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学点滴(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54:24


大藏经。
噶举传承
祖师著作
祖师法相
三昧耶戒
传承祖师传
上师的加持
大手印教言
大宝法王教言
噶举派。
宁玛派。
格鲁派。
萨迦派。
本波派。
藏传佛教
其他教派
噶举大师传
宁玛大师传
格鲁大师传
萨迦大师传
本波大师传
其他大师传
大宝法王故事
经典故事
密宗故事
修持故事
其它故事
佛学基础知识
因缘果报
五戒十善
四圣谛..
十二因缘
菩提心..
六度万行
基本论述。
佛学与健康
战胜癌症。
辟谷与健康
素食与健康
佛教名胜。。
佛学与美学。。
佛学与文学。。
文学作品。。。
佛学与建筑雕塑
佛学与音乐舞蹈
佛学与美术书法
佛学与体育
佛学伦理观
佛学与社会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现实
今生改变命运
噶举修持
宁玛修持
格鲁修持
萨迦修持
本波修持
其他修持
禅宗智慧
密宗智慧
学习、思索
实修、明悟
工作、生活
休闲、娱乐
旅游、情感
社会、动物
自然、其他
热爱生命
爱与哀愁
感悟,,
人生百味
呐喊,,
拈花微笑
藏传佛教音乐
汉传佛教音乐
大德讲法
音乐集锦
佛菩萨,
上师本尊
空行护法
其它唐卡
网络动画
网络影视
藏传佛教大德开示
汉传佛教大德开示
访谈·法会
佛舍利专集
佛经下载,
电子书下载
工具下载,
音频下载,
影频下载,
动画下载,
网友向导
本站公告
宗教法规
西藏医学中的医德概念
由于西藏医学本身就与佛法有极为密切之渊源,所以医德之概念在西藏医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在其它的医学体系中,医德同样是深或浅地被重视的。但在西藏医学中,它的地位比其它医学文化中更为重要!在其它医学体系中,医德与医者之治病水平并不被视为相连,但在但西藏,人们投医时选择医师必会先观察其医德,其医技水平及知识只是次级之准则。
在一位西藏医师而言,他的行医生涯并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他的修持。故此,智慧与悲心是同等地被重视的。他不但要负责医治病人的生理病患,同时也担当着照顾病者的心灵健康的责任。在五零年代及以前,以藏医作为职业的人大多是虔诚的修行人,把自己之事业视为利益众生的个人修持。
从事藏医事业的人,自入门学习开始便会背诵出自〈四部医续〉及相关医典中的医师戒誓,其中包括:对病者要施以慈悲、治病不能分亲疏、治病施药不能设定条件及固定回报、不贪钱财名利及不视病人之排泄物为污秽等等。这些都是衲自幼年每天必须背诵的誓戒。〈四部医续〉中亦提及医师与医师之间的关系、医师之个人品德要求、医师对徒弟的责任及治病之态度等等。
很多人认为医德虽然是重要,但治疗效用与医德并无关连。西藏医学却认为一位医师之能力与其品德有莫大的关系,甚于其医学知识及技术水平等因素!衲本人就亲身体验过不少例子,有一位医不论在知识、经验及技术上都是有极高造诣的,但看他的病人往往就久病不愈,再改看其它医师,其它医师知道前述医师是极有知识及经验的前辈,所以往往沿用同样的处方及不同样的判断,病人很快就好了!衲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所以现在所谈的或许大家并不接受,衲却依然照说,因为传统上的确是这样教授的,衲也深信如此!一个技术及知识平平的医生,如果他有真正的慈悲心,他所开出的处方可能比一位没有慈悲,但技术与学识皆为一流水平的医师所开的处方更有疗效!衲见过有很多的医师在技术及知识上只是一般水平,所开出的药方也只是平平无奇,但疗效却十分大,这些就是有慈悲心与无慈悲心之分别!
衲在第一天开始学习医术的时候,家师第一包就是:「知识与技术只能令一个人成为医学上的专家,却不能令他成为一个良医!只有在同时具备慈心与悲心时,他才会成为一位良医!」;在衲学成了,告别家师的时候,他在临别的一刻为纳作了最后的一次开示:「我所教你的只能令你具备医学知识,却不能令你成为良医!只有慈悲心才能令你成为一位良医!」。这已是四十多年前之事了。在此以后,由于政治的变化,衲再未见上家师一面,但这一番开示却言犹在耳,没有一天不会想起!
