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血慌!别把钱和势放进血管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31:31
本山叔老了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发表时间:2010-10-31  


  编者按:血荒。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省着点用”。手术被迫推迟,患者安全受到威胁……对于来势汹汹的血荒,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可以说大部分都有道理。在血荒问题上打头阵的昆明,2006年53%的血液是打工者捐献的,公务员只占0.28%。截至2010年10月中旬,昆明血液中心的库存O型血仅2200毫升!一场“血荒”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


   新华时评:


面对“血荒”,需要的是制度反思


来源:新华网



  10月27日,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库内空空荡荡的储存柜。截至2010年10月中旬,昆明血液中心的库存O型血仅2200毫升!一场“血荒”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李自良)空前严重的“血荒”牵动人心。在各方努力和各种措施实施后,一些城市的情况已有所缓解。面对这一尴尬的“血荒”之痛,反思和应急同样重要。只有找出现行制度中的深层缺失,形成保证血液供应的长效机制,才能让“血荒”渐行渐远。


  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这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分析各地“血荒”屡屡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献血或无偿献血还有一定的误解,有的认为献血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有的对“无偿献血、高价用血”心存疑惑;二是制度激励还不完善,献出爱心后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能调动献血者的积极性;三是献血保障措施不到位,献血不够方便,有的医疗人员采血服务不好。


  问题的暴露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否及时、有针对性地逐一破解。


  献血是免费的,用血的费用是高的,是否以此盈利?公众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和血液管理机构公开账目,公开流程,公开运行,公开血液的采集、运输,还公众一个明白,消除“公民献血、医院卖血”的疑虑。


  激励措施的完善同样必不可少。无偿献血制度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关键是各地能否以有效的措施、有力的办法激发公众的爱心。就普通群众而言,一味地强调“觉悟”、“奉献精神”,将献血人群单一的原因归于“道义”,显然是有所不足的。对于献血者,可以用一些非经济手段真正起到“鼓励”作用,比如对本人和家人用血给予更多方便和优惠,而不能让过程过于繁琐和不便;对农民工等群体、多次献血的固定献血者,应当加大鼓励力度,比如让其免费进入公园、优先看病等。


  要强化责任完善服务保障措施。这次“血荒”中暴露出有的城市医务人员在采血过程中有工作时间减少、态度冷淡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献血是献爱心,医疗卫生部门应尽最大的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应从工作流程要求、作风建设方面规范医疗人员采血的职业规范,让献血者感受到便捷和温暖,绝不能允许因为采血人员态度冷淡而使爱心冷却。


  “血荒”问题关及生命,决不能成为周而复始、挥之不去的社会之痛。只有社会有关各方认真反思,以此为强化责任、完善机制的“契机”,才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爱心,彻底远离“血荒”的危机。



   观点聚焦:


“无偿献血没盈利”,到底谁说了算


文/绿色引信


  今年以来,“血荒”一词频繁现身媒体,昆明、青岛、南京等地相继出现“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全国大面积凸显的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针对有媒体报道的“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质疑,卫生部部长陈竺称这是一个误解。血站将血液出售给医院的费用是回收生产过程的成本,血液本身是不要钱的,但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都需要成本。(《新京报》10月30)


  到底是不是无偿献血有偿使用,部长说了不算,要拿出证据来说话。哪是无偿献血哪是有偿献血,血站和医院应该有各自的数字记录吧。采集了多少毫升免费血液,这些免费液又发放给了哪些医院,只需血站和医院将帐薄晒出来,看看采集的数字、发放的数字和使用的数字是不是相吻合,真相自然就会大白于天下。


  部长说无偿献血者使用免费血液时只收取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费用,看起来收费是不高的,可实际上输血费用少则上千多则上万。我们不禁要问,那几样成本怎么就那么高啊!特殊袋子特殊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最先进的材料做成的,检测费用再贵又能贵到哪儿去,冷链储运就更不用说了,部长的解释是越描越黑。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政府出面澄清某件事,民众就会更加怀疑那些猜测不仅仅是空穴来风。太多的失信于民,民众受伤的心已经长出了厚厚的茧子,哪里又是部长一番轻描淡写的解释所能拔掉的。有病人躺在病床上,由于一时找不到血液,不得不推迟手术。血液是救命的东西,更为可怕的是病危者急需输血,而医院却说没有了。出现了血荒,谁该为此负责呢?责怪民众不愿意献血显然是不公正的,那也是对政府的不信任造成的。据统计,目前无偿献血者最多的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医生和公务员最少。医护人员自己都不热心无偿献血,那就证明这里面存在着问题。


