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语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3:39:43

静思语絮

 

宁 静

       宁静来自内心,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你的。相反,你越是寄期望于某人,宁静就会越加离你而去。因为,心是独立的个体。
       学会把忧伤留给往昔,对未来也不必奢望,把当下的事情办好,就会拥有好心情。当然,这不是让自己懈怠或放逸的借口。要知道,拥有舒适的心境,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我。因此,你不能停留。
       嫉妒和贪婪也会让你内心纷乱,要经营一份宁静,就该自知和知足。记得,是伴着自知的知足,不是弱者的名片。
       还有种感觉对心的影响很强烈,那就是恐惧。但是,恐惧中的心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因此,想要举起椅子,首先是离开它,然后站起来。从容些吧,坦荡些吧,这会让你远离恐惧。

私 欲

       私欲,多数人将它与福利划等号。你若细心观察就会了解,自己已然陷入患得患失中,它使你身不由己,你会愿意用金山银矿买断自由吗?由此,你该知道不满足的欲望只能让你频添痛苦,那是心的煎熬。你仍旧对此情迷意乱吗?
       慈爱满怀的人是拥有坦荡心襟的,与拥有私心的爱欲之人形成反差,后者只能活在担忧失去的恐惧和失去后的哀愁中。你会选择哪种生活方式?
       私心会让你不懂得分享,纵然富甲一方,必定会让人们厌恶你的自私,唾骂你的贪婪,唯你独尊的世界,是不会流动的、生硬呆板的空间,终究你将与它们一起石化,这样的永恒是你追寻的吗?

   束 缚

        束缚不是谁将你囚禁,而是你不愿跳脱。拘泥于某一见解,就是自我的束缚,只有不断的放舍自我,才有会拥有大智慧。思想的仓库需要更新,于是,唯抛弃糟粕方得真谛。
       舍弃不好的自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有时候也要舍弃还算不错的自己,唯有在公正的比对之中你才会知道如何取舍,因此,不要让心和眼睛停下来,尽量看到新的领域。
       不偏爱,不怀恨,你的心就会不偏不倚,也不会形成固有的偏见,当然,你会很轻松,因为你拥有宽阔的疆土。
       千万别把信仰当作束缚,要知道束缚也是种平庸,因此,你需要依靠信仰超越自我,明悟事理,如此才不是放任自流的无拘无束。
       自我束缚是糊涂,纵情逸乐是轻浮。如此你该明白,难得糊涂不是难得迷糊,自由也不是肤浅的肆意。
       有时,束缚也可以叫做“依赖”,你依赖什么,什么就是束缚。因此,对于错误和悲愁,你若无法摆脱它们,说明个性的懦弱已经成了你的依赖,若幸福感与爱欲让你无法自拔,那很遗憾,你被对自己的溺爱束缚了。
       枷锁的束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的束缚,你该明白抽丝拨茧的痛,因此,让自己明智,不要跌入束缚的陷阱。

洞 察

       错综复杂的事理,不能凭借简单的推理或外在的现象来决断,细心洞察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需要一双慧眼,用来明察秋毫,因为,我们需要明辨是非。
       多数人认为佛学是不用分青红皂白的,也不用理会善恶是非的,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真理就是实事,那么我们在探讨觉悟也就是要尊重实事,那就更需要具有敏锐的心智,来分辨何谓实事,何谓真相。
       让心细腻,它会告诉你什么是高雅,也会带给你光明和希望。我们不一定要相信权威,但,一定要相信细腻的发现。
       凡事都需用心,粗大的心会让你遗失、忽略、毛躁,因此,心也需要训练,让它听话,让它懂得主动洞察,而不是被动的感知。

寂 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所以你感到寂寞孤独。觉悟的寻求就是内在追寻的历程,去了解你本身就是圆满的,你是完美的。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事情怎样演变,你永不寂寞。

       曾经有个隐士住在喜马拉雅山上,有一天,一位有权势的王子和他的秘书、随从走近大师住的山洞,傲慢的对大师的弟子说:“小和尚,我要来看你的师父!”
       弟子以同样的口吻回答他:“你没资格来看我的师父!”
       他的秘书说:“你不知道他是谁吗?”
       弟子回答说:“我不在乎他是谁,我负责守护这个山洞!你们都给我走开!”

       他们都无奈的离开了。他们又回来了好几次,但是没有用,因为弟子几乎没有准许过外人进来看看他的师父。他要保护师父不受到任何骚扰,因为他们是不会想要见到傲慢自大的人的。

       有时候,弟子也会问他的师父:“这些富人从老远来看你,你说你不愿见他们,这样说得过去吗?”

       他微笑并回答说:“与我内在的朋友相处,我很快乐,我为什么需要见这些人呢?他们不是真正的追求真理;他们只想得到一些世俗的东西。一个希望有孩子,另外一个祈望能有高的职位。他们并不想要灵性的粮食。你为何要求我去见他们呢?”

       最后这位有权势的王子了解他们不在乎他的地位,所以,他改变了他的态度。再度来时他很有礼貌的请求:“我想求见你的师父可以吗?”弟子带他到洞里,大师正安详的坐着。

       王子想要表现他优雅的举止和西方的礼貌。他说:“老师,你好像很寂寞。”
       大师说:“是的,因为你来了这里。在你没来之前,我正分享着我内在朋友的快乐。现在你来了,我就觉得寂寞了。”

       内在的本性,是我们最真挚、最要好的朋友。知道去享受内在真正自我的人是不会寂寞的。谁使我们感到寂寞孤单呢?我们要求别人了解我们,爱我们或是我们也如此的去爱别人,都会产生寂寞和造成对外在的依靠。我们忘记了内在永恒的朋友。当我们了解真我,就不会再依靠外在的事物。

       对外在的依赖是无知的,须要加以驱除,内在的真我普爱一切,他们永不寂寞。寂寞孤独是一种疾病。能单独快乐的生活着即是能真正了解到内在的本性。得到了这个教训,王子回宫后经过沉思、反省。于是很快的了解到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制造的寂寞烦恼中挣脱开来,去享受美满充实的人生。