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入疆"不危害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54:14

专家:"海水入疆"不危害环境 每吨水可赚8元

2010-11-10 15:56:37 来源: 大众网(济南)

核心提示:11月5日,新疆研讨西调渤海海水入疆对抗沙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11月9日,专家否认此方案将使土地盐碱化,并称此方案平均每吨水的成本费是4元,而当地目前煤化工生产煤气购入用水的价格是每吨12元,每吨净赚8元。


图片说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张宝印。


罗布泊地区是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一棵已经枯死的红柳,新华社图。

大众网11月10日报道 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缓解北方用水问题。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调”,要将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为良田。11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汇聚一堂,为推动这项工程出谋划策。但在许多人看来,把海水引入沙漠的想法荒诞不经。那么,“海水西调”到底是痴人说梦还是锦囊妙计?如此浩大的工程,究竟需要花多少成本?水源又为什么偏偏选择渤海?

对此,本报记者连线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他表示,“海水西调”绝不是无稽之谈。

■基本构想

“海水西调”设想的基本走向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在新疆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进入艾比湖,中支进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支进入罗布泊盆地。

“海水西调”可构成两个循环体系:一是区域经济循环——以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做能源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电厂的廉价电力用于“海水西调”;利用主机余热(廉价蒸汽)搞海水淡化,淡化水可电厂自用,其他工业用或民用;高度浓缩的海水,可就地建厂发展海洋化工,制盐,提钾,提溴,提碘等。这样的统筹设计,可使西调海水基本实现零排放。

二是自然循环,即西调海水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靠自然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当地的降雨量,减少蒸发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大循环。

■专家详解

13年前就已挑中“渤海”

对于“海水西调”选择渤海作为取水源,张宝印首先解释,“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众所周知,由于干旱缺水造成了西部地区沙漠化、沙尘暴和工农业生产困难的恶劣生态环境,严重危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缓解当地干旱问题迫在眉睫。

张宝印说,“海水西调”最初是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发起,后来才联系到新疆,“这是解决西部地区常年干旱的最好的、也是惟一的解决方法。”

据学者们研究,西北地区降雨量多寡取决于三个充要条件:一是西风带;二是高山冷凝系统;三是水气供应源。其中西风带和高山冷凝系统是具备的,惟独由于缺水干旱,水气供应源不具备。如果东调深入我国北方大陆500千米的渤海海水,做填充内蒙到新疆沙漠中封闭的构造盆地和一个个的大小盐水湖,形成人造海,压制沙漠,扩大湿地面积,通过海水的自然蒸发,提供西北地区的湿润气候条件,增加降雨量的水气供应源。这样,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的恶劣生态环境,

早在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的霍有光教授就大胆提出“海水西调”的设想,霍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沙漠人造海在调节小气候方面将有增雨(湿)效应、湿地与水库效应、绿洲效应三个作用。与南水北调某些旨在翻越中秦岭的方案相比,渤海之水西调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相对较容易,经济效益大。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想法纯属国内首创,国外也并无先例。

每吨水可以净赚8元

在“海水西调”的设想中,被外界质疑最多的,不是海水如何被利用,而是引入海水,是否会影响内陆土壤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张宝印表示,这绝不会造成任何后果。他说,渤海湾的海水与太平洋相连,一般自净周期为5年,而引入渤海湾海水,能够将净化周期人为缩短,促进渤海湾地区环境变化,甚至促进养殖业发展。

目前,专家已初步确定运输材料选用玻璃钢管,不易被海水腐蚀,稳定性强,一般可使用20年—30年。“初步计划钢管直径为8米,基本能满足需求。进入内陆的海水,第一步就要通过半透膜过滤法,达到淡水与盐分离的目的,从而保证后期进入内陆的水源变为淡水,避免海水流经内陆带来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不过,要将海水经过400多公里传送到内陆,这其中将要花费大量资金。

当记者发出“这是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的疑问时,张宝印却不以为然。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平均每吨水的成本费是4元,现在,当地煤化工生产煤气购入用水的价格是每吨12元,这当中还赚了8元钱差价。“工业用不了的水可以搞农业,如养殖鱼类、开办牧场,这样当地的工农业都能发展。”

期待再现“楼兰盛景”

“海水西调”工程包括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三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做好启动“引渤济锡”示范工程的全部准备工作。这使得专家们对“海水西调”在新疆的推进充满信心。

