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国:通胀的传播过程与最终结果//鲁宁:本轮通胀的生成机理与众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59:46

齐卫国:通胀的传播过程与最终结果//

鲁宁:本轮通胀的生成机理与众不同//

沈洪溥:统计局控制通胀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0年11月06日08:42南方网齐卫国我要评论(16) 字号:T|T

齐卫国 评论作者

回应11月4日个论《应该警惕的通货膨胀怪论》

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引起民众的热议,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的骇人观点,更重要的是因为切肤之痛。房价问题已无需多说,很多人早就不在有效需求的范围之内,一边凉快去了。而生活用品,特别是食品价格的轮番、连番暴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通胀的“淫威”。贵报昨日个论《应该警惕的通货膨胀怪论》一文,很好地揭示了通胀的发生机理,但对于通胀的传播过程和最终结果着墨不多。笔者认为,有必要沿着秋风先生的思路(奥地利学派)把通胀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

首先,通胀的发生过程是有加速度的。很多人都有一个现实观感,即“暴涨”的幅度越来越大。专家们将之简单地归结为人的非理性行为,这是片面的。通胀的本质是货币问题,而货币的绝对权力牢牢掌握在货币当局手中,“暴涨”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人的非理性因素,但货币当局更难辞其咎。3%之所以成为国际通胀警戒线,是因为3%被认为是温和的通胀。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奥地利学派反对温和通胀假说,并对之作出了严密的论证。简单讲原因有两个:一是如果货币当局想推动经济以稳定的速度增长,必须以一定的加速度来增发货币,因为匀速和减速增发货币都只能让经济减速,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无需多说。二是边际效应,懂不懂经济学有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区分指标,那就是看他懂不懂、用不用边际理论;增发货币刺激民众的预期(经济增长)也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影响,即要想让民众的预期持续而稳定地存在,必须不断加大刺激力度,以加速度增发更多的货币才能达到目的。审美疲劳是人的天性,刺激疲劳也是人的本能,没有加速度就没有稳定的刺激结果。

其次,货币注入经济体的过程,是一个“中心—边缘”的结构。这与“价格总水平”假说完全相反。“价格总水平”假说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是以同时、等量的方式注入经济体。这显然是一个完全违背现实的假设。货币当局增发的数十万亿货币,不可能像直升飞机在天上撒钱一样均匀地释放到经济体中,而只能通过点注入的方式进行逐步扩散。距离货币当局近的主体先获得新发货币,而且数量最多,然后依次向外围边际递减,而“最外围”就是距离中心最远的那一环——农产品。

通胀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完整表述应为“货币增发与信贷扩张”。货币增发是多印钞票,这只是一小部分;而信贷扩张则是大头,表现为一堆数字的扩散,而且往往是带有金融杠杆比率的扩散,这才是最可怕的。因此,通胀与信贷扩张紧密相连,最终结果只有两种:一是连续加息,让利率回复到接近自然利率的水平,主动抑制信贷扩张,刺破泡沫;二是保持通胀加速度,信贷无限扩张,直到货币体系崩盘,泡沫自我爆破。

我要评论(16)

相关阅读:

·张立伟:通胀正在制造政治风险 2010.11.05
·鲁宁:本轮通胀的生成机理与众不同 2010.11.04
·沈洪溥:统计局控制通胀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0.11.03
·徐冰:通胀不已,房价难跌 2010.11.02
·史晨昱:“稳价格”需先对抗输入型通胀 2010.11.02
·新京报:调“油价”莫忽视通胀下的民众感受 2010.10.27
·马光远:提高通胀警戒线是在向居民征税 2010.10.26
·马光远:与其提高通胀警戒线不如调整CPI权重 2010.10.25

鲁宁:本轮通胀的生成机理与众不同

2010年11月04日07:39东方网鲁宁我要评论(6) 字号:T|T

鲁宁 知名媒体人

昨天有两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其一,国家发改委前天公布,受政府监控的31种食品价格,10月有24种涨价。涨价范围接近80%。

其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教授李稻葵前天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直陈:“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在同一论坛上,国统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指出:“本轮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食品价格占了物价上涨总水平的70%。”

