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道长·养生有良方·天地之气·授权连载之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08:12

[转载]李一道长·养生有良方·天地之气·授权连载之十

(2010-06-05 09:39:36)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养生有良方鈥斺斃钜 原文地址:李一道长·养生有良方·天地之气·授权连载之十作者:苑天舒

 

2.2.1 天地之气:解读地球与气候

 

    大家知道,一年四季的运化,决定于一个状态,就是太阳光线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方是寒冷的冬天;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方进入炎热的夏天。一年四季的循环就决定于这个状态。

    气候也是由太阳光照在地面上的状态决定的。大地被照射升温速度快,太阳落山后降温速度也快。而太阳照射在水面上升温速度慢,但太阳落山后降温速度也慢。这样在水面和地面之间就造成了昼夜温差,有温差就有压差,这个温差、压差导致气流的产生,那就是“风”,或者叫“气流”。

    同样,太阳照射在平地和山谷之间的状态也不一样,那么不同地区的温差也不一样,就形成了局部的小气候。只要太阳光普照大地,自然就风调雨顺。如果太阳光一年都照射不到大地,大地被云层覆盖,那可就出大问题了,气候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植物无法生长,甚至要危及生命。这是指天地之间的相合。

    天、地、人之间的和合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们的和合那么自然而然,没有谁为之做任何努力,其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说它复杂,是因为它是无量因缘的共同参与,任何一个物种的“排泄物”,都正好是另一个物种所必需的。如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动物则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中间不需要任何指使,都是自动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能。天地本来就是和谐的,后来人参与进来了。所以《易经》有人“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说法。

    天之气,我们粗看起来,主要是来自太阳的辐射,其实远不止这个,它是包括太阳辐射在内的全波段的量子外力辐射。其最短波段就是当代天体物理学所认识到的“宇宙微波辐射背景”,最宏观的辐射就是太阳可见光的照射。

    地球由于量子外力的全周包裹禁锢的作用,其中的微波辐射必然作用在地心,地球中心部位被加热形成“幔汁辐射的地球排气作用”,同时向太空释放量子斥力,形成了所谓地之气。

    大家可以留意到一个叫杜乐天的地球物理学家,他的研究证明:地球乃充气的实心球体,地球越深,气体不是越少,恰恰相反而是越多。

    地球除外层一个大气圈外,其内部至少还存在着四个巨大的充气圈:上地壳充气圈、中下地壳充气圈、上地幔充气圈和外地核充气圈。地球外层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等离子层、磁层等若干个气层面。

 当代文明的迷思:扑朔迷离的气

 

    《黄帝内经》的宇宙观实际上是说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人或生命体放在天地的宇宙时空模型中,研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的联系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气”。

    那么,什么是“气”呢?“气”包括我们都熟悉的空气,或叫“呼吸之气”,更表现为“真气”。“真气”也可以勉强用现代科学的“能量”来形容。一般人平时只能感受到粗浅的空气,不能感受到真气。其实真气与呼吸之气同是一气,都是同时存在的。因为普通人的感知力太粗太弱,所以只能感知到最粗浅的空气或呼吸之气。

    “气”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基本和普遍应用的概念之一。“气”字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先后出现过1800多次,涉及天、地、人及质能转换的各个方面,是构成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黄帝内经》围绕着气的清浊、升降、聚散、寒热、盛衰、五运、四时、天地、阴阳、正邪、脏腑之气、营卫之气、宗气、真气等,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气的存在及其对生命的作用。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正是《黄帝内经》揭示的天气、地气、人气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在天地的“气交”之中如何“从之”的问题。

    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本一,说的也是在这个气交上。《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主要是讲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气交。

 为什么狂喜之后总有失落感:心脏的另类伤害

 

    最后说“喜伤心”。《黄帝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在中国文化中,七情有两种版本:一是医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一是理学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里只讨论医家七情,因为它和健康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只有“喜”字的结构不含“心”,其余六情,有四个“心”两个“忄”。而恰恰《黄帝内经》说:“喜伤心。”你说妙不妙!

