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热钱涌入,制衡时代机会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9:12:57
成思危:热钱涌入,制衡时代机会在哪? (2010-11-06) 

        2010年11月6日上午,钓鱼台国宾馆,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1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2011·制衡中转型”。   

图为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发言。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记不起有多少次参加恳谈会了,今天大会给我的题目就是讲在制衡情况下我们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正是像当前形势,我们企业如何应对。

  大家知道温总理讲过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今年是最复杂的一年,我的理解为什么是最复杂的一年?就是因为是从去年那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要转向明年经济常规发展,今年是这么一个过渡时期。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于复杂的一年是这么形容的,他说是有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的,此涨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政府经济生活两难问题,他是这么描述的。

  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保八的目标,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是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的就是和世界各国一样就刺激经济,启动了四万亿一揽子的刺激经济的计划。那么这个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刺激经济我们才能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有一部分的公司会通过消费,会通过投资和工资转化为消费。如果没有去年的经济刺激计划,我们去年经济的增长只会有2.6%,所以这是必要的。但是根据辩证法的原理,任何事情都有正负两个方面,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也会有它负面的影响,而这个负面的影响今年是逐步显露出来了。

  去年我们政府财政投资是5000亿,银行贷款增加了9.6万亿,所以总共是10万多亿的货币放在那里。这里头大概有5万到6万亿是投资,所以去年我们经济增长9.1,投资增长达到8.5,消费是4.1,外贸是-3.5,去年投资增长30.1%达到了22.5万亿。这样大量的投资造成什么问题呢?第一就是产能过剩,当前产能过剩2亿吨,每吨5000块钱算就是1万亿,在投入的时候是拉动GDP了,以后拉动不了了。第二点就是库存积压,对我们GDP生产出来就算,但是没卖出去还是发挥不了效应。第三就是投资效应在贬,正常情况下投资增长1%应该可以拉动GDP0.4%到0.5%,去年大概算一下我们投资增长 30.1,GDP增长9.1,只能拉动了0.3。我们主要是投资在铁路、公路、机场所以回报比较慢。最后是污染,有的地方投资过快,所以污染不够重视,所以有的地方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这是投资的问题。

  那么大量的货币供应还引起什么问题呢?还引起三个问题,一个就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鼓励银行给地方贷款,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大量成立投资平台,大概有 8000家。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是7.5万亿左右,根据审计署的检查大概一部分的省市县有将近1/3实现它的负债超过了他的财政收入,最高超过3 倍。这种情况下就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美国的次贷把钱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中国的次贷就是银行把钱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政府。如果发生问题,地方政府还不起是什么结果,一个是中央财政还款,那就减少了中央改善民生、改善社保。再一个银行坏账增加,是老百姓的损失。银行是靠存带宽利率赚钱,如果他坏账小存款利率可以提高,贷款利率可以降低,但是坏账多了理查没法降。最坏的情况就是通过通货膨胀来稀释地方政府,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是地方政府的债务还不起,最终是老百姓受损失。

  大量贷款第二个问题就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因为去年的贷款大部分贷给国有企业和政府。这些国有企业拿到了贷款他就要想办法取得效益,那怎么办呢?在上半年来说主要是股市,所以我们的股市尽管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股市的资金存量比2007年股市大涨的时候还增加了1.29万亿,这是我们最近的推算。这样的话去年上半年我们股市从最低的1624点涨到3000点,那当然下半年中央收紧了信贷资金,下半年在3000点左右徘徊甚至跌到2400、2500点,上半年是这样的趋势。去年下半年进入了房市,这轮房价的上涨主要是地价的上涨,各地的地王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我们北京的地王起拍价13亿,最后拍到40多亿,正常情况下房价是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占1/4。就是地价建安费用,政府税费,开发商。

  大量货币供应第三个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去年6、7月份就是要注意通货膨胀的危险。很多人觉得CPI都是负的,有什么通货膨胀的危险,有人甚至说别拿通货膨胀来唬人。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说这样呢?基于三点,第一我们的CPI是按照同比计算的,去年6月和前年6月比,前年6月通货膨胀比较厉害,去年6月CPI是负的。但是看通货膨胀更重要要看环比,就是看6月和5月的比,这样看的话,环比去年3月开始严重,这种情况下就说明了确实是6月份的物价比5月份的上涨。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货币供应量增加到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有一个过程,通货膨胀不是说所有的货物统统涨价,而是货币供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超过了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者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不是说货币供应链增加,那边物价总水平上升,有一个滞后期,大概是半年左右。所以你看3月份,去年1季度货币供应量是4.5万亿,货币供应量大增。到11月就降下来了,CPI从同比和环比都变成了负。

