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只剩下一声叹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21:31
世博只剩下一声叹息作者:张毅,耿文欣来源:《财经文摘》2010年第10期本站发布时间:2010-11-3 20:15:24阅读量:1305次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可以通过世博会向世界输出的价值观。

  公元1851年,泰晤士河畔出现了一座令人炫目的“水晶宫”——当时的英国人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伦敦海德公园建成了这座晶莹剔透的建筑物。当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那里拉开帷幕。

  此后,在法国的巴黎、在美国的旧金山、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在日本的大阪……世博会的精彩无处不在。

  中国上海世博会——这届“比北京奥运投入更大”的盛会,据说是在世人的殷切期望之中展现出自己的绝世之姿。

  可是,的确如此吗?

  “降格”的世博会

  应时而生的世博会不仅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更是人类对自己所能产生力量的认知不断重塑,是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愿望一再掀起,用积极而高昂的姿态逡巡于世界各地,以科学和进步进行一次次的狂欢。

  今天,当人们徜徉在2010上海世博会场馆之间时,与150多年前第一次参观世博会的那些人没有区别,所怀的都是梦想与好奇,所期待的都是亲眼目睹到最新最尖端的科技,看它如何改变生活、改变世界、改变未来。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的参观者看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成就和参展国家先进的工业品,在随后的世博会中参观者见到的是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这些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然而,如果你想在上海世博会看到类似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尖端科技,你肯定会大失所望。

  在上海世博会的现场,最引人瞩目的是标新立异的场馆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LED大屏幕。回看世博会历史,的确曾经有过彰显城市蓬勃发展的作用,但是试问谁能记得住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任何一幢建筑?

  抛开浩瀚的建筑群,上海世博并未展现出新颖、令人兴奋或富有争议的东西,然而这些才应该是世博会应该体现的本质内容。

  从蒸汽机到标新立异的场馆,上海世博会与150年来的历史相比,不得不说是被“降格”了。

  对于中国已足够有实力举办这样一场盛会,没有任何人会质疑,可是除了规模,上海世博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人记住的地方。

  上海世博,与其说是“世界的世博”,倒不如称之为“中国的世博”,其他国家和全球公司的展览,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一个快速发展国家的老百姓一睹为快的好奇心。

  “升格”的世博会

  在整个中国,世博的影子随处可见。有外国媒体这样描述:“你不可能在街头走上一会儿却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世博的宣传。”

  但是与如火如荼的国内宣传相比,国际媒体对世博的曝光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一向作为“风向标”的媒体们的冷淡反应似乎是在证明:世博会已不再是世界人民的一大关注点了,至少不会再是兴奋点了。

  日本《朝日新闻》在上海世博开幕当天发表社论称:“中国希望以此为契机,给世界以深刻印象,让世界感觉到中国的存在,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话虽如此,却对世博寄以如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亮相的小国一般的梦想,多少有点叫人匪夷所思。”

  世博局相关人士曾向媒体透露,上海世博会的客流除了小部分来自海外,大多数是国内游客。这表示,世博传递中国文化和思想的范围有限。

  通讯技术愈加发达的今天,尖端科技的出炉已不再像百年之前那样亟待一个盛宴来接受礼赞和膜拜,世博会的式微实属必然。然而,中国的“第一次”所被赋予的特殊意义,已经超过了世博本身。

  韩寒在他的博客文章中以“二线”比喻上海世博会。随着资讯的流通越来越便捷,世博会正渐渐式微,“是中国将世博会升格了。”他说,如果一定要比喻,世博会“有点像某些在国内非常火的品牌,经过了宣传,你穿在身上觉得牛的不行,奢华的不行,出国一打听,原来是二线的。”

  其实,上海以及世界上其他很多城市早已享有国际声誉,它们并不需要依靠世博来引领潮流。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位中国问题专家莫拉?伊丽莎白?坎宁安和华志坚对此认为:“过去三十年的高度全球化,使各国及其吸引人之处的连结和沟通都变得更为紧密,或许早已剥去了中国因世博会而拥有的神秘之纱。”

  空虚的“世博价值观”

  中国并没有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乃至文化艺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而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只能给中国人留下苦涩的一笑。

  “在外国人眼中,很多人并不认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在休闲的乡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很早就已经完成了,要维持城市生活的低污染要付出很多代价,而且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是无法避免的。中国的城市化才起步不久,如果中国人都认为只有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才是美好的生活所在,那就是灾难。在中国也有很多人不认同世博的主题。”在上海生活了7年,就职于多家国外媒体的专栏作家Michael Barren告诉记者,“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可以通过世博会向世界输出的价值观。中国没有给世博注入强有力的中国灵魂,所有国外很少有人关注,影响力有限。”

  “中国集中了整个国家的力量,花了大量纳税人的钱,举办了最盛大也是最空虚的世博会。然而大家却发现,这只是一个用来装旧酒的新瓶子而已,中国所展示的仍然是古代文化——汉字会徽、中国馆和清明上河图等。”Michael说。

  Michael说,奥运会和世博会都起源于欧洲,这两大盛会都深深烙下了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世博会的内核是创新。“世博会只剩下一声叹息了,大多数的人只关心浮华的外表和经济利益。经济上正在崛起的中国十分空虚,虽然很想影响世界,但是如果缺乏了能够让世界折服、或者让自己折服的核心价值观,或许巨额投资用在扶贫或者西部开发上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