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灵感使艺术生命长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09:59
2008年1月19日 09:30
——余光中讲述《灵感与主题》

余光中
●我们看见风景非常美,说“江山如画”,说它像画,那不是自然在模仿艺术吗?
●灵感并不神秘,但绝不会拜访懒惰的人。你无所用心、漫不经心,想要一句很好的诗忽然自天而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一位作家,他的语言还保持新鲜,而主题能够不断翻新,那绝对不会江郎才尽。
●现在我对很多事情还觉得很有兴趣,觉得非写不可。我们的母语还没有被韩愈、曹雪芹等用光,至少李白没坐过飞机嘛。
本月14日至18日,现年80岁高龄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做客上海艺术人文频道《世说新语》栏目,作题为《灵感与主题》的演讲。艺术是什么?灵感神秘吗?艺术生命如何长青?在谈诗论画中,余光中认为,灵感使主题常新,语言新鲜。而受灵感眷顾的作家,绝不会江郎才尽。
用艺术的眼睛感受世界
法国作家Chazal说artisnature speeded up and God slowed  down。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介于大自然和神明之间的东西,使自然加速,而使神明减慢,让我们欣赏。自然不够快,艺术把它催生,使它发展得比较快一点。比如电影表现一朵花开,这朵花出现在银幕上,几秒钟就开了,这就是把自然加速,这是艺术之功。同样,神明的作为非常神秘,而且很快,非我们肉眼所能窥见,所以我们要求神明慢一点,让我们看得清楚。中唐时候,诗人李贺在诗里说:“笔补造化天无功。”这个笔是作家的工具,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艺术技巧。“笔补造化”,造化还不够,需要艺术家的这支笔来使它完美,我把它翻成英文Where nature fails ,artprevails。在自己不足之处,需要艺术来补足,使得它成功。
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说:it is not art that imitateslife ,but life that imitates art。并非艺术模仿人生,而是人生模仿艺术。我们看见风景非常美,说“江山如画”,说它像画,那不是自然在模仿艺术吗?一个人,他总是自我陶醉,精神胜利,我们说这个人简直是阿Q,这个不是人生在模仿艺术吗?我们是借用鲁迅的眼睛在看人生。我们见到一个女孩子,弱不禁风,多情善感,我们说简直是林黛玉,我们不是用曹雪芹的眼光来看的吗?因此,王尔德讲的这句话有他的道理,那么多艺术家、作家用他们的感性、他们的美感告诉我们,如何用他们的眼睛来看世界,用他们的心灵来感受人生。
用灵感想象捕捉经验
创作一件艺术品,需要一些条件。如果我们去登一座山,有了知识和经验,未必能写出一篇很好的登山记来,因为还缺少一样东西——想象力。对于创作来说,想象力是很重要的。胡思乱想不能叫想象力,想象力要能把一件事的本质凸现出来。我觉得想象力,其实就是一种广泛的认知与同情。同情万事,甚至去认同万物,有这样心肠的人,才能够成为艺术家。艺术家一定要能设身处地带入万物,与他们同在,这就是想象力的可贵。
多年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天晴的时候,落日西下,太阳就在我的阳台前面落下来。我的阳台前面还有一片草地,草地外面是松树林,落日落在松树林的背后,晚霞跟松树相映成趣。我写了一首诗叫《山中传奇》,“落日说黑蟠蟠的松树林背后,那一截断霞是他的签名。”用人事来说明自然之变化,自然之作为,这也是一种同情。而且我说是落日说的,落日好像是一个人,它签的名很漂亮。这就是说,知识、经验之外,最主要要有一种想象,来把这个经验捕捉住。
还有一种经验是间接经验。苏东坡有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谁的直接经验呢?是惠崇的,是他的美感经验。苏东坡也看过鸭子浮水,但是没有把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经验凝定,具体地写成诗。但一看到惠崇的画,他就被激发了,把画里的美感转化到诗里来,成为诗句的美感。很多中国画上面都是诗人题的诗,或者画家能写诗的自己就写了一首诗,因此中国画,往往就是绘画诗歌,还有金石刻的印等,是几种艺术结合起来呈现一种美的画面。
用灵感填补经验的空白
19世纪,西方兴起写实主义,一些小说家用小说来反映社会、观察人生时认为,一个人的作为、性格和后来的遭遇,大半由他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等来决定。这本是文学艺术的一条康庄大道,可并非是全部的真理。很多艺术作品不是这样表现出来的。世界上有许多艺术主题,根本不由你去观察,更不由你去切身体验,你必须用智慧和想象力去诠释才能够表现,比如宗教、传说、神话之类的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我所要提的一个例子。这幅画中,耶稣在中间,左边两个山峰,右边两个山峰,三人一小组,这是它的一个结构。姿势、表情都很激动、很震惊,只有耶稣比较镇定地坐在那里。那他们是怎么坐的呢?沿着长桌一字排开。其实,据历史学家考证,耶稣那个时代,罗马帝国大半是席地而坐。就算有桌子,桌子也很矮,不像现在大家坐了一长排。《最后的晚餐》果然是这样吗?《圣经》里面也没有讲得很清楚,所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让艺术家用想象来补充,来补足。