  再一个原因就是货币在虚拟经济发展情况下,货币供应不是马上都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有一部分进入了虚拟经济,进入了房市和股市,美国格林斯潘犯的错误是这样的。02到04年的时候CPI不高啊,他认为可以降息,他把联邦利率从5.25降到1%,实际上当时是由于房市快速上涨吸收了大量的货币,所以CPI下降。等到房市下跌流动性突出来了,这样一下子通货膨胀就上去了。

  等到07年的时候流动性过剩,但是股市疯长,那时候也看不到CPI的上涨,但是11月股市下跌,07年11月股市下跌之后,你看08年通货膨胀马上就上去了。所以我们说通货膨胀确实存在,但是我认为去年11月中央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对通货膨胀微小认识不够。今年3月份提出控制通货膨胀率3%,实际上大家知道通货膨胀有一个惯性,另外货币政策一下子收太紧,那影响经济发展,这是两难问题。

  所以今年回去想前三个季度平均也到了2.9,8月份是3.3,9月份3.6,所以全年来算控制3%恐怕不容易。从老百姓实际太会来看,再加上国际粮价油价上涨,所以今年通货膨胀如果控制到5%以下就不错了。通货膨胀预期比通货膨胀还明显,为什么?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估计今天6、7%,所以钞票发毛怎么办?他就会不存钱就去买东西,炒黄金、大蒜、棉花、房都是这样的,他觉得把钱变成实物才可以保值。去年这些负面的东西出来了,中央才会注意到虚拟地方投资平台,治理通货膨胀预期。

  但是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会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够长期的依靠投资的刺激,也是为什么中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五中全会的文件大家都知道,我个人认为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主要是有四点,第一点就是我们要更多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说实话生产最后还是要让老百姓消费,老百姓不消费,都出口了,等于把咱们的资源能源都输出了。而且出口受世界经济情况的影响很大,你看去年如果没有出口-3.5的拉后腿的话,去年我们的经济这就是超过10%了。这就是一定要依靠内需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力,这也是十二五的主题。这也不很容易的,真的要想消费拉动,首先要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提升老百姓的购买力。提升购买力要有制度上的安排,不是涨死工资。什么安排?第一要让老百姓的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去年我们基本做到了,去年我们城市居民增长 9.8,农村居民增加8.5,经济增长结果差不多。有些人说我没涨那么多,但是你不相信统计局的数据相信谁,是不是,我们还是拿数据说话。

  那么第二个制度就是工资和CPI挂钩,因为你通货膨胀的时候,你工资不涨,所以说工资跟CPI挂钩。我们有28个省市自治区已经把最低工资跟CPI挂钩了,没有所有省市的工资和CPI挂钩。说实话这种工资和CPI挂钩只是解决你现有问题,银行的存款是缩水的,银行的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2.25,通货膨胀是5.25,那你实际上是缩水的。那个还没办法补偿了,要通过我们有一段时期是通过储蓄才可以补偿。

  第三就是要让劳动者报酬和企业效益一起联系起来,因为企业效益增加了,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提高了,企业效益不增,你上哪提高劳动者的报酬。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企业效益提高要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我发现一些企业农民工的工资600-800,他加快发展了,回家乡干活超过这个数字,所以有一部分的沿海地区有用工荒,就是因为工资低不来了,道理很简单。

  但是还有一点就要增加信用消费,咱们国家的信用消费说实话是比较低的,在07年是13%,09年是提高到了23%左右,但在西方国家个人消费是60-70%,我们贷款给个人都是20-30%,其他都是贷款给企业和地方政府了。

  第二就是让老百姓敢消费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要让小孩上学上幼儿园还要交两三万,还不让你说。我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了,他拖人让儿子上重点小学,校方说按道理我要收6万,因为某某人给你介绍的我收你1万。你说都这样了,老百姓怎么敢消费,看病贵、看病难,看一个大病先交几万的押金,所以老百姓不敢消费了。所谓改善了这些,大家才敢消费。