    前面讨论了“忧思惊恐怒”对健康的影响。其实“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平常人是不容易感受到的,而“喜伤心”则不同,只要稍微细心,就能觉察到。

    我们只要非常高兴或兴奋过后,心中就会出现若有所失的空虚感。这用现代医学的话说,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有句成语“欣喜若狂”,为什么会狂?因为心不受约束。

    五脏本来是相生相克的,心属火,本来应有肾水克制心火。但实际上,肾水在下,而心火在上,心肾不交,肾水无法克制心火。而脾土无奈,肺金受克,肝是将军之官,本来就是以君主之命为天职的,这个服从命令的天职恰恰体现在“木”生“火”上,心者“君主之官”,本来就难以制约。

    当处于其他几种情志如“忧思恐怒”,心都在,而欣喜若狂时,“心”不在了。心不在,神就飘忽,整体处于混乱之中。在五脏的五行生克制化中,最薄弱的就是“心肾相交”。

    心性本来就容易浮躁,而肾水则容易“贪生忘克”,越是需要克制心火时,它却偏偏倾向于“生助”肝木,所以对心火的约束力是很差的。对付“喜伤心”的情志是“恐”,“恐胜喜”,“恐则气下”,气下则水火相交。经常有人得了笑症,大笑不止,吓唬他一下往往很有效。

    “喜”字也是个会意字,从鼓从口,意为击鼓欢笑。“喜”是指获得的快乐的感觉。“喜伤心”指的是“暴喜伤阳”,欣喜若狂会导致阳气不密,不密则不固。《黄帝内经》云:“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所以喜还是情致中的健康态,只是不可过分。

    喜悦的心情是“康”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个喜悦不是从外部获得,不是在娱乐场合获得,而是依靠自己内在身心和谐洋溢出来的愉悦,那才是真喜悦,真的健康了。“康”就是安乐、安宁,“健康”就是使身心的安乐、安宁成为随时随地。

    上面我们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七情扰动的各个方面。情志病各有特点,症状表现也非常复杂,但究其根本,都是因情志过分波动扰乱了人体的气机升降,导致脏腑的气机失调。

    虽然情志病可分别伤及各个脏腑,却总是首先“犯心”,首先影响到心,因为心主藏神,心是五脏六腑之主,精神之舍,主神明。“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可见七情扰动心是首当其冲的。其实人人都知道心平气和,但真正要做到却很难。人们已经习惯于心猿意马、心潮起伏,事到临头,面对得失荣辱很难不动心。

    怎样才能平息这颗“驿动的心”呢?《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强调“形与神俱”,也就是把心拴在身体之“桩”上。所以,要把“正身”作为“正心”的起手功夫。

《黄帝内经》教你克制怒气的方法

 

    还有一个是“怒伤肝”。《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关于怒伤肝、气大伤肝,应该说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怒是肝之志,也是肝“木”成长抒发的气势。《素问·举痛论篇》讲“怒则气上”,应了那句“怒发冲冠”的成语。“怒”是抒发的极端状态,我们也用“心花怒放”来形容蓬勃的心态。“心火”的后台是“肝木”,心一动,肝马上跟上,心主火热,肝主风木,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则不可遏制,那就是怒。

    “怒”是形声字,从心,奴声。本义为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气愤、恼怒、怒火。《道德经》讲“心使气曰强”,但一般人做不到,只能是气“奴”心,只要一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冒“无名”之火,气“奴”心,怒就来了。

    《黄帝内经》认为治“怒”的情志是“悲”,“悲盛怒”,一遇到悲伤的事,怒气就消了,怒不起来了。但这临时用一下还行,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能从根本上治怒的是“恕”。

    《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平和情志的功夫。

    如果从汉字本身的意境来说就更有意思了。“怒”和“恕”只差了一笔,如果把“奴”字右边的“又”的撇、捺打开,放一横撑住,就由“怒”化为“恕”了。其实本来就是“恕”,只是因为掉了那一横,导致左右笔画没有支撑而交叉,才变成“怒”的。那一横很重要,是不可掉的,这一横就是“止”啊!“知止”才会有“喜怒哀乐之未发”及“发而皆中节”啊!

