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三大量化指标规划“三农”发展新重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21:23
报告解读:三大量化指标规划“三农”发展新重点
日期:2008-03-17 16:20 作者:姚润丰 周英峰 冯晓芳 来源:新华社
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吨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00万以上,这是计划报告就“三农”发展问题提出的三个量化指标。除了农村增收指标外,其他两个指标都是近年来首次明确提出。为何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部分代表委员进行了解读。
5亿吨: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粮食生产近年来稳步提升。2007年,粮食首次实现连续四年面积、总产、单产的“三增”,5亿吨的总产量使我国储备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说,我国粮食产量去年达到5亿吨,但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的基础依旧薄弱。
“今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表示,粮食是百价之基的地位没有改变,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15.9亿亩以上,产量必须稳定在5亿吨左右。
6%:农民增收的“短腿”依然严重
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每年以超过6%的增长速度攀升。2007年达到了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了9.5%。
针对计划报告提出的6%以上的增长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景龙说,城市扩张大规模占用农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农村劳力呈老年化;农村发展缺乏资金,农民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浙江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代表说,现在农民增收的渠道多元化了,工资性收入应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滕头村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副校长金道超说:“农民增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怎样帮助农民克服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算好农民增收的综合账,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200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随着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78万,是2000年以来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豪吉集团董事长严俊波表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虽然不多,但解决难度很大。初步解决了温饱的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还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他认为,开展农业保险是减少因灾返贫的重要举措。此外,在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引导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向城乡大病统筹为主体的保险制度发展,降低贫困人口因病返贫的风险。
针对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说,减少贫困人口只靠国家“输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增强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拓展其就业渠道,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