧盟的统一越来越难。现在的局面是:东欧国家无所谓加不加息,因为它们的发展速度根本不在乎一丁点加息;而传统的西欧却越来越怕加息,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刺激经济的发展。
由于笃信货币供应量,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和德国央行行长韦伯等还是坚持应该再加息。而法、意央行的代表们则不同意那种货币供应扩张必须继续以加息来遏制通胀的说法,相反认为正是由于欧元的强势,才使全球货币向欧洲集中,进而成为推高通货膨胀的动力。
应该指出的一点是,现在各国央行之所以对流动性过剩畏之如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简单地以为:流动性过剩是货币供应过量的结果,没有看到资本市场对货币流动性的调控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对货币流动性的稀释。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念中,货币供应过量增长必然导致商品价格水平的总体上涨,并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而实际上,从上述国家最近十几年的发展道路看,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除了美国与日本的例子外,现在欧洲的表现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目前欧洲央行的行长们还在坚持继续加息的说法。但是,与大量发出的欧洲货币相比,通货膨胀仍然是低位。原因就是欧元比美元新——大量货币被兑换成欧元,却没有买欧洲的商品。而随着欧洲的扩张,欧元大量地转化为储备还有潜力。
先进的货币理论的确也是生产力,我们看到,美国使劲地借债、发钞、挥金如土,而日本则拼命地将货币转移国外。他们的通货膨胀水平不仅不上升,而且还轻易地将别国的企业和社会财富占为己有。这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反思。
因而,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加速人民币走向世界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尽快融入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