霍有光曾表示,与南水北调方案相比,渤海之水西调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相对较容易,经济效益大。张宝印也持相同意见:“这项工程实施难度不大,效率又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转眼间,“海水西调”已经提出13年,期间,有关专家曾多次举办研讨会,但由于国家尚未对该工程进行审批,所以这次峰会也只是基层呼吁,为“海水西调”做推进、宣传工作。张宝印分析,一旦“海水西调”落成实施,不仅是在新疆,沿途的各个省市也都能互惠互利。有了充足的水源,规划河道沿途经过的省、市、自治区,就可以开采丰富的煤炭等自然资源,满足工业用水的需求。缺少生活用水的城市,也不必再为喝水而烦恼。“农业、工业繁荣了,第三产业也能得到发展。从长远来看,这个项目不仅能够回收成本,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他表示,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被政府采纳,“海水西调”最快6年之内就能完工。

采访最后,张宝印打了个比方,“‘海水西调’路线好比一条卧在我国北部的一条巨龙,环渤海地区是头,‘海水西调’沿线地区是身,新疆就是尾。一旦,海水西调、陆海统筹战略实施,这条巨龙就活了,必将使新疆等西北地区发生根本变化,由此带动经济腾飞。”

据悉,已有与会专家倡议“海水西调”能被列入“十二五”规划,以早日重现千年楼兰的盛景。

■权威预测

西北旱区本世纪中叶将缺水220亿立方

中科院院士、著名冻土和生态经济学家程国栋,今年在谈到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时指出:西北地区是支撑我国21世纪实现崛起和复兴战略的重要基地,应以足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架设科学与决策之间的桥梁。面对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制定适应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安全新战略极为迫切。

程国栋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战略中,如果水资源问题解决不好,极可能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西北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国家目标的实现速度。他说,“西北地区特殊的山—盆结构,决定水循环主要来自于山区的独特规律,其偏离了正常的环流规律,形成西北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程国栋说,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主要问题,一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高耗水、低产出现象非常明显;二是过量无节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西北内陆河流域下游生态的持续恶化。程国栋痛惜地称其为“不同的流域产生着相同的故事”。

据有关数据显示,本世纪初全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供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值)为20%,但石洋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54%、黑河流域达112%、河西走廊达92%……就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平均值也已达到52.5%,超出国际标准12.5个百分点。

■工程解析

五大问题一一都有对策

据悉,“海水西调”项目将分为四块工程,不可分割:

一、围垦渤海工程,分为拦海大坝、渤海铁路、渤海高速公路等二级工程,主体工程计划8年;

二、海水西调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包括海水淡化、京津调水、晋冀补水、内蒙古调水造湖工程,二期工程包括陕甘宁补水、居延海—弱水补水工程,工程计划10年;

三、黄河改道工程,分为上游洮河—渭河改道工程、下游“悬河”改道工程,工程计划5年;

四、绿染塞北工程,工程计划30年。

专家已总结出“海水西调”的五大问题,并提出对策:

1、盐碱化问题,引水渠沿内蒙边境盐碱干涸洼地,故盐碱化影响甚微;

2、能源问题,中国目前电能已供大于求;

3、资金,工程提水站一次性投资不大,要在30年—50年以后实施,届时中国经济发达,是西北战略性基础工程。海水西调工程运行投资巨大,但产出更大。如年增降水1000亿立方米的海水淡化水,按国际价格计算为1000亿美元,为我国2000年GDP的1/10;

4、水汽损失估价。据估计调水蒸发水汽大部分降落在包头—兰州一线300mm降水线以西,即使东面可以兼顾陕、甘、宁和河北、山西地区,理论分析表明海水西调水汽损失率大体与西北湿地自然退缩率相当;

5、冬季运行。海水西调经北纬42°线,冬季冰下照常流水,可以取冰制淡水,仅内蒙东西长3000km可供水植树种草,形成50—60km宽、3000km长的中国第一防风沙林带。

“海水西调”可产生十大效益

1、改变西北气候缓解干旱化进程;

2、增加降水量,实质上是太阳能海水淡化巨型工厂;

3、治理沙漠和沙尘暴;

4、绿化西北100万km²的沙漠地区;

5、沿河湖系统冬季取冰制淡水;

6、沿河湖建立若干海水养殖场;

7、渤海海水大循环,从根本上治理渤海污染;

8、建立辽西提水站150km地段工业走廊;

9、绿化100万km²,吸收大量CO2温室气体;


10、扩大西北绿化地区节水型特殊种植业,实施生态移民。

新闻回顾:新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