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爸爸”诠释出的是社会的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6:14:48

 

 

宋体">读完《广州日报》昨天的记者报道:《专家称社会底层向上层流动受阻 成本高渠道变窄——贫富差距日趋严重 “阶层固化”挑战中国》之后,我思考良久,我们不能在批评“拼爸爸”这种现象的时候,又在为另一种偏见进行辩护,这同样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当“知识能改变命运”最终并没有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那么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这个命题本身,这是有关公平教育的社会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都是教育培养的目标,而且是没有前者也难以成就后者。

为此,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先生有一个解读,他在2010年4月19日在《中国教师报》撰文,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他认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怎样理解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最终的公平应该是使每个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这三个层次是完整的教育公平和个性发展的体现。

《广州日报》的这篇报道说:“从古至今,‘读书受教育’一直是底层人士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方式。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一大批贫寒子弟通过高考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许多人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然而,这种观念正在慢慢发生了变化。”

如果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至少也是很狭隘的。

演绎到今天:“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如是说范进中举是封建主义教育的败落,那么还有范进中举的实例,而今天教育却不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体现的危机要比封建社会的教育更糟。

下一代的未来并不是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而是由“爸爸”们一手策划与设计,社会的最后公平何在?“我爸是李刚”之所以被娱乐化,这是不满这种教育的人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宣泄。

如果说文革中的血统论曾经演绎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一种极端,那么走到今天“拼爸爸”又将成为另一种极端,而“知识改变命运”之所以片面,要害在于知识是改造世界的财富,而不是改变命运的筹码。把知识作为筹码向社会索取,往往不是从知识本身的价值。从学历、职称评价知识价值,也往往会造成假学者充斥社会。

肖传国雇凶伤人一案,源于方舟子打假,使得肖传国院士梦成为泡影。中科院院士是一种荣誉,更体现致力于科学发展的责任,没有院士头衔也一样可以奉献社会。肖传国一案实际上非常深刻的揭示了“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伪命题,肖传国追求中科院院士的头衔所要改变命运是做一个“响当当的院士”,成为最顶尖人才中的人上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就能雇凶伤人,反映他个人内心的阴暗面——为个人的利益能奋不顾身,并不是献身于科学事业。

不同档次的人才应该给予不同的物质待遇,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是差距拉得过大,并把知识作为待遇索取的筹码,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负面作用。由此产生的是轻视低段劳动,让劳动者失去尊严。

由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引导,知识界中的“新知识”并不都是“干货”,往往是惨了水分的“湿货”。当这种水分越来越大的时候,社会难以发展进步,社会的公信力就越来越难以让人信服。

专家们看到了“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录取差距致农村大学生少”、“考上大学也难有好出路”、“改变命运的梦难圆”,但有多少专家奋不顾身,投身改革社会不公的斗争中?人们只有在一次一次的梦想破灭后而感到沮丧,杨元元之死就是一个有力例证。

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是公平的,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知识不在深浅,学问不在高低,都是改变社会的力量,这个时候不是“知识改面命运”而是“知识改变世界”。

如果“美好生活拼的是爸爸”、“‘官爸爸’帮忙升学就业”、“‘富爸爸’设计儿子人生”,那么“拼爸爸”诠释出的是社会的危机。

今天的出国热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高版本。我说:“出国热中有三股人流:‘求学的’、‘求生的’、‘移民的’。”我觉得“求学的”是少数,而学成回国报效祖国是少数中的少数,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一切源于教育公平的缺失,一切也源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误导。

只有彻底走出“知识改变命运”的误导才有可能防止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