何以解忧:学会在当下优美地生活

 

    再来说“忧伤肺”。《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忧为什么会伤肺呢?“忧”是形声字,以“忄”为形,以“尤”为声,本义是担忧、发愁、忧患、忧思等。尤,异也,怪也,饱含怨恨、归咎、责备、怪罪之意,核心就是一个“怨”字,像我们常说的“怨天尤人”等。这个“尤”与“忄”并列,那“忧”就会集中体现为“忧愁和忧患”,其中大有排斥“愁”、排斥“患”的倾向。

    心中总是有一种怨,有一种怪罪,有一种责备在那,这就是“忧”。也就是总有一种怨存在着,有怨在就会有担心在,对肺的影响随之就来了。

    “肺乃相传之官,治节出焉。”肺主皮毛,主呼吸,是连接身体内外的第一桥梁。通过肺的作用使人和谐于天地之间,人的有板有眼的节律是由肺掌管的,这个节律必须与天地相合。所以肺的呼吸的桥梁作用必须要全然地开放才行。如果总是担心呼入有害气体,那肺马上就无法正常运作了。

    其实你无论担心什么,都会影响到肺的开放程度,呼吸越来越浅,肺活量越来越小,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在肺进行良好交换,“诸气愤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咳胸盈仰息”(《灵枢·本神》),气郁、郁闷愈发严重,肺受伤已经在所难免。

    大家看过《红楼梦》,知道林黛玉得的痨病,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肺结核。林黛玉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忧怨。“无语怨东风,闲愁万种”就是描写林黛玉的忧怨之情的。这是大家熟悉的“忧则伤肺”的病例。

    那何以治“忧”呢?“喜胜忧”!对于一个忧怨中人,经常给他点喜乐,多说一些喜庆的事,帮他营造一个快乐的环境,对他是有帮助的。但这只是外在的临时的对治办法,不能根治。

    而且《灵枢·本神》说:“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喜虽然能胜忧,但过分的喜乐会伤到魄,魄力下降,相传之官的治节作用就不灵,久之肺气对肝气的制衡减弱,肺照样会受到伤害。要想根治,彻底走出忧怨的阴影,就必须觉知到忧怨并且穿越它。

    一般忧怨的人总是把过去直接投射到未来,才会对未来总是忧心忡忡。他们感受不到当下的每一刻都是完美的,一切具足的,感受不到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拥有一切,只要去享受就可以了。

    可是这些总是忧怨的人,不去享受当下,总是担心未来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他们生活在幻想中,而对当下的一切熟视无睹。只要活在当下,担心马上就会消失,当下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不用对当下担心,也不用对当下忧怨,担心和忧怨是必须具备时间和空间这些条件的。

    你和别人存在空间,才可能产生怨;对未来有时间,才可能去担心。只要活在当下,担心、忧怨无法存在了,那就剩下享受,并由此生出感恩了。太好了,我现在享受的一切原来是那么多人、那么多因缘共同创造的!感恩都还来不及,怎么会有忧怨呢?这时才能从内心真正打开自己,彻底敞开心扉,肺也随之大开大合,肺郁气滞就会慢慢地散去。

 

 《黄帝内经》的秘密:百病生于气 

 

2.1.1 身体上火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谈谈思虑是如何让人得病的。《黄帝内经》的结论是“思伤脾”。正如《素问》所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本义为思考、思想、考虑。“思”字的结构特点是把“田”放在“心”上,心属火,脾属土,那这个字的会意就是把脾土放在心火上烤了,火烤土,土干而后成焦土了。

    思的时候使用大脑,用脑是身体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用当代生物学的话说,能量是靠燃烧细胞中的ATP(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提供的。燃烧更多的ATP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脏就会自动加大对脑的供血。所以思必然引动心火。

    思考时头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由ATP分解而来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大了排放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思考会上火,过度思考还会导致头痛的原因。

    前面讲“脾主口”,人上火首先会感觉嘴唇发干,接下来就会干得爆皮了。《灵枢·本神》又说:“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再严重就不仅仅是口舌生疮了,四肢不灵、腹胀、经溲的症状就全来了。这是“思伤脾”的症状之一。

    “思伤脾”之“思”是思维思辨,只要一思,就必须分析比较。思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没有穷尽。思和念不同,念只是在心中有,没有分析比较。所以我们提倡念,不提倡思。