  有人建议卫生部门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异地用血政策,让献血者异地用血报销不再困难,可卫生系统内权威人士却说卫生部门没有出台全国措施的权限,各地献血者及家属用血政策由当地政府部门出台实施。这就令人纳闷了,用爱心换爱心的举措却不能在全国统一,这叫什么话!国家有权出台《献血法》,却没有权利推行统一的免费用血的制度,权威人士说话太没水准了,更让献血者心寒。


  牵涉到部门利益,如果利益受损,就说很难制定国家统一的标准,新拆迁条例迟迟没有出台就是最好的明证;部门利益要是能得到扩张,那就雷厉风行,立马就能弄出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来,食盐不就是这样吗?现在是全民皆碘啦,还有最近全民皆铁的铁强化酱油的推广,也是对这一说法最好的证据。


  什么时候免费用血制度顺畅了,免费血液使用情况真正的透明了,血荒现象才会消失。


我为什么不献血


文/琴墨


  我曾经献过三次血,共1100CC。第一次400CC,自己去的,第二次300CC,单位组织的,第三次自己去的,400CC。


  第一次去,他们发给我一个献血证,第二次,由于是单位组织的,我没有带献血证,结果,他们又发给我一个。这次我发现,原来献血,不是全国统一的,而是各自为政。而且他们也没有记录,一旦献血者需要用血,你还要带献血证去献血的地方提取,一旦献血证丢了,那你也白献了。


  后来汶川地震,需要大量的血液,我又发现我对献出的血液不具备支配权,我很想把我献出的血液给那些买不起血液的病人,但我无能为力。


  接受捐血的单位和国家卫生管理部门管理混乱,要不然,怎么会乱发证,一处献血,竟然全地区不通用,更别说全省 全国了。这些献血证不像身份证,一张身份证,走到哪都适用,一本献血证,走到哪都不通用。



血荒告急,我有一计:无偿用血


作者:秀才江湖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省着点用”。手术被迫推迟,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公众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些疑虑,很大原因是对献血本身了解不够,而就用血本身,他说其实是免费的,“按照国家规定,我们以230元每单位(200毫升)卖给医院。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值,只是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新京报》


  呼吁社会无偿献血,血液中心却斤斤计较,一定要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为什么就不能以身作则、完全免费呢?老百姓可以奉献爱心,你们凭什么就不能奉献爱心!想让别人做君子,自己就不能做小人。你说是成本,一分钱不赚,空口无凭,未必可信,反正我是不信。‘一分钱不赚’,这句话的可信度有多高?反正没有献血站、血液中心的工资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却大力呼吁别人去做,别人渐渐觉醒、响应的少了,就告急、就叹气,就责怪社会爱心缺失,真是荒谬透顶,相当于一个看到老人摔倒从来不扶的人,一旦自己家的老人摔倒了没人扶,就破口大骂这个社会完蛋了。


  他们都是医务人员,不可能不懂‘对症下药’的道理,面对‘血荒’,究竟应该如何对症下药?我有一计,不用拿着高音喇叭满街宣传,不用高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只需要奉献爱心从我做起、从倡导者自己做起。只要将用血收费全免或大幅下降,我敢担保,无偿献血人士一定会纷至沓来、争先恐后。无偿献血的倡导者是国家,那么国家就应该拨出专项经费,做一个最大的爱心的奉献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爱心的倡导者、怂恿者。是让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高,还是让群众的鲜血热情高,你们自己看着办!是让血荒继续告急,还是穷则思变,在你们一念之间!


  血荒的根源,不是群众缺乏爱心,而是缺乏信任。去年一则新闻传的沸沸扬扬,医生把社会人士奉献的血浆拿回家浇灌兰花。看着那盆喝血的兰花,怎不叫人痛心疾首!我们的爱心虽然无价,却也不能如此践踏,你用别人的鲜血浇花的同时,浇灭了多少纯真的爱心!又爆料称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个个俸禄丰厚,更有甚者献血者因输血感染艾滋病也时有耳闻,凡此种种,怎么能让人放心?!大家奉献爱心,不图名不图利,但是用我们的爱心去让别人赚钱,我们不服气!奉献爱心还有后顾之忧,我们不敢大爱无疆!


