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被改过精英忽悠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44:55
 我们是怎样被改过精英忽悠的 

   作者: 好大的雪  

    我们是怎样被改革精英们忽悠的

 

    记得70年代后期,改革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着实是高兴了一把。

 

    先是糖放开了,不用凭票供应了,接着烟酒也放开了,肉,布都放开了。工资也都涨了,老百姓活的那叫一个滋润。好像就是吃了三年储备粮,不太爽。

 

    当时这就叫改革。

 

    我那时候小,刚懂点事,家在一个刚下马的三线厂。可小归小,心里却爱瞎琢磨:也没见工人叔叔们出大力流大汗地干活,咋工资还一股劲的涨?这钱从哪来的呀?这毛9主9席一逝世,四9人9帮一被打倒,好吃的东西就跟变戏法似的一下子都出来了。看来这四9人9帮就是不好,祸国殃民,放着那么多好东西就是不让我们吃。

 

    后来,报纸上就登出来批判我们医疗体制的文章,说好多人公费开了药吃不完,都倒了垃圾啦,不要钱的东西不珍惜,浪费资源啊!国家每年要投资多少多少亿;还有人没事就泡病号;医院里的大夫护士服务态度也差劲。所以医疗体制要改革,不能再公费看病了,把医药费都拨到每个人的头上,随工资一起发放。这样人们看病时自己掏钱,如果不看病这钱就省下了,进了自己的腰包。医院要按收入的多少来给医生护士发放工资,这样医院的服务态度就会好了。记得当时是夏天,人们吃过晚饭乘凉时就议论,隔壁的老工人刘大叔知识分子王大伯干部李叔等讨论的结果还是改了好。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久就真的改了,这叫 医疗产业化。可谁知后来企业和政府脱钩工资和效益挂钩自负盈亏了,企业效益差的,连工资都发不出,就更别谈医疗费了。再往后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彻底告别了医疗费。

 

    从此,人们就背上了医疗这座大山。

 

    再说教育。当时知识分子确实是吃香,只要有个文凭就可以工资补贴住房补贴当干部优先考虑。报纸,广播,电台都在宣传我们需要大批的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国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扩大招生,对于一些成绩确实不错但没被录取的学生,可以采取自费上学的办法去大学里读书,毕业后文凭与正常录取的大学生一样,工作后一切待遇相同。这叫吸收民间的闲散资金共办教育,个人国家都得益。这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简直就是天之骄子。于是,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教育产业化。随着大学的扩招,国家已没有能力再实行分配,毕业就等于失业。

 

    这样,人们又背上了教育这座大山。

 

    还有住房。本来我们的住房是按照工龄,人口,岁数等条件来分配的。改革精英们说了:城市住房太紧张,有的一家三代就住在十几平方的房子里,居住条件太差,而国家又没有多余的钱建房。况且一个人一辈子连一点固定资产都没有这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况且当时卖房子的底价又很低,一个工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套相当不错的住房。这个论调很符合中国人为后代闹一份家产的小农思想,结果又是赞成的人多反对的人少,很顺利的就通过了。记得交钱的那几天,人们兴高采烈的就象过年。从此大家都有一份可以传之子孙后代的家业了。但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谁还能关的住?住房从此产业化。到如今,我们这些后代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要买房就变成了房奴。我在外打工许多年了,无论从哪个标准看都是绝对的白领,但是我不敢买房,怕自己变成奴隶。

 

    善良的人们又背上了住房这座大山。

 

    ……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们的所谓公费医疗,免费教育,福利住房是一个国家文明昌盛,对老百姓负责的一个标志。甚至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做的更好,人家那叫福利资本主义。比如瑞士瑞典等国家。就连许多人瞧不起的朝鲜古巴也做的远比我们好。我们吃的三年旧粮,那是毛1主1席给我们留的战略储备粮。

 

    现在许多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