  第三是让老百姓愿意消费,因为中国老百姓总体来说是储蓄倾向强,消费不大积极。我记得朱镕基当副总理的时候,在人大做报告,你们的工资不能存银行要消费,消费是爱国。你不消费经济怎么拉动,话又说回来,一定要上老百姓有愿意消费的力度,你看文革的时候我们讲三大件,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说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所以说你没有新的消费热点不行。去年我们消费拉动4.1%靠什么,一个是靠汽车,鼓励汽车,所以去年汽车涨了46.2%消费,一个靠住房,住房去年消费增加了42.1%。但是你不能年年都靠这个啊,所以我们企业必须要注意提供给大家愿意消费的产品。在这点上我觉得确实企业得不断的创新,我觉得苹果挺厉害的,你看他出的iPhone最近到iPhone4,iPad,每次出来造成消费的高潮,所以我们企业也要思考怎么能够吸引消费者来买你的东西,那你就不断的创新新的花色、新的品种等等,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要发展绿色经济,这点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来说要注意我们的环境,我们计算过2005年由于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我们的代价是GDP13.5%,当年我们GDP只增长了10.4%。这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已经有隐性的环境债务,不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就把我们的环境债务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发展绿色经济,这是我们国家要提倡的。绿色经济是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关注的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循环经济注意的是注意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的负荷,应该循环使用。生态经济是注意生态环境,森林,湿地,湖泊等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发展。

  所以绿色经济包括这三个方面,中国要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是两大方面,一个就是发展绿色产业,什么叫绿色产业?一个是新能源产业,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还有地热能,包括水能、核能,甚至包括清洁煤技术。只有发展新能源能够不排放二氧化碳或者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就是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现代信息业、现代会展业和现代管理业等等。第三是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个老百姓收入提高了,他对文化产品和文化需求也提高了。当然最时髦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像这些都是绿色产业,必须要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由于现在还在发展中,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节能减排,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现在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我们还在发展,尽管我们承诺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20年要比2005年降低40-45%。但是我们的GDP增长数要超过,我们说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60亿吨,全世界是 288亿吨,我们占1/4不到的样子。我们到2020年要涨到90亿吨,那时候全世界是330亿吨,我们占了1/4。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了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是我们的目标。节能减排我们很多企业有很大的潜力,比如说我们的发电企业,我们2008年每度电用煤 349克标准煤,全国火力发电美好可以降低300克,那是多大的节约。在发电上用我们现在的发电效率最低20%,最高48%,但是用联合循环发电,清洁煤技术可以提高57%。每个企业要真正算一算自己能耗,寻找降低能耗的方法,甚至包括实现信息化,加强能源保护。

  最近我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今年我们宣布了要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有的地方,而且温总理下了死命令,有地方看完不成,拉闸,把电给拉了,当然灯耗下降了。有的企业怎么办,企业跟国外签了合同,你拉闸怎么交货。所以没办法,有的企业自己买柴油发电机发电,那个成本就上去了,那个污染更加严重。所以我说这种拉闸限电的办法是自欺欺人的办法,也是杀鸡取卵的办法,绝对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大力踏踏实实的去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三还要进一步的扩大开放,大家知道开放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引进资金,也是引进技术、扩大出口市场这点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后开放要注意三点,第一点就是我们在外贸方面不要去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因为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就会大量增加。同时我们的外汇储备也会大量的增加。我曾经计算过,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 6500亿美元足够,现在超过我们的四倍。大家觉得好,一方面也有问题,一个他限制了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因为进来1块美元给他6块多人民币出去。另外就是你要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从2000年7月到现在我们美元兑人民币贬值25%,等于有1/4外汇储备按照人民币算就缩水了,实际上并不完全这样,你把美元到美国买东西是按美元算的。但是实际购买率的内在价值就损失了。所以我们不要追求过大的外贸顺差,贸易要基本平衡。我们现在对美国和欧盟是大量顺差,但是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台湾和香港还是大量的逆差。所以我们今后要求外贸要做到基本平衡,今后要改善外贸结构,以后总是衣服这些不行,我们企业优势上升,我们这些产品会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也会转移到越南、柬埔寨的过程,我们要注意我们的产品结构。

  第二就是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现在累计对外投资11.05万亿,再到2006年的时候累计对外投资是1000亿,我们说的假洋鬼子,出口转内销,他们知道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注册公司,在拿再投回国内。最近三年发展比较快,07、08、09翻一番,增加2000。我们对外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消化我们大量外汇储备很重要的手段,不都买了人家国债,你承担风险更大了。