多数食品处于产业链中上游,食品价格普涨,背后一定是农副产品涨价在先。而农副产品若普遍涨价,一定是供应出现普遍短缺,亦即,农业出现整体性歉收。而过去国内历次通胀,农业歉收都是通胀第一推手,其次才是经济过热和货币泛滥。

然而在当下,经济并未过热,农业也未歉收,大多数农副产品供应充裕,农产品的“基干”大米和小麦尤其充裕,那么当下由食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挑头的物价“普涨”现象,背后的主要推手,一定是货币泛滥。

通常,因货币可作周转使用,广义货币与GDP的比例以0.9:1为最佳搭配。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由于投资系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广义货币与GDP的比例达到1.5:1仍可勉强接受,可今年前9个月,国内广义货币供应总量为69.64万亿元,同期GDP总量26.866万亿元,两者之比,已达到惊人的2.6:1。

对国家而言,货币泛滥对经济的伤害,远高于洪水泛滥对经济的伤害。洪水导致的伤害总归是局部的,通胀带来的伤害波及整个社会。货币泛滥也需要“行洪区”排涝。今年4月份前,这个“行洪区”主要依赖楼市。4月中旬,楼市遭受“组合重拳”后,大宗农副产品在部分品种带领下,开始“温和上涨”,9月份,第二记楼市“组合重拳”再次出手,到眼下仍未见收手,楼市“行洪区”功能几乎全部丧失,泛滥的货币更多突入农副产品市场,作短期价格套利投机。

进入10月以来,物价涨势加速,范围扩大,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改革开放30余年,国内曾发生两轮严重通胀,1988年的通胀,主要起因是农业从1985年起连年歉收,而当年草率推出的“价格冲关”,成为引爆通胀的直接导火索;1994年的通胀,是经济过热和货币泛滥共同惹祸,最后经济硬着落,进一步引爆全国性“三角债”。这一次通胀,既不涉及过热,也不涉及总体性歉收,看似成因相对简单,实则不然。

表面上看,万幸于农业大丰收托底,只要央行继续撬动包括加息在内的“组合式货币调控杠杆”,必要时政府再加大大宗农产品“国储”投放量,炒作资金在短期获利后,因投机风险陡然增大,会选择抽身离市,物价就有可能阶段性企稳。若真如此,百姓损失是吃感冒药的损失而非住院开刀的损失。

但若细究本轮通胀的新成因,则足以吓出一身冷汗。以往市场上只要钱多了,重复建设就多,经济开始发烧,调控退烧随之而来,循环往复,中国经济一路跌跌撞撞,走到全球金融危机前。这一回,多出来的钱,其投向发生了趋向性变化——纷纷用于短期投机,而非实业投资提升产业能级。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在继续缩小,货币排泄口越来越窄,哪儿决堤,哪儿就必定泛滥成灾。

一方面货币泛滥导致物价发烧,百姓吃药,另一方面,国内许多新兴产业非常缺钱。国内目前的货币泛滥是结构性泛滥,最缺钱,且急需发展资金的市场领域,或因门槛高企,投资进不去,或因配套服务跟不上、法制残缺、政策不清晰等,导致不敢投资金,这样就进一步涉及市场开放、打破行政垄断、减少行政许可、政府职能转换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难题。由此前溯,民生难题——物价问题——货币泛滥——市场开放不足——结构调整受阻。而根本要害,就在于改革滞后。

我要评论(6)

相关阅读:

·徐冰:通胀不已,房价难跌 2010.11.02
·史晨昱:“稳价格”需先对抗输入型通胀 2010.11.02
·新京报:调“油价”莫忽视通胀下的民众感受 2010.10.27
·马光远:提高通胀警戒线是在向居民征税 2010.10.26
·马光远:与其提高通胀警戒线不如调整CPI权重 2010.10.25
·汪新波:靠通胀换来的增长很危险 2010.10.21
·解读加息:通胀已成中国经济头号大敌 2010.10.20

沈洪溥:统计局控制通胀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0年11月03日08:11南方网沈洪溥我要评论(5) 字号:T|T

