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专题报道(四) 09.4.30 >> 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20:53:28
-> 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专题报道(四) 09.4.30
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专题报道(四) 09.4.30
时间:2009-4-30 10:01:00我来说两句
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专题报道
——关于社区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问题(四):我国开展社区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当历史发展到如今的知识爆炸时代,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只有将教育渗透到作为社会细胞的社区中,国民的知识水准和国家的教育水平才能真正突破瓶颈,达到一个新高度,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在社区教育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尤其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开创和积累了先进制度和丰富经验,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一)借鉴:美国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与整个社会存在有机的联系,并且处于一刻不停地人员、资金、商品物质、信息、技术等交流、交换之中。现代社会,各种交流以空前的数量、惊人的速度进行,社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整体素质的高低,对于上述种种“流”的优化或者劣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状况比较成熟,是世界各国纷纷学习的对象。考察美国社区教育,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美国社区教育肇始于教育专家对传统教育的反思。20世纪初,美国改造主义教育学派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理想社会’,以达到‘社会民主’和‘世界民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就像一个孤岛,儿童的学习环境与其生活世界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儿童经验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割导致教育失败,不符合教育改造社会的终极旨归。因此,他们提出“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回归到社区中去,只有学校与社区相结合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其基本理念就是打破学校和社区的界限,学校不仅仅是一块纯学术的圣地,它还应该为社区服务,并首次把烹饪、纺织、木工、金工等纳入学校课程。
2.社区活动的教育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事务逐渐从企业分离,移向社区。社区的功能不断被强化,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日益加强,居民的社区意识日益增长,纷纷要求社区担负起教育、娱乐、交往等功能,社区教育随之而起。社区活动的教育化是在社区功能不断强化,社区力量日益壮大的背景下,随着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而出现的新的教育形态———“社区教育化”,认为教育是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教育来提升社区的功能,把社区教育作为发展居民素质的乐园。
3.教育、社区均衡化。所谓“均衡”是指学校和社区在教育需求上实现融合与平衡,一方面学校认识到教育必须走向社区、利用社区、服务社区,才能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而许多学校把社区教育纳入教育规划,把社区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社区也认识到,社区教育要获得深度发展,必须亲近学校、学习学校,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优势资源来改造社区过去初级的、不成熟的、缺乏体系的教育状况。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有效均衡,把“教育社区化”和“社区教育化”两种理念融合起来,学校和社区实现互利双赢,标志着社区教育从此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区学院的兴起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二)构建:我国当前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
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确立、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原因,在体现出越益明显的现代社会特征的同时,亦产生出更加强烈的社区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必将由理论探讨走向行动实践,必将从教育的边缘走向教育的中心,必将由政府引导走向居民的自觉行动。为此,应在借鉴美国社区教育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我国实情的社区教育体系。
1. 更新教育观念。社区教育,应秉承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理念,促进每一个居民的发展。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发展社区教育,十分符合当今社会把学习的权利视作为是人的基本权利的一部分的理念。换言之,教育或学习的机会并不是政府恩赐而给与的,而是人出生以后作为一国之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根据这样的观点,政府应坚持“主权在民”的立场,把教育的权利回归于民,并在提供教育机会的时候方便于民。如果社区教育没有各界、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也就失去了存在、发展的基础。尽管社区教育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从“自然形式”发展到“自觉形式”,也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发挥自我管理的才能,进而实现社区教育成本的最小化;只有居民的社区意识、公众意识被激活了,社区教育才能形成千军万马之势;只有社区教育发达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才能在社区交往的舞台上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社区向心力,产生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团结互助精神,形成健康向上、文明活泼的社区生活方式,才能实现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从美国的经验看,社区教育的发展亦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但社会知名人士、政府领导人的推动,社区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以及社区教育成功典型的示范作用是缩短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因此把主办社区教育的权利划归于地区民众,可以说是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步骤。
2.教育资源的调动与整合。社区教育应对现有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整合。社区教育属公益性、福利型事业,它无疑要占用教育资源;但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社区教育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它可以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一方面,社区要主动接纳社区教育,大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建立自己的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具有多功能、相对集中的特点,有利于自然形成社区活动的中心,为社区教育项目的组织、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还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其实,在美国,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乃至中小学校往往就是社区教育的基地。社区的许多活动,特别是教育服务项目,如讲座、演出、展览等常常就在基地内举行。另一方面,由于社区缺乏利用社区外资源的主动性,动员社区附近的学校积极拓展社区教育成为必然,学校资源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居民开放。我国有不少普通中小学,其教育质量不高,不可能走精英型、学术型发展之路,加之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大大放缓,不少学校的入学学生人数锐减,教师面临下岗失业的窘境,其盈余的教育资源与其闲置不用,不如转向社区教育,用以培植新的教育增长点。例如,上海长宁区把原来的业余大学改建成社区学院,而闸北区业余大学也进行改建改制,着力体现学校为社区服务的宗旨,采取“一校两牌”(同一所学校挂上“上海行健高职”、“闸北区社区学院”两块牌子)及“一校两能”(发挥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双重功能)的做法。另外,社区也可以适时引进一些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机构,支付合理费用,以此带动社区教育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3.政府教育管理的重新定位。当基层的社区教育形成并发展成一定的规模以后,如何建设一个民主而有效的管理体制,则是保障社区教育得以健康与正常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实际上涉及了公权力机构应如何发挥作用,及其在社区教育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毋容置疑,公共权力抑或国家权力在推动与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是最为有力,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力量。而且一般的见解也认为公权力的介入对社区教育的组织化过程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既能促进发展,也能阻碍发展,要使政府促进发展,就有必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政府不应当被动地去接受责任,甚至是推卸责任,应当在公平体制下主动寻求自身责任的定位,并理性地承担责任。由此,政府不仅要克服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的失误,社区教育主要是服务于社区的,唯有把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社区教育才能持久并焕发出生命力;而且,政府职能部门还应担当援助、协调的角色,以利于宏观监督,而又不至于管得过严或过死。这样的定位可使社区教育产生出活力,并逐渐形成成熟的市民素质。
4.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 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在社区教育的宽广范畴中,仅靠政府以及社区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有一支知识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志愿者队伍来弥补社区教育力量薄弱的空缺。社区教育志愿者是一种自觉的社会义务性行为体验的社会群体,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同时他们的人生价值需求处在尊重、关爱的理性层面。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功能定位必须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讲究实效的基础上。社区教育志愿者是切实有效整体推进社区教育的宝贵人力资源,充分整合和有序组织这种人力资源是全面实施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有利保障。
此外,在社区教育中,管理人员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美国,社区教育既是广泛开展和丰富多彩的,又是讲究效益和相当有序的。这应归功于专门的机构与训练有素的队伍。公开讲座的讲师可以外聘,也可利用社区内的人才。但管理人员必须专职,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管理设施、设计教育计划、计划学习内容及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需要,组织专题讲座,并编辑教育活动情报以为社区居民利用。因为社区教育是一项经常而琐碎的工作,专职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决定社区教育工作的成效,社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现在一些大学已开设社区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甚至已在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计划中列入了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研究方向。这样的做法都直接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