由于医德的要求,藏医的收费制度也有其独特之处:在传统上,穷者求诊是不可以收诊金的,中等家境者视乎他们自己的发心而收适量诊金,有钱的人则往往会发心损献适量诊金以上的金额补贴医师对穷者之免费赠医施药。所以藏医一般是根本没有订立诊金金额的。在今天,很多藏医仍然保持这个传统,在印度的「医历学院」也一样保持了这种制度,出家人及穷人免收诊金,药物则酌情洛收少许或免费。衲本人一生中为人诊病施药,亦遵家师所训,从未收费。
今天在场的人中,大多为信仰佛法的中、西医及学习医术的学生。现今的社会或许与以前不同了!大家可能觉得不设诊金定额就不能维持生计。衲建议大家至起码要把病人的利益与幸福放在首位,个人的生计顶多只可视作次等重要!否则即使技术及学识再好,也不能成为一位良医!要成为一位良医,就不能以世俗名利态度处世。一位良医与一个世俗的人刚刚相反:医师要把病人放在第一,自己之利益放在最后!大家应该把行医视作个人的修持,而不是一种求取名利及糊口的工具!
在医德方面,还有一点值得与大家谈谈的。衲的弟子中有好几位是西医。他们在判断到一位病人并无生存希望的时候,一般都不会直接告诉病者。这一点与藏医完全相反!衲总觉得这是很有趣味的异处,或许它正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之不同之处!
西藏人几乎全部都是信仰佛法的。佛法中视死亡为另一个生活之开始、论回中的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终结。西藏人不论僧俗都对佛法及轮回有极坚定的信仰。死亡只被视为一种转变,并非一个终结。所以西藏人对死亡似乎比西方人看得豁达自在。
藏医在诊断到病者并不可能痊愈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告知。他们一般不会提到「死」这一个字,通常是向病者说:「你最好准备一下行李,准备步上旅程吧!」。藏医一般都十分直接,毫不隐瞒病者,不会给予错误的希望予病人。在西藏的文化中,也许这样做是最恰当的。病何以有时间处理遗产、交代后事及精进于佛法上之修持,放下对世间亲人财产之执爱,以准备迎接未来生。对西藏人而言,死亡并非坏事,它只是一种变幻而已!衲听说西医中的医德准则是不告诉病人将会死亡的讯息。这一点与藏医刚好相反,反映出不同文化中的人对死亡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西藏医学之基础理论
西藏医学的基础理论与西方医学截然不同,其中部份与汉医理论是相符的,但又有部份独特的概念。
在西藏医学中,对胚胎形成之过程有极为精确的描述。在古西藏的医典中,早有记载妇女受孕及胚胎自受精始每周的发育情况。这些详尽细致的描述,令现今的西方医学家也深表惊讶。
对死亡的过程,西藏也有甚为精确的学问。对佛教徒来说,预先了解临终的过程细节其实是很重要的。在西方,很多人都喜欢向西藏僧人及医师讨教有关死亡的过程;但在东南亚,很多人对谈论死亡有些忌讳,所以我们现在就不谈这方面了。
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藏医体系中也有很准确的数据。藏医学把人体区分为七种基质及三种秽质:血、唾液、脂肪、肌肉、精、骨及骨髓为七基质,汗、尿及粪便为三秽质。这些物质在体内有一定的量,过多或过少及相互间之平衡失调都会引致疾病。此外,藏医对人体骨骼结构、五脏六腑及肌肉组织等的学问也完整而准确,与现代科学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但这些学问却比西方科学早了千多年就形成了。
在藏医学中,经络系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这一点与汉医学是相似的。经络可以被归纳为黑脉与白脉两组。黑脉又分为跳动脉与不跳动脉两类,全部由心部向身体各部份伸展。白脉源自脑部,如榕树根般向下延伸而遍布全身。这些经络,是藏医学的关键。在放血或针灸时,都必须依据经络系统学问而进行。身体及精神上的病症,也大多与经络有直接的关系。
人体的生理与心理功能由三大元素所维持,即「隆」(loong)、「赤巴」(tripa)及「培根」(beygen)。这三种元素的形成与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有直接的关连。在正常健康的情况下,三者是相互平衡而协调地运作的。如果有内在因素(年老等因素)或外在因素(季节变化、起居饮食等因素)导致这三者之其一或几种过盛或过弱,三者的平衡状态便会失调,从而引致七基质及三秽质之不平衡,进而演变成身心的病症。藏医的工作,便是透过施药或其它疗法把各元素调整至本来之协调平衡状态,从而令身体重获健康。
「隆」是推动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基本上就等于汉医学中所说的「气」,但在细节定义上或许有些微的异处。肉眼虽然看不到气的存在,但它是的确存在的一种元素。它无形态、无味、无色,但可以由脉诊等方法探测得知。气的原始形态是四大元素中的风大。即使在这间讲堂中,也充满了风大,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风大是四大元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整个宇宙运作的基础,例如星体运作之轨迹、速度及相互间之适当距离等都是由风大这元素所维持的。
身心的各种病患,大多都与气有关连。在医学上,如果不承认气的存在,或对它的认识不够,任何诊断及治疗顶多只能达到次等的水平。所以,一个对气缺乏认识的医学体系,并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医学现今已达到极高的水平,有极多科学仪器,又能做到很多传统医学办不到的事情,但却偏偏缺乏了对气的认识。如果西方医学有一天承认了气脉的存在,配合气脉学问及西医的先进科技,肯定会令人类医学发展达到想象不到的水平!