  现在走出去来看现在国有企业比较困难,因为一个是国外对我们是比较警惕的,总觉得你这个国有企业是政府的,是不是收购企业有政府原因,对民企来说稍微好一些。但是民企现在走出去的问题就是缺乏经验,实力不够,这是我的猜想。

  扩大开放再一点就要建立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所谓10+3,十个东盟国家+中国、日本、韩国。10+3如果能够实现,GDP是世界20%。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出现两个大的自由贸易区,一个欧盟,一个北美自由贸易区,现在欧盟GDP占世界18%,北美占25%。所以我们如果10+3实现的话,世界将出现第三个经济计划。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有利的。

  第四就是教育,中国资源,人力资源怎么才能变成优势,教育的问题是老生常谈了,第一是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13亿人民的教育水准不达到欧洲、美国、日本的水准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教育第二个问题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问题,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就不可能占领科技高度,人员要引进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改革,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都是听老师的,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

  讲个故事,我们有名牌学校金融系的毕业生到一个外企金融企业工作,外国一般学校毕业的金融系毕业生,老板说这个产品设计你们两个给我们算一下。我们学生第二天早上见了老板说这个怎么算啊?老板说,我要告诉你怎么算,我还用你干吗。美国学生就说老板我想这么算行不行,老板说这个基数太大,方案设计不合理,但是你的精神可嘉,你提出的方案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改进。我们中国学生有事习惯问老师,所以我们要有创新型的,我们教育如果不能够改革,不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我们在世界竞争中将是失败的。现在各国经济实力竞争背后是科技实力竞争,科技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而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没有创新型人才就没法竞争,这是我对十二五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的一点思考,当然经济发展方式可能内容很多,我认为这四点是关键的。

  最后我想讲讲企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我觉得首先作为我们企业要有战略思考,你不要仅看到当前的这点事,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想明天干什么,想企业的发展。想什么呢?第一就是你的产品组合,因为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舍不得扔你的产品,但是实际上一旦遇上风暴你就会出问题。因为这个产品既要看到他的发展潜力,也要看到你自己的竞争实力。当这个产品的发展潜力很大,你自己有一定的竞争实力要敢于投资去发展。这个产品的发展潜力不大,竞争实力比较大,你要保住,因为他能够帮助你产生利润,产生现金。当这个产品的发展潜力很大,你的竞争实力不大的时候,你要小心,我们企业很多时候都不小心,盲目扩张,认为我能干,最后失败了。我们有搞空调企业搞得好,搞手机行吗?没问题,我有钱,实际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有的搞药的企业搞得好好的非得收购百货公司,信托公司,最后百货公司也倒了,信托公司也倒了,自己赔老本了。所以企业应该有战略思考。

  再一个就是要通过兼并收购来壮大,一个小企业每年增长100%,猴年马月才能到世界500强。所以世界500强发展都是通过兼并收购各方面来发展企业的。所以我们中国企业往往一个想法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第二就是企业看到关键在人,要依靠全体职工,这就要通过文化来做,这是大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升全体职工的素质,才能有更多的创新。有一个外国总经理说要加强职工培训,人事部经理说我培训了都跳槽了,总经理反对如果你不培训他赖着不走怎么办,他赖着不走素质也不会提高的,所以要加强培训。

  第三中国企业来看公司治理是我们当前的薄弱环节,从最近的国美事件大家可以看到,我不说黄光裕谁对谁错,但是可以看到两点,第一点就是大股东控制是不行的。大家可以看到黄光裕是大股东的时候他通过一个规定,有些要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代写,这是给自己挖坟墓,等他进监狱之后,陈晓是董事局主席兼CEO利用这招做的引进外面投资者,同时给高管发高额的期权,一年就可以兑现,把黄光裕旧部都给收买了。这样就变成了内部人控制同样也会损害股东利益。所以我们公司的治理特别是家族企业公司治理要提上日程上,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公司治理要通过制度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时间关系,我不跟大家细说了,今天我讲的就是说我们今年是复杂的一年,要充分认清今年的形势,如果今年我们各项处理的都很得当,明年我们将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第二就是我们十二五我个人认为重点应该是一个是更多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第二要发展绿色经济,第三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第四是要加强教育,中央刚发布了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战略思考,优化你的产品组合,通过兼并收购壮大。第二就是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第三要注意公司治理。

  时间关系,不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转自于清教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