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低通胀时代一去不复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6:42:18


在过去20多年,中国和印度两大发展中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工和产品,使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维持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经济局面。
我们正处在一个通胀时代的新起点上。这种通胀是结构性的,是2007年通胀的延续,是国际经济重组的长期效应,不可能因一两次经济衰退而逆转。
这次通胀浪潮与以往不同,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某国政府的具体经济政策,而在于全球化进程。也就是说,这种通胀很可能超出某个政府的控制能力。我把冷战后的全球化过程从通胀的角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低通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高通胀阶段。在过去20多年,中国和印度两大发展中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工和产品,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维持高增长和低通胀。要知道,一般而言,经济高速发展总会带来通胀。高增长和低通胀即使不算反常,也属罕见。美国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格林斯潘曾一再解释,中印进入世界自由市场体系之后,在10年左右的时间为全球经济输入的劳动力就有好几亿。这是史无前例的。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就如同一切商品供给的增加一样,必然会压低劳动力本身的价格。在过去,美国经济一高速发展,各种公司就竞相雇人,导致劳工紧缺,从而抬高了劳工的工资。到了90年代,虽然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因为中印两国廉价劳工的存在,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劳工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资格,自己的工作不被外包到国外就算不错了。所以其工资无法像过去那样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上涨。当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工承担了一般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时,这些产品的价格自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而走低。这就是所谓的低通胀阶段,是由全球经济结构性的变化所导致的。但当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大幅度提高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全球原料的上涨。同时,美国因为石油危机的影响,把大量农地用于种植玉米,以制造乙醇等绿色燃料,侵夺了食品生产的资源。中印两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劳动力的价格逐渐变高,也使世界1/3人口的食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肉食比重大增,养殖牲畜所需要的饲料开始和人争夺农地。这些因素,自然导致了食品价格的上涨。石油、矿产、农产品等等,几乎无所不涨。而且这一趋势很难在短期内得以逆转。这就是我所谓的高通胀期。
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2007年就提高了35%,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产品开始变贵了。西方不少人说,中国已经从输出低廉产品抑制通胀,走向输出通胀。
此种言论未免以偏概全。其实,在输出通胀的同时,中国进口的通胀恐怕更多。在2003年到2007年全球铜需求量增长中,中国因素占了64%,在铝需求的增长中,中国因素占了70%,锌需求的增长则有82%是中国经济所推动的。这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超出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幅度。
如果这样的通胀得不到抑制,老百姓即使工资上涨,实际收入也并不会增多,甚至可能会造成购买力下降。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抑制通胀,短期可以应急,长期则可能造成短缺经济、地下经济,最终得不偿失。
通胀并不仅仅是个民生问题,也是个关乎制造业生存的问题。如今中国还处于工业化时代,尚未进入后工业社会。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工业革命前期非常相似,但现实条件则十分不同。首先,就国内市场而言,食品消费在老百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这部分价格的上涨,对民生的影响特别大。钱如果全花在菜篮子上,购买工业品的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所谓“内需”不仅无法“拉动”,反而可能萎缩。
全球经济的扩张,带动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制造业带来的不是降价的条件,而是加价的压力。再次,当食品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不能适当回落而维持老百姓购买力平衡的时候,整个生活费用就会显著上涨,促使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更会进一步给制造业造成涨价的压力,形成一种涨价不断地刺激新一轮涨价的恶性循环的局面。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是能源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体。而从长远看,能源、原材料、劳动力都看涨。所以,对于通胀的挑战,中国必须设计一个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应对之道。(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