气充斥于人体内所有部位,聚集于脑、心及骨骼中而运行于体内之经脉。它维持肢体活动、呼吸、思维感觉、排泄、分解食物及血液之循环。气又可细分为五种:持命气、上行气、遍住气、下泄气及伴火气。持命气支配吞咽、呼吸等动作及五官之反射,与精神心智有直接关连;上行气支配口语及记忆力;遍住气游走于全身而支配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下泄气在肛门、大肠、膀胱等部位运行,支配大小便排泄、精液的生产运输及妇女分娩等功能;伴火气运行于胃、肝、肠及膀胱之范围,支配消化食物及运送营养等人体功能。
「赤巴」的功能是调节体温及主持消化。洋人多把「赤巴」译为「胆汁」(bile),衲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译法。「赤巴」是一种元素、一个概念,它的确与胆汁有关,却并非一种如胆汁般的实质。有些研究过汉医学的弟子说,藏医学所说之「赤巴」概念等同汉医学中所说的「火」,这说法似乎是正确的。
「赤巴」本身有热的特性,由四大元素中之火大所产生,它又可细分为五种:能消赤巴、变色赤巴、能作赤巴、能视赤巴及明色赤巴。能消赤巴位处于胃部,支配消化及产生热能;变色赤巴住于肝脏,血液、粪便及胆汁中的色素是由它产生的;能作赤巴位于心部,与情绪变化有关连;能视赤巴位于眼部,令眼睛感官有辨别观视之功能;明色赤巴遍布于人体表皮,支配皮肤光泽及气色。
「培根」由原始四元素中之水大及地大产生,与人体的体液分泌有关。洋人把「培根」译为「痰」(phlegm),这并非正确的翻译。「培根」这元素,广泛包含了津液及其机能。「培根」也可细分为五种:能依培根的作用是调节其它四种「培根」,令它们运作正常协调;能化培根负责配合伴火气及能化赤巴令食物消化;能味培根主管舌根辨味之功能;能足培根位于头部,支配情绪反应;能合培根分布骨骼关节内,作用是令骨骼连合及令关节活动顺畅灵活。
以上所说的三元素理论,是西藏医学立说之基础。任何病症,都源出于三元素之异常状况。一般来说,「赤巴」病属于热症,气病及「培根」病多为寒症。三元素与三种「内病」(即贪念、瞋恨及愚痴)相关,贪念盛强是气类病的内在导因;瞋恨、急性及发脾气是「赤巴」类病之内因;肥胖及睡眠过度等是「培根」类病的主因。这里所说的气类病、「赤巴」类病及「培根」类病是简化了的说法,在实际情况中,病况当然是非单一性的复杂情况。
上述这三种元素的自然平衡是不断在调节的,例如年青小孩体内的元素多是以「培根」为强的,年老者则以气为强。此外,三元素理论亦可套用于观察人的体质:天生体质气盛的人一般瘦弱、肤黑、怕冷、喜吃酸苦味食物、易患感冒及气喘等病;体质以「赤巴」为盛的人体型中等、聪明、易怒、多汗、急性子、易患头痛及发烧等病;「培根」偏盛的人大多偏胖、肤白、较懒、易患肾病及发冷。以上介绍只是最简化的说法,大部份人的体质是两种元素的混合型。因应不同之体质、季节及生活习惯,藏医学在养生及保健方面有不同的相应措施。
疾病的形成,主要的内因是贪、瞋、痴等三种「心病」。有了这些内因,又碰上了饮食不当(如食用过多凉性或燥性食物等因素,体内的三元素、七基质及三秽质就会出现失调的情况)、气候变化、细菌入侵等外缘及辅因时,病就会在体内蓄养待发,到被诱发时就成为疾病了。所谓「失调」,就是说某种物质过多、过少或运作反常三种情况之一。失调的现像往往也不会是单一出现的,例如在气弱时,「培根」往往就会出现过盛的现像,因为此二者是相互克制的。其它元素、基质与秽质的相互影响同样有其相克或相生的法则。
藏医把病症归纳为四百零四种类,每一类又包括了多种病症在内,但它们不外乎是三元素、七基质及三秽质的异常所致,归根究底都是与三元素有关的,但亦可用另一种分法把病症归纳为寒症与热症。西藏医学中的诊断学,主要就是建基于三元素理论之上的。在色诊时,医师依病者的面色而判断所患病症之性质,例如说脸色白而无血者,多是「培根」失调的情况。在尿诊时,医师若见病人尿液色淡而泡多或发蓝,若脉诊及色诊判断结果相符,则可判为气类病。在脉诊学中,一样是根据三元素各别失调时之脉搏跳动特征而断症的。
