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和评述:孰轻孰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51:19
研究论文和评述:孰轻孰重?

这注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统计有多少人读过文章,另一方面还要评估读过文章后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仅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大概各人会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以避免引起太大的争议。
我将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述限定在同等级别的前沿英文学术期刊范围内,由此考察它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意义。下面就以发表在2001年2月15日Nature杂志上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论文为例阐明我的基本观点。研究论文具有原创性,必须依靠实验取得,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础。由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团队(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共同发表的“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序及分析”(Initial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及其他研究团队发表的“用微阵列技术对人类基因组的实验注释”(Experimental annota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using microarry technology)、“含有142万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图谱”(A map of human genome sequence variation containing 1.42 mill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和“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A physical map of the human genome)等四篇文章无疑是人类基因组研究历史上最重要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因为它们为人类探索自身的奥秘打开了第一扇窗口!这些论文主要罗列人类基因组测序数据及描述序列草图绘制过程,同时对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不过,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尚未开展大范围、深层次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因而无法阐释这些数据后面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开拓性研究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有待解析的庞大数据库!综述、评述体现指导性,由资深科学家撰写,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在同一期Nature上,还发表了197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撰写的评述“我们的基因组被打开了”(Our genome unveiled)一文以及解析图谱和讨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评述及分析文章。Baltimore在文章中为未来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指明了方向: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开发个体化药物及阐明个人能力(运算能力、记忆力和外界协调性)的遗传基础。他还为科学家们进行了具体分工:细胞生物学家寻找新的信号转导蛋白;神经生物学家寻找新的离子通道蛋白,等等。Baltimore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人类基因组并非完全通过增加基因数目来提高其复杂程度,而是另有原因。事实上,这个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尽管已经开始从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上找原因!刚刚完成的“千人基因组计划”就是这个预期愿景的首次应验,它为进一步了解人类思维活动及行为能力的差异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可见,一篇好的评述文章,可以高瞻远瞩地预判未来的研究动向,对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科学价值不亚于研究论文本身!在有些情况下,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并不是唯一选择!综述及评述文章对科学发展也有重要价值!试想:如果没有Watson和Crick在1953年发表文章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会有后来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吗?如果没有Dulbeco在1986年发表“癌症研究转折点——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一文,科学界会那么快行动起来举全人类力量奋力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吗?在个人资历足够的前提下,发表的评述可能比研究论文更有分量。一个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如果在本领域已经发表了若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论文,积累了在数量和质量上过硬的科研成果,那么这时不妨把自己的眼界拓展到领域边缘或以外,针对前辈、同行、甚至外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和演绎,写出一些分量较重的评述或综述,可能比自己继续发表相同层次的研究论文更有价值!目前,国际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年评(Annual review),也有Nature刚创刊不久的系列综述子刊,它们的影响因子都出奇地高!在实验条件不具备时,与其发表垃圾研究论文,不如发表高水平的评述。由于经费短缺、人手不足、实验设备简陋,人过中年的科学家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从网上就基本上可以了解别人在做什么?研究成果的水平怎样?在经过仔细分析和周密思考的基础上,不用做实验也可以写出高水平的评述文章,对后来者更有指导、启迪作用。当然,应该写、可以写、能发表显然不是一回事,可以让别人看到你写的文章才有用。总之,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述文章各司其责,原创性固然无人可以代替,但指导性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做的!本文既不贬低原创性实验论文的科学意义,也不抬高评论文章的学术价值,只是就事论事,不可推而广之,无限上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