沈洪溥 经济学博士

对在全国人民当下都被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油它去、苹什么等消费品戏剧化的价格上涨搞得焦头烂额之际,统计局的表情总是分外淡定。根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对媒体表示,从宏观经济四大指标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2010年CPI增长3%目标很难但能实现”。平心而论,有时候我们不禁怀疑统计部门淡定从容的心态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反常理而近于妖,直让人怀疑他们对统计系统植入了“未来函数”,能够轻易地看到即将发生的事情。

按照统计局方面的认识,历史上发生的大通胀都出现了经济过热、粮食以及货币政策的问题,目前政策面控制通胀只要从这三方面进行控制,管好食品和居住价格即可。当真可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个困扰世界的大问题搞得如此简单清新。

笔者个人认为,统计局对通胀的看法有待商榷,应对通胀亟待系统解决方案,同时还宜及早准备应对长期通胀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从表面上看,我国近期通胀的主要推动力是食品和居住,只要管好两个领域的价格即可。即使短期内无力达到管好食品与居住价格的目标,通过统计局“优化”消费物价指数构成,也能够间接实现政策目标。但问题在于,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源在于钞票发得太多、太滥。审视最近几年的物价波动就会发现,如今的物价全面反弹与2007年中期的物价上涨一脉相承,且具备颇多相似之处。一方面是政府对粮食市场干预的结果,试图产生让企业和城市居民通过“消费支出增长”等为农产品涨价和农民增收埋单的效果,导致粮价逐年上升,并最终推动饲料、禽畜等农资和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另一方面是大量超发货币,2009年底我国GDP为33.54万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增长705倍,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折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不客气地说,2007年中期开始的物价上涨之所以在后来被轻易解决,并非调控政策有力,而应该感谢2008年初逐步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次,从我国通胀的两大主要成因出发,统计局方面看待问题解决前景的底气并无扎实基础。一者,目前粮食和油料市场仍处于涨价预期之中,甚至从食用油领域看,新一轮涨价开始已近乎共识,在产粮大省,农民囤粮待涨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国储系统面对粮食企业“抢粮”局面更多是作壁上观,这种情况下,短期内要控制食品类价格上扬并不容易做到;二者,货币超发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变慢,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仍同比增长19.0%,增幅仅比上年末低8.7个百分点,同时,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在结售汇机制下仍在向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

从此出发,解决通胀问题至少要两大抓手:一要尽快控制国内流动性过度膨胀的源头,规范货币政策纪律;二要扭转市场预期,通过调集储备、打击投机平抑短期物价上涨趋势。而目前政策在这两方面均无明确作为。

当前,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宣示控制通胀的信心,而是立足于物价上涨的长期性,综合准备政策预案。笔者始终相信,仅仅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成因也并不单纯,其中或包含多重因素:既和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居民生活习惯与消费结构调整有关。决不仅仅是季节因素、节日因素、疫病因素、灾害因素影响这么简单。这就意味着,即便年底前通过强力管控,取得物价回落的短暂成绩,也要重视明年年初出现报复性反弹。因此,如何补贴弱势群体,如何解决生产、消费倒挂现象,如何稳步提升居民收入……都需早作筹划。

要实现未雨绸缪的设想,单靠统计局一张嘴肯定不够,探索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势在必行,这不仅是解决通胀问题的必需条件,也几乎是下阶段改革攻坚克难的必要条件。

我要评论(5)

相关阅读:

·沈洪溥:哪来的“货币战争” 2010.10.28
·沈洪溥:经济政策不能总是“人格分裂” 2010.10.22
·沈洪溥:楼市“限购令”何以没能立竿见影 2010.10.14
·沈洪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方向值得商榷 2010.10.04
·沈洪溥:现在讨论退休年龄问题为时尚早 2010.09.22
·沈洪溥:看待公司应抛弃所有制成见 2010.09.08
·沈洪溥:遗产税为何穷嫌富不爱 2010.08.25
·沈洪溥:“灰色收入”只是发泄愤怒的无用靶子 201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