我们已经习惯于达芬奇的这个画面了,觉得当时一定是13个人一字排开坐在那儿,其实不见得。荷兰画家Direick bouts也画过《最后的晚餐》,他的年代比达芬奇还要早50年。耶稣跟他的12使徒是围着一张长方桌子坐在四边的,面对我们的一面是,耶稣在中间,左右各有两位使徒;在餐桌的两旁各有三位;耶稣的对面两位,正好是12位。桌子也不是一字排开的长桌。12个使徒有一点面无表情,没有互相你看我,我看你,也没有怎么样的骚动。而且地板、桌面的摆设、使徒的服饰以及墙上的布置都跟达芬奇的画不一样。所以,每个画家想象力是不一样的。可见,不同的画派,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尽管主题是一样的,灵感不同,解释也就不同。
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怎么得到灵感?灵感并不神秘,但绝不会拜访懒惰的人。如果你无所用心、漫不经心,想要一句很好的诗忽然自天而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有很长时间,某一种想法,某一种感觉,某一种情绪在你心中不吐不快,但你根本找不到一个出口让它出来。但有一天,这个出口忽然自动出现了,这就是灵感。其实这也是你长久思考、感受的一个结果,当出口出现的时候,你的功力、修养也正好准备好了,把它适当地表达出来了。
如果对文字没有锻炼,没有经验,你就算想得很美,都是镜花水月,一闪即逝。而灵感来的时候,就像圣经所讲,上帝说我们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当灵感来的时候,李白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西方的诗人,尤其古典诗人,写诗之前,总向文艺女神祷告:“muse请给我灵感。”muse是诗之神。美术馆跟音乐就是从诗的灵感muse出来的,这是希腊人一个重要的观念。我的灵感,往往也从别的艺术范畴里得到一些启发。比如,从历史里取材,我写过《刺秦王》、《秦俑》、《飞将军-李广》、《王昭君》等。绘画方面得到的灵感就更多了,像梵高、刘国松、江碧波等的画。我也写过差不多有十几首诗,都是音乐给我的启发,而且还包括摇滚乐,我把它们的节奏转换过来。电影也常常令我非常感动,看了《甘地传》,我写了三首诗写甘地。我相信,除写实主义这条大路外,有一些不需亲身经历,仅仅靠密切的观察、深刻的同情和想象,也可以从别人的美感经验,间接地转化为你的艺术素材。这样,主题就不怕没有。
我们说“江郎才尽”,到底什么叫做江郎才尽?我想不外乎两点,第一题材枯竭,没有新的主题好讲、好写了。第二语言僵硬,母语在他的笔下,都写光了。如果一位作家,他的语言还保持新鲜,而主题能够不断翻新,那绝对不会江郎才尽。
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其写作的“四度空间”。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等,评论集《掌上雨》、《分水岭上》等。
相关链接
“我还觉得非写不可”
问:余老师,您说过您的2/3是诗人,1/3是学者。那么作为诗人的您,如何处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关系。
余光中:入乎其中就要投入生活,出乎其外就是要保持距离。在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表现你的经验。所以作为诗人,跟一般人一样,要有生活经验,可等到创作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日记或者书信的阶段,不能很直接地表达,要找一个恰当的距离,从主观者变成一个旁观者。曹植被哥哥迫害,他用一个煮豆燃豆萁的意象,间接委婉地说出,这就有了一个艺术的距离,有了这个比喻就恰到好处。如果他的五言绝句是你我本兄弟,相害何太急。这就不是艺术品,也不是诗。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问:七年来,我几乎通读了您所有的作品,觉得您的风格变化很大,有什么特殊的事件促成你风格的变化呢?
余光中:风格多样,因为我长寿。这是我刚才解释过的江郎才尽的问题,就是要保持两种敏感,对于生命的敏感和对于语言的敏感。现在我对很多事情还觉得很有兴趣,觉得非写不可。我还觉得,我们的母语还没有被韩愈、曹雪芹用光,还留下一些空间,还可以拿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至少李白没有坐过飞机嘛。问: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凡是艺术家都是半个疯子。那么我想问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陷入迷狂、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跟诗人的自杀有没有关系?
余光中:诗人对自杀率并没有很多贡献,并不多嘛!诗人自杀,大家都知道,所以比较轰动。可中国文学史上,诗人自杀的并不多。外国的也不是那么多。还有诗人多半疯狂,这也不一定。尼采说过,西方文化分两个形态,一种是阿波罗式,古典而清醒;一种是狄奥尼索斯式,癫狂而沉醉。这都有对照。癫狂只是可以说,诗人容易活出几个疯子,就像画家一样。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疯子都成了诗人。
问:余老师您好,我想问艺术和人生究竟是什么关系?谢谢!
余光中:我们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得蛮好,可是接下来,衣服足,要知荣辱。知荣辱就是人文。道德情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些都是人文。那么人文跟艺术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人文感性化之后就变成艺术,艺术知性化了就是人文。人文是文化的累积,它保留精神价值,而艺术是那些精神价值的很生动、很深刻、很优美的外在表现。如果能够把握这两者,我们的中华文化,不但可以很好地继承,还可以进一步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