  我也曾经无偿献血,那还是洗脑阶段,现在我已经学会独立思考,我不愿意用我的血给别人做无本生意,我不愿意我的爱心变成了医务人员口袋里的人民币。请爱心人士仔细想想:‘无偿献血,爱心献给了谁?是病人还是血液中心?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我想奉献爱心、我想无偿献血,但是我只想把爱心和鲜血奉献给需要鲜血甚至奄奄一息的病人,我不想把我的爱心献一丁点给穿白大褂的。如果有一天,医院用血免费或者大幅降价,我愿意一马当先、伸出胳膊,决不食言!



   专家建言:


“血荒”的根源与改进


来源:南方网 张田勘(北京学者)


  今年全国主要省会大多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昆明更是出现十年来最严重血荒。北京近日采血量也大降,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一半,这是北京首次在献血旺季的9、10月出现用血紧张。有媒体分析称,出现这一情况的主因是民众信任危机,担心染病成阻碍献血的主要原因。但在我看来,担心染病并非成为阻碍献血的主要原因。国内血荒的重要原因在于,献血者与人方便后,不仅自己不方便,而且家人也不方便,因而无偿献血已经难以为继。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联合建议和提倡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和公民免费用血。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很多国家如德国、日本、瑞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从过去的有偿献血,逐步向无偿献血过渡,最终实现了公民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这一目标是符合社会伦理的。无论是生物学的共生原则,还是人类社会的互利互惠和共赢学说,其基本依据是,在一个群居的社会,与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就是这些理念和行为准则的最好体现。


  尽管中国的《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其献出血液量3倍的血液,但是,献血者及其家人在用血液中的过程之烦琐、操作之不便,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最终还是有偿用血。实际上,这是把这一理念割裂开来,只是实现公民的无偿献血,但不能做到公民的免费用血。


  例如,公民献血后免费用血,需要先在医院交付血费,然后到医院办公室开证明,再找经治医生签字,最后还得拿上自己的身份证、病历、手术通知、无偿献血证等到卫生局盖章,最后到血站办理退款。即使这些流程都顺利,还要祈祷经办人都在,否则就会跑无数趟路却难以获得使用血液的费用。有的地方办理更为麻烦,甚至是刁难献血者,要求必须是病人自己去办理,否则不予办理。可以想见,大病初愈的病人有多少是可以自己亲自跑如此多的路、经历如此繁复的环节办理用血费用的?所以,很多病人最后放弃到血站退血费,自认倒霉。


  血荒的本质还在于,无偿献血后的血液转化为了有偿。这体现在血液的流转与使用上。现在,血液是归各地的血站管理。从无偿献血者那里抽取的血液最终是以各种价格卖给了医院,而医院也把血液卖给了病人。以南方某市为例,医院用血的标准血价为:全血每200毫升220元,50或100毫升的小剂量全血每袋加收分装费20元;其他稀有血型全血,每200毫升660元。在这个过程中,血站和医院都会盈利。尽管血站的经营和医院的治病需要成本,在现阶段也许还达不到无偿献血者的免费用血,但是血液的流转和供给应当保证对公众的透明和负责,否则容易引起公众对于牟利的质疑。


  血荒的原因还在于,献血者的爱心和善意很多时候受到亵渎。例如,成都发生过无偿献出的血液被当花肥浇灌兰花。这袋曝光的血液标签上标明来自成都市血液中心,采血日期为2009年10月3日,失效日期为2014年10月3日。尽管事后血站解释是报废的血液,但失效期为2014年10月3日的日期仍然无法取得公众的信任。


  如果从上述方方面面加以改善和变革,至少可以让血荒得到改善。例如,如果让无偿献血者和其家人在用血时不是先垫付再经历层层折磨取回血款,而是凭借献血证就能免费用血,仅此一项改进恐怕就不会出现血荒。



   相关新闻:


卫生部部长陈竺带头挽袖献血 街头献血点市民增多


来源:京报网




昨天,卫生部部长陈竺带头无偿献血。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北京)本市出现用血紧张后,向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了自愿团体无偿献血的号召,仅仅两天,就陆续有多家机构与市血液中心预约献血。昨天,卫生部的工作人员和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约500人率先献血。据了解,下周团体无偿献血将达1200人次,目前已经预约排满。


  最近,全国主要省会大多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昆明、青岛、威海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血库告急。北京“十一”长假后,采血量也出现下降,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这是北京首次在献血旺季的九十月份出现用血紧张。


  为此,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延长采血时间、采血车开进高校校园等,同时号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自愿为原则,团体无偿献血。本报也发出《献血旺季首现缺血 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自愿献血》的报道。