    把一个接一个的推测堆在心上,把无数虚拟假设的情况塞进心头,心藏神的位置都被垃圾信息侵占了,所以越思越心神不定。所以少思是很重要的,历代各家经典都是这样谆谆告诫我们的:“思则气结”(《黄帝内经》),“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思来想去的结果不仅会庸人自扰,更可能会精神焦虑,寝食不安。

    杞人忧天,包括相思病,都属于情志病,可以用情志对治情志的办法。一个人无法从“思”的怪圈跳出来,可用激怒他的办法——怒胜思。怒属肝木,思属脾土,肝木克脾土,思就会停止下来。从生活经验看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黄帝内经》的秘密:百病生于气 

 

2.1.1 身体上火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谈谈思虑是如何让人得病的。《黄帝内经》的结论是“思伤脾”。正如《素问》所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本义为思考、思想、考虑。“思”字的结构特点是把“田”放在“心”上,心属火,脾属土,那这个字的会意就是把脾土放在心火上烤了,火烤土,土干而后成焦土了。

    思的时候使用大脑,用脑是身体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用当代生物学的话说,能量是靠燃烧细胞中的ATP(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提供的。燃烧更多的ATP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脏就会自动加大对脑的供血。所以思必然引动心火。

    思考时头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由ATP分解而来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大了排放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思考会上火,过度思考还会导致头痛的原因。

    前面讲“脾主口”,人上火首先会感觉嘴唇发干,接下来就会干得爆皮了。《灵枢·本神》又说:“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再严重就不仅仅是口舌生疮了,四肢不灵、腹胀、经溲的症状就全来了。这是“思伤脾”的症状之一。

    “思伤脾”之“思”是思维思辨,只要一思,就必须分析比较。思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没有穷尽。思和念不同,念只是在心中有,没有分析比较。所以我们提倡念,不提倡思。

    把一个接一个的推测堆在心上,把无数虚拟假设的情况塞进心头,心藏神的位置都被垃圾信息侵占了,所以越思越心神不定。所以少思是很重要的,历代各家经典都是这样谆谆告诫我们的:“思则气结”(《黄帝内经》),“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思来想去的结果不仅会庸人自扰,更可能会精神焦虑,寝食不安。

    杞人忧天,包括相思病,都属于情志病,可以用情志对治情志的办法。一个人无法从“思”的怪圈跳出来,可用激怒他的办法——怒胜思。怒属肝木,思属脾土,肝木克脾土,思就会停止下来。从生活经验看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黄帝内经》的秘密:百病生于气 

 

2.1.1 身体上火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谈谈思虑是如何让人得病的。《黄帝内经》的结论是“思伤脾”。正如《素问》所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本义为思考、思想、考虑。“思”字的结构特点是把“田”放在“心”上,心属火,脾属土,那这个字的会意就是把脾土放在心火上烤了,火烤土,土干而后成焦土了。

    思的时候使用大脑,用脑是身体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用当代生物学的话说,能量是靠燃烧细胞中的ATP(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提供的。燃烧更多的ATP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脏就会自动加大对脑的供血。所以思必然引动心火。

    思考时头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由ATP分解而来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大了排放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思考会上火,过度思考还会导致头痛的原因。

    前面讲“脾主口”,人上火首先会感觉嘴唇发干,接下来就会干得爆皮了。《灵枢·本神》又说:“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再严重就不仅仅是口舌生疮了,四肢不灵、腹胀、经溲的症状就全来了。这是“思伤脾”的症状之一。

    “思伤脾”之“思”是思维思辨,只要一思,就必须分析比较。思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没有穷尽。思和念不同,念只是在心中有,没有分析比较。所以我们提倡念,不提倡思。

    把一个接一个的推测堆在心上,把无数虚拟假设的情况塞进心头,心藏神的位置都被垃圾信息侵占了,所以越思越心神不定。所以少思是很重要的,历代各家经典都是这样谆谆告诫我们的:“思则气结”(《黄帝内经》),“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思来想去的结果不仅会庸人自扰,更可能会精神焦虑,寝食不安。

    杞人忧天,包括相思病,都属于情志病,可以用情志对治情志的办法。一个人无法从“思”的怪圈跳出来,可用激怒他的办法——怒胜思。怒属肝木,思属脾土,肝木克脾土,思就会停止下来。从生活经验看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