藏医治疗方面的原理也与三元素理论有关。医师依病症之属类及寒热而下药,寒者暖之,热者凉之,分别配以方剂或其它疗法对治;若在三元素都失调时,则要依各别病况轻重及主次而治疗。
西藏医学在胚胎学、病因及病理学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绝对不比现代科学逊色!衲刚才所说的只是极度简化了的介绍。如果大家有机会学习藏医理论,衲肯定您们会对其精确的内容感到惊叹。很多学过西医的人,在研究历史悠久的西藏医学时,都惊叹它在人体结构、胚胎发展及体内系统运作方面的认识之深度。 西藏历法与医学之关系 --
西藏的历学其实也包括了天文学及地理学在内,它与西藏传统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藏医的学习范围也包括了历法在内。

一年分为四季,共有十二个月及分得更为细微的节令;人的身体及宇宙万物由地、水、火及风四大元素所组成。天体的运行影响天气变化及外在的四大元素,所以对人体及宇宙万物都有甚深的影响。由粗显的层面说,大地上的植物明显地受季节气候影响,所以在春天会生长,在冬天会凋谢。同样地,山、河、大地、矿物及动物也一样受到日、月、星辰的运作及地理环境所影响。这其实不是太难被理解及接受的一种自然规则。随天体的运行,天气产生微妙的变化,而宇宙中的各种元素也会相应产生细微的变化,有时某种元素强盛,有时则衰弱,从而又影响四种元素的平衡状态。不但外在的四大元素受星体运作及地理的牵引,我们体内的四大元素也是一样,而外在与内在的四大元素间又存在相互牵引的复杂关系。
学习历学的人,就是研究日月星辰的运作规则、它们相互之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对外在与内在的四大元素之影响及外在与内在的元素之相互牵引关系。藏历学包含了白历(阳历)及黑历(阴历),其中涵括了印度及汉地的天文学、地理学与历法学问在内。在一九八六年,拉萨的传统藏医历算人员,单靠铺有一层细沙的原始筹码木盘来计算日蚀时间,结果只与南京的先进科技计算(注: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九八六年四月廿四日发出之报告)所得结果相差两分钟之微,准绳度令人惊讶!由此可知,西藏历学是一门极为精确的学问。
一个有经验及学问的藏医,在把脉时会把节令、气候及地理等因素对脉像、身体状况、外在及内在元素之影响与外在对内在元素的微妙牵引关系等因素也列入考虑范围,这样才可以得出最精确无误的判断。如果一位藏医只通脉理,却不懂历学,他的断症准绳顶多只能算是一种粗略的估计。这位藏医对病症的寒热及体质的强弱当然也能说得出来,但却永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准确精微度!
在制造藏药时,在甚么时候采药也是一种学问。植物在不同季节,甚至在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药性会有微妙的差异,效用也有不同。一个已达顶级水平的老藏医多会自己负责采药,对采集的时间及季节是很谨慎讲究的。
在治疗病者的时候,也一样要考虑历学的因素,例如何时用药、下药的份量、治疗的时间等等方面,都要配合上合宜的时令及时间方能达到最大疗效。所以,历学不论对藏医学的病理学、制药、用药、诊断学及治疗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