  “发出号召后的第一天就有单位跟我们联系。”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说,目前本市血液中心每天的采血量提高了近20%。昨天,市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开进了卫生部、人民医院、301医院和密云县。截至下午3时,卫生部、人民医院团体献血共计286个单位(一个单位即一袋,200毫升),301医院流动采血车采血25个单位,密云流动采血车采血175个单位,其他街头采血点共采血741个单位。总计采血1227个单位。


  据了解,下周本市团体预约献血已经排得比较满,预计能采1200个单位。11月,血液中心对团体无偿献血的需求量约为6000人次,目前采集量已全部落实。但目前血液库存仍然较低,维持在6000个单位,距12000个单位的正常库存值还有距离。


  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很多医院叫停择期手术,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目前血液库存紧张还没有明显影响到临床用血,没有到医院普遍叫停择期手术的程度。目前血库仍有库存,医院可以要血,只要医院合理用血,分出轻重缓急,临床用血是能够保证的。邓小虹鼓励市民:“能够献血说明你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而且富有爱心。”


  特写


  卫生部部长陈竺带头挽袖


  昨天早上8时,两辆采血车驶入卫生部机关大院,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尹力等带头无偿献血。


  上午8时刚过,张茅、尹力来到卫生部大楼一层的检测台前填表、测血压、抽血做快速检测。部长陈竺在做完广播动员后,也来到采血检测点。这已经是他担任卫生部部长以来第三次无偿献血了。


  脱下外套,解开衬衫的袖扣,陈竺把袖子撸了上去,准备抽一点血做快速检测。可能是见有很多记者在场,小护士有点儿紧张,第一针竟然没有抽出血来。“没关系,别紧张,大家也散一散,给她减减压。”陈竺笑着说。


  “您献血,家人不担心吗?”有记者问。


  “透露一个秘密,其实我夫人也是搞血液研究的,她也献过血。”陈竺一边配合检验,一边轻松回答。


  “您的检测合格了,可以献血了。”陈竺、张茅和尹力一同登上停在大院内的采血车。献完200毫升血后,陈竺匆匆走进办公楼,准备一会儿9时半的会议。


  现场


  街头献血点市民增多


  昨天上午10时,西单图书大厦门前,采血车刚到不久,两名护士把桌子支好,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位献血者。


  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抱着个一岁多的孩子走了过来。“我9点就到了,等你们一会儿了,我要献血。”这位叫张淑文的女士是一早从洋桥坐公交车赶来的。“昨天从新闻上看到血库缺血,就想来献,没人给我看孩子,只好带着他一块儿来了。”“那您给孩子断奶多长时间了?”细心的护士问。“3个月。”“真抱歉,规定断奶一年左右才能献血,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送走了这位热心的市民,护士告诉记者,自从缺血的消息见报后,来献血的人明显多了。昨天一天来了七八十人,献了100多袋血。高峰是中午和下午。“我们要从10点钟一直盯到晚上8点才收车。”


  正说着,一个头上裹着头巾、戴着墨镜、骑山地自行车的男青年停好车来到登记台前。“我以前献过血,记不得献过几次了,我到处走,走到哪儿在哪儿献,隔段时间献次血是我的习惯。”检验合格后,这位骑单车从卢沟桥赶到西单的小伙子成功献了血。在他后面,还有两位男士正排队等候。


  卫生部解疑


  无偿献血不存在盈利


  当前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造成市民献血少的原因有些是制度、服务有待完善,有些是人们观念中存在一些误区。昨天,卫生部部长陈竺和本市血液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疑。


  疑虑1:担心无偿献血被有偿出售


  不存在血站利用市民无偿献血盈利的情况。血站将血液出售给医院的费用,是回收生产过程的成本。目前的费用是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疑虑2:担心献血传染疾病


  北京的采供血水平是完全有保障的。北京血液中心职工每年有20%以上的人献血。


  疑虑3:献完血后再用血报销不方便


  目前的确存在献血者再用血时报销程序繁琐的问题,血液部门已着手草拟方案,力促目前不能异地报销等问题得到解决。


  新闻背景


  北京献血者中18%为学生


  有媒体分析目前全国的血荒主要原因是献血主体单一,很多是学生和流动人口。昨天市血液中心明确表示,北京的情况不是这样,献血人群中学生占18%。


  市血液中心介绍,目前献血人群的构成是户籍人口占13%,在京常住人口占67%,纯流动人口占20%。因此北京的献血队伍以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主,流动性并不强,这也使得血液部门得以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今后逐渐开展预约献血,当用血紧张时,通过网络平台发短信给献血志愿者前来献血,改变目前“靠天吃饭”的状况。(记者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